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飞船 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简介,神舟七号-飞船结构

神舟七号飞船,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七号”对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出舱设备、结构气密性要求更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神舟七号飞船_神舟七号 -简介


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Shenzhou-Ⅶmannedspaceship)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

神舟七号飞船_神舟七号 -飞船结构


神舟7号飞船图解

神舟七号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飞船重达12吨。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三个舱段可满足生活、返航、动力三大基本功能,可分别独立工作。

轨道舱

作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以及出舱时的气闸舱。无留轨功能,配有泄复压控制、舱外航天服支持、出舱活动通信、舱外活动照明及舱外摄像等功能。在轨道舱的顶部装配有一颗伴飞小卫星和5个复压气瓶。内部还提供了睡袋、食品加热、个人生活用品和个人卫生装置等生活设施。

返回舱

用于航天员返回地球的舱段,与轨道舱相连。装有用以降落的降落伞和反推力火箭,实行软着陆。唯一返回地球的舱段,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通过舱门与轨道舱相连。还装有用以降落的两具降落伞和反推力火箭。当返回舱距地面一米时启动反推力火箭,返回舱直径2.5米。

推进舱

装有推进系统,以及一部分的电源、环境控制和通讯系统,装有一对太阳能电池板。

神舟七号飞船_神舟七号 -宇航员

首席宇航员


翟志刚

翟志刚(指令长):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人,1985年加入空军,1989年毕业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翟志刚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战斗机飞行员,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

刘伯明:1966年9月出生,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依安人。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六”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

景海鹏:1966年10月出生,山西运城人。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团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2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六”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

侯补梯队

陈全(指令长)

费俊龙

神舟七号飞船 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简介,神舟七号-飞船结构

聂海胜

神舟七号飞船_神舟七号 -主要任务

出舱行走


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

实现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

科学实验

“神七”飞行还将进行科学实验,包括在太空中进行固体润滑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极板舱外暴露试验,将由航天员把材料取回轨道舱。科学家将研究太空环境对这些样品的影响,通过研究寻找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和寿命的方法。

释放伴星

“神舟七号飞行将首次开展航天器平台在轨释放伴星,以及卫星的伴随飞行试验。”通过这项实验,检验对两个卫星进行相对运动控制的能力,同时检验地面测控网对两个目标相对运动的测控能力。

中继试验

“神七”飞行还将进行太空中继终端的试验。这项任务的完成,将为中国建立天地测控网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大提高测控网的覆盖率和效率,为载人航天今后从事交会对接等对测控覆盖要求更高的活动奠定更好的基础。

神舟七号飞船_神舟七号 -历史意义

中国航天员走出飞船舱门迈进太空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全新的开始。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的历程镌刻下了中国人6次完美的脚步,是中国航天事业6次新突破。从发射、返回、测控、环境控制,各个关键技术环节难关一一被攻克,见证的是中国航天人前进中发展、探索中追求的不懈脚步。

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留下的“第一步”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大步,是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必然结果。中国航天员迈向太空的“第一步”,将引领一个时代,开辟一个新世纪。


神舟七号飞船_神舟七号 -飞行纪要

第一日 9月25日

17时30分:航天员出征仪式。胡锦涛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亲切看望执行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并为他们壮行。
18时许:三名航天员抵达发射场。确认技术状态后,航天员先后进入神七返回舱。
18时35分许:翟志刚开始用指挥棒尝试操作。
21时09分许:神舟七号发射进入1分钟准备,摆杆全部打开。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先进事迹报告会
21时09分许:火箭点火
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升空
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逃逸塔
点火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
点火第200秒,整流罩分离
点火第500秒,二级火箭关机
点火第583秒时,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
21时22分许:航天员报告:太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
21时30分许: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飞船正常入轨。
21时32分许: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22时07分:神七升空后第一次在轨和出舱活动空间环境预报:空间环境平静,对飞船的在轨运行是安全的。
23时19分许:在神舟七号飞船飞行第二圈过程中,航天员翟志刚首次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开展工作。

第二日 9月26日

4时04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椭圆轨道变成近圆轨道。
10时20分许:航天员开始组装测试舱外航天服。
12时0分36秒至8分46秒:远望六号船首次精确测控神七飞船。
12时47分至12时59分:神七飞船成功穿越南大西洋异常区域。
21时47分许:“飞天”和“海鹰”两套舱外航天服均组装完成
21时59分许:航天员翟志刚与飞控中心试验天地对话。
22时25分许,航天员开始穿个人装备
23时36分许:翟志刚着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太空首次亮相。

第三日 9月27日

13时57分许:返回舱舱门关闭,航天员开始进行出舱前准备工作。
15时30分许:舱外服气密性检查正常,气压阀检查正常。
15时48分许:指控中心批准轨道舱开始泄压。神七轨道舱开始进行第一次泄压。
14时许:神七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翟志刚为出舱航天员,刘伯明在轨道舱支持配合翟志刚出舱,景海鹏值守返回舱。
16时17分许:神舟七号和北京飞控中心对话,飞船运行正常,航天员表示感觉良好,航天员吸氧排氮结束。
16时22分许: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
16时24分许:出舱活动重要步骤均已结束。航天员吸氧排氮、泄压工作准备完毕。
16时26分许:轨道舱开始第二次泄压,当舱内气压降至2千帕时可满足航天员出舱条件。
16时39分许: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
16时58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返回到轨道舱”。
16时59分许:翟志刚进入轨道舱,并完全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太空行走。
17时01分许:轨道舱关闭正常。
18时32分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与神七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
19时24分:神舟七号飞船飞行到第31圈时,成功释放伴飞小卫星。这是中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
20时16分许:伴飞卫星完成对神舟七号的20分钟拍照,图像十分清晰。
21时45分:神舟七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

第四日 9月28日

11时06分许,航天员换好舱内航天服。
11时16分许,三名航天员穿舱内压力服,做返回准备。返回控制数据将注入飞船。

神七飞船成功着陆11时46分许,返回控制数据已注入飞船。
12时51分许,神舟七号返回舱舱门关闭,神七返回阶段开始。
15时26分许,担任搜救回收神七飞船任务的车队已从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出发,正在向主着陆场进发。
15时59分许,四子王旗主着陆区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大小路口均有执勤人员把守,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16时22分许,主着陆场地面搜救分队正向飞船理论落点开进。
16时41分许,各测控站点进入神七飞船返回跟踪的10分钟准备。
16时44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发出飞船调姿指令。飞船一次调姿到位。
16时51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宣布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
17时02分许,主着陆场六架搜救直升机全部起飞
17时06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各测控点发出落点预告
17时12分许,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飞离
17时17分许,搜救直升机到达指定空域待命
17时20分许,神舟七号飞船飞入中国上空
17时20分许,返回舱降落伞打开着陆
返回舱降落伞打开

神七航天员平安出舱17时21分许,飞船进入黑障区,与地面指控中心的通信暂时中断。
17时22分许,飞船进入主着陆场上空
17时24分许,飞船飞出黑障区
17时25分许,搜救人员在直升机内举牌提示:搜救开始。
17时25分许,三名航天员向地面通报感觉良好
17时36分许,神舟七号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
18时22分许,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
18时23分许,航天员刘伯明、景海鹏成功出舱

神舟七号飞船_神舟七号 -媒体评论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
刊登题为《中国庆祝首次太空行走》的文章说,中国一名航天员今天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这是中国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中最新的里程碑事件。

英国《卫报》网站
在题为《中国首次太空行走取得成功》的文章中说,翟志刚今天成为了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中国人,这标志着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活动达到了高潮,同时也使中国朝实现建设太空实验室和空间站的长期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
刊发题为《中国实施首次太空行走》的文章说,中国已经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罗马尼亚国家通讯社罗通社
以《中国航天员首次成功漫步太空》为题报道说,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在完成太空行走后顺利返回飞船。翟志刚出舱后手中挥动着一面中国国旗,这极具象征意义。

瑞典最大的晨报《每日新闻》
在题为《中国历史性的太空行走》的报道中说,中国人27日开始了太空漫步,这是中国在太空迈出的历史性的第一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40103/161239.html

更多阅读

神舟八号飞船简介 神舟十一号飞船的简介

神舟八号飞船 “天宫一号” 神舟八号计划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将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约2011年10月发射。2011年8月18日,“携手神八·

神舟飞船一至九号基本知识 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

声明:《神舟七号飞船 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简介,神舟七号-飞船结构》为网友蓝色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