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民乐县 民乐县-历史沿革,民乐县-行政区划

民乐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张掖市东南部,县境东与山丹、永昌二县接壤,南与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相连,西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界,西和西北同张掖市甘州区毗邻。地理坐标在东经100°22’59”~101°13’9”, 北纬37°56’ 19”~38°48’17”之间。东西宽73.8公里,南北长95.4公里,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23.08万(2013年),2007年,民乐县实现生产总值16.58亿元。民乐县有海潮湖生态度假区、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土牛城遗址等著名景点。

民乐县_民乐县 -历史沿革

夏代境内属西戎地,属砷铜器时代。

商代西戎地,属青铜器时代。

西周一说是戎地,《史略》说愚知即月氏地。

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民乐县 民乐县-历史沿革,民乐县-行政区划

东周的春秋时期,一说境内是虞氏、愚知(均为月氏)地,一说是乌孙、月氏地。


民乐

东周的战国时期,属月氏地。月氏城(境内永固城)和昭武城(今临泽县鸭暖乡昭

武村一带),是当时月氏族在黑河东西的两座城堡。

秦月氏强盛,统占河西,依昭武为中心。

西汉属于匈奴右贤王的领地,史称匈奴右地。右贤王封浑邪王管辖。单于城(今本县永固城)是单于王初期的驻牧中心和避暑胜地。

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氐池县为否武县,隶属更改张掖郡名的设屏郡。窦融割据张掖时,新设万岁城(今本县南古城一带),属张掖属国。

东汉境内仍设氐池县。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之前,隶属凉州张掖郡8县之一,之后更名兰池县,同万岁城,均属西郡所辖5县。

三国境内属魏,置兰池县、万岁城,属凉州西郡。

西晋境内仍置兰池县、万岁城,属凉州西郡

东晋十六国境内先后经历前凉、前秦、后凉、北凉四个政权。前秦此时境内郡县设置沿溪前凉。后凉境内建置《地志》、《史话》、《史略》各说不一。王秉德先生说:万岁、兰池2县属西郡,祁连郡领汉阳、祁连2县,临松郡领临松县。北凉境内建置上列三书各说不一,王秉德说,设临松郡、祁连郡、金山郡,但缺无领属县名。

南北朝境内经历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政权。

北魏后期境内行政建置设临松郡。

西魏境内建置同北魏后期。各说有一定分歧。

北周境内置兰池县、金山县、万岁城,隶属张掖郡。

隋开皇三年 (583年),罢郡设州,以辖郡县,各县再次裁并。

自此至清雍正三年(1725年),在长达1120年左右的历史长河中,境内县的建置中断。

唐初期,境内隶属甘州。天宝元年(742年)属改名甘州的张掖郡管辖,至吐蕃于781年陷甘州为止。回鹘在甘州建立牙帐后,境内属甘州回鹘统辖。

五代十国境内属甘州回鹘政权管辖。

北宋、南宋政权均未及河西。统治河西的是甘州回鹘、西夏和元代初期政权。

西夏在军事上设12个监军司,山丹设甘肃监军司;行政上设枢密院,后称尚书省,省下设郡、府。甘州于1037年设镇夷郡,后设宣化府。到南宋时,改镇夷郡为镇夷州,废宣化府制甘州城司。镇夷州直辖甘州城司及山丹县。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成吉思汗攻陷甘州。

元至元元年(1264年),在甘州置甘肃总管府,八年改为甘肃路总管府。至元十八年(1281年)设立甘肃行中书省,简称甘肃省,甘肃设“省:由此开始。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将行省治所移至甘州,甘州始成省会。行省以下行政建制有路、府、州。甘肃行省辖7路2直隶州,境内分属甘州路和山丹直隶州。

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甘州置甘肃卫,二十五年(1392年)罢。二十六年甘州为陕西行都及甘肃镇的治所,下辖4道12卫4守御千户所和关西7卫及青海西番十三族。境内分属分巡西宁道(治甘州)的山丹卫和甘州五卫。属于山丹卫管辖的有文字可考的是四家儿堡(今四家村)、赵岗堡(今赵岗寨)。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甘肃巡抚东移凉州(后又移驻兰州)。康熙二年(1663年)甘州置甘肃提督,领4镇总兵。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所制为府县制。废陕西行都司置甘州府,改山丹卫为山丹县。

民国二年(1913年)2月7日,废府存道,州、厅、分县一律改称“县”。东乐县丞改称“东乐县”,属河西道(后改称“凉州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三月,迁东乐县治于洪水镇,12月16日,改东乐县为民乐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后隶属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武威)。

1949年9月22日,民乐县人民政府成立。属陕甘宁边区张掖分区(治张掖)。

从1950年1月起隶属甘肃省行政公署张掖分区,即张掖专区。5月25日,撤销张掖专区,民乐县划归武威专区。

1955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威、酒泉两专区,其行政区域并入山丹县。

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民乐县。

1962年1月1日起,分张掖专区为张掖、武威、酒泉3专区县境隶属张掖专员公署。

1968年4月,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又隶属新成立的张掖地区革命委员会,

从1980年10月起,属更名的张掖地区行政公署。

2002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建立地级张掖市和副地级甘州区,7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民乐为市辖五县一区之一县。

民乐县_民乐县 -行政区划

全县辖6个镇、4个乡:

洪水镇、六坝镇、新天镇、南古镇、永固镇、三堡镇、南丰乡、民联乡、顺化乡、丰乐乡。213个行政村,总人口23.08万,有汉、藏、回、壮、土、蒙、白、满、裕固、维吾尔等10个民族。


民乐县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在东经100°22’59”~101°13’9”, 北纬37° 56’19”~38°48’17”之间。海拔1589~5027米。县境东与山丹、永昌二县接壤,南与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相连,西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界,西和西北同张掖市甘州区毗邻。县城位于县境中部洪水河东岸,地理坐标东经100 °49’,北纬38°27’。东北距山丹县城75公里。东距首都北京市直线距离1385公里。由张掖乘火车经西安、郑州、到北京2573公里;经包头到北京2360公里。东南距永昌县城 175公里;距甘肃省会兰州市534公里,直线距离372公里。南距青海省祁连县城136公里;距门源县城165公里;距青海省会西宁市285公里,直线距 离220公里。北距张掖市65公里。境内祁连山巍峨挺拔,终年积雪。洪水河、童子坝河、大堵麻河、海潮坝河、酥油口河5条主要河流纵贯南北,水草丰美,是古代游牧民族迁徙、 驻牧之地。横贯县境沿祁连山北麓的旧大路,经大马营滩直通甘凉大道。扁都口是通往甘、青的咽喉,两山夹峙,群峰叠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史有河西走廊南大门之称,是历代封建王朝设防的重地。现在,(西)宁张(掖)公路纵贯全境,北与甘新公路、兰新铁路 相接,交通便利。

民乐县_民乐县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2013年,民乐县总人口23.08万。

民族

截止2013年,民乐县有 汉族、 藏族、 回族、 壮族、 土家族、 蒙古族、 白族、 满族、 裕固族、 维吾尔族等10个民族。

民乐县_民乐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甘肃省民乐县地处 祁连山北麓, 河西走廊中段, 张掖市东南部,县境东与山丹、永昌二县接壤,南与青海省 祁连县、 门源县相连,西南与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界,西和西北同张掖市 甘州区毗邻。地理坐标在东经100°22’59”~101°13’9”, 北纬37°56’19”~38°48’17”之间。东西宽73.8公里,南北长95.4公里,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2013年)。

地形

民乐县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分 山地和倾斜 高平原两大类。

气候

民乐县属温带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51毫米,无霜期140天。

水文

民乐县境内洪水河、童子坝河、大堵麻河、海潮坝河、酥油口河5条主要河流纵贯南北。

民乐县_民乐县 -农业资源

民乐县条件优越,物产富饶,资源丰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6.0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25万亩,草地78万亩,林地110万亩,尚未开发的荒地50万亩。主产小麦、油菜籽、玉米、豌豆、苹果梨、紫皮大蒜、啤酒大麦、碗豆、洋芋。民乐苹果梨果形美、色泽鲜、皮薄、肉脆、核小、果肉细 腻、营养丰富、含糖量高;紫皮大蒜个 大瓣肥,汁多味辣,久负盛名,是上乘 的佐餐调料;油菜籽优质高产,所产 油品营养丰富,芥酸含量较低,深受 消费者青睐;羔羊育肥肉质鲜嫩,无 ・擅味,可谓美味佳肴;民乐仔猪发育 快、抗疫病、耐粗饲、适应性强。其中紫皮大蒜质量优秀被国家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工业资源

民乐县境内资源丰富,有 较强的开发利用价值。水资源有洪 水河、大堵麻河等7条较大河流和马 蹄河,大泉沟等12条小河流,年地表 水径流量4 .2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 2. 5亿立方米。现已建成中小型水库 7座,总库容7052. 8万立方米,水电 站3座,装机容量476。万千瓦。建成 干、支、斗渠1093条、1930. 9组公里, 机电井22眼,相当规模的调储能力, 纵横交错的水利网,加之地下水的提 取,基本满足了工农业生产和人畜饮 水需要。矿藏资源有煤矿、赤菱铁矿、 褐铁矿、铬铁矿、金、铜、石灰石、石膏 等。土地资源有耕地92万亩,其中: 水浇地74. 8万亩,林地110万亩,其 中:水源涵养林100万亩,森林复盖 率14%,尚待开垦荒地50万亩。生 物资源有农作物300多种,林木70 多种,药用植物70多种,动物30多 305种。

民乐县_民乐县 -经济

综述

2007年,民乐县实现生产总值16.58亿元,比2006年增长12.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亿元,比2006年增长5.18%;第二产业增加值4.97亿元,比2006年增长21.41%。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4.14亿元,比2006年增长25.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4亿元,比2006年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5.14亿元,比2006年增长12.42%。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37亿元,比2006年增长14.8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4%,比2006年增长1.4%。民乐县人均生产总值7009元,比2006年增长11.79%。民乐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39:30:31,与2006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1.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7%。

第一产业

2007年,民乐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8.2万亩,比2006年增加900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为57.56万亩,比2006年增长2.8%,200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2.61万吨,比2006年增长7.5%。其中:夏粮总产15.09万吨,比2006年下降6.1%;秋粮总产7.52万吨,比2006年增长51.6%。油料种植面积12.82万亩,与2006年持平。油料产量2.67万吨,比2006年增长5.5%,其中油菜产量2.37万吨,比2006年增长3.5%。

2007年,民乐县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7250亩,新增封山育林面积4800亩,四旁植树20万株,2007年末实有育苗面积2100亩,其中新育面积850亩。2007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4842吨,比2006年增长2.4%,其中猪肉达10228吨,比2006年下降0.2%,牛肉、羊肉达389吨和3458吨,分别比2006年增长8.1%和9.2%。牛奶产量3916吨,绵羊毛产量612吨,分别比2006年增长1.3%和2.9%。全年牛、羊、家禽出栏分别为0.39万头、23.05万只和63.07万只,分别比2006年增长8.3 % 、9.1%和7.8%,猪出栏14.61万头,比2006年减少300头。

第二产业

2007年,民乐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14亿元,较2006年增长25.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4亿元,较2006年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79.5%,比2006年下降2.2%。规模以上工业按轻重工业分组,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30亿元,比2006年增长15.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24亿元,比2006年增长6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4691万元,比2006年增长1.1%,实现利润总额1615万元,比2006年增长16.3%,实现利税总额6033万元,比2006年降低4.9%。2007年,民乐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285万元,比2006年增长3.3%。

第三产业

2007年,民乐县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347万元,比2006年增长7.9%。2007年,民乐县共接待游客22.2万人(次),比2006年同期增长13.3%,实现旅游总收入达3330万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3.3%,完成旅游投资688万元。

2007年,民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447万元,比2006年增长13.1%。分城乡看,县的零售额28214万元,比2006年增长13.1%;县以下零售额15232万元,比2006年增长1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900万元,比2006年增长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547万元,比2006年增长55.7%。民乐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3092户,从业人员12038人,注册资金20517万元。

2007年,民乐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9512万元,比2006年增长18.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7900万元,比2006年增长26.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8653万元,比2006年增长15.2%。各项贷款余额72030万元,比2006年增长11.8%,其中支农贷款17932万元,比2006年增长38.9%。

民乐县_民乐县 -社会事业

科技

截至2007年,民乐县共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点38个,其中综合示范点4个,完成科技示范项目29项,总示范面积达7103亩。设立苹果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60103/165831.html

更多阅读

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三门县 三门县-历史沿革,三门县-行政区划

三门县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东北部沿海,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毗临海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西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地,东部为滨海平原,河道纵横,土壤肥沃,盛产青蟹。三门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近年来,三门县充

声明:《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民乐县 民乐县-历史沿革,民乐县-行政区划》为网友帅气范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