百年战争起因 英法百年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简介,英法百年战争-战争起因

英法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对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_英法百年战争 -简介


英法百年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发生于1337年-1453年之间,英国和法国为争夺王位和土地,导致了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

战争开始时,两国主要以西欧原来的贵族兵源制,由各领主募集军队,有服役时间考量。这对跨海远征的英格兰很不利,于是转而招募更多来自下层人民的雇佣兵,并配合以有名的长弓兵战术。法国则迫于初期战局失利,必须扩张王室统合权力以抵挡外敌。

战争过程中,双方的武器装备、战争体制、战术思想都有缓慢而深刻的改变。在战争结束时,双方都已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

百年战争的四个时期:

1337年─1360年之间,英法争夺佛兰德地区。期间爆发“黑死病”,双方休战10年,但该阶段以法国割让南部领土给英国而告终。
1360年─1400之间,法王查理五世展开报仇,夺回部分被侵占的领土。
1415――1429之间,法国贵族发生内乱,英国人重起战端,法国战败,英王亨利五世娶法王查理六世之女,并规定查理六世死后,王位由亨利五世继承,为英法国王。
1429――1453之间,查理七世和亨利六世之争,最终查理七世在“牧羊女”圣女贞德的帮助下得以加冕,法军节节胜利。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_英法百年战争 -战争起因


英法百年战争

北欧维京海盗骚扰侵略法国海岸由来已久。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统治者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人在法国海岸诺曼底定居下来,他们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

1066年诺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统帅下成功地入侵英格兰,英国从此在150年内宫廷里全是说法语的盎格鲁―诺曼贵族。他们同时统治着英格兰和诺曼底。

1216年盎格鲁―诺曼统治者失去了对诺曼底的控制,但直到百年战争开始的时候,他们仍然控制着法国英吉利海峡沿岸的一些地区。

在14世纪时,法国人试图把英国人由法国西南部赶走,从而统一法国。英国当然不愿退出,并欲夺回祖先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当时英法两国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均对佛兰德斯作出争夺,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加深。因为佛兰德斯表面上属于法国,但实际上却独自行政,并经常与英国进行羊毛贸易。

同时,双方还继续保持着密切的姻亲关系,最终导致了关于王位继承的问题。

战争导火线出现在法国卡佩王朝绝嗣之后,英王爱德华三世企图以近亲身分继承王位,但最后由腓力六世夺冠。爱德华三世于是宣战,要抢回其王位。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_英法百年战争 -战争经过

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和佛兰德斯站在英国一方,而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当时是雇佣兵制,由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兵组成,统一由国王亲自指挥,而法军则主要由封建骑士组成。百年战争依局势的转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1337年 - 1360年)

第一阶段(1337年-1360年)是双方对佛兰德斯和基恩的争夺战。

首先在1340年的斯吕斯海战中,英军打败法军,夺取制海权,以防止法军入侵。然后在1346年8月所发生的克雷西会战中,英军取得陆地上的优势,并在围攻11个月后成功占领了法国海防要塞加莱港。英国挟著胜利的余威,在内维尔十字战役当中,打败苏格兰的入侵,并且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此役也大大地减少苏格兰对英格兰的威胁。

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直到1356年英国再度开战,攻取了法国的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随即又在普瓦捷战役利用相同的战术再次击溃法军。而因为英军的横征暴敛和法国全国的经济崩溃,使得法国平民发起起义运动。结果法国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被迫于1360年于布雷蒂尼签订极为不平等的和约――《布勒丁尼和约》,将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领土全部割让予英国。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360年-1400年)是因为法王查理五世欲报仇雪恨,夺回英国所占的地区而发生的。

查理五世重组军队以雇佣步兵代替大部份骑兵,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重建舰队。在内政方面亦作出较大的改革,并整顿了税制,以安抚民心。时机成熟后,他任命B.迪盖克兰这位为军队总司令,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多场战役中均大败英军,至1380年时已将英军迫退至沿海地带。英王为免法国的领地全部丢失,结果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只保有五个港口,分别是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和加莱及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份连接地区。

第三阶段

百年战争起因 英法百年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简介,英法百年战争-战争起因

第三阶段(1415年 - 1429年)

第三阶段(1415年-1429年)是英国乘法国国内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发生内讧,而农民和市民亦发生起义之际重启战端。

在1415年,英军于阿赞库尔战役中大败法军,并随即与勃艮地公爵结盟,攻占法国北部大部份地区。法王查理六世在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的情况下惟有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几乎等同于承认法国亡国的和约――《特鲁瓦和约》。将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随即宣布自己为法国的摄政王,并有权于查理六世死后承继法国王位。

在1422年,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同于这年死去。结果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启战端,百年战争进入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1429年-1453年),法国人民因为不堪英军的压迫,纷纷组织游击战,这给予法军很大的帮助。

游击队经常设置埋伏,捉拿英国的征税者,消灭英军的部队,达到了牵制英国之效。虽然于1428年10月,英军与勃艮地派进逼至奥尔良,并包围了此城,使得法军形势大为不利,但此时法国出现了一位千古传颂的救星――圣女贞德,在她的指挥下法军于1429年5月解除了英国对奥尔良的包围,赢得了重大胜利,从而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虽然贞德于不久后便英军所捉拿,并以女巫罪处死,但这反而激起法国的民族义愤,使法军作出大反攻。

在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于1441年收复香槟,又于1450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随后又于1453年夺回吉耶讷。最后于1453年10月19日,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了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至此完全结束。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_英法百年战争 -重要战役

克雷西战役


克雷西战役(Battle of Crécy)

发生时间:1316年8月26日

当时法军兵力接近6万,其中有12000名重骑兵,6000弩手,17000名轻骑兵以及约25000左右的一群跟在部队的后面且缺乏纪律的所谓“公社征募兵”。英军的部队则刚过两万。但英军的指挥官爱德华三世精心的布置了战场,将自己在兵力上的“损失”在地形上尽力的补回。

1316年8月26日的下午六点左右,法军排成亢长的纵队到达战场,没有任何的侦察和警戒就乱哄哄的开始进攻。法王想将部队集结一下再攻击,于是弩手被调到了前面,但是那些“士气高涨”的法军骑士们则不听命令开在弩兵行动后不久就开始“自己”的进攻。弩手开始向英军进行射击,但由于英军是在一个坡地上,同时由于弩本身的问题多数的箭都没有射中目标,对英军来说可以说是毫发无伤。

战役结束后,法军伤亡惨重,尸体中有1524位勋爵和骑士、约15000名左右的骑兵、弩兵和步兵的尸体,同时还有成千上万匹的马做了陪葬。而英军则伤亡约两百人。其中阵亡的仅有2名骑士、40名重骑兵和长弓手、100左右的威尔士步兵。

阿金库尔战役


阿金库尔战役(Battle of Agincourt)

发生时间:1415年10月25日

英军经过哈福娄围攻战后,伤亡达4000人。英王亨利五世不得不率领剩下的5000长弓手和900骑兵撤退。法军在阿金库尔堵住了英军北撤之路,英王亨利五世的求和被拒绝,亨利命令英军向前推进。法军弓弩和火炮由于两军交错而无法射击,很多人实际上整场战役一箭未发。

法军尸体堆积如山,二三线的法军见此情景都被吓得逃出了战场,以至当法军第三线骑兵开始冲锋时仅剩下了600人。半小时英军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亨利下了一道不寻常的命令结束了这场战役,英军处死了所有的法军俘虏。此战法军损失过万,仅大大小小的贵族就战死了5000多。英军最大的损失是战死的约克公爵,其他损失不过是十余名骑士和100余长弓手。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_英法百年战争 -战争结果


百年战争

为了争夺王位和土地,英国和法国的统治者发起的这场长达116年的战争不但极大地影响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而且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由于战争始终是在法国境内进行的,法国人民首当其冲饱受战争之苦。许多法国城市在英军的粗暴蹂躏下,呈现满目疮痍的破败景象。诺曼底、皮卡尔迪等重要地区的人口大约丧失了1/3,有的教区空无一人,土地荒芜。首都巴黎到处都是无人居住的空房,有的甚至成了野狼的巢穴,巴黎30万居民中有8万沦为乞丐。

英国尽管远离战场,但当艰难地趟出百年大战的邪恶泥潭时,英国人痛苦地发现他们在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代价之后,不但一无所获,还把家底也输光了。这迫使英国放弃谋求大陆霸权的企图,而把全部精力向自己岛屿周围的海洋发展,走上了海洋扩张的道路。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_英法百年战争 -战争影响

百年战争从中世纪中叶延续到十五世纪,其结束之年也被认为是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在战争过程中,双方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都经历了缓慢而深刻的转变,战争的过程也促使交战双方的战争体制调整。

中央集权

百年战争极大地打击了两国的贵族势力,是两国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

14世纪战争开始时,双方主要采取中世纪西欧化的贵族兵源制,由各领主募集部队。而作为远征的英国一方,由于这种传统兵役制限制了领主们对国王的效忠义务时间,在战争中开始采取更多的来自下层国民的雇佣兵以及相对应的长弓兵战术,同样对法国来说,持续而大规模的战争逼迫统治阶层集结权力应付外敌,促使王室更重视自身的权力而不是希望分配给下面的领主,因此当战争最终结束后,交战双方均先后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

民族主义

百年战争有利于两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

百年战争中,代表着骑士贵族的法国军队在大规模会战中屡屡失败,最后由出身平民的圣女贞德鼓舞起士气才取得最终胜利,也就标识着贵族骑士风范的退却和民族战争意识的兴起。

军事价值


步兵也可以战胜骑兵

1、削弱了骑士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使人们认识到步兵也可以战胜骑兵

在战争中英国的数次胜利,也被认为严重挑战和打破了贵族骑兵在西欧占军事垄断地位的特点,自此之后,虽然在胜利国法国仍然保留了大量的重骑兵传统,但步兵能够战胜骑兵的意识已经被全面普及,影响和促进了此后于15-16世纪步兵地位的进一步重大转变。在初期的大规模会战中,法国人坚持使用重骑兵正面冲击,而到15世纪的阿金库尔战役中,他们也部分接受了对手的思想开始令骑兵下马徒步战斗,可说明对骑兵和步兵地位在战争中经历的微妙变化。

2、骑士装备的改进,由锁子甲到板甲

百年中,双方的武器装备也经历了改良和演化,14世纪开战时,当时最好的盔甲仍然为锁链甲,这和之前数个世纪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进化和改善,而15世纪战争中后期时,新形态的板甲已经成为了贵族骑士们的普遍装备。这种新装备相对前者,事实上最显著的价值即是针对射击和刺杀为主的防御能力改良,因此也可以认为是英国大规模应用的长弓战术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3.新式武器的诞生:火药与火炮作为攻城武器的使用


骑士装备的改进

在连续不断的围攻战中,双方也重视攻城武器的设计和应用,在后期,法军开始大规模使用火药及火炮作为武器而取得胜利,并在这些新型武器上具有科技领先地位,即由此促使了新形态的战争方式。


英格兰长弓

13世纪的英国开始发展长弓,从爱德华一世到亨利八世),这一时期内的英国君主无不大力发展弓箭部队,提高弓的杀伤力,从而使长弓得到了很大发展。

长弓用榆木、榛木和罗勒木制成,后来主要用从意大利和西班牙进口的优质紫杉木制造。长弓的长度为6英尺(1.8m),箭长3英尺(0.9m)。弓架的前部为圆弧形,后面是平的。弓身的中间手握部宽1.5英寸(3.8m),往两端方向逐渐变细,端部用角料镶包。

长弓的最远射程达400码(365.8m),有效射程为250码(228.6m),是弩的两倍。它的射速高达每分钟10――12箭,更是十字弓所无法比拟的。在技术熟练的英国士兵手中,长弓的命中率大大高于弩。由于长弓更轻便,更容易掌握,威力巨大,适用于散兵射击和方队齐射,这些优点最终导致了弩的淘汰。就当时来说,长弓是战场上最有效和用途最广的单兵武器。

长弓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者必须有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技术和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为此士兵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和实践。

恩格斯评论说,“这种长弓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它使英国人在克雷西、普瓦提埃和阿金库尔等会战中取得了对法国人的优势。”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_英法百年战争 -重要人物

“黑太子”爱德华


“黑太子”爱德华

“黑太子”爱德华(1330年6月15日―1376年6月8日)英格兰统帅。爱德华三世长子,母亲为埃诺的菲利帕。生于牛津郡伍德斯托克。爱德华三世加封他为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威尔士亲王,均为王储专用称号。此外,他于1348年被爱德华三世授予为第一代的嘉德骑士团成员。

爱德华是英法百年战争第一阶段中英军最著名的指挥官。“黑太子”的绰号,大概是由于他穿戴黑色盔甲(最早见于16世纪文献中;爱德华生前从未被这么称呼过)。

1346年,爱德华随同其父指挥了英军获胜的克雷西战役。1355年他的军队洗劫了阿基坦。1356年,爱德华指挥了他最出名的战役:普瓦捷战役,他与父王配合大胜法军,俘虏了法王约翰二世。同年,他被封为阿基坦公爵。他亦积极干预西班牙事务,支持(残忍的)佩德罗一世争夺卡斯蒂利亚王位。1362年―1372年,爱德华是阿基坦的统治者。然而,他的军队在阿基坦横行不法,令他的声名受损。1371年1月爱德华返回英格兰,并于1372年末正式放弃公爵称号。此后他过着打猎、比武的骑士生活。1376年爱德华在威斯敏斯特去世,葬于坎特伯雷。

圣女贞德

圣女贞德(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被称为“奥尔良的少女”,是法国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天主教会的圣女,法国人心中的自由女神。

英法百年战争时,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胜利做出贡献。最终被俘,被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

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1387-1422),英国国王,(1413年―1422年在位)。亨利五世1413年继位,镇压了罗拉德派起义。1415年乘法国内乱,入侵法国,开始了百年战争的第三阶段。同年在阿尔库金战役中,亨利五世率5千弓箭手和1千重步兵大败法国以骑士为主的3万大军,俘虏了法军统帅奥尔良公爵,法军死6千多人。此战后,亨利五世占领了巴黎和法国北部。阿尔库金战役,亨利五世以弱小的兵力战胜数倍的法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其指挥才能和胆识过人。但这同样是英军在素质和战术上优势的体现。在他短暂的九年统治期间,他取得了中世纪任何一位英格兰国王都未取得过的军事辉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40103/160232.html

更多阅读

英法500年恩怨纠葛:往昔之敌手,今日之友盟

导语:从百年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近500年历史长河中,欧洲列国因宗教、领土之争纷扰不断,硝烟弥漫之中,英法两国多次兵刃相见。自拿破仑战争以后,二者开始走向联合;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中,面对强悍的德国,两个日渐衰弱的老牌帝国不得不联袂结

声明:《百年战争起因 英法百年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简介,英法百年战争-战争起因》为网友哥超神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