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词义,达达主义-兴起

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绘画风格。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影响。1916年3月16日,文学流派达达主义诞生。

达达主义_达达主义 -词义


达达主义,语源于法语“达达”(dada)――《达达》期刊

达达主义,语源于法语“达达”(dada),这是他们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法文原意为“木马”。它采取了婴儿最初的发音为名,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也应象婴儿学语那样,排队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官能感触到的印象。

查拉在草拟的《宣言》中,曾为“达达”下了这样的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有人还作过进一步的解释:“达达,即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鸟有。”

达达主义_达达主义 -兴起

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首先产生在瑞士。1915年秋委,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包括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查拉、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另外两个德国人,他们在伏尔泰酒店组织了一个名收“达达”的文学团体;1916年3月16日,现代文学流派达达主义在法国诞生;1919年,又在法国的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从而形成了达达主义流派。

达达主义_达达主义 -崩溃

自1919年在巴黎成立了达达团体后,巴黎就成了这一流派活动的基地,文艺杂志《文学》则达了达达主义者的喉舌。参加这一流派的作家有:布洛东、阿拉贡、苏波、艾吕雅、皮卡比亚等。达达主义虽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终因精神空虚而不持久。到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以表示对达达主义的憎恨。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的成员举行最后一次集合而宣告崩溃,它的许多成员随即转向,参加到超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

达达主义_达达主义 -特征

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这场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抗议。达达主义者们坚信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僵化、呆板的压抑性力量,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上,还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实主义和激浪派。

达达主义者的活动包括公开集会、示威、出版艺术及文学期刊等等。在达达主义者的出版物中,充斥着对艺术、政治、文化的热情洋溢的评述和见解。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他们宣称:艺术伤口应象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某些青年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

达达主义_达达主义 -主要观点


艺术里的虚无主义――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者认为“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由于艺术和美学相关,于是达达干脆就连美学也忽略了。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欣赏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艺术诉求于给人以某种感观,而达达艺术品则要给人以某种“侵犯”。讽刺的是,尽管达达主义如此的反艺术,达达主义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流派。“达达”作为对艺术和世界的一种注解,它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艺术。

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查拉在回顾达达主义运动时说:“目的在于设法证明这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们只好叫它为达达。”

达达主义_达达主义 -各地表现

苏黎世

1916年,雨果・巴尔、艾米・翰宁斯、特里斯坦・查拉、汉斯・阿尔普、理查德・胡森贝克和苏菲・托伯等流亡苏黎世的艺术家在当地的“伏尔泰酒店”成立了一个文艺活动社团,他们通过讨论艺术话题和演出等方式来表达对战争,以及催生战争的价值观的厌恶。同年10月6日,这个组织正式取名为“达达”。1916年7月14日,在这个组织的第一次公开集会上,巴尔公开宣读了所谓的“达达主义宣言”。

1918年,查拉撰写了另外一份达达主义宣言,这份宣言被认为是达达主义最重要的宣言之一。在此之后,很多艺术家都发表过类似的宣言。一本名为《伏尔泰酒店》的期刊是这以运动前期的主要成果。酒店关张之后,达达主义者的活动开始转移向一个新的画廊。不久,巴尔离开了欧洲,而查拉则开始大肆宣扬达达主义的观点。他给法国和意大利的艺术家和作家们写信,激烈的抨击他们的作品。很快,查拉便成为达达主义的领袖以及名副其实的战略统帅。

以查拉为舵手的苏黎世达达主义者们出版了一本名为《达达》的期刊。这本期刊1917年7月创刊,在苏黎世出版了5期,并在巴黎出版了最后两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旅居苏黎世的达达主义者们大多返回自己的国家,其中有一些人开始在其他城市宣扬达达主义思想。

柏林

德国的达达主义运动并不如其他国家的达达主义运动那样“反艺术”,而是具有非常显著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色彩。德国的达达主义者热衷于发表煽动性的宣言,动用宣传和讽刺的力量,发动大规模的公众示威和政治活动。

1918年2月,理查德・胡森贝克在柏林第一次发表关于达达主义的演讲,并在同年年底发表了一篇达达主义宣言。汉纳・胡赫和乔治・格罗茨用达达主义的观点来表达对战后共产主义的同情。格罗茨和约翰・哈特菲德在这一时期共同发明了“摄影蒙太奇”技术。艺术家们出版了一系列政治刊物(都很短命),并在1920年举办了一场达达主义的国际展览会。 柏林的达达主义运动内部矛盾重重。库尔特・施威特斯纠集一些其他艺术家脱离了柏林的达达主义组织。施威特斯迁至汉诺威,并在那里发展了更具个人风格的达达主义。

科隆

1920年,马克思・恩斯特、约翰奈斯・西奥多・巴尔杰德和阿尔普在德国科隆举办了一场广受争议的达达主义展览。这场展览的核心观点就是艺术的虚无性和反中产阶级价值观。

纽约

在一战期间,美国纽约也和苏黎世一样成为大批流亡艺术家和作家栖身的场所。从法国流亡美国的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和弗朗西・毕卡比亚结识了美国艺术家曼・雷。1916年,这三人成为美国“反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曾经留学法国的美国艺术家比阿特丽斯・伍德后来也加入了这一团体。

纽约的艺术家们并没有以“达达主义者”自居,他们也从未发表过任何宣言或组织过任何政治活动。然而他们却通过自己的出版物对旧的艺术和文化体系进行大肆的炮轰,这些出版物包括《盲人》、《纽约达达》等。在这些刊物中,他们将旧的艺术讥称为“博物馆艺术”。

毕卡比亚对欧洲的出访加强了纽约、苏黎世和巴黎的达达主义组织之间的联系。他曾连续七年坚持出版达达主义期刊《391》。这本期刊从1917年至1924年在纽约、苏黎世和巴黎出版。到1921年,大部分艺术家迁至巴黎。在那里,达达主义迎来了最后一个高峰并走向终结。

巴黎

法国的先锋派艺术家一直和苏黎世的达达主义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查拉就和包括阿波利奈尔、布勒东在内的法国作家、评论家和艺术家长期保持通信。巴黎的达达主义运动高峰出现在1920年。这一年,达达主义运动的很多元老来到巴黎。受查拉的影响,巴黎的达达主义者们也发表宣言,组织大规模示威运动,进行舞台表演并出版了大量的刊物。

达达主义的作品第一次出现在巴黎公众的视野内是在1921年的“独立艺术家沙龙”上。让・克罗蒂和其他达达主义者们展览了自己的作品。

达达主义_达达主义 -衰落

自1919年在巴黎成立了达达团体后,巴黎就成了这一流派活动的基地,文艺杂志《文学》则达了达达主义者的喉舌。参加这一流派的作家有:布洛东、阿拉贡、苏波、艾吕雅、皮卡比亚等。达达主义虽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终因精神空虚而不持久。到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以表示对达达主义的憎恨。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的成员举行最后一次集合而宣告崩溃,它的许多成员随即转向,参加到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

达达主义_达达主义 -代表人物及活动国家


达达主义代表作《波兰骑士》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法国

汉斯・阿尔普――瑞士、法国、德国

雨果・巴尔――瑞士

约翰尼斯・巴德――德国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词义,达达主义-兴起

阿尔图尔・卡拉凡――法国

让・克罗蒂――法国

马塞尔・杜尚 ――法国、美国

马克思・恩斯特――德国

罗尔・豪斯曼――德国

艾米・翰宁斯――瑞士

理查德・胡森贝克――瑞士、德国

马塞尔・詹可――瑞士

克勒蒙・邦撒耶――比利时

弗朗西・毕卡比亚――法国、美国

曼・雷――法国、美国

汉斯・里克特――瑞士

库尔特・施威特斯――德国

苏菲・托伯――瑞士

特利斯坦・查拉――瑞士

比阿特丽斯・伍德――法国、美国

达达主义_达达主义 -影响


达达画派

尽管达达主义在很大范围内得到了传播,但它终究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文艺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欧洲的许多达达主义者再度流亡美国,有一些则死于希特勒的集中营之中,原因是希特勒不喜欢有颓废色彩的艺术。二战之后,许多新的文学和艺术流派纷纷诞生,达达主义的影响更加微弱。1967年,在巴黎曾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对达达主义的追忆活动。

苏黎世的伏尔泰酒店在达达主义运动殒灭后曾一度陷入沉寂,直到2002年,一群自称“新达达主义者”的艺术家们重新在此开始他们的活动。然而两个月后,这群人也逐渐消失。而伏尔泰酒店也被改建成一座博物馆,以纪念达达主义运动的历史。

总体上讲,达达主义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文艺流派,而只是一种过渡状态的文艺思维,其艺术理念不具任何建设性,而是建立在对旧秩序的毁灭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势必无法长久。但正因为达达主义激进的破旧立新观,20世纪大量的现代及后现代流派得以催生并长足发展。没有达达主义者的努力,这些是很难实现的。

音乐

达达主义并不是一场严格意义上的视觉艺术或文学思潮,它也波及了音乐和录音领域。库尔特・施威特斯和阿尔伯特・萨维尼奥曾撰写《达达主义音乐》,一个名为“六人组”的乐队也曾在达达主义者的集会上演出过。

其他

达达主义还波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60103/166766.html

更多阅读

刘海湘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刘海砍樵

达伦多夫是德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冲突理论的探讨》、《走出乌托邦》、《阶级后的冲突》等。达伦多夫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理论,认为社会冲突具有普遍存在性并对社会变迁产生深远影响,并因此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学理论流

菲达环保股吧 菲达环保主义

     在整个机械设备行业经营全线下滑陷入困境的时候,环保上市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总体净利润增长速度达18%。而这其中又以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菲达环保)的业绩增长速度更快。  环保行业三季度业绩增速整体低于上

鳄鱼CEO:看阿达米如何拯救美乐啤酒

美乐啤酒公司的“鳄鱼”诺曼-阿达米 现在,“诺曼主义”已经成为美乐公司的内部用语。大家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你要与鳄鱼搏斗,千万不要选择在水里行动。” 周五下午5点,诺曼-

UT斯达康遭拷问:投机并非长久之策

  十年一个轮回,或成功、或挫败,北京时间3月23日,UT斯达康(Nasdaq: UTSI)宣布已经收到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摘牌通知。通知称,由于UT斯达康还至今尚未提交2005年的年度财报,违反了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市场规则》(Marketplace Rule) 第 43

声明:《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词义,达达主义-兴起》为网友迷鸟归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