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易文 管易文 管易文-人物生平,管易文-人物评价

管易文,广东廉江人,1896年8月生,原名关锡斌,早年参加“五四”运动和“觉悟社”,赴法国和美国勤工俭学,毕业于爱荷华州师范学院和耶鲁大学,1926年回国后在岭南大学任教,继续从事进步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抗日活动和地下情报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统战部隶属的接待处处长、上海市军管会交际处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1958年任国务院参事(副部级);1995年12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100岁。

管易文_管易文 -人物生平

管易文(1896―1995),原名关锡斌、关学斌,1896年8月生于广东省廉江(石城)县。青少年时代,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他追求光明,追求进步,于1917年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开始接受革命的民主主义思想。

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他即投身于这一伟大的爱国运动的洪流。他曾与马骏、郭隆真、邓颖超等一起,组织“天津学生联合会”,举行罢课游行,反对签署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并参加赴京请愿团,遭到反动军阀政府的逮捕。狱中,他始终坚持斗争,决不屈服。在周恩来等同志的声援、营救下,反动军阀政府被迫释放他和其他被捕的爱国者。出狱后,他于同年秋参加了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组织的“觉悟社”,继续为宣传民主与科学的进步思想,为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同年底,为寻求救国之道,他与徐特立、向警予、恽代英等同船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天1921年辗转赴美国继续勤工俭学,先后在爱荷华州师范学院和耶鲁大学完成学业,并在底特律福特汽车公司做工和进行社会调查。1926年回国后,他先到南开大学任青年会学生部干事。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白色恐怖下,他前往广州,在岭南大学任教,继续从事进步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因宣传抗日,离开岭南。1933年起,他先后在广西柳州垦植实验所和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华新纱厂以社会工作者身份继续从事宣传抗日活动,其间,他曾赴日本考察社会教育。


邓颖超与管易文

1937年“七・七”事变后,管易文学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抗日活动和地下情报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边以教师身份做掩护,动员青年学生参加抗战,一边交往上层人土,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41年3月,受党嘱托,护送多批进步青年学生赴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后即留在苏北、山东等地工作。1942年,在苏中联抗地区紫石县从事教育工作。1945年,在华中建大高干班学习。抗战胜利前夕,管易文学长在华东军区联络部交际处,除负责外国友人的接待和翻译工作外,与国内、外爱国民主人士广交朋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反人民的丑恶行径。1946年春,陈毅同志在山东临沂会见“军调会”美蒋代表,他担任了现场翻译。此后,留在山东解放区,曾先后接待了张克侠、何基沣等起义将领和安置了李仙洲、王耀武、黄维等被俘人员。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后,管易文学长调任中央统战部隶属的接待赴任处长,负责接待知名人士和原国民党和谈代表,并受中央委托,随同邓颖超等同志专程护送宋庆龄赴京。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上海解放后,调往上海市军管会任交际处长。1954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

他努力贯彻建国初期我党在城市建设中制定的工作方针,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发展生产,加速上海市的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1958年,管易文学长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副部级)。

管易文 管易文 管易文-人物生平,管易文-人物评价

1995年12月2日14时1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100岁,他是最后一位离世的“觉悟社”成员。

管易文_管易文 -人物评价

管易文学长在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中,向往光明,追求进步;他在加人中国共产党近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在斗争残酷、环境险恶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始终对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不移。他担任国务院参事以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对参事工作认真负责,忠于职守。他积极参加参事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对法律、法规草案的审议和修改,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他非常重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与党外人士推心置腹,广交朋友。

管易文学长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近年来,他虽抱病卧床,仍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他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谦虚谨慎,虚心好学,严以律己,诚恳待人,始终保持着一个人民公仆的本色。

管易文学长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管易文_管易文 -基本内容

管易文原名关锡斌,1896年出生于广东省廉江县,是参加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学生之一。1919年8月,山东济南发生了军阀镇压学生运动、枪杀爱国人士的惨案。此时他正在天津直隶第一师范学校读书,23日,管易文参加爱国人士组成的3000余人的队伍奔赴北京,向总统徐世昌请愿,当晚被逮捕。

1919年9月,管易文被释放。为了更有力量地开展斗争,他与马骏、谌志笃、郭隆真等人参加了周恩来组织的“觉悟社”。“觉悟社”共20名成员,其中十名男青年的名单是周恩来提出来的,管易文代号为18。

为免遭迫害,同时也是寻求救国之道,1919年12月9日,他与徐特立、向警予、恽代英等一同登上了法轮金字塔号,赴法国勤工俭学。管易文与徐特立一起分配到巴黎东郊莫兰书院补习法语。1920年,周恩来来到法国,他很关心管易文,语重心长地对管易文说:“你太过于感情化,要改造中国是不能这样的。”周总理的这句话,管易文一直铭记着,多年后写回忆文章,他还念念不忘。

1921年,他又辗转赴美国继续勤工俭学,先后在爱荷华州师范学院和耶鲁大学完成学业,并在底特律福特汽车公司做工和进行社会调查。1926年回国后,他先到南开大学,任青年会学生部干事。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白色恐怖下,他前往广州,在岭南大学任教,继续从事进步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因宣传抗日,离开岭南。1933年起,他先后在广西柳州垦植实验所和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华新纱厂以社会工作者身份继续从事宣传抗日活动,其间,他曾赴日本考察社会教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管易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了以情报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抗日活动。1939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改原名关锡斌为管易文。

1942年,管易文来到在苏中联抗地区,不久就担任了紫石中学的英文老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管易文调任中央统战部隶属的接待赴任处长,负责接待知名人士和原国民党和谈代表,并受中央委托,随同邓颖超等同志专程护送宋庆龄赴京。1954年后,管易文任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1958年7月5日,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1995年12月2日,管易文在北京逝世。

与周恩来

中央电视台拍摄《百年恩来》记录片时,管易文已经是百岁老人了。作为“觉悟社”最后的一位健在者,他是剧组开拍后采访的第一人。百岁之年,老人对亲人已经丧失了辨别能力,可当摄制组把总理的照片放到他眼前时,他用颤抖的手抚摸总理的照片,竟然连喊了三声“音容宛在,永别难忘”。这是总理逝世那天,老人亲笔写下的悼词啊。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的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80103/171798.html

更多阅读

刘易鑫 刘易鑫-人物简介,刘易鑫-基本资料

刘易鑫(Raymon),资深娱乐策划人。 毕业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留学加拿大。目前主要涉足于音乐制作与一线艺人宣传推广,演唱会监制等领域。现任微众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孟子焱_刘易鑫 -人物简介刘易鑫,毕业中央音乐学院。20

哈文 哈文-人物经历,哈文-导演经历

哈文( Ha Wen , 1969年4月13日 ),是著名主持人李咏的妻子。1969年4月13日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1991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本科毕业,1995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节目制作系双学位,1996年《一个人和一条法规》获“中国新闻奖”。2003

程熙文 程熙文-人物简介,程熙文-凄风苦雨

程熙_程熙文 -人物简介程熙文,原名楫昌,又名程杲,1905年旧历5月生于云南曲靖陆良县旧州村。父亲程荫南和外祖父骆天骐都是清朝秀才,父亲以教书为业,家境一般。程熙文3岁丧母,靠父亲抚育成人。他自幼聪颖,5岁开始背诵诗词,15岁考取省立曲靖

声明:《管易文 管易文 管易文-人物生平,管易文-人物评价》为网友阳光老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