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行政区划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历史,乌兹别克斯坦-行政区划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语:O?zbekiston Respublikasi),简称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1991年从原苏联独立。是世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另一个为列支敦士登)。和许多其他独联体经济体一样,乌国在经济转型的头几年里有所下滑,而到1995年后开始复苏,这得益于政策改革的累积效应开始起作用。该国现在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世界第7大黄金生产国,同时乌国也是区域内重要的天然气、煤、铜、石油、银和铀生产国。该国亦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道路平稳转型的独特范例。

乌兹别克斯坦时间_乌兹别克斯坦 -历史

早期

最早占有中亚地区的是伊朗游牧民族,他们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今属哈萨克的北部草原地带向南迁徙。这些游牧民族操伊朗方言,在中亚定居下来,并且在河流附近地区建立了灌溉系统。在这时期,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城市逐渐形成,成为统治与文化中心。到了公元前第5世纪,巴克特里亚、粟特、吐火罗等国家控制此一地区。当中国人开始与西方进行丝绸贸易之际,这些伊朗人城市占有地利之便而成为贸易中心。粟特人利用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河中省份,甚至沿伸至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些城市与聚居地网络,很快成为这些伊朗商人中最富有的一群。因为这些后来称为丝绸之路的贸易,布哈拉与撒马尔罕终于成为极为富裕的城市,而河中也成为古代最有影响力与权力的波斯省份之一。
河中地区的富裕,经常引起来自北方欧亚大草原以及中国的侵略。许多地区性的战争在粟特与其他河中地区国家之间展开,而波斯与中国也经常在此地区发生冲突。公元前328年,亚历山大大帝将此地纳入他的马其顿帝国管辖之内。
在同一时期,此地区也是重要的文化与宗教中心。直到公元一世纪,琐罗亚斯德教(中国称为祆教)是当地最占优势的宗教,但是佛教、摩尼教与基督教也吸引很多追随者。

初期

公元7世纪中期以后,穆斯林阿拉伯人开始征讨河中地区,直到8世纪中期才完成。他们带来新的宗教,而且兴盛至今。
最初阿拉伯人只是在征讨波斯时,偶而侵扰河中地区而已。公元704年,阿拉伯著名将领屈底波・伊本・穆斯林被瓦立德一世任命为呼罗珊总督,进军河中地区。他以木鹿为基地,在中亚征战初期颇为顺利,先后攻占吐火罗、花剌子模和昭武九姓中的安国(布哈拉)、康国(撒马尔罕)、石国(塔什干)等地。但是不久后东突厥汗国默啜可汗遣军西进,夺取了阿姆河外的几乎所有河间地区,穆斯林仅保有撒马尔罕。
714年,穆斯林再度起兵东征,据传说一直到达了今日的喀什,但在途中得知瓦立德一世逝世的消息而回师。穆斯林以在中亚地区强力推行伊斯兰教信仰而闻名,对中亚地区文化发展影响甚巨。

波突时期

公元9世纪,以河中地区为中心的波斯萨曼帝国逐渐强大,并建立起一个囊括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地的强大帝国。萨曼王朝由奉行波斯文化的东伊朗人建立,他们将传统的波斯文化与伊斯兰教加以结合,对锡尔河以北的突厥游牧民产生深刻的影响,萨曼王朝通过战争、贸易、通商、传教等手段使突厥各部落接受了波斯文化与伊斯兰教,并强行将一部分突厥战俘奴隶纳入自己的行政管理体系,这一措施使得突厥游牧部落与波斯城市文明的关系进一步加进,同时,许多突厥农牧民纷纷移居繁荣的城市,转入定居,同波斯人、东伊朗人一起生活,中亚民间的突厥化就此拉开序幕。公元9世纪到11世纪,突厥王朝取代了波斯王朝,主要是伽色尼王朝,喀喇汗王朝,以及塞尔柱帝国等统治,这些王朝继承了萨曼王朝的军事、制度、文化以及版图。12世纪、13世纪,由西辽监督下的西喀喇汗王朝统治。以乌兹别克斯坦玉龙杰赤为发源地的花剌子模在1210年代开始管理河中。

蒙古时期

13世纪被蒙古人征服。1219年底―1221年,河中地区被蒙古帝国征服并彻底屠杀和摧毁,后土地被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瓜分。

乌汗国时期

在中文史书上,乌兹别克族的记载最早出自《元史》,当时名月祖伯。在阿布海儿汗时代,15世纪中期以前时期,建立“乌兹别克汗国。”后来术赤系的克烈汗和贾尼别克与阿布海尔汗闹翻逃亡蒙兀儿斯坦,另建哈萨克汗国,而今天的乌孜别克斯坦却是帖木儿帝国的领土。乌兹别克汗国解体后一部分人随穆罕默德・昔班尼汗南下,前往河中农业区定居下来,征服了当地的撒尔塔人并与他们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乌孜别克族。16世纪至17世纪,他们来到南疆塔里木盆地通商,称为布哈拉人、浩罕人或安集延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到清宣宗时代,旗人认为已与卡内回民(维吾尔人)无异。
乌兹别克族是由粟特人和突厥人溶合而成。乌兹别克人有七十二部落,在锡尔河以北的哈萨克南部城市,他们是人口中的多数,在塔吉克占人口中的1/4,在吉尔吉斯有13.8%人口,在中亚最大的民族,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突厥语民族。哈萨克与乌兹别克没分裂时,钦察草原有92部落,后来有70部落到哈萨克汗国,有时部落如克烈、乃蛮、弘吉剌,两国也有。希瓦汗国的乌兹别克人分四部:基雅特(乞颜)-弘吉剌,畏兀儿-乃蛮,弘吉剌-钦察,努库兹-曼吉特。乌兹别克人其实是由粟特与公元前后进入中亚的突厥语民族构成,黑汗王朝与葛逻禄有特别重要性,随昔班尼南下的钦察草原乌兹别克部落是最后构成阶段。
16世纪中叶的乌兹别克人还没有完全定居,与哈萨克人一样吃肉与奶(不种田地与不吃面包),16末定居化加快,17世纪河中只有他们与塔吉克人。
1867年,中亚人阿古柏建立的“哲德沙尔汗国”改称“洪福汗国”,攻占库车、库尔勒,占领天山以南的南疆。随着阿古柏的扩张,大批乌孜别克族人进入新疆,成为今天新疆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有些乌兹别克人是在明代前住费尔干纳盆地与河中的维吾尔人后人,有些是受阿古柏裹挟至浩罕汗国。1785后乌兹别克术赤家族绝后由诺盖人控制,改称埃米尔国,在二十世纪也有塔吉克被乌兹别克化。

俄统时期

1873年,布哈拉汗国的曼吉特王朝被沙俄征服,成为附庸国。1918年,划归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0年苏俄红军侵入希瓦汗国,推翻阿布德・阿拉汗(1918-1920年在位)的统治,希瓦汗国灭亡。苏俄随后在其领土上建立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见花剌子模,又见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24年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解散,其领土并入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两个加盟共和国。同年10月,原布哈拉汗国的一部分和希瓦汗国的一部分合并,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

独立时期

1991年8月31日宣告独立,改称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

乌兹别克斯坦时间_乌兹别克斯坦 -行政区划

区划

全国分为1个自治共和国(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1个直辖市(塔什干)和12个州:安集延州、布哈拉州、吉扎克州、卡什卡达里亚州、纳沃伊州、纳曼干州、撒马尔罕州、苏尔汉河州、锡尔河州、塔什干州、费尔干纳州、花拉子模州。

主要城市

塔什干市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和塔什干州首府,也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塔什干位于乌东北部,地处锡尔河右岸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绿洲的中心,海拔440-480米。市区面积260平方公里,人口约230万,是中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塔什干是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按城市规模来说,是独联体内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基辅的第四大城市。
塔什干科教文化设施齐全,有15所高等院校,最著名的是建于1920年的塔什干国立大学。有一个科学院,多个剧院和博物馆。
撒马尔罕市
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州首府,是乌总统卡里莫夫的故乡,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该城位于首都塔什干西南270公里的泽拉夫尚河谷地,面积51.9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其中塔吉克族占多数,市内通用的不是乌兹别克语,而是塔吉克语。撒马尔罕是中亚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处于中国通往印度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撒市也是乌文化中心之一,设有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独联体国家唯一的一所大卡拉库尔羔羊养殖研究所设在撒马尔罕。
布哈拉市
布哈拉州的首府。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泽拉夫尚河三角洲上的沙赫库德运河河畔,布哈拉绿洲的中部。人口24万,80%为塔吉克族。它是布哈拉州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布哈拉地处欧亚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名城,有"中亚麦加"之称,自古以来是中亚地区商业、建筑技术、科学、文学艺术比较发达的城市。
希瓦市
位于乌兹别克西南与土库曼交界的地方。希瓦是童话般的中亚古城。它犹如独一无二的历史纪念碑,保存着奇妙的古迹,有鲜明的特点。希瓦的独特性在于它保存有完好的古代建筑群、美丽的宫殿、军事设施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住宅。伊茜-卡拉古城和迪珊-卡拉古城把城市分成两部分。城市中心耸立的朱玛清真寺是中亚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寺内有很多形态各异的木柱,造型独特。

乌兹别克斯坦时间_乌兹别克斯坦 -人口民族

人口

全国人口约3100万(2012年),出生率:26.45‰(2008年统计),死亡率:7.62‰(2008年统计)。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是
一个由123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乌兹别克族占78%、塔吉克族占4%、吉尔吉斯族占4%、俄罗斯族占4%、哈萨克族占3%、塔尔族占1%、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其它民族还有乌克兰族、土库曼族和白俄罗斯族等。官方语言为乌兹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其次为东正教,教育普及度:99.3%(2003年统计)。

民族

也门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阿拉伯人,有极少部分非洲人。
生活在也门的阿拉伯人以部落为基本单位,全国共有190多个部落,其中150多个位于山区。哈希德、巴基尔、哈卡和穆德哈基是四个最主要的部落,其中,又以哈希德部落为全国最强、知名度最高。该部落集中于萨那、哈贾、萨达三省,人口逾百万,由50多个中小部落组成,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四位一体的强大实体,其地位和重要性非常突出。

乌兹别克斯坦时间_乌兹别克斯坦 -地理

位置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北纬41°16',东经69°13',是中亚中部的内陆国家,西北濒临咸海,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克曼斯坦和阿富汗斯坦毗邻。

地貌

全境地势东高西低。平原低地占全部面积的80%,大部分位于西北部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东部和南部属天山山系和吉萨尔-阿赖山系的西缘,内有著名的费尔干纳盆地和泽拉夫尚盆地。境内有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肥沃谷地。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和泽拉夫尚河。

气候

属严重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夏季漫长、炎热,7月平均气温为26~32℃,南部白天气温经常高达40℃;冬季短促、寒冷,1月平均气温为-6~-3℃,北部绝对最低气温为-38℃。年均降水量平原低地为80~200毫米,山区为1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冬春两季。

乌兹别克斯坦时间_乌兹别克斯坦 -资源

乌兹别克斯坦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约为3.5万亿美元。截止2014年,探明有近100种矿产品。其中,黄金探明储量3350吨(世界第4),石油探明储量为5.84亿吨,凝析油已探明储量为1.9乙吨,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055万亿立方米,煤储量为18.3亿吨,铀储量为18.58万吨(世界第7),铜、钨等矿藏也较为丰富。截至2014年,乌兹别克天然气开采量居世界第11位,黄金开采量居第9位,铀矿开采量居第5位。
非金属矿产资源有钾盐、岩盐、硫酸盐、矿物颜料、硫、萤石、滑石、高岭土、明矾石、磷钙土以及建筑用石料等。
动物资源包括有97种哺乳动物,379种鸟类,58种爬行类动物和69种鱼;植物资源有3700种野生植物。森林总面积为86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

乌兹别克斯坦时间_乌兹别克斯坦 -政治

宪法

乌兹别克斯坦于1992年12月8日通过第一部宪法,规定乌兹别克斯坦是主权、民主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经济以多种所有制为基础。1993年、2003年、2007年、2008年、2011年3月和12月、2012年共7次修改宪法。2011年3月修宪扩大议会和政党权力;2011年12月将总统任期由7年减少至5年;2012年3月确定下次议会选举将于2014年12月举行,总统选举在议会选举结果公布后90天举行。

议会

议会称最高会议,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最高代表机关。乌是民主的主权国家;国家政权体制建立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基础上。乌最高会议为两院制议会,由参议院和立法院组成。参议院为上院,由100名议员组成。其中84名参议员以不记名方式在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12个州和塔什干市(每地6名)选出。其他16名参议员由乌总统在科学、艺术、文学、生产等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乌公民中选任。参议院议员须满25周岁,在乌生活不少于五年。参议院议员为兼职,不能同时担任立法院议员。每届参议院任期为五年。参议院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为召开会议,每年不少于三次。
参议院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其中一位是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的代表),下设办公厅、预算和经济改革委员会、立法和司法问题委员会、国防安全委员会、对外政策委员会、科教文体委员会、农业、水利及生态委员会。
立法院为下院,由120名议员组成,在多党制基础上由各选区选举产生。每届立法院任期为五年。立法院议员不能从事除科学和教育之外的赢利性职业。立法院主要从事立法工作,有权解决涉及立法院工作有关问题及其他乌内政、外交问题,并按照乌总检察长的建议剥夺立法院议员豁免权。
立法院设主席1人、副主席4人(分别由4个议员团领导人担任),下设办公厅、预算和经济改革委员会、立法和司法问题委员会、劳动和社会问题委员会、国防安全委员会、国际事务与议会间交往委员会、工业建筑和贸易委员会、农业水利及生态委员会、科教文体委员会、民主体制、非政府组织和公民自治机构委员会、信息与通信技术委员会。

乌兹别克斯坦行政区划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历史,乌兹别克斯坦-行政区划

政府

政府机构称内阁。内阁由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及各国家委员会主席组成。根据乌宪法第98条规定,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内阁主席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内阁担任相关职务。
本届政府于2010年3月4日组成,现设1名总理,1名第一副总理,7名副总理,14个部,9个委员会。

政党

1996年12月颁布《政党法》。现经登记的政党有4个。
(1)人民民主党(Народная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Партия):1991年11月1日成立,创始人为卡里莫夫总统。现有党员34万人,在议会立法院中占32个席位。1996年6月卡里莫夫辞去该党主席职务,并退党。该党宗旨:建立公正社会,巩固国家政治体制、经济独立,维护族际间和睦,改善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状况,保护人权。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拉吉夫・古里亚莫夫(ЛативЁкубовичГулямов),《乌兹别克斯坦之声报》为党报。
(2)自由民主党(Либерально-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Партия):2003年11月15日成立。约有14.2万名党员,主要为乌企业家和实业界人士。在议会中占39个席位。党的宗旨和任务是:积极参与乌国家、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促进乌政治、经济、社会和精神生活自由民主化,在民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家和社会体制,深化经济改革,切实保护公民、企业家和商人的自由及合法权益。现任党主席为穆哈马尤素夫・穆塔利布扎诺维奇・捷沙巴耶夫(МухаммадюсуфМуталибжановичТешабаев),机关报为《二十一世纪》。
(3)“民族复兴”民主党(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Партия“МиллийТикланиш”):由“民族复兴”民主党和“自我牺牲者”民族民主党于2008年6月合并而成,在议会中占30个席位。党的宗旨:提高全民民族意识,培养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团结所有爱国人士提高乌国际威望,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国家独立和价值观,反对任何损害乌利益的企图。党的第一书记:阿赫塔姆・萨洛莫维奇・图尔苏诺夫(АхтамСаломовичТурсунов),《民族复兴报》为党报。
(4)“公正”社会民主党(Социально-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Партия“Адолат”):1995年2月18日成立。现有党员3万多人,在议会中占10个席位。党的宗旨:建立符合各民族利益的法制国家,巩固社会公正原则,保护人权。第一书记基洛拉姆・塔什穆哈梅多娃(ДилорамГафурджановнаТашмухамедова)。

政要


总统卡里莫夫

总统伊斯兰・阿卜杜加尼耶维奇・卡里莫夫(IslamKarimov),1991年12月当选,2000年1月连选连任,2007年12月再次当选。
总理沙夫卡特・米罗莫诺维奇・米尔济约耶夫(ШавкатМиромоновичМирзиёев)。

司法

由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最高经济法院、军事法院和检察院组成。宪法法院院长巴・米尔巴巴耶夫(Б.Мирбабаев);最高法院院长布・穆斯达法耶夫(Б.Мустафаев);最高经济法院院长季・米尔扎卡里莫夫(Д.Мирзакаримов);军事法院院长空缺;总检察长拉・卡德罗夫(Р.Кадыров)。法律基于民法体系;尚不接受国际法院的强制管辖。

乌兹别克斯坦时间_乌兹别克斯坦 -军事

军力

1992年1月,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一支国民警卫队。前苏联的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两个空军团和一个防空团成为了乌兹别克斯坦新建立的国防军的核心。1992年7月,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国防部,总统为陆海空三军的总司令。
乌兹别克斯坦的军事力量在周边国家中,综合实力仅次于紧邻的欧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军队规模也比较大,继承了不少前苏军武器装备。

军种

下设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海军仅限于咸海地区的安全(咸海水位正在稳步上升)。
总兵力约38.2万余人(现役)。
陆军35万人(包括10万名征召预备役人员);海军约2500人;空军3万人;预备役约65万人;准军事部队约5万人。乌兹别克斯坦的两个准军事部队分别是国民警卫队和国内保安部队。旅级编制的国民警卫队由国防部管理,约有1000人,国内保安部队约有17000至19000人。乌兹别克斯坦的兵役是强制义务性的。一般义务服役期为18个月,大学毕业生服役期则为12个月。在完成义务服役之后,被征召的士兵将转编为预备役部队。职业士兵的服役期最少为三年。

军备

坦克和装甲车约8000辆;火炮约10000门。导弹:地对地导弹发射装置15部;反坦克导弹若干枚;防空导弹若干枚;陆航直升机约470架。
海军各型舰艇20艘。水面作战舰艇2艘;扫布雷舰艇:扫雷艇4艘;其他舰艇14艘。
空军各型飞机约470架。作战飞机约320架(其中米格29型战机230架);支援保障飞机150余架。导弹:空对地导弹若干枚;空对舰导弹若干枚;空对空导弹若干枚。
乌兹别克斯坦主要的军用设施位于塔什干和捷尔梅兹。作为海岸巡逻队,乌兹别克边境警卫队部署在本国咸海海岸线以及国境线上。国民警卫队负责保护战略基地和设施。

乌兹别克斯坦时间_乌兹别克斯坦 -外交

外交政策

乌兹别克斯坦对外方针是巩固国家独立、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发展经贸和交通合作、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3426.html

更多阅读

乌兹别克斯坦人气组合Bojalar的成员Mo'min因车祸辞世

乌兹别克斯坦人气男组合“Bojalar"的成员Mo'min因车祸辞世!据乌兹别克斯坦有名的娱乐网站shoubiznes报道,乌兹别克超人气男子组合Bojalar的成员Mo'minOripov于2009年6月29日晚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而离世,年仅25岁。最早认识Bojalar是听

斯坦国的斯坦事1 中国1 5乌兹别克斯坦

斯坦国的斯坦事(1)走以前许多人问我,你们最近去哪里旅游呢,我告诉他们:去那些斯坦国家。如果没有老公天天看历史,我对这些国家是不会感兴趣的,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叫“斯坦”,也弄不清谁是谁家,只有一个概念:我们中国的西北曾经前苏联的几个独

世界货币总览(131)——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货币汇率

  为满足朋友的要求,本博自2014年1月起展示《世界货币总览》系列。依据以下原则:  (1)只列出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不包括观察员国)的货币,不包括未被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国家”,不包括“地区”及“海外属地”。按照

声明:《乌兹别克斯坦行政区划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历史,乌兹别克斯坦-行政区划》为网友墨云压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