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成就的资料 俞汝勤 俞汝勤-基本资料,俞汝勤-科技成就

俞汝勤,分析化学家。从事化学传感器、有机分析试剂及化学计量学等方面研究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研制多种新型电化学及光化学传感器,为实现晶体膜氟电极与气敏氨电极的国产化做出了贡献。合成多种新的分析及增敏试剂与离子载体,建立为有关部门采用的稀有金属分析方法。创立了几种新型稳健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及化学模式识别分类方法,倡导化学计量学教学并提出作为化学量测基础理论与方法学的独特教学体系。出版了《现代分析化学的信息理论基础》等著作。

俞汝勤_俞汝勤 -基本资料

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二届常委,原湖南大学校长,七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组评审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评委会成员,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二届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材料与生命过程分析科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副主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化学传感器》主编,曾任英国皇家化学会分析化学刊物《The Analyst》中国地区顾问编委,现任国际化学计量学学会核心刊 物《Journal of Chemometrics》顾问编委以及国际分析化学学报《Analytica Chimica Acta》顾问编委等。

研究领域:从事有机分析试剂和化学计量学研究,研制成的离子电极已被广泛应用。

获奖情况:主持“有机试剂用于电化学、催化动力学及光度分析的研究”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著作:著有《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现代分析化学的信息理论基础》。

俞汝勤_俞汝勤 -科技成就


俞汝勤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言

俞汝勤1935年11月21日出生于上海,幼年随父母返回长沙市。少年就读于雅礼中学,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1952年中学毕业被直接选派出国留学。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各一年,后转入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在该校学习5年毕业后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他参加了建立中国丰产稀有元素铌、钽的标准分析矿样及其分析方法的工作。在梁树权教授指导下,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实验室及课程的建设。1962年转调湖南大学任教,参与新开设的分析化学专业的建设。

从60年代起他开展了铌等稀有元素的有机分析试剂合成及分析方法研究,合成了氰基甲类、噻唑偶氮类、变色酸双偶氮类、络合腙类等分析试剂,以及将长链烷基季氮与非离子烷氧链等不同基团引入同一聚合型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构建分析增敏试剂,建立了铌、铼、金、钯、铋、钨、钼、钙等元素的灵敏分析方法。提出的新铌试剂为冶金地质部门正式采用。有关分析试剂的研究与化学传感器的研制结合,发展为新型载体的合成。通过合成长链季铵、季膦、联萘冠醚、氮杂冠醚、杯芳烃、卟啉、酞菁、咪唑及哌啶衍生物、金属希夫碱配合物以及锡、铅、汞、锑等金属有机化合物,研制了多种药物及难测试离子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非玻璃膜氢离子敏感电极的研制方面,通过在中性载体分子中引入对酸性及碱性区响应的基团,显著拓宽了其线性响应区间。另一方面,通过合成光化学载体制备光化学传感器,如荧光素及其卤代衍生物长链烷基酯制备测试羧酸及脂肪醇的传感器;上述荧光素衍生物与荧光给予体稠环芳烃合用制备荧光能量转移型苦味酸传感器;含蒽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制备四环素类抗生素传感器;具溶致变色性的含黄酮基聚合物制备测试有机溶剂中水分的传感器,等等。

除上述合成有机载体制备的传感器外,他还开展了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制备磷酸根等难测试离子的电极;参与将一些重要的晶体膜及气敏电极如氟及氨电极国产化的工作,实现了在国内批量生产这些传感器。他主持的研究成果“有机试剂用于电化学、催化动力学及光度分析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7);“离子选择性电极”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在电化学传感器、光化学传感器及新型分析试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曾获国家教委及其他部、省级奖励5种。曾应邀在太平洋化学大会(夏威夷,1989)作有关增敏分析试剂的特邀报告,在瑞士联邦工业大学(苏黎士,1985)、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鲍尔曼,1989)、俄罗斯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莫斯科,1991)作有关化学传感器专题讲学。出版了离子选择性电极教科书。从80年代起,以化学计量学的教学与研究为核心,致力于分析化学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探索。以研究生化学计量学教学为基础,出版了《现代分析化学信息理论基础》(1987)及《化学计量学导论》(1991)。受国家教委委托,主办了高校青年教师化学计量学讲习班。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国家标准机构主讲2期化学计量学讲习班(1993,1994)。主持2项化学计量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开展了较系统的分析化学计量学基础研究工作。发展了适用于白色、灰色及黑色等不同类型分析体系的多元校正方法,包括稳健多元校正与滤波、基于形态分析概念的多元校正,以及运用模拟退火算法的多元校正,等。研究人工神经网络的稳健化及其在分析校正与化学定量构效关系方面的应用。发起和主持化学计量学国际会议(1997,张家界)并作中心大会报告。应邀在第二届斯堪地纳维亚化学计量学国际会议(卑尔根,1991)、第四届亚洲分析化学国际会议(福岗,1997)及三届华裔分析化学国际会议上作化学计量学方面的大会报告。与3位院士共同发起召开分析化学首届香山科学讨论会(1995,北京),并在会上作化学计量学与分析化学基础研究的中心发言。应邀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1989)、浸会大学(香港,1994)与日本鹿儿岛大学(鹿儿岛,1997)作化学计量学专题讲学。在化学计量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及其他部省级奖励3种。他发表的学术论文逾300篇。


俞汝勤院士在岳麓书院讲学

俞汝勤培养了20余名博士、30余名硕士,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成果获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0)。机械工业部1985年授予他“优秀教师”称号。曾获机械工业部高校科技突出贡献奖(1993)、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987)及湖南省劳动模范(1982,1994)、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0)等荣誉。任《化学传感器》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电化学》副主编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及院国家教委厦门大学材料和生命过程分析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学术兼职。先后任英国皇家化学会学术期刊《Analyst》中国地区顾问编委(1987-1994),国际化学计量学学会期刊《Journal of Chemometrics》编委(1994-)及国际分析化学期刊《Analytica Chimica Acta》顾问编委(1997-)。

俞汝勤的工作不仅限于化学研究与教育。他于1993-1999年任湖南大学校长,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他十分重视年轻一代学术骨干的成长与学风建设,以及大学生全面文化素质的提高。在他的任期内,学校的学科建设得到较大发展,湖南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学校。

俞汝勤_俞汝勤 -简历


俞汝勤院士获光召科技奖

1953年――1954年 在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学习。

1954年――1959年 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习,毕业于化学系。

1959年――1962年 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工作,并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任教学工作。

1962年至今 在湖南大学任教。1980年任教授。1993-1999年任校长。

1983年――1987年 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关于科技成就的资料 俞汝勤 俞汝勤-基本资料,俞汝勤-科技成就

1991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至今 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俞汝勤_俞汝勤 -主要论著


俞汝勤题词

1 俞汝勤,斐初珍,文哲熙等.3-二乙氨基-6-(2’-噻唑偶氮)苯酚―铌的灵敏试剂.科学通报,1965,(12):1115

2 俞汝勤.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 R.Q.Yu.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quid membrane anion sensitive electrodes.Ion-Selective Electrode Reviews,1986,8(2):153

4 俞汝勤.现代分析化学的信息理论基础.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

5 刘昆元,俞汝勤.新型冠醚作中性载体的伯胺药物选择性电极研究.中国科学B辑,1990,20(3):283

6 俞汝勤.化学计量学导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7宋新华,陈茁,俞汝勤.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对位取代苯酚构效关系的研究.中国科学B辑,1993,23(3):245

8 R. Q. Yu, Y. L. Xie.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in chemometrics:the robust approach. Analytical Sciences, 1994,10(1):149

9 R. Q Yu. Sampling:overview and theory. In:Encyclopedia of Analytical Science.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95.4518~4525

10 R. Q. Yu, Y. L. Xie, Y. Z. Liang. 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onstrained background bilinearization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J. H. Kalivas ed. Adaption of Simulated Annealing to Chemical Optimization. Amsterdam : Elsevier, 1995.57~8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40103/161298.html

更多阅读

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 地球的环境污染的资料

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 2011-3-9 17:08提问者:无法我的2011-3-10 11:20最佳答案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

顾展滔收集的《关于空气污染的资料》 净化空气污染

关于空气污染的资料空气质量标准  空气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它维护着人类及生物的生存。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是距地面12公里以内的空气层,也就是对流层。清洁的空气是由氮78.06%、氧20.95%、氩气0.93%等气体组成的,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视频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余亚飞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

科技创新作文400字 关于科技创新的作文

关于科技创新的作文翻开科学发展史的漫长书卷,我们会发现正是有了这些科坛巨匠树立的座座里程碑,我们才拥有了今天这样发达的科技,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创新精神才为不断发展的科技输入新的血液,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有关热爱生命的资料 关于热爱生命的资料

关于热爱生命的资料生命是美丽的,美丽的世界是由美丽的生命组成的。人有生命,动物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的一名女教师,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刹

声明:《关于科技成就的资料 俞汝勤 俞汝勤-基本资料,俞汝勤-科技成就》为网友剑起苍穹云归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