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长三角 泛长三角 泛长三角-概念,泛长三角-合作基础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之后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7月底由苏浙沪相关方面主办的首届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泛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合作”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泛长三角_泛长三角 -概念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之后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7月底由苏浙沪相关方面主办的首届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泛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合作”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长三角为何要“泛”?专家们给出至少四种理由:
――发展规律说。持这类观点的专家,表达的关键话语是“区域经济已然走到泛化”。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郁鸿胜认为,泛长三角区域概念提出,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必然从“区域以城市为中心的极化发展”向“以城市群为重心的泛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态势喜人。例如,珠三角从原来的广东省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到大珠三角,再演变为“9+2”的泛珠态势;再如,京津冀经济协作区,目前已发展成为环渤海湾区域的合作;还有,北部湾区域合作已走到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在国内几大区域的泛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长三角泛化发展就成了必然选择。
――内生动力说。专家大多谈到,不可忽略长三角地区内生的发展需要。浙江社科院杨建华教授解释,浙江现在面临土地、电力以及其他资源的紧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很大危机,需要向外拓展,浙江提出“从内陆时代走向海洋时代”。长三角周边的安徽、江西、福建乃至台湾等省份,与目前的长三角地区都有资源的互补、产业的联动和生产要素的互动等内生需求。
――国家战略说。站在更高层面思考,首先是国家战略需要。放眼全球,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经济的区域化,区域化又促进和提升了全球化。言之我国,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组团式发展的强力拉动有待开掘,空间整合的优化能力亟须提升。安徽省社科院院长韦伟认为,区域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已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它有利于解决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地方矛盾突出、城乡冲突凸现等社会问题。作为长江流域下游的江西和安徽,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城市化水平已达50%以上,成为周边省市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最优城市群。
――经济网络说。现在,用“中心”和“外围”关系,在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眼中,已很难解释区域经济的发展。他认为,考量区域中的城市群,不是简单的“中心”和“外围”的关系,而是形成了一个“网络关系”。有网络,就有“接点”,这就导出“泛”的概念。举例说,苏州、宁波与上海形成了“网络关系”,同理相推,上海的发展也离不开与湖北、湖南等长江流域省市的联系……

泛长三角_泛长三角 -合作基础

1、人文历史地理联系是区域合作的客观基础。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地域上要连成一片。安徽、江西位于长三角腹地,同属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连绵,民情共通,历史传统一脉相承,文化习俗合而不同,人文上具有天然融合性。延绵起伏的江河原野平川,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积淀,深沉厚实的血缘亲情连结,紧密交往的经贸文化关系,形成了“3+2”区域合作的地缘优势。

2、企业资源市场扩展是区域合作的内在要求。主要是:(1)长三角需要开辟新的腹地。长三角在经过多年的扩张和大发展之后,需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建立有效的高新技术转移和促进机制,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和水平。这就需要营造一个更强大的后方作为支撑,其对能源、劳动力和各种初级加工产品也形成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安徽、江西具备提供能源、劳动力和各种初级加工产品的优良条件,区域内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基础,目前,安徽的省外投资的一半以上来自于苏浙沪,江西来自于苏浙沪的投资也要占到三分之一以上。(2)安徽、江西有参与区域分工,获取比较利益的客观要求。安徽、江西最大的特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才、技术和资本则比较稀缺,而要实行丰富资源与稀缺资源的置换,分享苏浙沪经济繁荣的利益,只有参与到发达地区的市场分工中去,才能得以实现。苏浙沪具有向其他省区转移和扩散劳动密集型甚至技术、资本密集型加工业的要求,而安徽、江西也具有接纳这种转移和扩散的需求和能力。同时,这种需求和能力正由受动式转向一种通过区域分工与合作去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共同繁荣的主动创新方式。(3)安徽、江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决定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苏浙沪自然资源禀赋缺乏,而其他生产要素、思想观念和对外开放则具有相对优势。苏浙沪所稀缺的正是安徽、江西所丰富拥有的;而安徽、江西所稀缺的,也恰是苏浙沪所丰富拥有的。这就奠定了泛长三角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而且也决定了各自在泛长三角中不可或缺的战略地位。

3、国家战略意志是区域合作的最终导向。新的历史时期,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国际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曾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多年的出口导向型战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扩大国内需求,走内源型经济增长道路是我们必须的选择。协调东中西地带互动发展,形成强大的国内需求,已经成为中央和各级决策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泛长三角经济带,是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实力最强、势头最好、前景最优的区域。泛长三角仅涉及四省一市,且都处于长江中下游广阔平原和丘陵地带,加快建设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设和谐社会迫切而紧要的战略意志。

4、层次性差异性特点是区域合作的现实前提。泛长三角区域内既有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沿江、平原,又有经济比较落后的山区、老区、库区;既有代表产业发展先导的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也有还处于较落后水平的一般种植、简单加工、初级开采等传统产业。泛长三角区域内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特点明显。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经济结构形态多样,市场发育参差不齐,物质技术基础各异,生产力呈明显的多层次性,地区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而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文资源又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所有这些,为泛长三角区域的合作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条件。

泛长三角_泛长三角 -扩容

泛长三角 泛长三角 泛长三角-概念,泛长三角-合作基础
3月26日在浙江嘉兴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0次市长联席会议宣布,不仅吸收盐城等4个江浙城市为新会员,而且让泛长三角区域内的合肥、马鞍山2个安徽省的城市也正式“加盟”。协调会相关负责人说,长三角城市“峰会”下一步还将分步“扩容”,稳步吸收新会员,这是区域一体化深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

区域合作“泛化”在城市群中的体现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此次正式吸收合肥、盐城、马鞍山、金华、淮安、衢州这6个城市为新会员。协调会相关负责人胡雅龙对记者说,这几个城市都是“较早提出申请的”,有的2003年就正式提交了申请文件,这说明它们加入长三角城市合作的意识是十分强烈的。随着长三角城市间“同城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区域内空间和时间距离正在不断缩短,城市群的“扩容”是必然趋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40103/160809.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三角龙长了三只角? 三角龙为什么长角

三角龙是一类出现比较晚的中型食草恐龙,是角龙纲动物下的一个属,主要生活在白垩纪中晚期,化石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北美洲地区。三角龙以丝腿着地行走,估计体长在8~9米,高度在3米左右。三角龙前脚有五个脚趾,后脚则有四个。与只有一跟角的角龙

长三角指的是哪些区域 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简称,指的是这样一块地域:在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历经千万年而形成了坦荡、宽阔的、平面形状近似像三角形的陆地。“长三角”包括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从

珠三角和长三角 珠三角和长三角哪个好

最近对珠三角和长三角比较感兴趣,研读了不少文章,也觉得挺有意思的,从2000年之后,一直都围绕着一个话题: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对比。有人说珠三角不行了,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到头了,被长三角超越,并且将会远远地被抛在后面;有的说长三角只

长三角民营经济研究会 南派地产入驻常州助力长三角民营经济

     传统的工业城市常州正在向“创意常州”转型。  当前,上海自贸区正在成为新一轮中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和实验田。随着宁杭高铁、杭甬高铁的正式开通,长三角地区高铁三角网络正式形成,拉近了长三角城市之间的距离,长三角地区由

声明:《泛长三角 泛长三角 泛长三角-概念,泛长三角-合作基础》为网友屎比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