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凤尾蕨 凤尾蕨-简介,凤尾蕨-形态特征

凤尾草的别名很多,主要以其叶形和生态环境来命名。全丛颜色嫩绿,叶片披拂,极有风姿,配山石盆景尤妙。地栽应选背阴湿润处,可供成片、成行绿化。叶可配插花。盆栽可点缀书桌、茶几、窗台和阳台,也适用于客厅、书房、卧室做悬挂式或镶挂式布置。全草都可以供药用,它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泻的功效、强筋活络等效,民间多用于治痢疾/和止泻。

凤尾蕨_凤尾蕨 -简介

植物名称: 凤尾蕨

形态特征 凤尾蕨 凤尾蕨-简介,凤尾蕨-形态特征

凤尾蕨
别名: 井栏草、小叶凤尾草
英 文 名: Spider brake
拉 丁 名: Pteris multifida Poir学名 :Pteriscreticavarintermedia
科名:凤尾蕨科Pteridaceae
属名: 凤尾蕨属Pteris
适应地区: 除江浙广布长江以南各省区,向北到陕西南部,向西到西藏东部。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蕨类植物
观赏分类: 观叶类
高度范围: 0.6-0.7 (M)

凤尾蕨_凤尾蕨 -形态特征


凤尾蕨它是陆生矮小蕨类植物,它的高一般在35―45厘米左右,凤尾蕨的根很粗壮,但它的茎比较短,它是直立生长的,并且有有黑褐色条状披针形鳞片。叶二型,簇生,纸质,无毛;叶柄禾秆色,光滑;能育叶卵圆 形,长25-30厘米,宽15-20厘米,一回羽状,但中部以下的羽叶通常分叉,有时基部一对还有1-2片分离小羽片宽1-1.5厘米,边缘锐尖锯齿。孢子囊群沿羽叶顶部以下的叶缘连续分布,像一条突起的虫卵一样,孢子是褐色的,囊群盖狭条形。

凤尾蕨为凤尾蕨科的小型陆生蕨,叶二型;不育叶为一回羽状复叶,羽片条形,上部羽片基部下延,在中轴两侧形成狭翅,上部的羽片无柄,不分裂,先端渐尖,长线形,全缘,顶端的羽片最长,下部羽片常有二至三叉,羽状分裂者具小羽片数枚,长线形,小羽片在叶轴上亦下延成翅,叶脉明显,细脉由中脉羽状分出,单一或二叉分枝,直达边


凤尾蕨

缘,形似凤尾,故而得名;不生孢子囊的营养叶叶片较小,2回小羽片较宽,线形或卵圆形,边缘均有锯齿,孢子囊群线形,沿孢子叶羽片下面边缘着生,孢子囊群盖稍超出叶缘,膜质。能育叶有长柄狭绒形。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井栏边阴湿处 常有生长,因此它又叫井栏边草。它的根茎短,叶簇生,叶丛小巧细柔,姿态清秀,很适合盆栽。

原在欧洲,南非,亚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都有分布,日本、朝鲜也有。在井栏边、石缝、墙根等阴湿处常见其踪影。

凤尾蕨_凤尾蕨 -生长习性

喜温暖阴湿环境,此草有一定的耐寒性,但低于-10度时叶梢会冻枯黄,稍耐旱,怕积水,很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


凤尾蕨良好的钙质土壤中。 原产中国和日本,广泛分布于除云南外的长江以南,向北到河南南部。不论山地丘陵、平原、海岛或城市、乡村均有生长。多生于山谷石缝,井边或灌木林缘阴湿处。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和稍潮湿环境,也耐半阴,极耐干旱。生长适温昼温为21-26度,夜温为10-15度,耐寒,越冬温度不低于5度,冬季在室内养护,叶片仍柔嫩翠绿,冬季时要少浇水,多见阳光。在夏季畏直射阳光,应适当遮光,否则直射时间过长会造成叶片卷曲。

凤尾蕨_凤尾蕨 -种类的分布

西南凤尾蕨:分布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日本、菲律宾、中南半岛、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傅氏凤尾蕨:分布台湾、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广东、广西、云南东南部;越南北部、日本
平羽凤尾蕨:分布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日本
斜羽凤尾蕨:分布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越南北部、日本
隆林凤尾蕨:分布广西西北部、贵州
紫轴凤尾蕨:分布四川、云南、西藏;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
多羽凤尾蕨:分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越南、柬埔寨


凤尾蕨林下凤尾蕨:分布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日本、越南、泰国、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锡金、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条纹凤尾蕨:分布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东北部、云南东南部;日本、越南北部
溪边凤尾蕨:分布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日本、菲律宾、夏威夷群岛、斐济群岛、马来西亚、老挝、越南、印度北部、锡金、尼泊尔
剑叶凤尾蕨:分布浙江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西南部、四川、云南南部;日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度北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波利尼西亚、斐济群岛、澳大利亚
阔叶凤尾蕨:分布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越南北部
欧洲凤尾蕨:分布河南西南部、陕西南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西部、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日本、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斐济群岛、夏威夷群岛

凤尾蕨_凤尾蕨 -作用

凤尾蕨全草都可以供药用,它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泻的功效、强筋活络等效,民间多用于治痢疾和止泻。也可作为青草茶的原料。景观湿地林下可以配置。井栏边草生长旺盛,细柔多姿,耐阴,对空气湿度要求不高,盆栽可点缀书桌、茶几、窗台和阳台,也适用于客厅、书房、卧室做悬挂式或镶挂式布置。在园林中也做阴性地被植物或布置在墙角、假山和水池边。


凤尾蕨

【异名】井口边草(《本草拾遗》),小金星风尾、铁脚鸡(《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80103/172726.html

更多阅读

形态特征 猎隼 猎隼-简介,猎隼-形态特征

猎隼(sǔn)(学名:Falco cherrug)为中型猛禽,隼科隼属的鸟类。猎隼体重510-1200克,体长278-779毫米。多生活于高山和高原。分布广泛,中国和中欧、北非、印度北部、蒙古常见。以鸟类和小型动物为食,可驯养用于狩猎。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船蛆科 船蛆科-简介,船蛆科-形态特征

1930年荷兰的堤岸遭到船蛆的严重破坏。1933年有人提出用杂酚油防治船蛆的方法。中国沿海渔民常用废锅铁钉在船底防止船蛆侵入,或者以火烤船底来消灭船蛆。近年来中国提出“56防除法”,已推广应用,效果较好。世界性分布,中国有10余种。船

形态特征 白条鱼 白条鱼-简介,白条鱼-形态特征

白条鱼,学名:Hemiculter leucisculus,中文别名为白鲦、餐条,江苏兴化叫白料。是Basilewsky于1855年命名。栖息于淡水,深度为0-10米,分布在中国大陆、越南北部、朝鲜半岛、俄罗斯及台湾。台湾分布于北、中、南部各地河川的下游、湖泊及各大

形态特征 吃人鱼 吃人鱼-简介,吃人鱼-形态特征

在南美洲亚马逊河三角洲水域,水平如镜,风景如画,一派祥和的景象。然而,在水下却生活着一种令人生畏的比拉鱼,使人和牲畜不敢轻易下水。当某些生物在河流中泅水渡河时,常常会出现―幕幕惨剧.这里还有一种叫坎迪拉的小鱼,体长不足10厘米,遍体

声明:《形态特征 凤尾蕨 凤尾蕨-简介,凤尾蕨-形态特征》为网友笙歌绝笙箫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