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虻虫 虻虫-基本内容,虻虫-形态特征

虻虫又称牛蜢,牛虻,牛蚊子,中华虻、白斑虻、灰虻。属虻科昆虫,喜爱舐吸家畜血液,遍布全国各地。 虻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在恒温环境下,20多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另外,虻虫对环境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都很强。虻是典型的吸血昆虫,虻成虫口器刺吸式适于吸血,能将牛马骡驴等牲畜的皮肤刺穿,吮吸其血液,有时攻击人类和其他动物。能传播多种人畜疾病。虻喜栖息于隐潮湿的地方,性喜阳光,成虫多在白天活动,喜在高温强光下的白天活动,中午最活跃。

虻虫_虻虫 -基本内容

【药名】虻虫

【别名】蜚虻、牛虻、牛蚊子、绿头猛钻、牛苍蝇、瞎虻虫、瞎蚂蜂、瞎蠓、牛魔蚊、牛蝇子、瞎眼蠓

【汉语拼音】meng chong

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虻虫 虻虫-基本内容,虻虫-形态特征

虻虫

【英文名】Gadfly

【拉丁文名】Tabanu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abanus mandarinus Schiner 2.Atylotus bivittateinus Takahasi

【科属分类】虻科

【主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干血痨;少腹蓄血;症瘕积块;跌打伤痛;痈肿;喉痹

虻虫_虻虫 -形态特征

形似蜜蜂,体中等,黄绿色,复眼中部有一条细窄的黑色横带,头顶有短毛,触角呈黄色,翅透明,长度超过尾部;腹部有6个体节,具足3对。质松而脆,臭特异而浓。而布虻、雁虻属大型种,江苏虻则属小型种,形态均似上种。

1.复带虻雌虻体长13~17毫米,黄绿色。复眼大型,无细毛,中部有1条细窄的黑色横带。额黄色或略带浅灰;头顶被有短毛。触角黄色,第3节肥大,基部具有粗钝的背突。唇基和颊黄灰色。下颚须第2节浅黄色,被有白色并杂有黑色的短毛。中胸背板、侧板、腹板灰黄色,被有黄色短毛并杂有黑色和黄灰色长毛,翅透明无斑,平衡棒黄色。足3对,中、后足的股节基部1/3处灰色;前足跗节及前足胫节端部黑色;中、后足跗节的端部黑褐色。腹部暗黄灰色;第1~3或1~4腹节背板两侧有大的黄色斑点,中间有暗黄色纵带,宽约为腹部宽度的1/4~1/3。腹部被有稠密的黄色或黄灰色短毛,有时夹杂有黑色短毛。腹面灰色,第1~2或第1~3腹板的两侧黄色。雄虻形状相似,但体较小,复眼被有纤细的灰色短毛。 雌虻吸食牛、马、驴等家畜血液;雄虻不吸血,只吸食植物的汁液。复带虻形似蜜蜂,宽6~9mm。头部呈黑褐色,复眼l对,大而突出,多已脱落,复眼中部有一条细窄的黑色横带。胸部呈黑褐色,背面呈壳状而光亮,两侧生有两对透明薄膜状翅,翅翼超过尾部,胸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3对,腹部棕黄色,被稠密黄色或灰黄色短毛,具6个体节。质松而脆,易破碎。臭气浓。雌虫喜栖于牛马身上吸血,而雄虻则不吸血。所以牛马身上捕到的均为雌虻。

2.雁虻:为虻科昆虫虻属雁虻Tabanus pleskei Krober 的雌虫体。全国多有分布。形状是:形似蜜蜂而大,体长2.1~2.6cm。头部呈黑色或黑棕色,眼一对,裸露。胸部呈灰黑色,翅透明,平衡棒棕色。腹部呈黑色,背板l~3节,两侧具棕红色斑,1~7节中央有一列浅灰三角形带,每节后缘具浅黄横斑,腹板黑色,1~4节浅棕色或粉红色,腹部体色多变。

3.布虻:又名佛光虻。为虻科昆虫虻属布虻 Tabanus budde Portschinskg.的雌虫体。属大型种。形状是:形似蜜蜂而大,体长2.2~2.4cm。前额有黄色粉被,基胛近方形、棕色、有光泽,两侧与眼相接、中胛短黑呈细线,与基胛相连。触角红色,第三节背缘呈拇指状向前突起,胸部盾黑色具5条黄纵纹、侧片具浓密黄毛。翅透明,前缘室及翅脉黄色、腹部呈黑色、足呈黄色,前足股节呈褐色。

4.江苏虻:为虻科昆虫江苏虻 Tabanus kingsuensis Krober.的雌虫体。形似蜜蜂,体长1.2~1.5cm。前额呈灰黄色,胛黑棕色,中胛与基胛融合成柱状,基胛两侧与眼分开,触角黄色。第三节背缘具不明显的钝突,胸部呈灰色,背板具5条明显纵纹,侧片浅灰色具长白毛。翅透明,平衡棒呈棕色、足灰色、胫节浅棕色;后缘具细白横带,腹板黑色,后缘具白横带。

5.中华虻:为虻科昆虫华虻Tabanus manqarnus Schiner 的雌虫体。主产广西。形状是:虫体长椭圆形,长1.7~1.9cm。头宽阔,有一对大的复眼,触角粗短。胸部背面有纵列条纹三条、中间一条最细。腹部背面中央,每节都有三角形的白斑,前后相连,构成一条纵向白纹。口吻肉状,善于刺吮。

虻虫_虻虫 -生活习性

夏秋两季正是牛虻吸食活跃的时节。雌虻常群聚在牛、马、驴等家畜身体上吸吮血液。雄虻不吸血,只吸食植物的汁液。雌虻虫平时居于草丛和树林中,喜阳光、燥热天气,多在白昼活动,以6-8月最活跃。平常居于草丛及树林中。性喜阳光,多在白昼活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虻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在恒温环境下,20多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另外,虻虫对环境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都很强。虻是典型的吸血昆虫,虻成虫口器刺吸式适于吸血,能将牛马骡驴等牲畜的皮肤刺穿,吮吸其血液,有时攻击人类和其他动物。能传播多种人畜疾病。虻喜栖息于阴暗潮湿的地方,性喜阳光,成虫多在白天活动,喜在高温强光下的白天活动,中午最活跃。

于6-8月,戴手套捕捉吸食牛、马等家畜血液的雌虻(雄虻不吸血)。捕捉时用手捏住头部,以防腹内所吸之血流出而降低质量;捏死后晒干。或用蝇拍击打,收集晒干。

虻虫_虻虫 -药用价值

药用论述

名典论述

1.《纲目》:成无己云,苦走血,血结不行者,以苦攻之,故治蓄血用虻虫,乃肝经血分药也。古方多用,今人稀使。

2.《本草经疏》:蜚虻,其用大略与ZHE虫相似,而此则苦胜,苦能泄结,性善啮牛、马诸畜血,味应有咸,咸能走血。故主积聚症瘕一切血结为病,如《经》所言也。苦寒又能泄三焦火邪迫血上壅,闭塞咽喉,故主喉痹结塞也。今人以其有毒多不用,然仲景抵当汤、丸,大黄ZHE虫丸中咸入之,以其散脏腑宿血结积有效也。

3.《本经逢原》:虻虫,《本经》治症瘕寒热,是因症瘕而发寒热,与蜣螂治腹胀寒热不殊。仲最抵当汤、丸,水蛭、虻虫虽当并用,二物之纯险悬殊。其治经闭,用四物加蜚虻作丸服,以破瘀而不伤血也。苦走血,血结不行者,以苦攻之,其性虽缓,亦能堕胎。

4.《药征续编》:按用虻虫之方,曰破积血,曰下血,曰畜血,曰有久瘀血,曰有瘀血,曰妇人经水不利下。曰为有血,曰当下血,曰瘀热在里,曰如狂,曰喜忘,是皆为血证谛也。然不谓一身瘀血也,但少腹有瘀血者,此物能下之,故少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80103/172377.html

更多阅读

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藜科 藜科-基本内容,藜科-形态特征

藜科(Chenopodiaceae)是一种开花植物,有大约100属、1400多种植物,单单在中国大陆就已有有39属170种,在华北和西北生长。本科的主要特征:草本,具泡状毛,花小,单被,雄蕊对萼, 子房2-3心皮结合,1室,基底胎座,胞果,胚弯曲。在克朗奎斯特系统里藜科被

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猫爪草 猫爪草-基本介绍,猫爪草-形态特征

猫爪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的块根,因其块根肉质,数个簇生,近纺锤形,外皮黄褐色,形似猫爪而得名。该属植物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球约有400多种,广布于寒温地带,我国有78种,9变种,主产于长江中下游各地,一般有小毒,有助于解毒散结之功效。除小

声明:《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虻虫 虻虫-基本内容,虻虫-形态特征》为网友猛杯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