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画像 一个贵妇人的画像 一个贵妇人的画像-内容简介,一个贵妇人的画像

这是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编撰的一本小说,属于詹姆斯的早期作品,具有清新明快的风格。

贵妇人的画像_一个贵妇人的画像 -内容简介

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是一位年轻貌美的美国少女,父母双亡后,被她富有的姨母带出美国一个小城,到她梦魂萦绕的古老欧洲去见识大千世界。她在伦敦郊外的“花园山庄”里暂住,先后拒绝了英国贵族沃伯顿和美国富商戈德伍德的求婚。她的表兄拉尔夫也暗暗爱上她,但他知道自己患不治之症无法结婚,只是说服病危的父亲把一笔巨额遗产留给表妹。伊莎贝尔又结识了高雅华贵、才艺超群的梅尔夫人,对这位已彻底欧洲化了的美国女人十分倾倒。姨父故世后,伊莎贝尔得到遗产去意大利游历。她在陶醉于佛罗伦萨和罗马的历史遗迹的同时,也渐渐进入梅尔夫人精心布下的圈套之中。梅尔夫人介绍她认识了一位长期侨居意大利的美国“半吊子艺术家”奥斯蒙德,此人看来儒雅斯文,富有教养。伊莎贝尔为之动心;还有他那位楚楚动人的女儿帕茜,也引起她的爱怜。她不顾周围亲戚和朋友的一再警告和反对,自作主张地下嫁于他。婚后她渐渐发现自己受了骗,奥斯蒙德确实是一条自私伪善的花丛中的毒蛇。她还发现梅尔夫人早就是奥斯蒙德的情妇,帕茜便是他们的私生女。在万分痛苦之时,她强作欢颜,对外人隐瞒了婚姻不幸的实情。表兄拉尔夫在英国病危,伊莎贝尔不顾丈夫的反对赶去看他。拉尔夫死后,伊莎贝尔出乎众人的预料,又回到罗马。

贵妇人的画像_一个贵妇人的画像 -作品评价

贵妇画像 一个贵妇人的画像 一个贵妇人的画像-内容简介,一个贵妇人的画像

伊莎贝尔的爱情悲剧,在淡淡的哀怨中蕴涵着复杂而深沉的意义。它与受外力阻挠而造成的传统爱情悲剧不同,这是一出完全由当事人自主选择命运而产生的悲剧。伊莎贝尔是由爱默生“相信自己、尊重自己”的精神培育出来的美国姑娘,她说:“我试图自己判断事物;我觉得,哪怕我的判断错了,也比没有自己的判断光荣一些。”她的悲剧就是由她“自己判断”所造成的。所有反对这桩婚姻的外力,包括姨母、表兄、朋友们的主张最后证明都是对的,只有她自己的判断是错的。而且可悲的是,她之所以失误并不是因为她太愚蠢,恰恰相反是因为她太聪明,太喜欢思考,有太多的独立见解。她之所以拒绝几位有钱有地位的求婚者,是因为她不愿意接受现成的安逸生活;她要慷慨“赠予”,于是奥斯蒙德自然成为她的理想对象。她主动选择命运,但命运却给予她无情的嘲弄。她追求自由而由此丧失自由,要求独立结果却断送独立,自以为不落俗套却“被碾碎在世俗的机器里”。之所以如此,当然同她本身的弱点有关。她太天真,太自信,浪漫主义幻想太多;然而所有这些又正是她可爱的方面,否则她就不成其为一个迷人的少女。她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又是时代悲剧,是在大西洋两岸新旧文化撞击中产生的悲剧。当时新崛起的美国,其文化正处在形成过程中,虽初具独立品格,却尚不够成熟。因此美国一些青年人如饥似渴地向往旧大陆的古老文化,难免要经历一个囫囵吞枣的过程,所以伊莎贝尔为奥斯蒙德那种浮面的文化教养所迷惑,也是不难理解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在人欲横流的社会,爱情与财产的矛盾是普遍的,像伊莎贝尔这样的富家女,难免要成为他人不择手段猎取的对象,于是真正的爱情就很难与她有什么缘份。从更高的哲理层次上说,这也是个人主观局限性的悲剧。任何心明眼亮的人也会有目光达不到的盲区,伊莎贝尔为了要享有“自己判断”的光荣,就必须为此而付出代价。另外,太多的憧憬而又不自量力,必然带来太多的幻灭,勇于品尝禁果的人难免会失去天真无忧的伊甸园,这在人性的进化中也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在小说中,伊莎贝尔这个中心人物贯穿始终,牵动全局。作者在该书序言中说,他完全是从“一个特定的、引人入胜的少女的性格和形象”着手来构思整部小说的,所有的情节、场景、其他人物等,都是根据表现中心人物的需要来安排的。而写中心人物,作者把描写的重心又放在人物内心世界上,着力表现其品质、意识和感情,以及情节发展各个阶段人物的内心反应。小说中的事件、场景,其他人物的言行,都成为中心人物的一次次“启示”和“暗示”,使她逐步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作者小心翼翼地把题材尽量控制在中心人物的意识活动的范围内。所以“画像”实际上是心灵的画像。全书匀称地分为三个部分。头一部分(1至19章)写女主人公初到英国时的经历,通过她和三个追求者和其他人物的关系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她的性格和理想。大量的笔墨花在描写她的自我评价和对世界的思索上。第二部分(20至35章)把故事引向欧洲大陆,通过女主人公同梅尔夫人、奥斯蒙德的纠葛,层层展开她心理的各个侧面,细致刻画她在特定生活场景中所显示出来的种种性格矛盾:既博学又幼稚,既刚强又软弱,既追求真理又固执己见,既深思熟虑又骄傲轻率。这样便铺垫了她落入陷阱的心理原因。第三部分(36至55章)写女主人公婚后的不幸,着重写她逐渐觉醒的过程,及其性格和心理的发展变化。第42章是全书最重要的一章,集中描写她发现受骗以后的自我反省和对丈夫本质的深入思考。这是一段优美精细、饱含深情和悲剧意识的内心独白和心理剖析,被公认为詹姆斯心理描写技巧的一个典范。小说的结局是伊莎贝尔回到丈夫那里去,这固然说明她软弱,也表明她勇于承担自己造成的后果,她的道德观要求她承担义务来照顾继女帕茜,使之免蹈覆辙。她虽然丧失了婚姻上的自由,但仍保持了精神上的自由,表明她在道德上战胜了奥斯蒙德。这样的结局也是符合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19世纪上层女子的性格发展逻辑的。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虽都为陪衬中心人物而存在,但大多也个性分明。像伊莎贝尔的姨母古怪而不失善良,表兄拉尔夫见解深刻而又富于幽默感,还有那心直口快的美国女记者,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位女记者斯塔克波尔与伊莎贝尔是知心好友,但性格全然不同。一个文静好沉思,一个活泼喜行动;一个钦佩古老的欧洲,一个偏爱新兴的美国;一个深思熟虑却会陷入迷途,一个粗疏豪爽偏能看破真相。两个形象互相衬托,相映成趣,增加了小说渲染美国女性纯洁正直美德的分量。小说中的反面人物是两个完全欧洲化的美国人:梅尔夫人和奥斯蒙德,但也没有把他们简单化、漫画化。奥斯蒙德自私冷酷,但他终究还有高雅的艺术趣味,他之看中伊莎贝尔,不仅仅是贪其财,更大程度上是把她当成活的艺术品来欣赏、珍藏。梅尔夫人固然世故圆滑,但她不过是上流社会一件小小的艺术摆设,多少也带点悲剧色彩。

《一位贵妇的画像》属于詹姆斯的早期作品,具有清新明快的风格;又经过20世纪初再次修订,因而兼有作者后期精雕细琢的艺术特点。全书洋溢着浓郁的诗情,人物性格揭示深刻而不玄奥,内心世界刻画细致而不繁琐,结构周密匀称,情节也较引人入胜。

贵妇人的画像_一个贵妇人的画像 -创作背景

《一个贵妇人的画像》以解放黑奴生产力为目标的美国南北战争于一八六五年结束,从此开始了经济高速度发展的重建时期。三十年后,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即跃居世界首位。这一时期的美国,资本迅速集中,各行业的“大王”们暴敛钱财、挥金如土,官场和商界贿赂公行、腐败成风,劳苦大众不甘屈辱而奋起反抗,西部的不毛之地一寸似是遍地黄金……这一幅幅包罗万象的人生图画,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采的题材,滋润着多土文学、幽默讽刺文学、揭发黑幕运动等种种文学现象破土而出,一大批来自中西部的作家登上了文坛。美国文学史上的这一巅峰期的成就使之得以跻身于世界文学大国之列。而为这一时期奠定了小说理论和创作方法的则是一对挚友;威廉・狄恩・豪威尔斯和亨利・詹姆斯。如果说前者以其文学评论和编辑的慧眼指导并提携了一批知名作家的话,那么后者则以其多产的精致深刻的作品影响了后代的小说创作。

贵妇人的画像_一个贵妇人的画像 -作者简介

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1843年4月15日-1916年2月28日),英国以及美国的作家。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他的小说常写美国人和欧洲人之间交往的问题;成人的罪恶如何影响并摧残了纯洁、聪慧的儿童;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艺术家的孤独,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70103/168623.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样的草根才能组成一个好的网络推广团队? 推广团队

什么样的草根才能组成一个好的网络推广团队?——简介草根群体在网络yx推广中,品牌不如大公司,资源也不如大集团。所以如何组建一个好的团队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网络推广工作效果的好坏,甚而团队的聚散。什么样的草根才能组成

怎样做一个豁达的人 精 表达人生豁达的诗句

怎样做一个豁达的人 精——简介豁达的意思就是心胸开阔,性格开朗。一个豁达的人周围一定有很多的朋友,他也一定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那豁达的人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怎么才能成为一个豁达的人呢?怎样做一个豁达的人 精——方法/步骤怎

声明:《贵妇画像 一个贵妇人的画像 一个贵妇人的画像-内容简介,一个贵妇人的画像》为网友把梦护好别碎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