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职业生涯,查尔斯・狄更斯-人物

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狄更斯是高产作家,他凭借勤奋和天赋创作出一大批经典着作。他又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浪漫和现实中讲述人间真相,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着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查尔斯狄更斯_查尔斯・狄更斯 -职业生涯

早年


查尔斯・狄更斯狄更斯1812年出生于英国朴次茅斯(Portsmouth),是海军职员约翰・狄更斯和伊丽莎白・巴洛所生的第二个孩子。狄更斯5岁时全家就迁居占松(Chatham),10岁时又搬到康登镇(Camden Town,今属伦敦)。

狄更斯早年家境小康,小时候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父母经常大宴宾客,金钱上没有节制,12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就因债务问题而入狱,一家人随着父亲迁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油场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或许是由于这段经历,备尝艰辛、屈辱,看尽人情冷暖,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关注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就是描写了自己这一段遭遇。

不过后来由于父亲继承了一笔遗产而令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狄更斯也才有机会重新回到学校。15岁时他从威灵顿学院毕业,随后进入一家律师行工作,后来又转入报馆,成为一名报导国会辩论的记者。狄更斯并没有接受很多的正规教育,基本上是靠自学成才。

记者生涯

Charles Dickens na sua juventude.狄更斯后来成为一名《晨报》的国会记者,专门采访英国下议院的政策辩论,也时常环游英伦采访各种选举活动。他开始在各刊物上发表文章,并最终收集成《博兹札记》(Sketches by Boz)出版,这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但真正使他成名的是1836年出版的《匹克威克外传》(The Pickwick Papers),全书透过匹克威克与三位朋友外出旅行途中的一连串遭遇,描写了当时英国城乡的社会问题,一开始这本书并没有引起太多的焦点,第一年只销售500册,到了1837年春天,《匹克威克外传》成为英国社会争相讨论的话题,社会上出现了“匹克威克热”,英国城市的街头出现各种各样与匹克威克有关的商品,最后此书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作。

创作生涯


查尔斯・狄更斯

之后狄更斯连续出版了多部广受欢迎的小说,包括了《孤雏泪》(Oliver Twist)、《尼古拉斯・尼克贝》(Nicholas Nickleby)和《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city Shop)。1841年完成了《巴纳比・拉奇》(Barnaby Rudge)后,狄更斯前往他所向往的美国。虽然他在那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狄更斯最终依然对那片新大陆感到失望。他在美国的见闻被收入进其在1842年出版的《美国纪行》(American Notes)。

Conte de No?l : illustration de John Leech pour la première édition de 1843.1843年他出版了引起极大反响的小说《小气财神》(A Christmas Carol),这部小说是他的圣诞故事系列的第一部。随后他又以自己的美国之行为背景,发表了另一部小说《马丁・翟述伟》(Martin Chuzzlewit)。1844至1846年间狄更斯游历了欧陆各国,在旅行期间继续进行写作。1849年他出版了自传题材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这部小说的内容与狄更斯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狄更斯以后的小说显得更为尖锐并具批判性,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了《荒凉山庄》(Bleak House)、《艰难时世》(Hard Times)、《小杜丽》(Little Dorrit)、《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和《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等。

1850年,狄更斯创办了自己的周刊《家常话》(Household Words),收录了自己和其他一些作家的小说。1859年另一份刊物《一年四季》(All the Year Round)也开始发行。狄更斯本人的多部作品都是最先以连载的形式在这两份刊物上发表的。

狄更斯不仅是一位多产的写作者,也是一位积极的表演者。他把公众朗读会(public readings)化作两小时独角戏剧表演,而“速书”(prompt books/prompt copies)则是他为此所作的准备记录:在原作上划框,择要而出,省去枝蔓,偶尔添点新笑话――对这位天才的表演者,人物表情记号是不需要的。狄氏朗读/演剧会始于1853年12月,至其生命终了,十余年间行脚遍及大西洋两岸。“速书”是狄更斯为自己写的舞台说明(stage directions),为狄更斯研究和后来的衍生戏剧/影视创作提供了鲜活的参照。(source: Dickens Museum, London)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职业生涯,查尔斯・狄更斯-人物

狄更斯一生刻苦勤勉,繁重的劳动和对改革现实的失望,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因脑溢血与世长辞,临终时他的第一部侦探小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也未能完成。他去世后被安葬在西敏寺的诗人角,他的墓碑上如此写道:“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He was a sympathiser to the poor, the suffering, and the oppressed; and by his death, one of England's greatest writers is lost to the world.)。

查尔斯狄更斯_查尔斯・狄更斯 -人物生活


查尔斯・狄更斯狄更斯十八岁那一年在家庭间的小剧团认识了玛丽亚・皮特奈尔。玛丽亚是一个小银行家的女儿,比家境较差的狄更斯要好很多。她的父母坚决不同意他们之间的往来,加之玛丽亚并不是一个对待生活严肃的女子,在自以为双方互相钟情的狄更斯鼓足勇气向玛丽亚倾诉了爱慕以后遭遇到了冷淡的拒绝。这次经历在狄更斯的心灵上刻下了深刻的烙印,以致于他轻蔑现实中的女子而爱好幻想理想中的女性。
在《匹克威克外传》陆续发表期间,狄更斯与凯瑟琳・霍德斯相爱,并于一八三六年四月二日结婚。这桩婚姻虽然抚平了他在初恋时所受到的伤害,但却并没有为狄更斯带来幸福。一方面源于他们夫妻在思想、性格、志趣上的迥然不同;另一方面与狄更斯憧憬着理想中的女性认为现实中寻找不到如此可爱、忠实的女子有关。狄更斯深知自己这一缺点,所以在墓志铭中如此自嘲:
在这儿查理・狄更斯终于长眠不醒,
显然,他以为自己是非常聪明的;
对于他朋友的过失,他都十分清醒――
这几乎要使我哭泣;对于自己的,他却酣然入睡……
狄更斯与凯瑟琳的婚姻一开始就陷入了痛苦的境地,但他与凯瑟琳的妹妹却处得异常得好。在他与凯瑟琳结婚以后,十六岁的玛丽(凯瑟琳有两个妹妹,玛丽排行老三)经常来家中作客,这让他有了足够与玛丽相处的机会。有人说,狄更斯所爱的原却是玛丽,这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玛丽在狄更斯的心目中确实是理想女性的化身。小说《老古玩店》中的耐尔就是以玛丽为原型塑造的。
一八三七年五月,玛丽骤然病故,这使狄更斯十分悲痛。在长达几个星期的时间狄更斯都无法振作起精神来工作。数年以后回忆当时的情景,他写道:“她逝世后,有好几个月――我记得是大半年――我每夜都带着一种恬静的快乐梦见她,那是这样愉快,以致我没有一夜睡觉时不盼望她以这种形象或那种形象回来。”
在狄更斯逝世的那一年,他对玛丽的思念更为浓郁。他说:“她老是这么深刻地留在我的思想里……以至对她的回忆变成我生存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我心脏的跳动跟我的生存不能分离一样。”
一八五八年,狄更斯与凯瑟琳正式分居。

查尔斯狄更斯_查尔斯・狄更斯 -作品年表

中文名英文名创作年份《博兹札记》Sketches by Boz1836年《雾都孤儿》Oliver Twist1837年-1839年《尼古拉斯・尼克贝》Nicholas Nickleby1838年-1839年《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 Shop1840年-1841年《巴纳比・拉奇》Barnaby Rudge1841年《美国纪行》American Notes1842年《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1843年《马丁・翟述伟》Martin Chuzzlewit1843年-1844年《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1846年-1848年《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1849年-1850年《写给孩子看的英国历史》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1851年-1853年《荒凉山庄》Bleak House1852年-1853年《艰难时世》Hard Times1854年《小杜丽》Little Dorrit1855年-1857年《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1859年《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1860年-1861年《我们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1864年-1865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1870年(未完成)

查尔斯狄更斯_查尔斯・狄更斯 -文学特点

作品主题


《双城记》封面狄更斯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并以严肃、慎重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与此同时,他还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

作品风格


《老古玩店》封面狄更斯早期的小说,气势宏伟、通俗流畅、幽默泼辣而又充满感伤情调,其中对社会的揭露批判,一般只限于局部的制度和领域。如《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马丁・朱述尔维特》、《圣诞欢歌》等。从《董贝父子》以后,狄更斯的创作更为成熟。《大卫・科波菲尔》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生的奋斗历程,具有自传性,是反映19世纪中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长幅画卷。《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是3部政治意识很强的重头作品。

狄更斯的后期作品明显地反映出创作主题的不断深化、技艺方面的成熟和多方面的探索。《远大前程》可以视为《大卫・科波菲尔》的负面,但探讨人生道路方面更有现实性和警世性,而作者早年的乐观态度明显减少。主人公匹普也是孤儿,但经不起环境的诱惑丧失了原有的淳朴天性,经历严酷的磨难后才幡然悔悟,重新生活,整个小说在结构上也更精练。《我们共同的朋友》是又一部广泛深入社会的批判小说,其中所包含的人性探索和生活哲理也更见深刻,作品运用的象征主义和侦探小说手法更增添其艺术魅力。狄更斯最后一部小说《埃德温・德鲁德之谜》虽仅完成23章,从中也可见其精雅文笔、严谨构思以及诱人的悬念和神秘色彩。

他描写为数众多的中、下层社会的小人物,这在文学作品中是空前的。他以高度的艺术概括、生动的细节描写、妙趣横生的幽默和细致入微的分析,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英国19世纪初叶的社会面貌,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认识价值,并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他反映生活广泛、多样,开掘深而有力。他不采用说教或概念化的方式表现他的倾向性,而往往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激发读者的愤慨、憎恨、同情和热爱。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有鲜明的个性。他善于运用艺术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某些特征,用他们习惯的动作、姿势和用语等揭示他们的内心生活和思想面貌。他还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生动的人民的语言,以人物特有的语言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性格。狄更斯的创作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气息,他所描写的事物似乎也都是有某种能与人物的感情、气质相契合的“灵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商业态度

在狄更斯的早期作品中,读者还间或能发现他对商业价值的肯定,但越是到后期,狄更斯对“商业”一词就越是持贬损的态度,他的作品也更倾向于以激烈的方式,表现出在逐渐工业化了的社会里,金钱所具有的颠复一切的力量――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是一种漠视人性的哲学,包括宗教生活在内的一切精神生活都无可救药地变成了金钱的附庸和一种可以量化的指标:“他们对所有的东西都会称重量、量尺寸和定价格。对于他们来说,不可以称重量、量尺寸和定价格的东西从来就不存在。”(《董贝父子》)

道德观念

随着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的发展,贵族的伦理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中产阶级文化的冲击,中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渐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伦理道德的发展性反映在文化中就是维多利亚时期文化的发展,从而使原有的一元文化价值观被打破。

因而可以说,狄更斯在小说中不仅仅是在批判那个社会阶级不平等,而且是在评述那个社会的文化,特别是道德观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那个社会何去何从的关注与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命本体的深层思索。

边缘人物


《董贝父子》封面“边缘人物”是英国维多利亚社会的一个现实存在,狄更斯是第一个注意到他们存在,并以同情和怜悯的语调把他们写入小说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这一反叛当时文学传统的精神及努力激起了社会对“边缘人物”命运和生存状态的广泛关注,而且丰富了维多利亚小说的创作,为后来的下层中产阶级作家――H・G・威尔斯、阿诺德・班奈特、乔治・吉辛等指明了一条广阔的创作道路。

另外,狄更斯笔下的“边缘人物”作为维多利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繁衍出来的“异己”、“独创性”反抗力量,借助文学这张能够产生独创性的温床来施展其威力,这既保持了文学的相对独立性,颠复了维多利亚社会意识形态主导话语――中产阶级价值观,又反映出一种对主导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依赖,由此来构筑自己的话语权,在反抗的过程中张显着自己的“他者”力量。他通过小说实践表达出来的文学创作的独立性与依附性充分阐释了文学与社会历史的相生关系,从而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文学的社会性、历史性思考,以更深刻理解维多利亚社会文化,乃至现代社会文化的深层意蕴。

查尔斯狄更斯_查尔斯・狄更斯 -人物影响


查尔斯・狄更斯有史学家说,狄更斯体现了英国人的核心精神,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但狄更斯身上还有英国人的另一种精神,一种自觉的反思和批判精神。他为弱势群体代言,追求社会正义,探寻能使人类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叩问世界首富之国的良心,用15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散文作品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和梦想。

狄更斯无疑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小说家。1870年他去世后能葬入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也是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同时代的作家特罗洛普认为,狄更斯“也许是所有时代最受欢迎的英国小说家”。当代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甚至在《西方经典》一书中提出,狄更斯在19世纪小说家中无人能比。他的名声早已超出了英伦三岛和大洋彼岸的新大陆,从他身上汲取营养的作家不可胜数,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乔伊斯、卡夫卡、福克纳、纳博科夫、贝克特、拉什迪以及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等。

狄更斯经常被说成是伟大的幽默家,但更重要的是文学上伟大的革新家。

狄更斯的文学成就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1908年林纾与魏易同译了《块肉余生述》(即《大卫・科波菲尔》)、《贼史》(即《奥列佛・特维斯特》)和《孝女耐儿传》(即《老古玩店》)。此后,又陆续翻译出版了狄更斯的多种重要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狄更斯在创作中表现的人道主义与社会批判精神以及艺术技巧,对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查尔斯狄更斯_查尔斯・狄更斯 -人物评价


查尔斯・狄更斯弗朗茨・梅林指出狄更斯“对社会生活一切最重大的问题的‘集中注意’”,强调狄更斯“那颗诗人的心……永远和穷苦不幸的人在一起。”
高尔基赞扬狄更斯不仅是一位反映了现实,而且还尽力对现实起作用的作家。
卢那察尔斯基在《论文学》中指出,狄更斯是英国小资产阶级的痛苦、爱好和仇恨的伟大表现者,他是一个温和的诗人,善于缓和、平衡他的创作里的尖锐刺人的因素,他将《董贝父子》作为狄更斯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爱尔兰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乔治・萧伯纳指出“狄更斯从来不曾把自己看作革命者,然而他肯定是一个革命者。他对众议院的毫无缓和余地的蔑视……从未动摇过”。同时他也对于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反对工人组织的情节提出了批评,“他就公开地背离了民主,而采取了卡莱尔和罗斯金的理想化的保守主义,认为贵族是人民的主人和上级,同时也是人民和上帝的公仆。”
雷蒙・威廉斯指出,狄更斯开城市小说之先河。“只有在城市经验的维度上才能理解狄更斯的天才。”
詹姆斯・M・布朗认为,虽然狄更斯的小说中提出了严峻的社会问题,但是他不赞同革命。狄更斯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社会观反而越来越悲观。即使他在批判社会罪恶时,狄更斯还是保持了他的资产阶级倾向。虽然狄更斯批判了中产阶级价值观,但他绝没有上升到或者下降到自己所隶属的阶级,也没有在想象中进入更高或更低的社会阶层。

查尔斯狄更斯_查尔斯・狄更斯 -人物纪念

为纪念狄更斯英国巨资兴建文学主题公园。
为了纪念19世纪的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英国计划斥巨资兴建一座类似“迪斯尼世界”的相关主题公园。建成之后,这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以文学为主题的大型主题公园。
该主题公园暂命名为“狄更斯世界”(DickensWorld)。“狄更斯世界”建在英国东南部查塔姆镇的一块郊地上,该处原是一所海军造船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60103/165253.html

更多阅读

蒙巴顿伯爵与查尔斯王子----转自1510英伦在线 路易斯.蒙巴顿

“像你这样的男人,应该在稳定之前,有尽可能多的艳遇,就好像播洒野荞麦一样。但是如果你要结婚,那么你必须选择一名门当户对,迷人温柔的女孩,在她还没有遇到其他令她坠入情网的男人之前…当女人在婚后还恋着旧情,那是很麻烦。”这是1974年

查尔斯·林白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林白生于密歇根州底特律,是瑞典移民的后代。他在明尼苏达州小瀑布成长。其父查尔斯·奥古斯特·林白是律师,当国会议员时曾反对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母是化学教师。早年林白曾对药物有兴趣。1922年,他离开了机械工程的课

《圣诞颂歌》简介查尔斯•狄更斯 狄更斯圣诞颂歌 英语

《圣诞颂歌》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三部圣诞小说之一。它奠定了现代圣诞节的寓意和内涵,同时也告诫人们要拥有一颗善良、仁慈、怜悯、容忍之心。只要善良仁慈、积德行善、乐善好施,就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幸

声明:《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职业生涯,查尔斯・狄更斯-人物》为网友掌握梦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