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者简介资料 《法国革命史》 《法国革命史》-简介,《法国革命史》-作者资料

《法国革命史》是米涅的作品,讲述的是距法国革命时代的结束不到10年,他以较近的距离、严谨的态度、丰富的史实和新颖的观点叙述了法国大革命、热月政变、督政府时期、执政府时期和第一帝国这一重大历史过程。该书成为研究1789年至1814年法国这段历史的一部世界名著。米涅的《法国革命史》提出了新颖看法,震动了舆论界。它明确指出:法国"革命不可避免"。米涅在此书中以阶级斗争观点叙述了法国历史的巨变。他认为中世纪以来的法国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法国革命所经历的时期"就是构成法兰西民族的几个阶级争夺政权"的年代。"两个敌对阶级在准备国内战争和国外战争。"米涅尖锐批判封建制度,认为"不可能回避革命",第三等级与封建贵族之间必然展开生死搏斗。法国大革命就是一场阶级斗争。作者看到了这场斗争的历史意义,他指出:"斗争既已开始,必定是某种制度的胜利。""在革命时期,旧社会被摧毁了,而在帝国时期,则建立了新社会。"

法国革命史_《法国革命史》 -简介


《法国革命史》

米涅的《法国革命史》提出了新颖看法,震动了舆论界。它明确指出:法国“革命不可避免”。米涅在此书中以阶级斗争观点叙述了法国历史的巨变。他认为中世纪以来的法国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法国革命所经历的时期“就是构成法兰西民族的几个阶级争夺政权”的年代。“两个敌对阶级在准备国内战争和国外战争。”米涅尖锐批判封建制度,认为“不可能回避革命”,第三等级与封建贵族之间必然展开生死搏斗。法国大革命就是一场阶级斗争。作者看到了这场斗争的历史意义,他指出:“斗争既已开始,必定是某种制度的胜利。”“在革命时期,旧社会被摧毁了,而在帝国时期,则建立了新社会。”这是“一代人所仅见的伟大革命”。米涅对于雅各宾时期的政策有所保留,他认为“吉伦特派的政策比山岳党的政策更合乎道义”。热月政变后“上升的革命运动已接近尾声。相反的运动将从这一天开始”。此后的“特点是放弃自由。……在督政府初期和执政府初期,是自由放任时期,在执政府末期和帝国时期是行政和军事时期”。米涅赞扬拿破仑・波拿巴的立法“高于所有的社会”。拿破仑的“军队把法国的风尚、思想和较先进的文明带到各地。欧洲社会的陈旧基础被彻底动摇”。

法国革命史_《法国革命史》 -作者资料

法国历史学家。1796年5月8日生于普罗旺斯首府艾克斯,1884年3月24日卒于巴黎。1818年取得律师资格。1821年米涅到巴黎为资产阶级自由派报纸撰稿。1824年以发表《法国革命史》而成名。1830年他与L.-A.梯也尔等人创办《国民报》。进行反政府活动,在反对七月敕令的抗议书上签名。后任外交档案部主任,1833年当选伦理与政治科学院院士。1836年被选入法国科学院。此后专心从事16~17世纪欧洲史研究,对档案整理作出重要贡献。米涅在《法国革命史》中强调这次革命的必然性,用各个阶级的不同利益的冲突说明各个政治集团和派别之间的斗争,认为恐怖统治与拿破仑一世专政都是法国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预言复辟王朝必将为资产阶级政权所代替。著作还有《安东尼奥・佩雷斯与腓力二世》、《玛丽女王史》等。

法国革命史_《法国革命史》 -图书目录

导论
第一章从1789年5月5日到8月4日夜
第二章从1789年8月4日夜到10月5-6日
第三章从1789年10月6日到1791年4月米拉波之死
第四章从1791年4月到9月30日制宪议会
第五章从1791年10月1日到1792年9月21日
第六章从1792年9月21日到1793年1月21日
第七章从1793年1月21日到6月2日
第八章从1793年6月2日到1794年4月
第九章从1794年4月丹东之死到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
第十章从热月9日到共和三年牧月1日(1795年5月20日),民主派暴动和失败时期
第十一章从牧月1日(1795年5月20日)到共和四年雾月4日(10月26日),国民公会终结
第十二章从督政府成立(1795年10月27日)到共和五年果月18日(1797年9月4日)政变
第十三章从共和五年果月18日(1797年9月4日)到共和八年雾月18日(1799年11月9日)
第十四章从雾月18日(1799年11月9日)到1804年12月2日
第十五章从1804年帝国建立到1814年
人名对照表
地名对照表

法国革命史_《法国革命史》 -文章节选

第一章从1789年5月5日到8月4日夜
三级会议开幕。――宫廷,大臣和各个集团对三级会议的态度。――代表资格的审查。――按等级表决和按人数表决的问题。――城市平民代表自行组成国民议会。――宫廷关闭三级会议会场;网球场内的宣誓。――僧侣的大多数和第三等级代表的联合。――6月23日由国王主持的会议,会议的失败。――宫廷的计谋;7月12日、l3日、l4日的事变;内克尔被免职;巴黎起义;国民自卫军成立;包围和攻陷巴士底狱。――7月14日以后发生的事情。――8月4日夜颁布的各项法令。――这次革命的性质。

三级会议定于1789年5月5日开幕,开幕前一天举行了宗教仪式。国王及其家族,各部大臣以及三级会议的代表,列队从圣母院教堂前往圣路易大教堂聆听开幕式弥撒。这是很久没有举行的国家盛典,人们重睹此种情景,无不为之心醉。整个仪式有如盛大节日。许多人从各地涌向凡尔赛;天气异常晴朗,场面装饰得极其华丽。乐队的行进,国王的敦厚和踌躇满志的神情,王后的雍容华贵以及各个等级共同怀有的高贵愿望,使人人感到兴奋。在这里勉强还能看到1614年(那一次三级会议)的仪礼服式,那样的等级序列。僧侣们身穿长袍大氅,头戴方形帽,或者穿紫袍,套白色教衣,走在最前列;其次是贵族,他们都穿着黑色礼服,齐膝上衣,金边袖口,花边领结,亨利四世式有白羽毛的卷边帽;最后是较为寒素的第三等级,着黑衣和短外套,纱领结,帽子上没有羽毛,没有饰带。在教堂里,三个等级代表的座位也各自分开。
……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资料 《法国革命史》 《法国革命史》-简介,《法国革命史》-作者资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80103/170984.html

更多阅读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更全 三国演义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太原),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 ,不可确考。但是,近年来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以及个人使用的印章,故基本可以确定其

声明:《三国演义作者简介资料 《法国革命史》 《法国革命史》-简介,《法国革命史》-作者资料》为网友炫迈阿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