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3贾逵 贾逵[三国魏臣] 贾逵[三国魏臣]-人物简介,贾逵[三国魏臣]-人物

贾逵(174~228)字梁道。三国曹魏名臣。襄陵(今山西临汾县东南古城庄)人。初为郡吏,后历渑池令、弘农太守等职。文帝时,任豫州刺史,兴修水利。223年,凿通运渠,被称贾侯渠,在今河南淮阳西北,长二百余里。及曹操崩,贾逵主持葬礼,为曹丕的即位和登基立下过功劳。黄初中,与诸将并征吴,破吕范于洞浦,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太和二年伐吴,据夹口接应曹休,休得以生还。嘉禾三年卒,谥曰肃侯。

贾逵_贾逵[三国魏臣] -人物简介


贾逵

贾逵(174~228),三国魏臣。字梁道。襄陵(今山西临汾县东南古城庄)人。初为郡吏,后历渑池令、弘农太守等职。文帝时,任豫州刺史,兴修水利。223年,凿通运渠,被称贾侯渠,在今河南淮阳西北,长二百余里。黄初中,与诸将并征吴,破吕范于洞浦,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太和二年伐吴,据夹口接应曹休,休得以生还。嘉禾三年卒,谥曰肃侯。

贾逵_贾逵[三国魏臣] -人物传记


贾逵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也。自为儿童,戏弄常设部伍,祖父习异之,曰:“妆大必为将率。”口授兵法数万言。初为郡吏,守绛邑长。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坚守,援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绛父老与援要,不害逵。绛人既溃,援闻逵名,欲使为将,以兵劫之,逵不动。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初,逵过皮氏,曰:“争地先据者胜。”及围急,知不免,乃使人间行送印绶归郡,且曰:“急据皮氏。”援既并绛众,将进兵。逵恐其先得皮氏,乃以他计疑援谋人祝奥,援由是留七日。郡从逵言,故得无败。

三国志13贾逵 贾逵[三国魏臣] 贾逵[三国魏臣]-人物简介,贾逵[三国魏臣]-人物

后举茂才,除渑池令。高干之反,张琰兵以应之。逵不知其谋,往见琰。闻变起,欲还,恐见执,乃为琰画计,如与同谋者,琰信之。时县寄治蠡城,城堑不固,逵从琰求兵修城。诸欲为乱者皆不隐其谋,故建得尽诛之。遂修城拒琰。琰败,适以丧祖父去官,司徒辟为掾,以仪郎参司隶军事。太祖征马超,至弘农,曰:“此西道之要。”以逵领弘农太守。召见计事,大悦之。谓左右曰:“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贾逵,吾何忧?”其后发兵,逵疑屯田都尉藏亡民。都尉自以不属郡,言语不顺。逵怒,收之,数以罪,挝折脚,坐免。然太祖心善逵,以为丞相主簿。太祖征刘备,先遣逵至斜谷观形势。道逢水衡,载囚人数十车,逵以军事急,辄竟重者一人,皆放其余。太祖善之,拜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并掌军计。太祖崩洛阳,逵典丧事。时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生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遂奉梓官还邺。

文帝即王位,以邺县户数万在都下,多不法,乃以逵为邺令。月余,迁魏郡太守。大军出征,复为丞相主簿祭酒。逵尝坐人为罪,王曰:“叔向犹十世有之,况逵功德亲在其身乎?”从至黎阳,津渡者乱行,逵斩之,乃整。至谯,以逵为豫州刺吏。是时天下初复,州郡多不摄。逵曰:“州本以御史出监诸郡,以六条诏书察长吏二千石已下,故其状皆言严能鹰扬有督察之才,不言安静宽仁有恺悌之德也。今长吏慢法,盗贼公行,州知而不纠,天下复何取正乎?”兵曹从事受前刺史假,逵到官数月,乃还;考竟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帝曰:“逵真刺史矣。”布告天下,当以豫州为法。赐爵关内侯。

州南与吴接,逵明斥候,缮甲兵,为守战之备,贼不敢犯。外修军旅,内治民事,遏鄢、汝,造新陂,又断山溜长溪水,造小弋阳陂,又通运渠二百余里,所谓贾侯渠者也。黄初中,与诸将并征吴,破吕范于洞浦,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

明帝即位,增邑二百户,并前四百户。时孙权在东关,当豫州南,去江四百余里。每出兵为寇,辄西从江夏,东从庐江。国家征伐,亦由淮、沔。是时州军在项,汝南、弋阳诸郡,守境而已。权无北方之虞,东西有急,并军相救,故常少败。逵以为宜开直道临江,若权自守,则二方无救;若二方无救,则东关可取。乃移屯潦口,陈攻取之计,帝善之。

吴将张婴、王崇率众降。太和二年,帝使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军,从西阳直向东关,曹休从皖,司马宣王从江陵。逵至五将山,休更表贼有请降者,求深入座之。诏宣王驻军,逵东与休合进。逵度贼无东关之备,必并军于皖;休深入与贼战,必败。乃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二百里,得生贼,言休战败,权遣兵断夹石。诸将不知所出,或欲待后军。逵曰:“休兵败于外,路绝于内,进不能战,退不得还,安危之机,不及终日。贼以军无后继,故至此;今疾进,出其不意,此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也,贼见吾兵必走。若待后军,贼已断险,兵虽多何益!”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贼见逵军,遂退。逵据夹石,以兵粮给休,休军乃振。初,逵与休不善。黄初中,文帝欲假逵节,休曰:“逵性刚,素侮易诸将,不可为督。”帝乃止。及夹石之败,微逵,休军几无救也。

会病笃。谓左右曰:“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不得有所修作。”薨,谥曰肃侯。子充嗣。豫州吏民追思之,为刻石立词。青龙中,帝东征,乘辇入逵神祠,诏曰:“昨过项,见贾逵碑像,念之怆然。古人有言,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途存有忠勋,没而见思,可谓死而不朽者矣。其布告天下,以劝将来。”充,咸熙中为中护军。

贾逵_贾逵[三国魏臣] -历史年表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初,贾逵路过皮氏,自言自语:“两军交战,先占此者为胜。”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独时为绛长的贾逵坚守,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贾逵自知必败,遣人间行送印绶归郡,通知他们,急据皮氏。城破,绛城父老要求郭援不要杀害贾逵。郭援亦闻其名,欲为己用,以兵胁迫使其下拜。贾逵大骂:“哪有国家长吏向乱臣贼子下拜的规矩!”郭援怒,将斩。吏民登城请命:“违约杀我贤君,我们宁愿和他一起死!”遂得免,囚于壶关。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高干反,张琰将举兵以应之。贾逵不知其谋,往见张琰。闻变起,乃为之画计,如与同谋者,张琰信之。时县寄治蠡城,城堑不固,贾逵求兵修缮城池。时诸欲为乱者皆不隐其谋,故逵得尽诛之。遂筑成据守。张琰败,以丧祖父去官,司徒辟为掾,以议郎参司隶军事。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征马超,至弘农,曰“此西道之要害”,以贾逵领弘农太守。召见计事,大悦之,谓左右曰:“使天下二千石的官吏,悉如贾逵,吾何忧?”其后发兵,贾逵疑屯田都尉藏匿逃亡的百姓。都尉自以不属郡,言语颇为放肆。贾逵怒,将其收押,数以罪,打断双腿,且因罪辞官。因曹操素爱贾逵,为丞相主簿。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破皖城,禽庐江太守朱光。曹操大怒,欲征吴而大霖雨,三军多不愿行。曹操知其然,恐有人劝谏,乃传令曰:“有谏者死。”贾逵依旧冒死劝谏,曹操怒,将其收押。后军还,以贾逵无恶意,使其官复原职。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征刘备,先遣贾逵至斜谷观形势。道逢水衡,载囚犯数十车,贾逵以军事急,留下一个重犯,其余皆放走。曹操很高兴,拜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并掌军计。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崩洛阳,贾逵典丧事。时太子曹丕在邺,鄢陵侯曹彰前来奔丧,问贾逵先王玉玺所在。贾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君。先王印绶的事情不是你该问的。”遂奉梓宫还邺。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即王位,以邺县户数万在都下,多不法,乃以逵为邺令。月余,迁魏郡太守。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与诸将并征吴,破吕范于洞浦,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魏明帝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4103.html

更多阅读

神武赋并序 三国魏·陈琳(5P) 金山寺并序梅尧臣翻译

【神武赋(并序)】◎东汉·陈琳建安十有二年,大司空武平侯曹公,东征乌丸,六军被介,云辎万乘,治兵易水,次于北平,可谓神武奕奕有征无战者已。夫窥巢穴者,未可与论六合之广,游潢氵于者,又乌知沧海之深。大人之量,固非说者之所可识也。(《艺文类聚》五

才高八斗的由来 才高八斗指的是

南北朝初期南宋文学家谢灵运才华横溢,诗文歌赋都被推为当世的精妙之作。而谢灵运本人也很自负,他说:“如果说普天之下的才华一共有一石的话,那么曹子建独自占去了其中的八斗,我得了其中一斗,剩下的一斗才由天下其他人分之。”“才高八斗”

《三国演义》人物专业评价之三 三国演义周瑜人物评价

曹操(155-220),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

潘安年表及名句 贾南风潘安

潘安年表大事记  公元247年即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八年:潘岳出生在一个中小阶层的士大夫家庭。祖父潘瑾,安平太守。父亲潘芘,琅邪内史。  公元259年即三国·魏高贵乡公曹髦甘露四年:潘岳渐知名,“总角辩惠,乡邑称为奇童”。12岁得到父

声明:《三国志13贾逵 贾逵[三国魏臣] 贾逵[三国魏臣]-人物简介,贾逵[三国魏臣]-人物》为网友冥顽不化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