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令 尚书令 尚书令-简介,尚书令-尚书的地位

尚书令,官名。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汉沿置,职权不大。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相权、巩固皇权,从而设内朝官,任用少府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秉其它职权者,可以“领尚书事”(即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例如西汉司马迁受腐刑后,担任”中书谒者令“,兼职尚书事。但也有以尚书令而“领尚书事”者,则权职重大。西汉成帝时,随着朝廷的政务越来越繁琐,尚书的权力日益庞大,开始实行分曹治事,始置五曹尚书;各曹以尚书令为首,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执行一切政令的首脑。但由于是内朝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

尚书令_尚书令 -简介


尚书令.印尚书权力很大,但由于是内廷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朝廷重臣秉权者,以录尚书事为名。武帝用宦者,改置中书谒者令,西汉时的张安世、五鹿充宗等都担任过尚书令。汉武帝置四尚书,而尚书令当时还没有成为尚书台的长官,《汉官名秩》记载的皇帝赏赐中,尚书郎、尚书丞赏赐钱比尚书令多,“大将军、三公,腊赐钱各三十万,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特侯十五万。卿十万。校尉五万。尚书丞、郎各
万五千。千石、六百石各七千。侍御史、谒者、议郎、尚书令各五千。”权限应该还是汉武帝时期中书谒者范围,只是中书令的谒者,负责宣读诏书。成帝仍用士人。所掌为章奏文书,以为天子近臣,在西汉后期,职权渐重。东汉政务均归尚书台,其主官尚书令在制度上属于少府,秩仅千石,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事权。南北朝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尚书令日益尊贵。隋、唐以三省(中书、门下、尚书)长官为宰相,尚书令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唐朝加强中书门下省地位后尚书令不常置,改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宋尚书令班次在太师之上,为亲王、使相兼官,无实职。元曾设尚书省,而未设尚书令。

尚书令_尚书令 -尚书的地位


尚书令丞相与内阁
秦汉定制,以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太尉掌军,御史大夫掌监察,又兼为丞相之副,其相互制约的作用。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但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的。魏文帝置中书监、令,自是事归台阁,历南北两朝,皆以中书监、侍中、尚书令、仆射诸官掌机密,这就是中书监、令成为宰相的起源。而丞相只作为优礼大臣的崇高官位,不甚假以事权。一直到南宋孝宗以后,才又采用左右丞相名称,辽金元亦同。明初亦设左右丞相,不久即废。至成祖时置内阁,只以内阁诸臣参与机务,至此以后不再有丞相之名。
到清时,大学士赞理机务,表率百僚,但兼殿内及六部尚书衔。到雍正以后,军机处成立,为全国政务中枢。至清末,又成立内阁。
六部
清代六部的执掌如下:
吏部:主管文官的登记,资格的审查,成绩的考核及任免、升降、转调、俸给、奖恤等事的审查。人员编制:尚书二人,左右侍郎二人,下设文选司,管理文员的选用;考功司,考功过;稽勋司,掌更名改籍终养服制;验封司,掌封赠袭荫。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各部同)。
户部:主管户口、赋税、薪饷、铸币。其编制为尚书二,侍郎二,下设十四清史司。属于户部的有下列二机构:户部三库(银库、段匹库、颜料库)、户部仓场衙门。
礼部:主管国家典礼和教育、贡举。编制:尚书、侍郎,下设仪制司、祠祭司、精膳司、铸印局。
兵部:主管练兵、武器和武官一切政令。编制:尚书、侍郎,下设武选司、车驾司、职方司、武库司。
邢部:主管国家的法律刑罚。编制:尚书、侍郎,下设十八司(按省分)和赃罚库司库(收赃银送户部)、律例馆(修法令条文)。
工部:主管土木兴建和水利等。编制:尚书、侍郎,下设营缮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节慎库、制造库、料作所、琉璃窖监督、皇木厂监督、管理街道厅。
朝代 宰相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邢部 工部
三代 相 殷太宰、周冢宰、天官太宰卿 夏司徒、殷司徒、周地官大司徒卿 殷太宗、周大宗伯卿、上宗、太宗、宗人 夏司马、殷司马、周夏官大司马卿 夏司寇、殷司寇、周秋官大司寇卿 夏司空、共工、殷司空、周大司空卿
秦 丞相、 相国 尚书不分曹 尚书不分曹 尚书不分曹 尚书不分曹 尚书不分曹
汉 相国、 丞相 常侍曹尚书、二千石曹尚书 计相大司农、民曹尚书 客曹尚书三公曹尚书
后汉 太尉、 尚书令 吏曹尚书选部尚书 大司农卿、民曹尚书 南主客曹尚书、北主客曹尚书 二千石尚书
三国 蜀丞相、吴丞相、魏尚书令 魏吏部尚书、吴选曹尚书魏度支尚书、左民尚书、民曹尚书 魏客曹尚书、祠部尚书 魏五兵尚书
晋 丞相、相国司徒、中书令 吏部尚书 度支尚书、左民尚书、右民尚书 祠部尚书 五兵尚书驾部尚书 三公尚书 屯田尚书
南朝 丞相、尚书令、中书监、令 吏部尚书 度支尚书、左民尚书 祠部尚书 五兵尚书 都官尚书 起部尚书
北魏 丞相、尚书令、中书监、令 吏部尚书 度支尚书、左民尚书、右民尚书 仪曹尚书祠部尚书七兵尚书驾部尚书 都官尚书
北齐 丞相、尚书令、中书监、令 吏部尚书 度支尚书 殿中尚书祠部尚书 五部尚书 都官尚书 起部尚书
后周 大丞相、大冢宰 天官大冢宰 大司徒卿 春官大宗伯卿 大司马 大司寇卿 大司空卿
隋 内史、纳言 吏部尚书 度支尚书、民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都官尚书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唐 尚书令、内史令、左右仆射 吏部尚书、司列太常伯、天官尚书、文部尚书 度支尚书、司元太常伯、户部尚书、地官尚书礼部尚书、司礼太常伯、春官尚书 兵部尚书、司戎太常伯、武部尚书 邢部尚书、司刑太常伯、宪部尚书、秋官尚书工部尚书、司平太常伯、冬官尚书
五代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宋 太宰、少宰、丞相、、仆射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辽 南、北府左宰相、南、北府右宰相、中书令 南院枢密使、吏部尚书 南院大王北院大王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伊勒希巴 工部尚书
金 尚书令、丞相平章政事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元 中书令、丞相平章政事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明 中书丞相内阁大学士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清 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大臣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九寺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兼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历代因之。
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改为大理院。
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末废。
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尚书令_尚书令 -品级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这里的太师、太傅、太保……只是对大臣的一种荣誉加衔??史是巡抚的加衔;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最高长官,兼了都御史的头衔,就可以有弹劾权。这些都是空衔而不是实职。

尚书令_尚书令 -著名人物

尚书令 尚书令 尚书令-简介,尚书令-尚书的地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80103/172762.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四大奇案:清华大学投毒案

朱令简介朱令1973年11月24日,朱令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吴承之,母亲朱明新。朱令有一个比她大四五岁的姐姐吴今(是北京大学生物系学生,并在1989年4月野三坡春游时意外身故)。朱令从小就学习钢琴,15岁时开始学习古琴。1992年,朱令

汉中王刘备时,尚书令和军师将军谁牛逼 刘备第一个军师

诸葛亮的三级跳: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丞相。法正两级跳:军议校尉、尚书令。按照幅度而言,法正的跨越幅度远超诸葛亮,主要由于前期职务过于卑微,留下太多遐想空间。试想但凡刘璋给块肉,法正不会这么卑鄙叛变。卖了刘璋而能在刘备集体荣任

绝伦暴徒(一 巧妙绝伦

绝伦暴徒尚可 著作者简介尚可,本名范浩然,一九六九年底出生于哈尔滨。传媒人,曾创办数本电影和文艺类杂志。西西弗斯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

尚品网 尚品网-简介,尚品网-名称解读

尚品网,国内领先高端时尚和奢侈品购物网站,中国首家获得品牌授权、正价销售欧美高端时尚和奢侈品牌应季新品的购物网站。尚品―中国领先的奢侈品与高端时尚全购物平台,旗下拥有尚品网和尚品奥莱两家网站。2014年9月26日,Topshop官方正式

标书翻译 标书翻译-简介,标书翻译-概述

标书翻译_标书翻译 -简介尚才标书翻译是整个投标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标书翻译必须表达出投标人的全部意愿,不能有任何疏漏。标书翻译也是投标人投标编制投标书的依据,投标人必须对招标人的标书内容进行实质性的响应,否则将被判定为无

声明:《尚书令 尚书令 尚书令-简介,尚书令-尚书的地位》为网友沉鱼一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