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鲈鱼 松江鲈鱼-外形特征,松江鲈鱼-生活习性

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头扁平,向后渐侧扁。头部有棱无棘,前鳃盖骨有4棘,上棘最大,上弯。背鳍连续,有一深凹。口大,上颌略长。颌骨、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齿群。胸鳍下部鳍条不分支。腹鳍Ⅰ-4。鳃膜上有两橙色斜纹,酷似2片鳃叶,故有“四鳃鲈”之称。为近岸浅海鱼类,一般在与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区域生长育肥,性成熟后,降河入海产卵,幼鱼回到淡水河川中生活。黄、渤海和东海均有分布,为名贵的食用鱼类。松江四鳃鲈以松江秀野桥之鲈鱼最为有名,苏轼《后赤壁赋》中就有“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语。吴淞江源出 太湖,东注大海,盛产鲈鱼,顺 理成章。苏州吴江亦是有名的“鲈乡”,张翰有《秋风歌》证之:“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

松江鲈鱼_松江鲈鱼 -外形特征

松江鲈头及体前部宽且平扁,向后渐细且侧扁。头大,头背面的棘和棱被皮肤所盖。口大,端位。上、下颌,犁骨和颚骨均有绒毛状细牙。眼上侧位,眼间距较狭下凹。前鳃盖骨后缘有四棘,上棘最大,端部呈钩状,翘向后上方。鳃孔宽大。前鳃盖骨后缘游离突起似一鳃孔,故又称四鳃鲈。体裸露无鳞,后缘游离突起似一鳃孔,故又称四鳃鲈。体裸露无鳞,有粒状和细刺状的皮质突起。背鳍2个,在基部稍相连 ,起点在胸鳍腋部上方,后端近尾鳍基部。臀鳍长,无鳍棘。胸鳍宽大,椭圆形。腹鳍腹位,狭小,基部相互靠近。尾鳍截形,后缘稍圆。奇特的鳃盖 体背侧黄褐色、灰褐色,腹侧黄白。其体色可随环境和生理状态发生变化。体侧具4条暗褐色横带,吻侧和眼下各具1条暗带。成鱼头侧前鳃盖骨后缘为桔红色,在鳃盖膜上各有2条桔红色斜带,繁殖期尤为鲜艳。臀鳍基底具一纵行的桔黄色条纹。腹鳍灰白色,其余各鳍均黄褐色,并有几行黑褐色的斑条。第一背鳍前部、胸鳍和尾鳍基部各具1黑褐色斑块。 在繁殖季节,成鱼头侧鳃盖膜上各有2条桔红色斜带,似4片鳃叶外露,由此得名“四鳃鲈”。


松江鲈鱼

两性外形略有区别:雄鱼头部宽大,吻圆钝,具尿殖乳突,体色较深;雌鱼头部狭长,吻稍尖,无尿殖乳突,体色较浅。松江鲈鱼重不到二两,长不足五寸,外形有点象塘鳢鱼,鱼头大而宽扁,头的长度要占到整个体长的三分之一。嘴巴宽大,满口毛糙细齿。鲈鱼鳃盖骨后方长有4枚尖棘,向后延伸一小截肉质软膜,称鳃盖膜。膜的上面左右各印染着两条鲜艳夺目的桔红色条纹,很象外面长着的鳃片。人们以为,鲈鱼里面长有两个鳃,外面也有两个鳃,就称它为“四鳃鲈”。

松江鲈鱼貌不惊人,甚至于有点丑陋,但它的肉质洁白似雪,肥嫩鲜美,少刺无腥,食之能口舌留香,回味不尽,而且营养价值极高,为野生鱼类之首。李时珍《本草纲目》称:“松江鲈鱼,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益肝肾,治水气,安胎补中,多食宜人。”

松江鲈鱼_松江鲈鱼 -生活习性

松江鲈鱼是一种在海水中繁殖孵化在淡水中生长育的降河洄游性小型鱼类,在水域中营底栖生活,白天潜伏水底,夜间活动,一般在与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区域生长肥育。4~11月份,生活在淡水中的幼鱼和成鱼,经常栖息在有微流水,水质清新,饵料生物丰富,水较深又有隐蔽物的场所。一般喜在石砾或贝壳成堆处筑巢,并守候猎食过往的饵料生物。到10~11月份,性腺即将发育成熟的成鱼,开始从淡水水域游向通海的河口和浅海产卵场所,进行生殖洄游。亲鱼到达产卵场后,即寻找适合繁殖的沙滩或沙礁滩,在贝壳较多的潮间地带筑巢,并在其内进行交配、产卵和孵化仔鱼。4~6月份,仔鱼在海水中生长发育成幼鱼后,即随着海水潮汛经河口溯河洄游至内陆淡水水域。

松江鲈鱼属广温广盐性鱼类,适宜水温为3~33℃,且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强,在-0.9℃时仍可正常生存。因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故可在淡水,半咸水,海水中都能正常生长. 松江鲈鱼属凶猛I生肉食鱼类。其食物主要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挠足类、水生昆虫、底栖动物、虾类和鱼类等. 松江鲈鱼的幼鱼生长迅速,从仔鱼到成鱼只需1年时间。其生长规律为前期长身,中期长骨,后期长肉.

松江鲈鱼_松江鲈鱼 -文化典故


奇特的四鳃鲈

四鳃来源(吕洞宾朱砂点四鳃)关于四鳃鲈四鳃的来源在松江民间演绎出一段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一次下凡到松江秀野桥旁饭馆喝酒,一盘塘鳢鱼,他吃得津津有味,但总觉得腥味太重,肉质太粗。他问店主这叫何鱼?店主如实告诉了他,他还要见见活鱼,店主从后厨用盘子托了6条活鱼来,吕洞宾一看觉得此鱼好生丑陋,便一时兴起,要来了一支毛笔和一碟朱砂,饱醮笔端,往鱼的两颊上描了条纹,又在两鳃的鳃孔前各画两个红色腮状。他将鱼买下后,放生在秀野桥下,这6条被放生的塘鳢鱼传为变成了四鳃鲈,成为松江四鳃鲈的最早祖先。

左慈戏曹操(三国烽火情)

据《后汉书・左慈传》记载:曹操在许昌大宴宾客,他手下有一名叫左慈的方士,能施用"空中钓鱼"的幻术,便叫下人备了一盆清水和一杆鱼钓,当了曹操及众人的面,倾刻间从盆中钓出几尾松江四鳃鲈来,弄得曹操疑信参半,并将刚钓出的松江四鳃鲈,取子牙姜同烧后食用。这个故事后来被编进《三国演义》,成为妇孺皆知。


莼鲈秋思

莼鲈秋思(为美食而辞官)

《晋书・张翰传》里的故事更为知名:话说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萧瑟,想起了故乡的雉尾莼和四鳃鲈的美味,就弃官回乡。并写了一首《秋风歌》曰:"秋风起兮佳景时,淞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来归,恨难得兮仰天悲。"张翰之后就在历朝历代的诗坛曲苑中,用 "莼鲈"以抒思乡之情或隐归之意,于是四鳃鲈和莼菜一起被诗人词客缀入诗行曲拍,流传千古。

松江鲈鱼 松江鲈鱼-外形特征,松江鲈鱼-生活习性

隋炀帝(东南佳味四鳃鲈)

四鳃鲈在隋朝时即成为贡品,一时珍美。据《南郡记》载,炀帝下江南时,吴人献松江四鳃鲈,炀帝品尝后赞道:"金荠玉脍,东南佳味也。"《太平广记》载:"吴郡献松江四鳃鲈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4894.html

更多阅读

香樟树的外形特征和作用 香樟树春夏秋冬的特点

香樟树的外形特征和作用——简介香樟树是常绿乔木,一年四季都是绿色而且有香气。香樟树的全身都是宝,从树叶到树根,都可以入药,而且还是非常优良的木材。下面winterpoem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香樟树的外形特征及其作用。香樟树的外形特征和

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小论文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本文获县级科技小论文二等到奖)在一年级里,我就在自然课里了解了一些关于蚂蚁的知识,一直就在想自己观察一下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今年暑假,我就实现了这个计划。下面就是我的观察与分析。一、蚂

越中巨齿蛉 越中巨齿蛉-外形特征,越中巨齿蛉-栖息环境

越中巨齿蛉是一种水栖昆虫,为巨齿蛉的一种,无论雌雄成虫,头部前端都长有一副巨大的牙齿,长相凶猛,但成虫并不捕食其他动物,只吸食树木流出的汁液。越中巨齿蛉是现今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虫,主要分布在越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普洱景东彝族自治

恙螨 恙螨-外形特征,恙螨-生活习性

恙螨(chiggermite)属于真螨目(Acariformes)、恙螨科(Trombiculidae)。恙螨的成虫和若虫营自生生活,幼虫寄生在家畜和其他动物体表,吸取宿主组织液,引起恙螨皮炎,传播恙虫病。全世界已知约有3000多种及亚种,其中有50种左右侵袭人体。中国已记录

声明:《松江鲈鱼 松江鲈鱼-外形特征,松江鲈鱼-生活习性》为网友蒋营平涐太阳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