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流行病学,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是由嗜血杆菌属中最常见的对人有致病性的细菌引起的原发性化脓性感染和呼吸道继发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_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行病学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流行病学,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本菌可寄居于正常人鼻咽部,多为无荚膜菌株及副流感杆菌。泌尿生殖道偶有带菌者。因此,①呼吸道为主要入侵门户,引起肺部感染继而产生菌血症、脑膜炎、心包炎、骨髓炎等;②局部软组织经接触感染;③泌尿生殖道感染。婴幼儿免疫力差本菌可引起严重感染,成年人已具有一定免疫力因而发病者较小儿为少。成年患者多有某些基础性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梗阻性肺疾患等,因此现已成为免疫力不足的成年人重要致病菌之一,曾多次在老年人(托老所)中发生流行。

流感嗜血杆菌_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病因

根据不同的生化反应可分为6个生物型:Ⅰ、Ⅱ、ⅢⅣ、Ⅴ和Ⅵ。致病者多为Ⅰ、Ⅱ、Ⅲ和Ⅳ型。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性不同,可将有荚膜菌分为a、b、c、d、e和f 6个血清型。b型致病力最强,其次为e和f。根据细菌外膜蛋白(OMP)又可分为不同的亚型有荚膜者致病力大于无荚膜者。

流感嗜血杆菌_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发病机制

本菌可引起急性化脓性炎症菌血症、败血症。内毒素为重要致病因素,内毒素即可使实验动物死亡有荚膜菌,特别b型可引起原发性感染无荚膜菌多引起继发性感染,可继发于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支气管炎的患者。感染后可产生抗荚膜特异性抗体而获得保护性免疫力。

流感嗜血杆菌_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临床表现

1.肺炎 成年患者多为已有慢性呼吸系统疾患者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节段性肺炎,甚至大叶性肺炎半数胸膜受累但发生脓胸者少见。80%为有荚膜的b型菌引起,但亦有部分患者为无荚膜菌引起。预后取决于患者原来的健康状况,病死率可达30%以上。

2.脑膜炎 婴幼儿的化脓性脑膜炎60%以上由本菌引起从50年代到80年代5岁以下小儿发病率上升了6倍。过去成年人发病率低约为1%~3%,但近年来发病率亦在上升有报道已达20%成年人多有原发病灶如鼻旁窦炎肺炎、会厌炎等,特别易发生于头部创伤或有脑脊液漏者致病菌多为b型菌。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均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相似。病死率成人为10%~20%。

3.会厌炎 患者多为身体健康而较年轻者。发热、咽痛由于局部严重肿胀可导致呼吸道堵塞,为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曾见由甲院转往乙院时即因气道堵塞而死亡的成年病例。

4.泌尿生殖道及妇产科感染 本菌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及脓肿、宫颈炎、阴道炎、尿道炎、产褥热新生儿菌血症等。细菌多分不出血清型,生物型有Ⅰ、ⅡⅢ、Ⅳ。Ⅰ、ⅡⅢ多见于呼吸道感染,Ⅳ型则较独特地见于泌尿生殖道感染,故有人将分不出血清型的生物Ⅳ型菌称为泌尿生殖道型。

5.其他 流感嗜血杆菌还可引起其他化脓性感染:①阑尾炎:有人对376例手术切下阑尾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本菌占4%;②胆道感染:可引起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③蜂窝织炎:多见于小儿;④化脓性关节炎:可单一关节也可多关节受累;⑤鼻旁窦炎;⑥骨髓炎;⑦附睾炎;⑧乳突炎等。

并发症:

流感嗜血杆菌还可引起其他化脓性感染:①阑尾炎;②胆道感染;③化脓性关节炎;④鼻旁窦炎;⑤骨髓炎;⑥附睾炎;⑦乳突炎等。

流感嗜血杆菌_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诊断

诊断应综合以下几方面的检查结果。

1.临床表现流感嗜血杆菌可引起全身多部位的感染。局部感染可有中耳炎、鼻窦炎乳突炎、会厌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全身感染可有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骨髓炎、化脓性骨关节炎、泌尿生殖道感染等。慢性呼吸道感染则应考虑到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可能。

2.流行病学资料 正常人鼻咽部带菌率较高(20%~40%),但血清中具有保护水平抗体者很少患病,患者以5岁以下小儿最为多见,特别是2个月至2岁的婴儿感染率最高。成年人中以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受到损伤者(糖尿病、肝硬化、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接受放射、化学免疫抑制剂治疗和HIV感染者)亦成为本菌感染的易感者。

3.实验室检查 最重要者为病原学检查。尽快进行血尿、脓痰及脊液等标本的细菌培养,同时做脓、痰、脑脊液的涂片细菌检查,用ELISA检查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用反向血凝查细菌的抗原。

鉴别诊断:

主要依据细菌培养和血清免疫学检查的结果。

流感嗜血杆菌_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血白细胞轻症者可在正常范围,重症者则可增高达10×109/L以上,中性可占80%以上

2.脑脊液检查 与其他化脓菌引起者相似,蛋白增多糖和氯化物减少,白细胞增多达1000×106/L以上,多核细胞占多数。

3.病原学检查

(1)涂片直接检查:肺炎患者的痰,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化脓性感染病灶处脓性分泌物,均可做涂片染色检查,如发现革兰阴性短杆菌有助于诊断

(2)细菌培养:血、脑脊液和尿培养出细菌可为确诊依据。咽培养和痰培养则不能除外为带菌所致,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考虑。既往采用的巧克力培养基尚不够敏感国内邓光贵等报道用改良的GCYSB培养基,对本菌的检出率比巧克力培养基高分别为43.1%和12.9%。可用玻片凝集试验和荚膜膨胀试验确定细菌的型别

(3)细菌核酸检查:已有人在试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查细菌特异性核酸片段,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够稳定,仍在研究中。

(4)免疫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用反向血凝试验检测细菌抗原,比细菌培养更快获得结果

(5)其他检查:依据患者感染部位可选择进行X线拍片、CT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其它辅助检查:

肺炎者X线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

流感嗜血杆菌_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治疗

1.一般及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例如肺炎患者的祛痰镇咳,脑膜炎患者的脱水降颅压及防治脑水肿等。

2.病原学治疗 既往主要应用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近年来耐药菌株明显增多而改用敏感性尚高的氯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第三代头孢菌素、红霉素(包括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剂量和疗程依据病情轻重而定,轻症者可口服用药,重症者则应静脉给药。对脑膜炎患者则应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如氯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由于细菌的耐药情况不断地变化着,故应依据当地的药敏情况选用药物,待患者的细菌药敏结果出来后予以调整。

流感嗜血杆菌_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预后预防

预后:

由于本菌多感染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年人,故严重感染者均有一定的病死率,如肺炎和脑膜炎的病死率在10%~30%。预后的好坏和患者原来的健康状况有关。

预防:

传染源的管理方面,应彻底治愈患者,使其病原菌确切阴转,但对广大鼻咽部带菌者则难以管理切断呼吸道传播途径亦缺少效果肯定的有效办法。故本病的预防主要措施为实施主动免疫的疫苗接种。最初用单纯b型菌的荚膜聚核糖磷酸盐(PRP)做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后试用了多种结合疫苗,即PRP与白喉类毒素或破伤风类毒素,或百日咳、脑膜炎奈瑟菌B群的外膜蛋白等组成结合疫苗,明显地提高了免疫效果,保护率提高到80%~90%。Granoff等给新生儿先注射白喉和破伤风疫苗后,再接种PRP与破伤风的结合疫苗,获得的抗体比单用结合疫苗者高2~3倍。Englund等给妊娠第三期孕妇接种:PRP与白喉类毒素结合疫苗,分娩时血中抗体为171μg/L,对照组为1.2μg/L,脐带血中分别为29.3μg/L和0.29μg/L这种免疫方法,既有利于孕产妇,也可保护新生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3800.html

更多阅读

清除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VS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被公认与许多胃肠疾病有关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尤其是溃疡病。根除Hp对于促进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治愈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对HP有杀灭作用的抗菌药有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多西环素、克

胃部幽门螺杆菌阳性相关治疗 胃部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阳性在医生指导下用药2012-09-13 16:34【提问】目前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有哪些?【回答】学员iamzhying,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目前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有三大类。一是质子泵抑制剂,代表药物是洛赛克等。它不仅能直

shock舞台剧票价多少 shock shock-字面意思,shock-舞台剧――SHOCK

shock_shock -字面意思1.Shock,中文意思是“休克”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的综合征。系由于有效血容量减少 ,心排出量不足或周围血液分布异常,致使组织灌注不良,细胞功能障碍,代谢异常,最后可造成生命重要脏器的功能丧失和机体死亡。分类休克可

声明:《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流行病学,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为网友柠檬树上的少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