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论社鼠 晏子论社鼠 晏子论社鼠-原文,晏子论社鼠-译文

晏子论社鼠 晏子论社鼠 晏子论社鼠-原文,晏子论社鼠-译文

晏子论社鼠_晏子论社鼠 -原文

社鼠――《晏子春秋》后人摭集

齐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1)?”晏子对曰:“患夫(2)社鼠(3)。”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4),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5)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6)左右是也。内则蔽(7)善恶于君上,外则卖(8)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10),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9),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晏子论社鼠_晏子论社鼠 -译文

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是那些土地庙中的老鼠。”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土地庙,(是)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则又怕毁坏涂泥。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的原因,是由于土地庙的缘故啊。国家也有社鼠啊,国君身边的小人就是土地庙中的老鼠啊。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他们)会作乱;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视他们为心腹并包庇他们,这就是国家的社鼠。”

晏子论社鼠_晏子论社鼠 -注解

(1)何患:患何,担忧什么。

(2)夫,那些

(3)社鼠,土地庙里的老鼠

(4)束木而涂之:用木头构建,并涂上泥土,涂:涂上的泥土

(5)败,毁坏

(6)人主,国君

(7)蔽:隐瞒

(8)卖,卖弄

(9)案据,把持,此指袒护

(10)不诛之则为乱,不诛除他们,他们便会胡作非为,危害国家

(11)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

(12)何谓,是什么意思,用于询问句(后面常带“也”)

(13)夫社,夫,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14)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

国之社鼠难以灭除的原因?

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70103/168546.html

更多阅读

论语中的子路 梁国杨氏子为何甚聪惠

子路,在论语出现30多次,是论语中描写的最为形象生动的弟子,他的最突出特点是伉直好勇。历史上的张飞、程咬金、李逵等也是这样的性格,为大家所喜爱,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类人。在论语中,最为形象生动的要数子路了。闻之喜、不悦、终身诵之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从小百姓一己私利,到泱泱大国的政治决策,人类社会从来没有间断过纷争。春秋时期,再不比尧、舜时民生极艰、民智混蒙。此时生产力已得到一定的发展,至少有更多的

读《论语别裁》有感之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谈到孔子作学问时,有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可以做我的老师的。学习他好的方面,对他不好的方面,加以改正。其实这里,“

晏子使楚课本剧 晏子使楚独幕剧

晏子使楚课本剧台词画外音: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诸侯纷争,这是一个中华民族智慧闪烁的伟大时代。造就了诸侯百家,无数的智慧之星、勇武之士,晏子就是其中的一位。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既管仲之后的大政治家,他博学多才,智慧超群,生

声明:《晏子论社鼠 晏子论社鼠 晏子论社鼠-原文,晏子论社鼠-译文》为网友何患无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