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杂诗 《吴兴杂诗》 《吴兴杂诗》-作品概况,《吴兴杂诗》-作品原文

《吴兴杂诗》七言诗,作者阮元。此诗作为了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徽卷作文题。“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文,诗歌体除外。不少于800字。

吴兴杂诗_《吴兴杂诗》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吴兴杂诗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阮元

作品体裁:七言诗

吴兴杂诗_《吴兴杂诗》 -作品原文

吴兴杂诗

交流四水抱城斜,

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

不深不浅种荷花。

此诗作为了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徽卷作文题。“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文,诗歌体除外。不少于800字。

吴兴杂诗_《吴兴杂诗》 -作品注释

(1)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

杂诗:具体内容没有在题目里明确揭示的诗。

(2)交流四水:即四水交流。交,交错纵横。

四水:湖州市有东苕溪、西苕溪等四条主要河流。

抱城斜:环抱着吴兴城曲折地流淌着。散作千溪:分散为若干条支流。

(3)遍:遍布,布满。

(4)菱:一年生水生草本,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

吴兴杂诗_《吴兴杂诗》 -作品赏析

吴兴杂诗 《吴兴杂诗》 《吴兴杂诗》-作品概况,《吴兴杂诗》-作品原文

吴兴杂诗歌谱

诗的头两句刻画的是河流水系的分形特征。“交流”、“斜”或多或少已透露出作者对水系不规则性、复杂性的观察和感受,是对整形几何观的某种超越。第二句更是关于水系分形的典型刻画,准确、生动而富有韵味。“散作”就是分散的意思,从环抱吴兴城的四水沿河上溯,作者看到的是不断分叉而形成的千溪万流,整体上构成一幅分支式分形图。

水系的分形造就了居民点分布的分形。自然界的水系本来是由千溪万涧逐步汇聚而成的,村落是人们择水而居所形成的,都是一类分形结构。作者采用诗家惯常的人格化手法,仿佛是先有了居民点的分形分布,而后河流为了亲近千村万户,便从吴兴城外的四水开始,逐步分散为千溪万涧,遍洒人间。

水系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分形,居民点分布是人文系统的分形,两幅分形画面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既展示了独特的美学意韵,又体现了大地的厚德载物。地理分形造就了气象的分形特征,地理分形与气象分形共同造就了生态环境的分形特性,导致动植物的多样性、差异性、相关性和复杂性,形成植物生态系统的分形特性。诗作的后两句表明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意会到这种生态分形,通过对农作物间种的形象描绘,反映了河流分形带来的生态多样性,进一步丰富了诗作对水系分形描绘的内涵。

这首诗通过写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

吴兴杂诗_《吴兴杂诗》 -作者简介


阮元

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少年即笃志坟典,廿五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成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1790年授翰林院编修。一年后因学识渊博,受高宗赏识升任少詹事,入值南书房,1793年至1795年,提督山东学政,曾数游济南名泉,留下不少赞泉诗,写有《小沧浪笔谈》,杂记济南掌故风物等;广交山东及寓鲁金石学家,遍访山东金石文物,在毕沅主持下,撰成《山左金石志》24卷,对山东乾嘉之际金石学的兴盛贡献颇巨。后历任浙江学政,仁宗嘉庆三年(1798)返京,任户部左侍郎,会试同考官,未几又赴浙江任巡抚,抚浙约十年。在任期间,除吏治军政之外,又纠合浙江文人,编书撰述不辍。嘉庆六年(1801)在杭州建立「诂经精舍」,聘王昶授词章,孙星衍授经义,作育英才。以嘉庆十年丧父,服除,任职兵部,又先后出为湖南、浙江巡抚。此后,又曾先后任江西巡抚、两广总督。在粤期间,建议禁鸦片,对英商采用较严厉的政策。嘉庆廿五年(1820)在粤创立「学海堂书院」。道光六年,迁云贵总督,旋又晋升体仁阁大学士,在道光十八年(1838)致仕,返扬州定居,先后加太子太保、太傅。1849年 (道光二十九年) 去世,谥“文达”。

他毕生仕宦特达,但撰述编纂工作未尝稍辍。他学问渊博,在经学、方志、金石学及诗词方面都有很高造诣,尤以音韵训诂之学为长。著书180余种,编著有《皇清经解》等。值乾嘉文化鼎盛之时,阮元标领文坛数十年,海内尊之为学界泰斗。早岁编集金石书画目录,为《石渠随笔》、《山左金石志》、《两浙金石志》。任浙江学政时邀臧庸兄弟、何元锡、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2728.html

更多阅读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 诗欣赏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黎烈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大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一首小小的七言绝句,能写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您相信吗?宋朝诗人范成大所写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七绝,在不经意间,讴歌了

《己亥杂诗》龚自珍 己亥杂诗意思

己亥杂诗 龚自珍己亥杂诗注《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

《酉阳杂俎》 酉阳杂俎小故事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关于唐代笔记小说集。撰者段成式(803~863)。唐代小说家、骈文家。字柯古。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父文昌,官至宰相。段成式以荫入官,为秘书省校书郎,累迁至吉州刺史,终太常少卿。所著以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

读《吴兴杂诗》有感 吴兴杂诗的诗意

读《吴兴杂诗》有感 |读《吴兴杂诗》有感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是清代阮元所作,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美的背后亦能折射出很多道理。“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一

声明:《吴兴杂诗 《吴兴杂诗》 《吴兴杂诗》-作品概况,《吴兴杂诗》-作品原文》为网友我姓陈我心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