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门票遂宁 八角亭 八角亭-释义,八角亭-1、遂宁八角亭

八角亭_八角亭 -释义

泛指所有八角的亭建筑。

1元门票遂宁 八角亭 八角亭-释义,八角亭-1、遂宁八角亭

八角亭_八角亭 -1、遂宁八角亭

概况

遂宁八角亭位于遂宁城西的船山上,它只是老百姓口中的俗名,书名叫文峰阁。在老百姓心目中,八角亭既亲切又神秘;在文化人心目中,文峰阁更是占风水、主文运的镇州之宝。八角亭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200多年来成为遂宁标志性古建筑,在见证遂宁百年风雨、承载遂宁历史文化过程中,成为遂宁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丽风景。

历史

《遂宁县志》记载:“文峰阁,俗称八角亭,在城西船山顶端,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修建,本质结构。阁高16米,楼二层。……”建国后,人民政府曾两次拨款维修。“文化大革命”中,阁基古砖被部分窃走,于1978年倒塌。1981年,遂宁县人民政府拨款6万余元,征地3亩,仿古重建,于1982年9月竣工。重建的文峰阁,仍为本质结构,一楼一底,阁身呈青色,檐角飞扬,有龙头装饰,覆以黄绿两色琉璃瓦,顶巅宝顶为瓷片镶嵌,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阁外绕以灰色水泥栏杆,四方大门各有台阶七级。东西门楣上悬有‘文峰阁’匾额,为邑人书法家周宇澄手书。1986年,因木质腐朽而拆除。
船山亦名天榜山,因其形若舟又名舟山。清乾隆时汪少府廷栋倡建文峰阁于山顶。阁高六丈余,有楼二层,皂壁丹柱,琉璃金瓦,丽日晴天,光彩眩目。阁成,当年遂宁便有5人中举,诗人张船山便是其一。此阁独占山水,主文运,临阁远眺,城市风光尽收眼底,起伏群山动人遐思。

传说故事

自从八角亭矗立在船山坡上后,八角亭在遂宁人心中就有了一种既亲切又神圣的色彩,围绕着船山坡八角亭,各种版本的民间传说在老百姓口中一代代流传下来。
传说一:观音的金簪与太上老君的铁塔很久以前,遂宁是一片汪洋,称为西海。海中妖孽很多,尤其是几条恶龙,时常兴风作浪掀翻过往船只,危害百姓生命财产。观音从此路过,见自己的故土灾难深重,慈善之心大动,随手脱下她的一只绣花鞋凌空抛下,把所有的妖孽都压在了绣花鞋底。众妖孽、恶龙“道行”不浅,一齐将绣花鞋掀得摇摇晃晃。观音随手拔下自己头上的金簪向绣花鞋插去,绣花鞋即刻化为一座山峦,稳稳地压住了众妖孽。
那根金簪化为山上的一座亭子。
一时间,西海消退,汪洋变成沃土,只有这座船形小山立于川中大地,这便是遂宁船山,那亭子即为八角亭。
另一种流传的说法是:观音的绣花鞋化成船山坡压住众妖孽,众妖孽一齐将船山掀得摇摇晃晃。此时太上老君正在南天门下棋,忽闻人间妖气浓烈,掐指一算,却是在遂宁船山脚下,于是随手将自己头上的黑铁塔抛向船山坡,化成了八角亭。船山一带从此风平浪静,百姓安居乐业。
传说二:倒扣的珠宝船与篙竿
很久以前,遂宁是一片汪洋大海,名叫西海。
有一天,一个珠宝商人运了一船珠宝路过这里,船上的人看见周围青山绿水,风光秀丽,就地边撑船一边观景,不觉到了忘我之境。由于船速较快,珠宝又装得多,不知是撞上了什么东西,还是操作不当,那船一下就翻了个底朝天,船上的人和东西都被扣(罩)在船底下,只有那珠宝商人侥幸逃脱了性命。他怕珠宝被水冲走,就慌忙把手里的篙竿反插在船头上,又将船上的纤绳套在山边的一棵黄桷树上。但过了很久,谁也没能把这条船再翻过来,船上的珠宝也就长期埋在海里了。
天上日久,这条船就变成了一个坡,即现在的船山坡;那个篙竿则变成了一座亭子,就是山顶上的八角亭。被纤绳套过的那棵黄桷树,至今还长在船山坡的一个垭口上,树身上的印记还清晰可辨。后来,西海的水慢慢干了,变成了一片平整、肥沃的陆地。由于这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加上还有无数的地下宝藏,所以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搬到这里来居住,船山脚下便迅速兴起了一座城池。
传说三:“覆舟”之上一只千年不倒的“船舵”
很久以前,涪江并不像现在这样风平浪静。蜿蜒而来的江水到了遂州,不知何故顿时变得汹涌湍急,时常造成舟覆人亡的惨剧。这给以水运为主要交通途径的遂宁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古人自然无法用科学来分析原因,只好八方广请术士,为遂宁的风水把脉。后来,终于请来了一位颇有道行的“大师”。“大师”慎重其事地拿着罗盘绕城一周后,大声惊呼:“原来是此山在作祟!”于是指着城西的船山说,“你们看它像不像一只船?”众人一看,还真是像一只船。“你们看它是不是像被浪打翻的一只船?”众人一看,顿时惊呼,天啊!真是像被浪打翻了的一只船!
于是众人将“大师”奉若神灵,以金银若干求得“解药”: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治住涪江,就必须在“覆舟”之上修建一只千年不倒的“船舵”。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遂宁人以无比虔诚的态度,有钱捐钱,无钱出力,在船山顶上修起了一座高16米、楼两层的八角亭。不知是“大师”真有通灵之能,还是涪江被世人的精神所感动,此后的涪江竟真的变得风平浪静、清澈绢秀了。后来著名诗人张船山听说这个故事后大有感触,于八角亭上即兴作楹题联一对:“江城罨画东西岸,烟寺浮图远近山。”(罨画:庵名,即当时的罨画庵;浮图:塔的代称,烟寺浮图,指广德寺善济塔。)额为“舟山一柱”。

相当诗词

八角亭矗立船山坡后,二百多年来,它在遂宁人中一直有着亲切而又神圣的色彩,围绕着它不仅仅有众多的传说,还有遂州文人墨客绵延不绝的诗词楹联。特别是楹联,仅流传收集的就有49则,如“仰船山高耸,灵气独钟,一席诗人分占,俨然白陆饶风雅;看涪水远来,烟波浩渺,万倾农田灌溉,宛似潇湘入画图。”
最著名的还是张船山为文峰阁题的楹联。除脍炙人口的“舟山一柱”外,还题有一幅楹联是:“文峰成一柱,岁月深刻此中;船山越数朝,才人隐约可见。”
清乾隆进士、著名书画家、诗人张船山在《船山诗草》中有一首七绝即是专为文峰阁题诗,其序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文峰阁的由来及神奇:
遂宁文峰阁
吾县西山文峰阁为汪少府廷栋所造,阁成科甲颇利。戊申秋榜,中试者五人,予举京兆试,亥白兄举乡试,皆是乎也。乙卯年秋,少府来京,以诗册索题,为赋一绝志之。
小试神通地便灵,不教箕口困文星。
凭伊山尉囊中术,绝胜平沙玉尺经。
八角亭倒塌,成为遂宁心中之痛,有诗人为其诗祭,如陶若愚的《梁父吟・志八角亭倒塌》:
西蜀古遂州,船山得名久。
上有八角亭,矗矗撑箕斗。
烟寺接晴霞,江城罨碧柳。
画图真自然,光景成奇偶。
历代汉唐书,禅文支许口。
可怜耗火飞,偏在马头走。
白昼日熊熊,黄昏风飕飕。
佛基被倒倾,胜迹成骷髅。
实与时潮关,非因地势有。
遂宁人记得:1978年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八角亭倒塌了,好多老百姓都害怕地说没有镇州之宝遂宁恐怕要遭淹。1981年遭遇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遂宁人纷纷猜测这或许是八角亭倒塌的后果吧?1982年八角亭再建起来,当从外地回家乡的游子在车上远远看到八角亭,便心跳起来:到家了!不料没几年又因木质腐朽不得不拆除八角亭,遂宁人仰视的目光便没有了着落。随着时间的流逝,遂宁人的八角亭情结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浓,甚至说:经过历史洗礼和岁月锤炼的八角亭,作为遂宁曾经的标志性建筑符号,已经成了这座城市的灵魂――因为它能提醒并唤起人们对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
城市在变,人们在忙忙碌碌地生活,只有船山在默默地见证着一切。什么时候船山顶上能再现八角亭的身影,遂宁人仰望她的时候目光有个着落――那承载着遂宁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八角亭_八角亭 -2、合川八角亭

合川八角亭本名养心亭,坐落在重庆市合川市区嘉陵江东岸的学士山上。据明、清合州志记载
,该亭建于北宋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3894.html

更多阅读

遂宁大英死海住宿介绍 遂宁大英县死海

遂宁大英死海住宿介绍——简介出门游玩,住宿是一个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去大英死海一样,大英死海的住宿情况怎样呢?大家尽可放心,大英死海住宿各种条件的都有。从高档到抵挡,从奢华到经济,从景区到外面,一应俱全。我们一起跟着聚途旅游网来

转载 《遂宁在线》月刊2013年度副刊征稿启事 副刊征稿启事

原文地址:《遂宁在线》月刊2013年度副刊征稿启事作者:郭福全约稿博客《遂宁在线》月刊按照“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展示改革发展成果,塑造城市人文精神,提升城市品牌价值”的办刊宗旨,从zz、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不同层面,全方位推介遂宁的城

遂宁老照片3 :100年前的盐市街

遂宁老照片(3):100年前的盐市街这张1917年由美国传教士拍摄的遂宁盐市街的照片,反映出那时遂宁的繁荣和盐市街经营的盛况。照片中不是现在的新盐市街,而是朝阳街分叉出直至涪江边五 圣祠码头的城东老盐市街,这条街直到遂宁建市之初才拆

四川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 遂宁实验外国语学校

校长致辞 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遂宁外国语实验学校五千名师生聚集在这里,共同期待、见证一个奇迹的发生!李阳先生,疯狂英语创始人,全球著名英语口语教育专家,英语成功学励志导师,中国教育慈善家,全国新青年十大新锐人物,全国五百所中

声明:《1元门票遂宁 八角亭 八角亭-释义,八角亭-1、遂宁八角亭》为网友风暴来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