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软件过程基本原理 非那西丁 非那西丁-基本内容,非那西丁-体内过程

非那西丁(Phenacetin,或译非那西汀),化学式C10H13NO2,在室温是白色结晶固体,熔点约134℃,是一种在许多国家被禁售的药物。非那西丁,属解热镇痛类原料药,分子式为CHNO。非那西丁的轻度镇痛作用,一般能维持3-4小时;与水杨酸类合用的协同作用,使镇痛效果增强。非那西丁可通过在丁酮中,用对乙酰氨基酚与碘乙烷在无水碳酸钾存在下回流,发生Williamson合成制得。非那西丁用浓硝酸/乙酸酐硝化,并用水重结晶,可以得到金黄色的2-硝基-4-乙氧基乙酰苯胺。

非那西丁_非那西丁 -基本内容

英文名PHENACETINUM 或 PHENACETIN


非那西丁结构

标准编号WS1-55(B)

含量: 99%

CAS:62-44-2

分子式:C10H13NO2

分子量:179.2158

类别:原料药、解热镇痛类原料药。

性状:本品为白色,有闪光的鳞片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嗅,味微苦。本品在乙醇或氯仿中溶解,在沸水中略溶

,在水中极微溶解。

质量标准:部颁标准或英国药典BP68版

用途: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发热头痛,神经痛等。

又称醋酰氧乙苯胺。有光泽的小叶状或鳞片状结晶,无臭,味微苦。熔点134~137℃。在空气中稳定,极微溶于水,略溶于沸水,微溶于乙醚,溶于乙醇,氯仿。由对硝基氯苯经醚化、还原和乙酰化反应制得。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剂。适用于发烧、头痛、神经痛而与其他药物配成复方带剂。

解热作用强于镇痛作用。药效强度与阿斯匹林相当,作用徐缓而持久,毒性较低。研究表明:本品及其代谢产物扑热息痛均有解热作用。因为用酶抑制剂使非那西丁不能转化为扑热息痛时,仍可表现出明显的解热作用。故给线品后出现的解热作用不仅仅由其活性产物扑热息痛所产生。非那西丁的轻度镇痛作用,一般能维持3-4小时;与水杨酸类合用的协同作用,使镇痛效果增强。临床上主要用于小动物的解热镇痛。本品也是APC片剂的组分之一。

非那西丁_非那西丁 -体内过程

内服易吸收,服后20-30分钟始现药效。持续5-6小时,吸收后非那西丁大部分在肝脏迅速去乙基生成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而呈现解热、镇痛作用。其后主要以结合形式从尿中排除;小部分经去乙酰基生成对氨苯乙醚,后者使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因而表现为非那西丁的发绀毒性反应。

非那西丁_非那西丁 -制备方法


制备反应

制法1

非那西丁可通过在丁酮中,用对乙酰氨基酚与碘乙烷在无水碳酸钾存在下回流,发生Williamson合成制得。粗产物在水中重结晶提纯。

制法2

由对氨基苯乙醚经乙酰化而得。

将苯、乙酐和对氨基苯乙醚的混合物,在油浴上加热共沸4h,反应完毕后冷却反应物,即析出非那汀,经过滤,冷苯洗涤,干燥即得,产量为理论量的86%。

非那西丁_非那西丁 -性质

个体软件过程基本原理 非那西丁 非那西丁-基本内容,非那西丁-体内过程

非那西丁

非那西丁,属解热镇痛类原料药,分子式为CHNO。为白色,有闪光的鳞片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嗅,味微苦。在乙醇或氯仿中溶解,在沸水中略溶,在水中极微溶解。

非那西丁用浓硝酸/乙酸酐硝化,并用水重结晶,可以得到金黄色的2-硝基-4-乙氧基乙酰苯胺。

非那西丁_非那西丁 -研究发现

非那西丁在1887年发明,主要作为止痛药使用。通常每日300至500毫克的剂量便达到止痛效果。它亦有退烧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4335.html

更多阅读

海尔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电路基本原理 海尔免清洗洗衣机原理

海尔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电路基本原理一般说来,电动程控器式洗衣机电路虽然比普通型双捅洗衣机复杂,但比电脑程控器式电路要简单。程控器中的电触点都能够直接控制电机、进水电磁阀、排水电磁阎等。程控器中的同步微电机Mr经减速机构减

新奥法的基本原理 锚杆的作用

新奥法的基本原理新奥法的创始人之一,奥地利的L·米勒(L·Muller)教授根据多年来新奥法设计、施工与实践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于1978年总结出新奥法基本原则22 条。(1)隧道是以其自身的围岩来支护的,衬砌与围岩应紧密地贴合在一

课程编制的模式 企业大学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南天竺机构构建的“企业大学创建轴承模型”提出“1结合,2实体,3体系,4关键”的企业大学创建1234法(见李子飞《企业大学创建轴承模型简析》),其中三体系所指的“课程体系,师资体系,评估体系”在通常的企业培训组织规划中也要涉及,那么,“企

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的七条基本原理

自从1968年提出“软件工程”这一术语以来,研究软件工程的专家学者们陆续提出了100多条关于软件工程的准则或信条。 美国著名的软件工程专家 Boehm 综合这些专家的意见,并总结了TRW公司多年的开发软件的经验,于1983年提出了软件工程的

声明:《个体软件过程基本原理 非那西丁 非那西丁-基本内容,非那西丁-体内过程》为网友静待另一片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