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典故 伦文叙 伦文叙-人物生平,伦文叙-轶事典故

伦文叙(1467年-1513年),字伯畴,号迂冈。明朝南海县黎涌人(该地现为广东省佛山市澜石镇黎涌村)。生于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年,另有说1466年生),卒于明武宗正德八年。明朝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连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

伦文叙_伦文叙 -人物生平


伦文叙自幼家贫失学,靠父母以种菜、卖菜为生。他的父亲伦显,小时候也读过书,只因生活贫困,未能走科举之路,于是便把希望全部希望寄托在小文叙身上。伦文叙两三岁时,父亲便在劳动之余,用心地教他写字、读书,背唐诗、宋词,年把时间,他就能流利地背出数十首词,并练得一手好字,还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伦文叙人穷不志短,在坎坷中成长。七岁时附近何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因性聪敏而又十分刻苦勤学,两年之后便能文能诗了,每试必列前茅,才气横溢,名噪一时,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称,而且又调皮诙谐。其后,何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缀学,但仍一面卖菜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
三宝佛前妙对联语,命官梁储赞他是个饱学之士。金銮殿上应试,皇帝称他是天资聪明。弘治二年(1489年)23岁时以儒士身份到省城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弘治十二年(1499年)33岁时在京考试,列第一(会元),跟着参加殿试,瘵击几对手柳先开等,又名列第一(状元)。遂衣锦还乡祭祖,做了状元,亦要招为驸马。伦文叙没有忘记香山县(今中山市)小榄镇乡间那位纯情的何小姐,真是状元虽好,驸马难当,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入狱。后来平反昭雪,官复翰林院编撰职。
正德元年(1506年)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忧没有上任。正德五年(1510年)恢复翰林院原职,充经筵讲学官,还有右谕德、翰林院侍讲等职。曾参与修玉牒(皇帝族谱)。正德八年(1513年)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卒于京师,享年47岁。

伦文叙_伦文叙 -轶事典故

陈村女婿

轶事典故 伦文叙 伦文叙-人物生平,伦文叙-轶事典故
文献记载,伦文叙正室夫人是顺德陈村镇潭村厚街区氏,侧室夫人是邝氏。伦文叙和两位夫人共育有五个儿子、六个女儿。大儿以谅、二儿以训、三儿以诜、四儿以谟,以上四个儿子均出自区氏,五儿以谔,出自侧室邝氏。长子伦以谅,曾得乡试第一(解元);次子伦以训,曾得会试第一(会元),廷试第二(榜眼);三子伦以诜,得中进士。一家科举功名甚盛,称为“父子四元”。为此,正德皇帝御赐玉旨在黎涌村前建牌坊,上书“中原第一家”。此牌坊之一直完整保存至“文化大革命”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红卫兵损毁。笔者见到时,该大理石牌坊已断为两截。但笔者在伦氏后人家中亲眼看到了伦文叙及其长子以谅、二子以训、三子以诜的画像,保存完好,四幅画像均采用工笔设色,矿石颜料,时隔数百年,仍栩栩如生。
伦文叙的另一同门师兄、著名思想家湛若水是这样形容区夫人的:“区氏恭人生而徽柔贞淑,敏慧婉娩。式闲捆范,外阈不逾。父母称其贤女,当配君子。生备人伦,有母仪之恭,有无违之敬,有事公婆之孝,有奉先之恪,有姻党之睦,有逮下之仁,有爱子之慈,有刑於之化……”除了这些无与伦比的美德外,后面又洋洋洒洒列出了九条具体内容,长达一千五百余字,湛若水对区氏夫人极尽赞美,钦慕之情溢于言表。

巧对总督

广东才子伦文叙的家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海珠中路的福地巷,由于他和几个儿子都考取了功名,邻居们都认为此地有福气,因为把这条巷子命名为福地巷。因为他家离光孝寺比较近,因此伦文叙小时候就经常到那里去玩,他那时候是一个比较顽皮的人,到了寺庙之后,东窜窜、西走走,曾经多次在香炉上撒尿,惹得和尚们很恼火。由于这些经历,久而久之伦文叙就跟那里的和尚混熟了,和尚们为了治一下这个顽皮的小伙,就让他在寺庙里打扫卫生。
有一天,伦文叙正在大雄宝殿里清扫。突然间,忽然锣鼓喧天。原来两广总督吴琛要来寺进香,西禅寺法师便率领僧众吹吹打打出寺门迎侯。伦文叙早听说这个总督大人是个才子,今天有了见面的机会岂能错过?便趁大家专心张罗迎候之机,悄悄地钻进大雄宝殿的神台下藏了起来。不一会,总督大人果然来了。正当他向佛像参拜、上香、祝祷之时,忽见神台下有个黑影在蠕动,不禁大惊失色,忙叫卫兵拿刺客。卫兵迅速把“剌客”捉到,原来是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法师怕小文叙吃亏,忙向吴琛施礼道:“此乃本寺附近的神童伦文叙,贫僧常与他吟诗作对。这孩子才思敏捷,应对如流。今日冒犯虎威,实是出于无知,还望大人恕罪。”吴琛听说是神童,心下有几分欢喜,便对小文叙说:“本官今日出一上联试你,如果对得好则恕你无罪。若对不通,可要重重处罚。小孩你敢对吗?”伦文叙点了点头。吴琛也是贫贱出身,靠勤学苦读中的进士,以后才逐步升任要职的。于是他信口就科举之事,组成了此上联:“一介寒儒,攀龙、攀凤、攀丹桂“,吴琛语音刚落,伦文叙的下联就出来了。“三尊宝佛,坐鳌、坐象、坐莲花”,小文叙念罢,众人皆惊,吴琛更是赞不绝口。又听说他少年失学,深感惋惜,立即赏白银五十两资助他继续完成学业。
有志者事竟成
明朝广东才子伦文叙进京赶考,和湖广名士柳先开并列榜首。主考官请皇帝面试,题名状元。当时恰逢中秋之夜,皇帝就让他俩以《明月》为题作诗。柳先开先写完:“读尽天下九州赋,吟通海内五湖诗。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表示这次殿试自己一定要独占鳌头夺取状元。伦文叙随后写道:“潜心奋志上天台,瞥见嫦娥把桂栽。偶见广寒宫未闭,故将明月抱回来。”他的诗比柳诗气魄更大,而且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皇帝连连称好,并点他做了状元。
广州传统坊间美食之“状元及第粥
及第粥是用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等生滚的荤粥,外加紧新鲜的姜葱煮成的。因为味道鲜美,故广东珠三角一带及港澳人都很喜欢吃。这种粥为什么叫“状元及第粥”呢?原来这里面有段明代广东状元伦文叙有关的故事呢。伦文叙孩童时已表现出颇高的才气,但由于家贫,故是不得不以种菜卖菜维持生计,因而常顾不了午饭。一家粥店的老板怜其年幼,惜其才,于是就天天买伦文叙一担菜,并要他送到粥铺。在伦文叙把菜送到粥铺时,老板就会把用剩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然后再放些姜葱等免费请他吃,权作午餐。几年过去了,伦文叙天天在粥铺吃粥,因此对老板十分感激。后来,伦文叙的才气在一次的偶然机会中惊动了当时的广东巡抚,并得到了巡抚的资助,得以安心读书。十年寒窗,在一番苦读下,伦文叙终于不负众望,力压才子柳先开,得中状元。在衣锦还乡之时,伦文叙特别再次到了粥铺,感谢老板对自己幼时的帮助,并请老板再煮他以前常吃的那种粥。由于此粥无名,故老板请伦文叙作命名,伦氏略加思索后,认为自己能高中状元都是由于这种粥的帮助,于是就为此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并亲笔为粥铺写下牌匾,从此,粥铺名声大振,顾客盈门,而“状元及第粥”也在羊城、珠三角地区及港澳地区流传开了。

伦文叙_伦文叙 -作品欣赏

撰题联
君恩臣必报;
父业子当承。
――伦文叙妙改胡员外门联
广州一带,自古流传神童伦文叙的许多故事,其中一个发生在西关多宝街。话说伦文叙在父亲死后,生活越来越困难,没有钱读书。14岁那年,得到西禅寺普照和尚的帮助,把寺中所种的部分蔬菜出卖以求生计。有一天,他担着菜沿西关多宝街叫卖,忽见一建筑堂皇的古老大屋,正面横额写着“内翰第”,两旁贴着“子当承父业;臣必报君恩”的对联,不禁嘻嘻笑起来。这时,宅主胡员外的师爷包作壬窜出门来,一把捉住伦文叙,恶狠狠地骂道:“你这小杂种乳臭未干,竟敢讥笑我这幅名联?”两人正在纠缠间,胡员外出来了,喝问缘由。伦文叙冷笑一声,指着对联不慌不忙地说道:“你们可知道什么叫作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先君而后臣,先父而后子,尊卑有序,这副对联却先子后父,先臣而后君,完全是颠倒人伦,不忠不孝,目无君父。”话未说完,包师爷已被吓得目瞪口呆,刚才的嚣张气焰一扫而光。胡员外也十分紧张,忙请伦文叙入内细谈。细问之下,才知这个卖菜的小孩就是西关一带传诵的神童伦文叙,越发对他敬重。“伦公子,既然你认为这副对联不妥,怎么写才行?可否替我另写一联?我必重重谢你。”伦文叙笑着说:“不必重写,这副对联本来就很工整,只要把它调整一下,就‘君恩臣必报;父业子当承’就行了。”胡员外大喜连称赞:“好!只字未改,更换上下联,调动一个词序,一副坏联就变成一副好联,真不愧为神童!”随后让管家取出十两银奖赏伦文叙,并令家丁购买柚木,聘请良工重刻新联。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伦文叙为舅父马老二撰写的春联
除夕前的一天,11岁的伦文叙来到舅父马老地家里。马老二一见小文叙,便笑着说:“你来得真巧,我正愁没人写春联哩。”小文叙开玩笑地说:“这是小事一件,包在我身上。不过,年初一的压岁钱得赏重一点,我写得一定合你的口味。”马老二连声答应。小文叙心中大喜,执笔一望,见对面薛举人门前种的数十棵观音竹长得十分优雅,便灵机一动,挥笔写了这副对联。马老二看罢,高兴地说:“阿叙,你真聪明!”当天,马老二便把春联贴在大门上。刚贴不久,就被将要出门的薛举人看到了。他知道马老二是写不出这样好的春联的,可这是谁写的呢?就在这时,他想到了他的外甥。嗨,肯定是伦文叙写的。他竟敢将你我家门前的竹子写进了春联,我可要叫他名不符实。想罢,他回家吩咐家人,将门口的观音竹削去半截。不一会儿,观音竹便削去了半截。薛举人望着削短了的观音竹,哈哈一笑说:“这回我叫你无竹可对了!”(转下联)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伦文叙为舅父马老二改写的春联
(接上联)第二天是春节,小文叙跟母亲到马老二家拜年,无意中看到薛举人家门前的竹被砍得七零八落,心想,这一定是因为自己把他家的竹子写进春联的缘故。好,你有来,我有往。于是,他立即拿出一张大红纸,写了一个“短”字,又写了一个“长”字,分别加贴在了春联的上下联尾,这样一改,便又切景切情地成了此联。薛举人一见,气得直骂道:“好一个大头仔,竟敢与老夫作对!”急忙命家人,务必将门外所种的观音竹全部砍掉,还连根拔去,看他还有什么长短之分。(转下联)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伦文叙再为舅父马老二改写的春联
(接上联)小文叙见了,微微一笑,又在大红纸上挥笔写了两个字,然后在上下联的最后字下面分别又再贴上一个字。这样,那副春联顿时又成了这副样子。这副对联变来变去,只是在上下联的最后字的下面再加字,而薛举人家门外的千竿竹,却连根拔了。薛举人看了,只得自叹不如。他一时好胜,却反为小文叙所难,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杏坛七十二贤,贤贤希圣;
云台二十八将,将将封侯。
――伦文叙卖菜题联西禅寺
伦文叙少年时,因家境难支,不到十岁时就被迫停学,回家帮父母种菜、卖菜。他白天参加劳动,晚上苦读诗书。一天,伦文叙挑菜到西禅寺去卖,寺里的两个做饭的和尚素知伦文叙会吟诗作对,便故意说:“菜我们是想要的,但有个条件,我们寺里的面贤殿尚缺一副对联,这副对联要恰合一百的数目。你对好了给高价,对不好这生意就不做了。”伦文叙请和尚取来纸笔,沉思片刻即写就了此联。联中的72+28刚好等于100,数目相符,内容妥贴。两个和尚连声赞好,便出高价买了伦文叙的那担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60103/165989.html

更多阅读

宇文护 宇文护-人物生平,宇文护-历史评价

宇文护(513年-572年),字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早年跟随宇文泰与东魏多次交战,屡建战功。宇文泰死后,接掌国政迫使西魏恭帝禅位,拥立宇文觉建立北周,封大司马、晋国公

柳文扬作品集 柳文扬 柳文扬-人物简介,柳文扬-作品风格

柳文扬(1970年7月1日-2007年7月2日),是当代中国大陆科幻类小说作家、散文家,以想像奇巧、构思出众闻名,其处女作《黛茜救我》刊登于《科幻世界》1993年十二月刊。柳文扬于2000年成为《科幻世界》旗下杂志《惊奇档案》主笔,创作了《一日囚》

达伦布朗 达伦・布朗 达伦・布朗-人物简介,达伦・布朗-着作

Derren Brown,1971年2月27日在克罗伊登(英国东南部)出生,他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原专业是法律和德语,后来因为对幻觉艺术深感兴趣而进入了魔术行业,如今是英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和魔术师。达伦・布朗可以把中产阶级

声明:《轶事典故 伦文叙 伦文叙-人物生平,伦文叙-轶事典故》为网友寳唄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