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结构 古琴 古琴-概述,古琴-古琴结构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代文人四技“琴、棋、书、画”中琴就是指古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其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或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古琴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并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琴的琴面_古琴 -概述

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琴在先秦时代,琴已很流行,如《书经》:“搏拊琴瑟以咏”;《诗经》:“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据现有的图象及文献资料,琴至迟在汉末时已大致定型为后世通用的形制。唐代制造的琴传存至今,与宋元明清时造的琴,仅有造形艺术风格上的区别和音色追求的区别。

早在孔子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以弹琴著称。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用它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

从唐代开始,古琴有了自己专用的记谱法,这种记谱法记录弦位和徽位、左右手的弹奏方法,但不直接记录音高。它由汉字的部首、数字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称作减字谱。减字谱记录古琴音乐的仔细程度和科学性,使现代的五线谱等记谱方法至今仍不能取代它。用减字谱记录而传承至今的古琴谱有一百五十多种,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是我国巨大而珍贵的音乐宝库。

古琴的弹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作"琴学"。其内容精深博大,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能力上,没有一件乐器可以与古琴相比拟。

古琴的琴面_古琴 -古琴结构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在项、腰处两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人。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两个出音孔,称龙池、凤沼,腰中近边处设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面、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珍,多为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用以标记音位。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面示意图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纳音”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琴底示意图

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礼乐这两套表面相反的技艺的推行,实为求达到相辅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的名称来著,可见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

古琴的琴面_古琴 -古琴造型

古琴结构 古琴 古琴-概述,古琴-古琴结构

琴身之侧面示意图(图片出自《古琴》,浙江人民出版社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材质

古琴选材多样,故音质、音色、自然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发音有:清亮、浑厚、松透、古朴、苍老、宏大、清润、凝重、甜美、灵透、幽奇。。。等等,丰富多彩,一琴一音,音色各异,可满足各人爱好,这也是中国古琴的一大特色!宋代《梦溪笔谈》说:“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足见材质与音色有密切关系。据中国民乐协会将列年来市场上口碑较好的古琴品牌所斫琴之所用材料效果统计略述如下:
(1)松木:以松制琴早有记载。松的种类较多,大多比较松软,易于加工。红松结构细理,白松稍粗,但更轻软,与桐木相近,振动良好,不易翘裂。黄花松(落叶松)稍硬,干缩大易裂,油漆性稍差。马尾松(青松、山松)与黄花松性质相类,含松脂较多,如遇古材亦可斫琴,但最好用火烘烤,以除去部分松脂。松木所斫之琴发音松透,纯正刚劲。黄花松琴发音清爽坚润,但音量稍逊。
(2)杉木:因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生长周期缓慢,100年方可成才,多产于南方,色浅黄,纹理直,结构稍粗,较软,易加工,不易翘曲开裂。北京民宅旧屋板多为杉木,历代古琴中杉材亦不少,如北京故宫藏唐琴“九霄环佩”为杉木制(纳音为桐),另一唐琴“飞泉”亦为杉材。宋琴“___宾铁”亦为杉木制,发音清透。
(3)柳木:色稍白,古材呈黄褐色,纹理细直,稍软韧,比桐木稍硬,易加工,但有时会变形,须经风化及火烧处理。柳木斫琴发音清亮而厚,散泛按均佳,泛音尤清爽灵敏。
(4)水曲柳:水曲柳材所斫古琴,呈黄褐色,估计为数百年前材,木质稍硬,结构稍粗,有花纹光泽,略有酸味,成琴后发音宏大凝重,亦属良质。
(5)椴木(紫椴):呈黄棕色,纹理细腻而软(比桐木稍硬),木纹有绢丝光泽,易加工,制成一琴,发音清润圆厚。
(6)桐木:北京民宅旧材较少见。诸多古琴斫制所用材料多是桐木,发音润厚古朴,有金石韵。
(7)柏木(香柏):色黄红,边材黄褐。纹理直或斜,结构细,稍重,有韧性,香气浓重,缺点是木节较多,制琴时必须去除,补以桐木或他木,尚易加工,油漆性稍差,柏木属阴材,耐腐,少见于制琴。北京老琴家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40103/160266.html

更多阅读

古琴有七条弦,他们的名称都是什么? 古琴有多少根弦

古琴七条弦的名称从外到内依次分别称作宫、商、角、徵、羽、文、武。在减字谱上又简称为一弦(一)、二弦(二)……七弦(七)。这里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弦名不是音名。也就是说,宫弦并不是宫音,商弦也并不是商音。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不

古琴谱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看的? 秋风词 古琴谱

古琴谱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看的?古琴在3000年的发展过程中,遗存了600多首琴曲,又因流派、传承和个人风格不同,产生了3000多首传谱。这些古老的琴曲,都是通过一种独特的记谱法得以保留至今。古琴谱的演变分成三个阶段:A、文字谱―――唐

古琴琴曲赏析_笑海 赏析古琴曲 梁祝

古琴琴曲赏析1、仙翁操著名的古琴曲开指小曲之一,因配有“仙翁仙翁,仙翁得道仙翁”的唱词而得名。此曲刊载于1962年出版的《古琴初阶》(查阜西、沈草农、张子谦编)一书。主要用散、按同度音,挑、勾不同弦以及简单的绰、注等来练习基础

琴心|认识古琴谱 古琴谱

独特的琴谱1.最古老的乐谱古琴的曲谱,相对其他乐谱来说,是非常独特的。其独特之处,主要在于琴谱是用文字来说明指法等演奏方法,没有详细写明音高与节奏。所以,古琴谱实际上是一种文字指法谱,这与一般乐谱都不相同。由于古琴谱的特殊性,才使

古琴 心——李祥霆 长相思古琴曲李祥霆

【古琴】心——李祥霆专辑介绍:千年古琴与绝世大师的旷世音缘, 一千年的夙愿,一千年的祈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国宝级千年唐琴,至德丙申九霄环佩。李祥霆 满族,吉林辽源人,祖籍辽宁岫岩,1957年起师从查阜西学古琴,从溥雪斋、潘素学国画,1958年

声明:《古琴结构 古琴 古琴-概述,古琴-古琴结构》为网友肃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