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茶 巧茶-形态特征,巧茶-生长习性

巧茶(学名:Catha edulis)又名:也门茶、阿拉伯茶、埃塞俄比亚茶等,属无患子目,卫矛科灌木,高1-5米;小枝密生细小白点状皮孔。叶对生,厚纸质或薄革质,花序列为单生于叶腋聚伞花序,原产于热带非洲,用叶制茶或酿酒。该物种是由瑞典探险家、东方学家、生物学家彼得・福斯科尔(Peter Forssk?l)于1775年命名。巧茶广泛分布于热带非洲、阿拉伯半岛。因其叶中含有兴奋物质卡西酮,咀嚼后对人体中枢神经产生刺激作用并容易成瘾,又被称为“东非罂粟”,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II类软性毒品。很多国家已将其列为兴奋剂或受管制药物,严禁旅客携带或邮寄入境。从2013年开始,国家已经将恰特草列入毒品的严打范围之内。

巧茶_巧茶 -形态特征


巧茶巧茶为灌木,一般高1-5米;小枝密生细小白点状皮孔。叶对生,厚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或窄椭圆形,长4-7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钝渐尖,基部窄楔形稍下延,边缘有明显密生钝锯齿;叶柄长3-8毫米。
聚伞花序单生叶腋,较短小,长宽均为1.5-2厘米;花序梗粗壮,长5-10毫米,2-4次分枝,分枝短壮,长3毫米以下;小聚伞3花,小花梗粗短,长1-3毫米,果时稍增长,可达5毫米;花小,直径3-5毫米,白色;花萼5,三角卵形,长约1毫米;花瓣5,长方窄卵形或窄长圆形,贴生于花盘外侧;花丝明显,较花冠稍短;子房与花盘游离,3室,每室2胚珠,花柱短,柱头3裂。
蒴果橙红色,圆柱状,长约8毫米,直径3-4毫米,每室常1种子成熟;种子黑褐色,有极细点纹,窄长倒卵状,长3-4毫米,顶端圆或偏斜,基部细窄呈尾状;假种皮橙红色,包围种子下半部,并向下延伸,长达3毫米,呈单翅状。

巧茶_巧茶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环境,疏松、富含腐殖质土壤较适宜。栽培较易,寒冷的地区温室盆栽,越冬温度为8℃。

巧茶_巧茶 -地理分布

“恰特草”是一种卫矛科巧茶属的植物,原产地为埃塞俄比亚,现广泛分布于热带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等地。

巧茶_巧茶 -食用特性


巧茶巧茶的原产地为埃塞俄比亚,早在13世纪当地人已经咀嚼巧茶的嫩芽和叶子来抵抗饥饿和疲劳,后来嚼巧茶的习惯传到许多非洲和中东国家。不少学生和司机嚼食巧茶来提神醒脑,而农民和劳动者则嚼食巧茶来减轻疲劳。
传统上巧茶是一种社交用的药物,现今也门人仍然把家中最好的房间辟为恰特草室,在那儿和亲朋好友嚼着巧茶,闲话家常,谈天说地。咀嚼巧茶使人感到思维清晰、精力充沛,觉得世间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药力退却之后,咀嚼者多感沮丧,逻辑混乱,什么也不想做。
巧茶虽然有提振精神的作用,但长期嚼食会使人厌食,导致营养不良,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由于巧茶的价格非常高,埃塞俄比亚很多农民放弃种植粮食,改种巧茶。种过巧茶的土地种其他东西收成都很差,只能继续种巧茶。

巧茶_巧茶 -化学特性

巧茶含兴奋剂卡西酮(cathinone),咀嚼巧茶会上瘾。此外,卡西酮结构不太稳定,易分解成去甲伪麻黄碱(cathine)和苯丙醇胺(norephedrine),其结构类似于安非他命和肾上腺素。巧茶可以通过输液进入人体,但目前最常用的吸食途径为口腔咀嚼(和槟榔相似),茎、叶和花蕾都可被咀嚼出果汁后再吐出残留物。通常情况下,当地个人使用阿拉伯茶叶在100-200克(1包)一次,效果可达几小时。化学结构


卡西酮
去甲伪麻黄碱
苯丙胺(安非他命)
肾上腺素

巧茶_巧茶 -药用价值

巧茶的效果和5毫克的安非他命差不多,可以使人感到思维清晰、精力充沛,觉得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但是药力退却之后,咀嚼者多会感到沮丧,逻辑混乱,什么也不想做。长期咀嚼巧茶可能造成厌食,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有提振精神的作用,但长期嚼食会使人厌食,导致营养不良,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巧茶_巧茶 -列入禁品

从2014年4月23日下午举行的越秀区“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宣传进社区论坛活动上了解到,在黑市上,新鲜的恰特草卖500元一斤,晒干的恰特草仅需200元一斤,由于低廉的价格和难以辨别的外表使恰特草成为了许多瘾君子的新宠。
根据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11月11日发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恰特草被列入精神药品,该目录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根据中国刑法有关规定,恰特草属毒品范畴,严禁携带入境。

巧茶_巧茶 -相关新闻


新鲜恰特草全国首起走私毒品恰特草案件一审宣判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17日电(记者张遥)杭州海关17日通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一名埃塞俄比亚籍犯罪嫌疑人走私毒品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犯罪嫌疑人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据杭州海关介绍,该案是恰特草被列为精神药品管制范围以来,全国首起走私毒品恰特草案,也是全国第一起宣判的走私毒品恰特草案件。
据通报,一名乘坐ET688次航班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至杭州的外籍男子引起了杭州萧山机场海关旅检关员的注意。他声称到义乌采购货物,但其携带的背包却在X光机前露了馅,海关关员在他携带的黑色背包中查获了用锡纸包裹的三捆植物。经萧山机场海关缉私部门检验确认,这三捆植物就是国家明令打击的新型毒品恰特草。
据了解,恰特草又称“东非罂粟”,俗称阿拉伯茶、巧茶,形似苋菜,产于东非和阿拉伯半岛等地区。含兴奋化学物质卡西酮,对人体中枢神经具有刺激作用,长期嚼食会染癖成瘾,具有社会危害性。世界卫生组织将恰特草归类为Ⅱ类软性毒品。2014年,恰特草已列入《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版)》,与冰毒、氯胺酮等一同作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属于我国毒品打击范围,凡种植、持有、贩卖、走私、服食恰特草均属违法犯罪行为。
35.9公斤毒品巧茶入境被截获
从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有着“东非罂粟”之称的毒品巧茶(CathaedulisForssk)日前在北京口岸被截获。检验检疫人员表示,将严查非法携带或邮寄巧茶入境。
据介绍,这批总重35.9公斤的巧茶是在2名非洲旅客的行李中截获的。巧茶是广泛分布于热带非洲、阿拉伯半岛的一种卫矛科巧茶属植物,又名恰特草或阿拉伯茶。因其叶中含有兴奋物质卡西酮,咀嚼后对人体中枢神经产生刺激作用并容易成瘾,又被称为“东非罂粟”,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II类软性毒品。很多国家已将其列为兴奋剂或受管制药物,严禁旅客携带或邮寄入境。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处负责人介绍,北京地区来自非洲和中东的航班和人员数量众多,且人员、物品入境渠道多,情况复杂,通过携带、邮寄非法输入巧茶等违禁物品的可能性很大。
执法人员表示,除严查携带、邮寄入境的行李、邮件外,还将增加对重点地区航班旅客携带物和邮寄物的抽检比例,对查验中发现的巧茶将依法予以截留销毁。

巧茶 巧茶-形态特征,巧茶-生长习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40103/160545.html

更多阅读

草头 草头-形态特征,草头-生长习性

草头,别名金花菜、苜蓿,每一根细茎上面,有叶三齿,如倒心形,先端稍圆或凹入上部有锯齿,叶的表面呈浓绿色,茎梗极短,主根长,多分枝。茎通常直立,近无毛,高30―100厘米。复叶有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厘米,宽约0.5厘米,顶端圆,中肋稍凸出,上半

花红 花红-形态特征,花红-生长习性

花红,又名小苹果,俗称海棠、沙果或林檎。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本品梨果扁球形,直径2.5-4cm,表面黄色至深红色,有点状黄色皮孔。顶端凹而有竖起的残存萼片,底部深陷。气清香,味微甜、酸。叶卵形或椭圆形,花粉红色。果实球形,像苹果而小,黄

红参 红参-形态特征,红参-生长习性

红参是中药的一种,属伞形目、五加科植物。红参是人参的熟用品,有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红参的加工方法是用人参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长8到18厘米。表面棕红色 ,半透明,有大纵皱纹,环纹不明

红景天 红景天-形态特征,红景天-生长习性

红景天(学名:Rhodiola rosea L.),别名:蔷薇红景天,扫罗玛布尔(藏名)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0厘米。根粗壮,圆锥形,肉质,褐黄色,根颈部具多数须根,根茎短,粗状,圆柱形,被多数复瓦状排列的鳞片状的叶。 生长在海拔1800―2500米高寒无污染地带,其生长

生菜 生菜-形态特征,生菜-生长习性

生菜是叶用莴苣的俗称,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它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用蔬菜。也是欧、美国家的大众蔬菜,深受人们喜爱。生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古希腊人、罗马人最早食用。生菜传入我国的历史较悠久,东

声明:《巧茶 巧茶-形态特征,巧茶-生长习性》为网友放肆这一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