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历史简介 归化城 归化城-简介,归化城-历史

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市旧城,是一座有43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它北枕巍峨起伏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可通北部丰美的草原;南临波涛滚滚的黄河水,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东连连绵起伏的蛮汗山;西连河套,为西进甘宁之门户。它坐落于黄河、大黑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地理上称为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史称敕勒川丰州滩。


归化城

归化城_归化城 -简介


归化城

明隆庆六年(1572),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领阿勒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该城竣工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这座规模较大的城池,在层峦叠嶂的青山辉映下,显露着一派苍郁生机。当时的归化城由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当地蒙古族人民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库库和屯",又译为"呼和浩特",汉意为"青色的城",归化城也就是今呼和浩特旧城区的雏型。

归化城_归化城 -历史


在明朝以前,塞外草原上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城池。据《明史》记载,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开始共同主持修建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有记载说,库库和屯城进人施工阶段后,三娘于是主要的主持者。万历三年,城池建成,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 在修建归化城时,阿拉坦汗已经进入老年,并且疾病缠身。因此,三娘子积极辅佐丈夫处理各种事务。万历九年(公元158l羊),坷勒坦汗和三娘子再次扩建归化城,又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外城。据《玉泉区志》记载,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察哈尔部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明崇祯五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战败林丹汗,追到归化城后纵火烧城,唯独对银佛寺倍加保护。后来的归化城是清朝在废墟上又重新建立起来的,但是人们为了纪念三娘子,仍然将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

归化城_归化城 -规模

据《阿拉坦汗传》记载,这座城池是模仿元大都的样式修建的,有8座楼和琉璃金銮殿。 另据《归绥县志》记载,归化城“周二里,却以砖,高三丈,南北门各一”。不过,由于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已经无法了解当时这座城池的规模和建筑布局等详细情况了。

西安城墙历史简介 归化城 归化城-简介,归化城-历史

归化城_归化城 -保商团


归化城的经济

从清朝初年至中华民国时期,在草原青城――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市)活跃着一支地方保安队伍,这支队伍叫保商团。200多年来,这支保安队伍在维持社会治安,保卫商路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

归化城的保商团建立于清朝初年,清初时,清廷为了镇压进步力量,巩固其统治地位,令各省府州县组织“乡勇”,俗称乡勇兵。各大城市为了维持地方治安,也在招募“铺勇”。

辛亥革命以后,归化城的商业团体组织也有所改变。原设于归化城三仙庙的四乡耆和十二总领,于1921年改组为归绥商务会,会长是樊赢州。为充分发挥“铺勇”这支保安队伍的作用,使其更好地协助军警,维持地方治安,时任绥远将军的张绍曾拨给“铺勇”一批枪枝,并对“铺勇”这支保安队伍加以整顿。为此,做出一些具体规定:凡规模大的商号,如大盛魁、南北通顺店等商号,每号必须出勤“铺勇”3人,普通商号各出1人;并规定了对“铺勇”的待遇:在应征期间的伙铺,除每年应得的工资外,并按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补贴。当时“铺勇”队伍有150余人。

1914年,“铺勇”这支保安组织曾改名为“体育会”,不久,又改称“保卫团”,团丁人数也有所增加。这时,商务会的会长是大盛魁商号的总经理段履庄,此人气魄很大,他一上任就以绥远改为特别行政区为名,将归绥“商务会”改为绥远总商会。

1915年,绥远地区土匪活动猖狂,因而归绥与外蒙,新疆之商路受到很大威胁。当时,绥远总商会为了维护商路,保护旅蒙商的利益,绥远总商会会长段履庄请准绥远都统,将土默特的两个骑兵连和设并召招收的一个骑兵连,连同原由“铺勇”改编的“保卫团”,合编为保商团,并增购步枪300余支,成为一支力量强大的保安队伍。

归化城的保商团成立后,众人推举舍利图召的银海喇嘛为团长。该团在改编整顿后,绥远商务总会拨出现金3万元,在设并地草原上建起了一座规模较大的营房,作为保商团的驻地。不久,保商团通过与达尔罕旗的协商,将驻防在百灵庙的蒙古骑兵,改编为该团的一个连,分段负责起维护商路与护送商货的任务。

辛亥革命后,外蒙宣布独立,旅蒙商的商业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因而,北运货物逐渐减少。但此时京绥铁路已通往大同,保商团的护路任务已转移到张家口、大同一带,护送着东来西往的货物。

中华民国19年(1930年),保商团团长银海喇嘛因病逝世,即由银海喇嘛任团长时期的副官埃勒格曾担任团长。中华民国23年(1934年),保商团第二连连长于子和暗中勾结日寇,阴谋叛变。但阴谋败露,逃往察北。日伪日期,于子和曾任伪西北自治军总司令,曾率兵滋扰固阳一带,罪大恶极。

同年夏,绥远总商会选任贺秉温为会长,改任崇普门为保商团团长。这时,绥远商路日见缩短,保商团的编制,也就裁减为一个连了。

1937年秋,日寇占领了绥远地区,原绥远商会会长贺秉温投靠了日寇,当了汉奸。汉奸贺秉温等人组织起地方自治维持会,将保商团调入归绥市,并将这支保安队伍作为欢迎日寇的仪仗队。不久,日伪机关相继成立,保商团的枪枝全被没收,它的命运从此宣告结束。

归化城_归化城 -商都


归化城

明末清初,归化城的大南街、大北街、大东街、大西街、大召前、小召前、北门、南茶坊等地就已形成商业街区,当时举众商之首的是:天元号、宏图号、范家号,被誉为三大号。康熙35年以来,又有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等商号相继成立,实力大大超过老三大号,被誉为新三大号。随之,商界就有了自己的组织――崇厚堂。崇厚堂设立“四乡耆”负责主持常务工作,维系各商社及其商号。当时最大的商社是“集锦社。”它的商号多是大外路的通事行。

所谓“大外路”就是到蒙古草原上的乌里雅苏台(前营)和科布多(后营)做买卖的商号;所谓“通事行”就是指用蒙语做生意的商号。除集锦社外,还有青龙社、伏虎社等七大社、八小社。崇厚堂直接联系这十五个商社及其所属商号,后来又增加了十二个“总领”,协助“四乡耆”开展工作,“总领”由各社轮流值班。

武川县的可可以力更镇的商号是以通事行和六陈行为主营的,六陈行就是经营粮食、油、酒等食品类加工的商号,居民也多为以拉骆驼、跑趟子车赶高脚的车倌驮夫。通事行的商号有义盛昌、万盛公、庆生厚、义盛隆、隆和义和兼营六陈行生意的广成魁。六陈行主要商号有元盛兴和天合公。从可镇到召河是通事行运送货物和羊、马的大营路(从归化城到前后营的路)。所以这里是先有商号后有居民。因此,这一带的村名多用商号作名称,如大兴长、福如东、西成丰、四合义、广义泰、三义元等。有的一个村里就有数家商号,如“三义元”村又有三义成、元生厚、万兴盛三家通事行兼营六陈行的商号。远在辽金时期,河口镇就成为货物集散转运的重要码头;元代设水驿,派巡军,保护商船。清初,上游的宁夏、河套的粮油、盐碱等物资和下游的晋西北、河曲、保德、准格尔等地的煤炭、石器、木料等均运到河口交易。此外还有山西朔县、平鲁、左云、右玉等地的物资和归化城、张家口、京津等地的丝绸、布匹、杂货也要船载集聚到河口交易,经营范围北至蒙古国、俄罗斯,南达晋陕,东连察哈尔、京津,西接河套、宁夏、甘肃、新疆,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河运口岸。

当时的商号有太谷县侯少成投资的双和店、祁县康永财的惠德成、河口曹明德的德顺元,兴办各种买卖。甘草行有公义长、荣升昌、庆和成、庆隆店,年运甘草四、五百万斤,价值四、五十万两白银。钱行有义和永、德成厚、德和昌、复恒益。粮店有双和店、宝隆元、德义成、世兴店等。据史料记载有商号92家,号伙2800多人,商船200多只,河路船工1000多人,居民千户,人口上万。建立行会、商会数十个,每年节假日都要由商会举办庙会、河神会和社火活动。因此,托县才产生了双墙秧歌、漫瀚调、二人台、晋剧等民间文艺班子。

归化城的商界领袖是大盛魁。

大盛魁初名“吉盛堂”,后改名“大盛魁”,它开辟了驮道茶路,北通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恰克图、莫斯科;西通新疆奇台和迪化。除蒙古国、俄罗斯外,还与法、德、英等国际商人有业务来往。

中国它在京、津、沪、杭、晋、陕、冀、鲁、豫、湘、鄂、浙、广、赣、闽等省市设立了分支、分号和坐庄人员,素有“集二十二省之奇货”之称,并在汉口设立马庄,出售草原骏马良驹。

当时归化城、包头村、大同、左云、右玉等周边的许多手工业作坊的原料及产品全依仗大盛魁等商号为他们供应和销售。因为大盛魁有驮队有商道有驿站有分号有网点,总之一句话,在购、运、销等方面可以提供一条龙连锁服务。

而以大盛魁为典范的归化城众商号,繁荣了归化城的贸易市场,当时仅羊马交易就盛况空前,每年羊上百万只、马二十多万匹,交易后的羊马,通过京羊路,把羊送往京津冀;马路把马运往全国各地,赶赴山西、河北、河南等地骡马大会进行再交易。

归化城_归化城 -风俗习惯


归化城

(一)婚 嫁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的青年男女到了结婚的年龄时,他们的亲属就为他们物色对象。男方家若看中某一家的少女,即请人去女方家求婚。若女方家应允,两家即开始议婚。也有男方家有钱有势,女方家虽不愿意,但最终强迫而成的情况,不过不常见。一般经求婚,女方的家长同意后,男方家即托媒人议婚,双方家长作主决定订婚的日期和其他问题。

订婚要送订婚礼,又叫“献彩礼”,即由男方家备置砖茶、白酒、点心(以上都要双数)和“羊背子”(蒙人敬神、待客用绵羊煮的全羊肉食)一只,以及给女方的金银首饰、衣料等物,有时还要送若干钱。这些订礼,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家父母将礼物收下,这叫“小定”。

小定后数月或年余举行“大定礼”。男方家馈送“羊背子”两只,用以招待女方家的亲戚;大馒头百余个送给女方家的亲戚,以代通知;另外,还要送白干酒两大瓶、金银首饰数套、哈达两块及四季衣服等。“大定”这天,女方家要杀羊摆宴款待客人和亲友。俟亲朋安席后,媒人就单膝跪在炕沿边,面向亲友持壶敬酒,并以蒙语高声朗诵联姻的祝词。祝词的大意是:

“奉上,奉上,敬献酒席宴上,送来美丽的衣服,宝贵的首饰,请贵方收下。礼物虽然微薄却表诚恳心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祖代相传。男才女貌、匹配相当,天定良缘,配偶成双,美满幸福,白头到老。谨向亲家宾客致以贺忱!”接着媒人给诸宾客逐一敬酒,并把哈达和首饰、衣料等物献给女方家长。女方家长喜笑颜开地接受了哈达,便算答应了婚配,这时媒人要求女方家把女方的出生年月日及时辰八字写给男方家。之后,媒人入席上坐,共同饮酒进餐,大家猜拳行令一直到席散。

“大定”之后,男方家写明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属相,请人 (一般是喇嘛)选择吉日。日子选定后,托媒人送交女方家查对,若女方家无异议,婚娶日子就算定了。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婚姻,男方家往往有送女家牛、马、羊、衣物、首饰的习俗。送牛羊头数的多寡,一般多以九为起点,从一九起,以至六九、七九、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取其九九长寿的意思。遇到贫苦人家,无力备足九数,也可备送一头、两头或五头的。

在选定日子的前一个月,男方家应把礼物给女方家送去,女方家是不能主动要的。礼分全份、半份两种:全份是二十四数或二百四十;半份是十二数或一百二十;马、牛、骆驼、羊都可以,由男方家自定。男方家送礼时与女方家商定娶亲事宜,以便双方各自做好准备。

近代蒙族人的迎亲婚礼,仍沿用古时的抢亲配婚仪式。因男女双方居住距离较远,到女方家迎亲,一般要在女方家住宿一夜,其间进行各种习俗礼节活动。

迎亲时,新郎家要筹备酒席,通知亲属朋友。迎亲那日,新郎、伴郎均穿礼服,先行祭祖之礼,然后提前一天出发到新娘家去,新郎、伴郎和迎亲的随行人员都骑马前往。早年间新娘也是骑马而来,后来有了骡马轿车,新郎家就另备轿车一辆,篷上蒙红毡迎娶新娘。迎亲时,新郎身穿长袍、束腰带,足登马靴,身挎长弓箭壶。伴郎是武士模样,与新郎并排骑马前行,其余随行人员乘马随轿车同行。迎亲的人数必须是双数,取成双配对之意。迎亲出发的时间在婚礼的头一日晚间或深夜,这大概是沿用过去抢婚的旧习俗而来的。

在新郎尚未到达新娘家之前,新郎家先派一人牵羊一只送到新娘家,谓之“碰门羊”。另备“羊背子”二只、酒两瓶、大馒头百余个,一并带给新娘家。

迎亲的人到达新娘家时,即由媒人领着新郎把弓箭等物挂在新娘住室的窗外。然后,把迎亲的人让入客房,入座献茶,简作介绍,并以“羊背子”款待。同时,另室设宴招待新娘的亲友宾客。男坐炕席,女坐地席,新娘坐于两席中间哭泣,表示对双亲恋恋不舍之意。这时,亲友用对唱劝说安慰新娘,之后由新娘的同辈姊妹把新娘挽扶到她的房中,卧在炕上,许多姑娘围坐周围,名曰:“围闺女”。目的是待新郎和伴郎进来讨亲(即讨新娘的芳名)时,先不让他们看到新娘,并以各种方式捉弄、耍笑、为难新郎。

宴席结束后,新郎和伴郎到新娘房中进行“讨名字”的仪式,新郎和伴郎先要跪向神佛行叩拜礼。然后,众人捉弄新郎的“节目”就开始了,什么 “绕口令”、“唱情歌”、“试智慧”、“考膂力”、“罚饮酒”、“罚磕头”等皆依例一一进行。讨名字时,新娘的嫂子故意往远处扯,能说会道的伴郎用话往回截,经过多次交锋,直到新娘的嫂子把新娘的真名报出来,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这时,伴郎向新娘的嫂子及“围闺女”的姑娘们敬酒致谢,并让新郎给她们施礼。

讨完名字后,新娘的弟弟给新郎行“赠束腰带”礼,这也是内弟们耍笑新郎的一个项目。内弟们使尽气力把腰带紧束新郎腰间,这时有经验的伴郎即把两臂插入新郎腰间,到腰带束紧时再把 两手抽出,从而松宽了新郎的腰带,使新郎不至受窘。此后,新郎坐酒席前,左手拿“羊背子”一块,右手拿刀一把,做出吃肉的样子,要做三次才行。到此,宾主尽欢而散。新娘要一直等到娶亲的人们退出之后才起来吃饭。

同一天,新娘家要派车把陪送新娘的嫁妆、衣物、箱柜等物送往新郎家。

次日清晨,新娘家安排送亲的宾客,其人数与新郎家迎亲的宾客数相等。行前,要款待送亲的人,另给新郎和伴郎备“上马宴”一桌,要吃水饺,谓之“上马饺子”。不过在水饺中故意包辣椒面、盐面以捉弄新郎。此时,伴郎又要替新郎把辣或盐饺子夹入自己碗中,替新郎解围。

新娘出嫁时,新娘家还要聘请一位精通礼节的老妈妈(蒙语称“毕力更”)随新娘去陪住几日。新娘按喇嘛选定的上车时辰上车,穿的全是新郎家送的衣服。冬天,新娘头戴筒状的帽子,夏天则用绸绢罩头,由长辈亲属(如舅舅等人)背送上马或安坐车上。新娘临出门前要发出哭声,表示不愿离别双亲,并把一双筷子和一些食物扔在门前,意思是不忍带走娘家的福禄。

在新娘上马或上车前,新郎和伴郎先给神佛和新娘家的祖先敬香叩头,并进行“掰羊脖”礼。行此礼前,新娘的嫂子们故意在羊脖中穿一根小木棍,不让新郎一下子折断羊脖,以此耍笑新郎。伴郎为使新郎不受奚落,就偷偷用刀子把羊脖子中间的筋络和木棍割断,以便新郎一掰即断,表示新郎有臂力,对新娘有诚意。

“掰羊脖”后,新郎手执弓箭到新娘房中虚放一箭,并用弓挑开新娘头巾察看,然后挎着弓箭(也叫包袋)走出房间。新郎依指定的方向张弓搭箭,将箭射过喜车。之后,把弓箭系在新娘的车篷上,新郎等骑马先行,喜车随之起动了。新娘和新郎先按照喇嘛推定的喜神方位走100步,然后才走入正道。娶亲的、送亲的都围绕着喜车前进。

新郎家的人估计喜车快到村口时,派一骑术高明者,带着上贴“喜”字的羊头一个、酒一壶迎接。待喜车到时,把酒洒到喜车的马头、马背上,把羊头扔到车下,然后向送亲的人一一问候,然后引导喜车继续前进。迎亲的人一上马,送亲的人就来抢帽子(不上马不能抢),叫做“叼帽子”。如帽子被抢走,迎亲的人就得在婚礼筵席上给送亲的人敬酒、唱歌,不然帽子拿不回来。抢帽子的过程就是一种马术表演,表现了蒙古族的强悍精神,极为有趣。

喜车将进院时,新郎家大门前横置一椽,两端束有哈达。门外有四至六人相迎,叫做“接媳妇”,其中二至四人是青年妇女,她们头戴钿子,身穿大褂,举手致意。另外,还有中年男女各一人,专门招待新娘家送亲的人。所有的人都要经过横在门前系哈达的椽子才能到达招待的地方。喜车一到,新郎家院内鞭炮齐鸣,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娶亲的陪伴送亲的用过茶点之后再上喜面,略休息后就入席了。

新娘下喜车后,头上有筒帽(或绸绢)罩着,不露面。新郎和新娘跪在神位前行礼。神位前有两个带柄的银杯,柄上用红绸互系着,内盛牛奶。一位年长者手持两银杯,递到新郎和新娘面前给新人喝。接着由新郎家的近亲、属相相同的人抱新娘入喜房。新娘坐在选定的地方,新郎用箭挑开新娘头上的筒帽(或绸绢)。稍事休息,新人便开始拜灶。

拜灶时,新郎和新娘在炉灶口并排跪在一张羊皮上,给灶神敬香行礼,然后由“梳头妈”(新郎家邀请的专给新娘分发梳头的长辈妇女)给新娘把头发分开,梳成 “媳妇头”,拜灶需先用白布做好一个能伸进两手的口袋,上贴着红布剪的日形、月形图案各一。日形图案贴左方,月形图案贴右方(意为阴阳和气袋)。再备一盘肉块、糖枣、奶酪、奶油、点心、羊骨等。灶里生火,男右手插入袋的日形图案处,女左手插入袋的月形图案处。两人合捧盘,把各种食物少许放入灶里。一老妇人在旁,口中不住声地用蒙语念着吉语:“贷来――贷来,疆施门更益来――益来……宝音克实益来――益来……”另一旁的喇嘛也在不住声地念经。最后,两人把盘子供在灶前,并合饮一杯喜酒,相对施一礼,新郎引导新娘入喜房。新娘重新梳头打扮后更换新衣。

拜灶后,新郎、新娘要给各席宾客敬酒,并跪地叩拜 (新娘有时仅行请安礼)。

新娘在未梳洗前,任何人是不许耍笑的。当新娘拜了灶神,梳了“媳妇头”后,人们才能开始耍笑新娘。中午新娘出去给宾客们敬酒后,再想回到新房就很困难了。在新房门外,围着小叔子、小姑子等许多人,要新娘“说令子”、“唱情歌”,或新郎新娘接吻。新娘为了解围,便给拦门的人赠送一些亲手缝制的“钱褡裢”、“烟荷包”和糖果等。

午饭后送亲的宾客就走了,新郎、新娘进行“拜人”仪式。拜人时,院中置一木桌,旁边生火一盆。桌上除香烛外,还放弓箭、羊骨,或在桌旁放一只羊及其它物件。根据家人和亲戚的尊长辈份。由司仪逐一呼请上坐,受新人跪拜认识礼。长辈受礼后,则要给新人一些点心食品或银钱等物。同姑嫂姊妹认识时,新娘要给她们赠送一些亲手制做的绣花鞋、花褡裢 (装钱用的荷包)等物。拜人完毕,摆“羊背子”或普通饭菜席招待大家,一直到太阳西沉,新郎家来的亲戚陆续离开,婚礼才算圆满结束。

新婚之夜也有闹洞房的习俗。

新娘过门三天后,新娘的长辈亲属(包括父、母、姑、婶、叔、舅等)来新郎家会亲,蒙语称为“益勒圪庆”。会亲的来宾将到时,新婚夫妇需上前请安施礼,把来宾迎到家中。亲家互换鼻烟壶,寒暄问安、让座敬茶。新婚夫妇上前献哈达行礼跪拜,然后摆席款待。会亲宾客离开时,要在大门口摆桌置酒欢送。

新娘在婆家住一个月后,可以回娘家住一个月,叫“住对月”。一般是娘家派人来接,新郎可以不去。新娘离家前和回来时,必须给本族长辈行礼,以后凡出门都是这样,直到生了孩子才不用行礼了。住对月时,新娘给婆家老年近亲每人做一双鞋。回婆家后,新娘把鞋交给婆婆,由她转送。

(二)丧 葬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的丧葬形式,大致分为土葬(又叫生葬)、火葬(即熟葬)与天葬三种。

天葬:人死后,用布把尸体缠裹起来,请喇嘛念经超度。过一二日,把尸体放在马车上,让尸体偏向车后,由死者家属赶着马车到野外,按照喇嘛指定的方向、地点驱车前进。尸体因车的波动,自行跌落在地面或山坡上,跌落处就是葬处。尸体落地,如果脸朝天,就是死者“升天”;如果背部朝天,就认为死者“不得善”,要再请喇嘛来念经,替死者超度。对落地的尸体,三天后亲人再来查看。尸体如已被野兽吃掉,就算无罪归天;如尸体仍在原处,被认为是有罪的人,“天不收”,需请喇嘛再给死者念免罪的超度经,并将尸体移于另外的地方,直至尸体被野兽或飞禽吃掉才算无罪归天。因为蒙古族有一句俗语:“生时食肉,死后还肉。”

近代,土默特旗蒙族丧礼有所改变。贫苦的人死后,家属把死者生前喜受的马鞍、袍子、弓箭等遗物放在尸体旁。请喇嘛念经,使死者早日升天。三天后,家属将死者生前骑的马备好鞍,喇嘛在马的脖子上戴上有颜色的丝绸甩子,然后把尸体驮在马上,其家人另骑一匹马,跟在后边向偏僻的野外缓慢地行进。到了人们不常游牧的地方时,家人把尸体放在地上,把马鞍卸下放好,让尸体安稳地躺在马鞍上,表示它永远跟着主人的灵魂奔跑。最后,家人用一块颜色深暗的哈达把尸体盖好,磕头后翻身上马而去。

火葬(即熟葬):父母死后,移尸于帐门内左侧,上盖褐单。家中请喇嘛数人诵经。三日后,再由喇嘛选择时辰,将死者身上衣物脱下,送给送尸的人。以皮绳缚尸,用牛奶数碗泼在门外,烧柏树熏室内,然后将尸体驮至山后或比较高的地方,置于挖就的坑上,下架木柴点火烧化。烧比后以土盖之,但不起坟,只在上面插木杆,挂上写有经文的布旗。每逢吉日,在家请喇嘛诵经七日或五日,以示追悼,但不上坟祭扫。

后来,入殓仪式有所变化,棺木也被采用。棺木共分两种形式,一般平民用长形棺木(即普通的棺材),而仕官贵族和信仰喇嘛教的信徒及喇嘛,多采用正方形的“轿式”棺木,蒙语叫“散德勒”。这种棺木先制作一个三尺见方、四尺多高的凸顶寿具,叫做“轿子”。“轿子”分底、盖两部分,底部有一个三尺五寸的架子,架子前后各有一对把手,架上有五寸高、略小于盖子的平台。台的后方立一固定的木板,板上刻有花草。盖是三尺见方、四尺高的凸顶、中空、无底的长方形体。凡装用这种棺木的尸体,在死者未断气前或尸体尚未僵硬前,要赶快把尸体盘膝成坐姿,两手相抱置于怀中,把头用枕头或其它衣物支垂于胸前,待其僵硬后,再入殓装棺。

入殓前要请喇嘛一二人念免罪的“超度经”。这时不准其亲人嚎陶痛哭。喇嘛认为,亡魂脱离肉体,最好快快离去,若家人哭泣留恋,亡魂不能安心离开。

入殓时,家人跪在周围低头默祷、烧纸磕头,而后依喇嘛教所规定的三心(心、手心、足心)的位置,将尸体立坐平台上,背靠木板,额部用哈达扎靠在木板上。给死者嘴里含上金银之类的东西,手边放些死旨生前喜爱之物。一切安置好后,把棺盖盖上,停放到选定的地方。直到这时,死者的亲人才可嚎陶痛哭。

亡人棺木一般在三日内就得出殡埋葬。入殓后,死者的晚辈亲属都要身穿黑布孝衣跪灵致哀。有的富户在灵柩停放院中时,每日要请喇嘛念经超度。开始是念“洗脸经”、“引魂经”,后来念“免罪经”。当喇嘛给死者念“免罪经”时,需将死者生前所爱的衣物、日常用品摆放在桌上。念经完毕,这些东西都要献给念经的喇嘛,据说这是为死者免罪而赠的衣物。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本世纪的三十年代。

土默特地区的蒙古族,出殡仪式与其他地方蒙民不同。从前,抬棺木不雇用外人,而是由死者的亲属和乡亲们帮助抬埋,有时也用畜力车拉运。出殡前,死者的儿子要 给诸亲友报丧。来送葬的亲友都带来祭奠的食品,有的还给喇嘛一些念经钱,表示对死者的关怀使其免罪。由远地来奔丧的女性亲戚,未进院中先得嚎陶大哭,有至在灵前的烧纸祭奠仪礼行毕才停止哭声。

发丧日,男女晚辈亲属分左右两排跪在灵前致哀。发灵时,灵前由一个孝子牵一匹鞍具齐备的“引魂马”带路,灵后是家人和喇嘛,再后是前来送葬的亲友。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对喇嘛教很虔诚,亡人用过的衣服及“引魂马”等。都要奉送给喇嘛。因此,在蒙民的丧礼中,给喇嘛的酬劳占云开支的绝大部分。

火葬时,把“轿子”放到柴禾上再点火。点火时,孝子们在向“轿子”磕头后一律回家,不能在葬场停留。只留一个有经验的人照管,以全部烧成灰为止。烧过之后,周围垒一圈子,上面用草席盖好。第三天清早,由死者的亲属去拣骨灰。去时每人带白面薄饼一张,筷子一双(两头用金银铂包裹),拣骨灰时用筷子按脚、腿、胯、腰、胸、臂、颈、头挟起,分别放在饼上。拣骨灰时,要留心有没有火烧成的圆珠,据说这是舍利子,应另放。待全部拣完,按人体部位的顺序放入瓦罐或木匣里,用饼填满,红布扎口,连同剩余的薄饼,一起捧送到僻静的洼地或山沟,用大石盖压,然后磕头致祭。蒙古族习俗,一般不起坟,只在上面插木杆,挂上写有经文的布旗,每逢节日,在家请喇嘛涌经七日或五日,以示追悼。

埋葬棺木或骨灰后,三年内每逢周年日去坟地祭祀,有的人家还要邀请亲友大摆宴席,也有的人家只在第三个周年祭祀。过了三周年以后就不再过周年了。以后是按每年的节令――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七月十五日和腊月三十日才去坟地祭祀。祭祀时,带死者生前爱吃的食物,除用一部分祭奠外,余下的分放两处,男女各坐一处,分享祭奠的食物。此时,年长者把坟谱、家族史讲给年轻人听。祭祀日,即使迁往外地的人也必须回来祭祀。

到了民国初,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完全改为土葬。备棺罩、弄烧纸、做纸扎、过百天,但戴孝仍戴黑孝布而不戴白布,也不在外边贴孝子簿。有的蒙古族人家在起灵时,孝子们趴在路的中心。让棺木朝身上舁过。葬礼、祭祀仍沿用旧习。

(三)年节习俗和宗教信仰活动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与回、汉等民族有很大的区别,在各种时节进行的祭祀和娱乐活动也完全不同。

腊月初,全家人就开始准备春节吃的各种食物――牛羊肉、“羊背子”、奶制品、油炸的各种茶食(如馓子、油蛋子等)、细粮、炒米、年糕、馒头等食品。同时,家家户户准备换新衣,每人都要有一套行礼的长袍蒙装。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时,蒙民用黄油奶饼代替糖果供在灶君之前,名曰:“献灶”。他们还用黄油抹在大灶里,用蒙语唱类似汉族所说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词句。各家平时交往中互借的东西,在此之前必须还清。过了大年初二、初三后,才可以交往互借。

农历腊月三十的晚饭前,人们都要穿戴新衣准备安神。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赶回家中团聚。年节盛餐一般都安排在年三十晚上。安神后,家人围坐炕桌旁,白面烙成一张大饼,但每人只许吃一口,名曰:“新年饼”。他们以此祝福全家永无离别之苦,永久团圆地过着快乐的生活。吃过新年饼后就开始吃年餐――水饺或“手抓羊”。桌上点燃两支红蜡,摆满肉食、奶酪、鲜茶等,桌上还放着一张大红纸,上面用蒙文写着祝福的吉庆之语。家人中有的弹三弦.有的拉四胡,有的唱歌跳舞,通霄达旦。

接神前,每家都在院中垒一堆旺火,旁置柏叶一堆。半夜接神点火后,旺火旁放一炕桌,上置供品、香纸、食物等,另准备清茶一壶、木碗一个。这家的主人(须男性)跪在桌前,其他家人环跪旺火周围。主人上香敬表后,口中念着美好的祝词,将备好的食物,捏一些于木碗中,再冲少许清茶,向四面八方的“神灵”泼撒叩头,其他人也跟着叩拜。最后就着旺火点燃黄表纸三张,再领着大家入室,向神龛奠酒,行三跪九叩礼后,就算接回财神了。这时室外鞭炮齐鸣,旺火加添柏叶,满院芳昏。接神前后有三忌:忌说不吉利的怪话;忌泼污水在地;忌扫院、扫地。年节期间严防家人打破东西,以表示敬重神灵,赐福全家人一年顺利。

接神后,家人互问安好,长者正坐炕中,晚辈依次向长者献哈达、请安、磕头。然后,长者给晚辈、孩童们发些“压岁钱”,愿他们增福长寿。初一清晨是不吃水饺饭菜的,一般都是喝奶茶、吃茶食,中午才摆蒙餐饭菜。年节期间,亲友们都要互相登门拜年。老人们相见要互换鼻烟壶、问安,年青人给长者递哈达,磕头行礼。到亲友家拜年不能吃饭,只能喝些砖茶,抽些叶子烟。要是能包一小包茶叶带回家,那就最好了,意思是“带喜回家”。蒙古族认为茶叶是一种上等物品,视其为极珍贵、极有价值的饮料。

(四)“跳布战”

土默特地区过去喇嘛台庙很多,每年都有几次固定的庙会。庙会期间,喇嘛除在经堂敲击法器诵经外,有些台庙还要举办“跳布战”(蒙语称切木;俗语你跳查玛、跳神、跳鬼)。“跳布战”有大小之分。大型“跳布战”共28套,内有伊克培克木(骷髅)、伊克阿吉勒(印度神,解释为舞神)、扎木苏荣(天将)、切布更(又称包格,意即鹿神)、尤勒(土地神)、查干乌贡(老寿星)、玛亥(水牛)、钢嘎拉(白蝴蝶神)、哈兴哈(欢乐神)等,先后出场达40 多次。而小型“跳布战”仅有7至8套,最多至10套左右,出场者10到20人。

大小“跳布战”,跳时饰各种奇异形状的服装面具,有菩萨、罗汉;有弥勒、沙弥;有披头散发、佝偻如老人者;有独角黑面、踊跃如魑魅者;还有牛头马面者;衰迈老怪、行动摇曳觅捕小妖者;也有骷髅惨白、眼眶洞然、持鞭巡逻者。光怪陆离,不一而足。

演跳时,扮演者默诵藏文口诀作为快、慢之节拍。热烈之际,只见那牛神与鹿神多次出场表演,在鼓号声中一次比一次跳得狂烈。高潮之处,时而仰天发指,时而举扬圣体。最后,所有参加表演的“神”全部出动绕个圆场结束。

土默特左旗白只户村的银安庙,这里跳的是“伊克塔克木”。表演者两人,其演出大意是:两个骷髅奉命到人间缉拿妖魔,几经周折。表演者头戴骷髅面具,身穿白衣,脚穿高腰靴,手持“抹得”(一尺左右长的彩棍)在鼓号声中蹦跳出场。其基本动作有看抹得、看月亮、对望、向北看等,每一套动作都有固定的节奏。最后众“神”将一个用面团捏就的、浑身涂抹得五颜六色的“恶鬼”抬至庙门口,由一 “天魔”(或称天神)手持木剑把它砍为碎块,表示驱逐邪恶之意,喇嘛庙会即告结束。

每年的喇嘛庙会,附近的蒙民都要来观赏。远道来敬香拜佛赶会的,台上都给招待茶点和饭食,香客们则要给台上布施。土默特地区这种赶庙会的习俗,后来日渐少见了。

(五)“诵经会”

蒙民除了上庙赶会,敬神拜佛以外,每年还要在家举办春秋两季的“平安经会”。这种“诵经会”规模有大有小,根据主家的经济情况而定。一般的蒙民户,每年在春秋两季最少要请喇嘛念经两次。经会的大小,以所请嘛嘛人数和举办经会的天数为别。喇嘛五至八人,念经三至五天的为“大经会”;喇嘛一二人,念经一天的为“小经会”。不论大小经会,主家都要用上等的饮食款待喇嘛和宾客,并给喇嘛优厚的念经费。

“诵经会”的最后一天,全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要排坐在经堂地上,手持旗幡或供神食品。每听到喇嘛的法器一响,大家就同声高呼:“呼赖!呼赖!”连续数次,意思是祝贺吉祥。经会末了,喇嘛还要把一个用莜面捏败的三棱形状的“伯令”(蒙语译音,是凶神恶煞之意)抬出野外,投入火中烧掉,算是把“鬼”送走了,主家就能平安顺利了。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近代。

(六)“祭敖包”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祭敖包”的风俗活动由来已久。“敖包”是疆域地界的一种标志,有的利用突出地面的自然物,有的则是人工筑起的土包、石包、柴包等。

在每年夏季或秋季的固定祭日,“敖包”附近的蒙族居民,不约而同地带上祭品(包括熟羊肉、牛奶、白酒、油饼等),从四面八方骑马或徒步而来。他们把所祭食品摆在敖包前,人们一起跪下,虔诚地静默祝愿:“民族兴盛,疆城安定,人畜两旺,永保太平。”祭毕,大家环坐敖包前,共同分食祭品。有的还边喝酒边唱歌,谈笑娱乐。

(七)高灯节

高灯节也是土默特蒙古族的主要节日。每年阴历十月二十五日,是黄教始祖宗喀巴的诞辰日,台庙和蒙民各户都要备置灯具。这天晚上,人们在自家院中放一张高桌,高桌上放一座用黄米糕做成的方形大盘灯,周围列放用糕捏成的小灯100个。家人各执香火,一起燃灯。当糕灯全部点亮后,由老者带头,口诵“玛尼经”(即阿弥陀佛),并带领全家人环绕糕灯桌转三周,再向糕灯叩头礼拜。仪式完成后并不散场,特别是儿童少年,多在糕灯光下互相追逐嘻戏,等糕灯油尽、自行熄灭才散场。有的人家还把糕灯揉在一起,炸成油糕让家人分食,取吉祥之意。

(八)蒙人的鼻烟壶

过去,土默特地区的蒙古族同其他地方的蒙古族一样,身边都有一个鼻烟壶。这个小瓶儿是很讲究的,虽不过一寸上下大小,但瓶的质料不是玛瑙的,便是玉石的;瓶塞不是犀角的,便是陈香木的;瓶上雕刻的花样、描的颜色也很讲究。瓶内装着香料、卫生药品之类。人们见面谈话时,都要彼此嗅嗅对方的鼻烟壶,比较鼻烟壶的样式、颜色和雕刻,并以优胜为荣。

归化城_归化城 -旅游景点


大召寺

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南部,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寺院。据载,土默特部阿拉坦汗在兴建美岱召后不久,便决定另建第二座城寺,在明朝宫廷的支持下,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正式动工兴建。新建的城寺将城与寺分开,寺在城南的路西,第二年即告落成,城在又一年以后才告竣工。明廷赐寺名为弘慈寺,即现在的大召寺,城名为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市旧城。大召建成,由于召中供奉银制释迦牟尼像,所以当时也称为银佛寺。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僧格杜棱汗邀请达赖三世来呼和浩特。达赖三世在土默特部盛大的欢迎仪式中,自鄂尔多斯进入呼和浩特,主持了弘慈寺银佛的“开光”法会。从此大召在当时漠南蒙古成为有名的寺院,也是呼和浩特最大的寺院。

大召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史籍记载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大召能与城并提,可见它在漠南影响之大。清太宗皇太极率领军队追击林丹汗至呼和浩特,命令部下在城中纵火,“只剩银佛寺等庙宇未毁”,这也说明了大召很有声望。后清太宗皇太极又命土默特都统重修大召,重修后改弘慈寺为无量寺,这便是今天大召寺汉名无量寺的起源。

大召的建筑物现存有山门、过殿、经堂、九间楼及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紧紧相连在一起,通称为大殿,佛殿内有造像和壁画。那座银佛像经历四百年的苍桑变化,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2648.html

更多阅读

美国历史简介下 美国的历史简介

美国历史简介(下)第六章 发展与改革时期“我们必须废除一切带有特权色彩的东西。”——伍德罗·威尔逊一九一三年四月八日致国会谘文在两大战争——内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已到达了成熟的年龄。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中,它

方韩大战历史简介 — 韩国朝鲜历史简介

方韩大战历史简介 —- 作者:sleepwhile2012年1月15日,IT人士麦田发表博文《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质疑韩寒作品代笔。这是方韩大战的起点。在博文中麦田认为韩寒是由其父韩仁均代笔、出版商路金波包装、媒体无良吹捧而成的

汉朝窦漪房历史简介,窦太后为什么喜欢梁王 汉朝梁王

爱咋呼娱乐网历史栏目报导:窦[dòu]猗房清河郡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观津村)人。是西汉时期的一代女政治家。出身贫寒的她备受命运垂青,由民女到宫女,最后成为辅佐文景武三位帝王治理大汉江山的杰出女性。(图)林心如扮演的窦太后汉朝窦

宋朝历史简介 历史上三位疑似穿越者

宋朝历史简介【宋朝(960年-1279年)】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分为北宋(960年—1127年,首都开封)与南宋(1127年—1279年,首都杭州),合称两宋。(注释: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移民过程 东北地区移民

引言土默特地区北靠大青山,南面是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中间为土壤肥沃的土默川平原。这一带的农业本来就发展很早,尤其在明代嘉靖、隆庆时期,俺答汗控制了土默特平原后,广招汉人,引进农业技术,发展成为板升相连欣欣向荣的农业景象。明清鼎

声明:《西安城墙历史简介 归化城 归化城-简介,归化城-历史》为网友痛苦给予力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