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皂荚 绒毛皂荚 绒毛皂荚-绒毛皂荚物种简介,绒毛皂荚-珍稀树种漫谈

绒毛皂荚,绒毛皂荚(Gleditsia vestita)又名毛果皂荚,是我国独有的世界稀有树种。据调查该种在湖南南岳山原有老树5株,现仅存2株,鉴于上述情况本种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拉丁名:Gleditsia japonica var. vestita (Chun et How ex B. G. Li)
(Gleditsia vestita Chun et How ex B. G. Li)
中文名:绒毛皂荚
拉丁科名:Leguminosae
中文科名:豆科
保护级别:三级保护

绒毛皂荚_绒毛皂荚 -绒毛皂荚物种简介

谈及植物物种的濒危状况,莫过于绒毛皂荚之危机。据调查该种在湖南南岳山原有老树5株,现仅存2株。本树木材致密,荚果可作洗涤剂,植株具有园林观赏价值。又本种是豆科中较原始的种类,对分类系统研究有重要意义。鉴于上述情况本种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绒毛皂荚为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干与枝条上生粗壮、有分枝的木质坚刺。叶常集生于枝顶,偶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0-16片。小叶长卵圆形,长2-6.5厘米,宽1-2.5厘米,近基部的小叶10枚,子房密被毛。花后荚果长条形,长15-40厘米,不规则扭曲,密被绒毛。种子扁平,椭圆形,长8-10毫米,棕色,有光泽。

本种仅产于湖南南岳广济寺附近山谷和溪边。对仅存的老树应严加保护,并积极开展繁殖、引种研究,长沙已有栽培,本图是深圳仙湖植物引种植株,看来本种具较广的适应性。

绒毛皂荚_绒毛皂荚 -珍稀树种漫谈


绒毛皂荚(Gleditsia vestita)又名毛果皂荚,是我国独有的世界稀有树种。绒毛皂荚是落叶乔木,高12米,胸径60厘米,树干圆满通直。偶数羽状复叶,有7~9对小叶,近参考生卵形、长圆状卵形或椭圆形状卵形,长2厘米~6.5 厘米,宽1.5厘米~2.5厘米,先端钝至圆钝,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侧不等,边缘有细缘齿,两面被疏柔毛,背面沿中脉与侧脉密被长柔毛,网脉明显,叶轴的 沟两沿和小叶柄上被短柔毛。枝上衡生棘刺,幼树较多,后渐脱落,刺扁平粗大,鹿角状,具短分叉。小枝“之”字形,绿色,有光泽。花生于短枝叶腋,成总状花序,花杂性同株或单性异株。荚果长条形,扁平,旋曲,软革质,浅红褐色,长15厘米~40厘米,宽3厘米~4.5厘米,密被金黄色绒毛,呈浅红灰白色。种子多数,扁平,椭圆形,棕绿色,长约8毫米~10毫米,千粒重42克。花期5月~6月,果期10月~11月。

绒毛皂荚分布区的气候独特,终年多雾,日照短,年平均气温为12℃~13℃,年降雨量为20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土壤为花岗岩母质分化的山地黄棕壤,腐殖质层较厚,PH值5~5.5。

绒毛皂荚于1957年首次在湖南省的南岳衡山主峰祝融峰东北向半山腰的坡地上发现,在原始次生常绿阔叶林,且与以壳斗科植物甜槠树混生,其中一株的树龄约80年,高12米,胸径26厘米;另一株的树龄约260年,高8米,胸径60厘米,已断梢,空心腐朽。由于它的天然更新能力弱,种原稀少,已处于濒危灭绝的边缘。湖南省南岳树木园的科研人员,采种育苗,攻破繁殖的技术难关,已成功地获得一批新的植株,累计近万株。毛果皂荚的木材坚硬,不易警备区翘裂,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既速生又美观,是园林绿化好树种。我们必须及时拯救这一稀有树种,努力推广繁殖。

绒毛皂荚_绒毛皂荚 -物种现状

绒毛皂荚 绒毛皂荚 绒毛皂荚-绒毛皂荚物种简介,绒毛皂荚-珍稀树种漫谈
绒毛皂荚,属于濒危种。湖南南岳山原有老树5株,现仅存2株。自然更新能力很弱,人工繁殖种子成苗率较低,宜加强保护,研究繁殖方法。

绒毛皂荚_绒毛皂荚 -物种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5-20米,具粗壮、分枝的棘刺;1年生枝黄褐色,散生黄白色皮孔。偶数羽状复叶,常数叶簇生于短枝上;小叶l0--16(一18),下部的较小,卵形、长圆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2一6.5厘米,宽1一2.5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侧不等,边缘有圆齿,两面被疏柔毛,下面沿中脉与侧脉密被长柔毛。花两性、单性或杂性,排成总状花序,生于短枝上,花序轴密被黄褐色柔毛;萼片4,卵状披针形,花瓣4,宽卵形,基部连合,萼片和花瓣外面均密被金黄色绒毛;雄蕊8一10;子房密被银白色绒毛。荚果长条形,不规则的扭曲,长15-40厘米,宽2.5一4厘米,密被金黄色绒毛;果瓣革质;种子多数,扁平,椭圆形,长约8一10毫米,种皮棕色,有光泽。

绒毛皂荚_绒毛皂荚 -物种生长特性

分布于山谷东南坡及溪边。分布区的气候冬季较冷,夏季较凉,雨量多,雾期长,湿度大;年平均温13.2℃,1月平均温-7.4℃,7月平均温31.4℃,无霜期227天,年降雨量2112毫米,相对湿度86%。土壤为山地黄棕壤,pH值4.5--6。为阳性树种,根系发达,生于林缘及溪边较为空旷的地方。产地在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下界,常见的同生树种有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 Rehd.et Wils.、多脉青冈Cyclbalanopsis multinervis Cheng et T. Hong. 、包槲柯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 Rehd. et Wils.等。5--6月开花,10--11月果熟。荚果成熟后不开裂,种子发芽率很低,天然更新不良。
生长海拔限度:
海拔下限(米)300
海拔上限(米) 750

绒毛皂荚_绒毛皂荚 -物种分布

湖南省的南岳衡山分布区的气候独特,终年多雾,日照短,年平均气温为12℃~13℃,年降雨量为20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土壤为花岗岩母质分化的山地黄棕壤,腐殖质层较厚,PH值5~5.5。

绒毛皂荚_绒毛皂荚 -保护价值

绒毛皂荚为极稀少的树种,该种和肥皂荚属Cymnocladus是云实亚科两个较原始的属,受到许多学者重视。保护本种有科学意义。木材致密,为重要用材树种。荚果富含胰皂素,可作丝绸及优美家具的洗涤剂。树冠优美,荚果密被金黄色绒毛,悬垂枝头,微风吹动,金光闪闪,甚为美观,宜作为庭园观赏树种。

绒毛皂荚_绒毛皂荚 -物种保护措施

湖南衡山南岳林场现已指定专人保护,南岳林木园已开展人工繁殖和造林等方面的研究。长沙有栽培。

绒毛皂荚_绒毛皂荚 -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采种后,将种子放在湿度适当的沙内贮藏,至第2年3月上旬条播。先将种子放入0.15%的福尔马林溶液内消毒,约15分钟,置于盛器内密闭2小时,或用5%石灰水浸30分钟后冲洗。苗床土拌用生石灰消毒,pH值宜保持在5.5左右。15天后幼苗开始出土,30天后齐苗。1年生苗高达117厘米,平均为60--70厘米。冬季用1米以上的苗木出圃定植。亦可采用该属近缘种皂荚的1--2年生苗作砧木,于3月底用劈接法嫁接,成活率60--89%。

绒毛皂荚_绒毛皂荚 -中国仅存10株以下的珍惜植物

除了崖柏以外,我国还有11种濒临灭绝的物种,目前仅存1到10株,其中大多数为中国特有物种,
普陀鹅耳枥,分布于浙江东部舟山群岛,是中国特有物种,目前我国仅存1株,处濒临灭绝的境地。
绒毛皂荚,分布于湖南省衡山县,目前我国仅存2株,
百山祖冷杉,残存于浙江南部,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植物,对研究冷杉属植物演化和我国东南部地区植物区系的发生
与演变等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现在仅存3株。
广西火桐,仅产于广西西南部,我国特有植物,仅存3株。
羊角槭,分布于浙江,是古老的残遗物种,对研究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演化以及古气候、古地理变迁具有重要的科学
价值。共4株,
云南蓝果树,分布于云南南部,中国特有种,仅存4株,在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方面有重要价值。
天目铁木,分布于浙江西部,中国特有物种,共5株,
华盖木,分布于云南东南部,现存仅6株大树。
滇桐,分布于广西西南部、贵州南部、云南西南部及东南部,仅发现6株
丹霞梧桐,我国特有物种,仅分布于广东省,仅8株。
膝柄木,分布在广西南部,仅存10株

绒毛皂荚_绒毛皂荚 -相关连接



中国科普网:http://www.cpus.gov.cn/zlg/zxzw/zxzw_w191.ht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70103/169194.html

更多阅读

高大的皂荚树 高大的皂荚树课文

南明河畔省委大院里的皂荚树。在贵阳,随处都可以看见那高大的皂荚树,在人行道上,在公园,在河边,甚至在街道的中央。这使我常想起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

皂荚丸 控涎丹

目前吸煙人口很多 , 而吸煙同樣會造成此問題, 我們可以使用同樣的方子 , 來排除肺臟中的濁物。以下医案摘自曹颖甫先生的学生姜佐景的《经方实验录》---一、医案:皂荚丸证其一《要略》曰: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按射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1

HCG即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是英文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三个英文的首字字母缩写,是由 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是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 HCG检测试纸为使用最广泛的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测工具。简

声明:《绒毛皂荚 绒毛皂荚 绒毛皂荚-绒毛皂荚物种简介,绒毛皂荚-珍稀树种漫谈》为网友男神驾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