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花的革命生涯 胡底 胡底-生平介绍,胡底-革命生涯

胡底(1905―1935),1905年3月10日出生于安徽省舒城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胡底作为中共中央特科卓越的情报员和钱壮飞、李克农一起,打进蒋介石的最高特务机构――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龙潭虎穴,传递出大量敌人的机密情报。为表彰他们的大智大勇,周恩来曾经给予“龙潭三杰”的赞誉。3人中间,胡底年岁最小,钱壮飞长他9岁,李克农长他6岁。李克农说:“胡底年纪最轻,而文笔才华最高。”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他惨遭张国焘杀害,年仅30岁。

胡底_胡底 -生平介绍


龙潭三杰(左起:胡底、李克农、钱壮飞)1905年3月10日,胡底出生于安徽省舒城县干汊河镇新街松元村一户工商业者兼地主的家庭。原名胡百昌;别名有北风、胡马、裳天、伊于胡底等。幼年随伯父胡继章读私塾,15岁时进入舒城城关植民小学。1921年,高小还未毕业,胡底以优异成绩考入合肥省立第二中学。1923年,刚进中学读了两年,便又考入北京中国大学。

1924年,胡底经过同学吴鹿鸣的介绍,在北京的安徽会馆和钱壮飞相识。钱壮飞夫妇当时在北京医学专科学校读书,二人从此来往密切,成为挚友。当时钱壮飞住在北京西城平安里,胡底经常前来聚谈。1925年。他和钱壮飞、张振华夫妇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从中国大学毕业后。就住在钱家。

王大花的革命生涯 胡底 胡底-生平介绍,胡底-革命生涯

1926年,钱壮飞、胡底和徐光华合办了一家电影公司――“光华电影公司”。当时拍摄的《燕山侠隐》是我国早期的一部故事片,曾经送到日本放映。胡底和钱壮飞全家上阵,都当演员。钱壮飞年仅11岁的女儿蓁蓁也在片中扮演角色,父女同合演出,以后蓁蓁化名黎莉莉。当时,他们一面扮演影片里的角色,一面借此掩护党的秘密工作。

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28日,李大钊在北京被张作霖杀害。胡底和钱壮飞夫妇也就上了敌人的黑名单,受到反动政府的通缉。胡底得到党组织报警马上改名胡马,字“北风”;钱壮飞和他同时改名,化作“南飞”。

这年冬天,他们一起离开北京,转移到上海。1928年春,胡底为了维持生活,应聘进入上海影片公司。其时,钱壮飞已经打进徐恩曾任局长的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受到徐的信任。

钱壮飞自从1928年考进徐恩曾办的无线电训练班,日益得到他的信任。1928年秋天,徐恩曾被蒋介石任命为上海无线电管理局长后,就将钱壮飞留在身边,担任该局秘书,后任徐的私人秘书。徐是国民党C.C.系统头子陈果夫、陈立夫的亲信,所谓无线电训练班和无线电管理局,实际上是国民党的特务机构。当钱壮飞了解到这些之后、很想向党组织谈谈有关情况,希望得到党的高层领导指示:他在这里该当如何应付?

这时,李克农化名李泽田,在中共沪中区委会任宣传委员。有一天,忽然在一家电影公司摄影棚内遇到胡底。他们是安徽同乡,在芜湖时就相识,一起参加革命活动。经过胡底的安排,这年11月初一个晚上.钱壮飞和李克农在胡底那个摄影棚里见了面。听完钱壮飞详细讲的这段经历,李克农说,你一个人在里面的确不好周旋,有没有办法再楔个钉子进去?钱壮飞想了想说.眼前倒是有个很好的机会:上海无线电管理局正在招兵买马,扩充人员。现在缺少广播新闻编辑,要公开招聘。希望党组织利用这个时机,派人打进上海无线电管理局。

李克农将有关情况通过中共江苏省委报告了中央,并且提出自己愿意报考国民党无线电管理局.和钱壮飞、胡底在国民党特务机构里建立共产党特别小组的建议。周恩来同意李克农的建议。

经钱壮飞安排,李克农经过认真准备,以优异成绩连闯几关,于12月间考入了上海无线电管理局,被任命为该局的广播新闻编辑。不久,又经钱壮飞介绍,胡底也进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工作。

1929年12月,陈立夫筹划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进行秘密侦察、审讯的反共特务机构,责成徐恩曾来办理这件事。

徐恩曾到南京一上任,随即委托钱壮飞以其机要秘书名义,在南京组织一个秘密指挥机关。这时,根据中央特委的指示,李克农、胡底也趁此机会打进国民党这个最高特务机构

1930年下半年湖底被派往天津筹建长城通讯社。这是国民党特务机关在北方的分支机构,归南京长江通讯社管辖。胡底出任社长。南京、天津方面每有紧急情报,钱壮飞和胡底就立即报告在上海的李克农,由李克农通过陈赓及时转报中共中央。

1931年4月,顾顺章被捕叛变,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和特务机关连续向蒋介石、徐恩曾报告顾顺章叛变的电报。4月25日夜里均被钱壮飞在调查科“大本营”里截获;他立即派人赶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报警。经周恩来、陈云等领导采取紧急措施,中共中央领人、中共中央江苏省委以及共产国际在沪机关全部迅速地安全转移,使党组织避免了一场特大灾祸。

这时,胡底还在天津。得知顾顺章叛变的那天晚上,李克农用暗语给胡底发了一个电报:“胡底,克潮病笃。”这是他们事先约定的暗号:“克”是说李克农,“潮”指钱壮飞的别名钱潮,“病笃”意即事态严重,必须立即行动。胡底接到电报,乘坐外国轮船离开天津。胡底离开天津以后,4月30日凌晨,国民党特务勾结日租界捕房赶到长城通讯社搜捕。当时李克农和从南京潜入上海的钱壮飞也都早已在上海闸北地区隐蔽起来。

胡底同钱壮飞于1931年8月一起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李克农到达中央苏区的时间稍迟一些。进入苏区以后,他们一直担任政治保卫工作,李克农任国家保卫局长,钱壮飞任红一方面军红军政治保卫局长、胡底任国家保卫局执行部审讯科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胡底任中央军委侦察科科长。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的达维地区会师。8月间,红军总部将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北上,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和总参谋长刘伯承随左路军行动。但在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张国焘突然擅令左路军全部和右路军的一部南下,并同党中央分裂。跟随朱德、刘伯承在左路军工作的胡底,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异常不满,常在一些场合流露他的愤懑。张国焘得知后恼羞成怒,竟将他和李克农、钱壮飞诬陷为“国民党特务”,给他扣上“反革命”的帽子,严格控制起来,取消了他的乘马和勤务员,逼他带病自己背着背包“戴罪”行军。这年9月行至斯达坝与松岗之间,张国焘竟下令将其杀害。

全国解放后,周恩来曾经多次谈到胡底和钱壮飞、李克农打进国民党最高特务机关后,对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说。如果没有“龙潭三杰”,我们这些人早就不存在了。

胡底_胡底 -革命生涯

“五四”运动爆发后,革命运动在北京蓬勃发展,得以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向导》、《晨报》,从而萌发救国救民的愿望,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23年,在中国大学毕业后,住于钱壮飞家里。
1925年和钱壮飞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至1927年,相约钱壮飞与别人合办“兴华电影公司”,以此掩护革命活动。
1927年底,和钱壮飞离京,经天津到达上海。
1928年春,应聘到上海影片公司当演员。在此期间,他利用演电影作掩护进行革命工作,曾被誉为“东方范明克”。后因受军警缉捕,辗转到达杭州。1929年春,曾于浙江建设局工作。不久,又和钱壮飞回到上海。同年12月,中央特委决定派他与李克农、钱壮飞打入国民党最高特务组织。他先在南京主持“民智通讯社”,后到天津办“长城通讯社”,又复转南京中央饭店设立“长江通讯社”。为党中央、红色根据地提供了大量重要军事机密情报。
1931年8月,胡底和李克农、钱壮飞先后离开上海到江西苏区。此后,他与李、钱频繁往返于北京、天津、上海,和敌人进行多次惊心动魄的斗争,被誉为“龙潭三杰”。在苏区4年中,他除在保卫局工作外,还在中央苏区剧团多次编、演意寓于政治宣传的话剧、活报剧、双簧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胡底任中革军委侦察科科长。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的达维地区会师。8月间,红军总部将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北上,但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张国焘突然擅令左路军全部和右路军的一部南下,并同党中央分裂。跟随朱德、刘伯承在左路军行动的胡底,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不满,常在一些场合流露出愤懑情绪。张国焘得知后竟将他诬陷为“国民党特务”,给他扣上“反革命”的帽子。1935年9月,张国焘竟下令将胡底杀害。

胡底_胡底 -人物经历

多才多艺


胡底胡底俊逸潇洒,多才多艺,对文学和艺术造诣很深。他爱音乐,擅演戏,专演武侠为内容的片子,曾扮演过《昆仑大盗》中主角,被人誉为“东方范明克”(范明克是美国武打明星)。胡底吹、打、弹、唱样样见长,文笔酣畅遒劲,谈吐诙谐风趣,善交际、乐助人,只要有钱,决不吝啬,在社会上颇有吸引力。这一切,正是他打进敌人心脏并能站隐脚跟取得信任的有利条件。

革命宣传

胡底到江西苏区后,主要从事政治保卫工作和文化教育事业。1931年12月,在红军反“围剿”不断取得胜利和全国抗日反蒋浪潮推动下,国民党第26路军约一万七千人在江西宁都起义,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宁都起义使红军增加了一支新的力量,但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工作却是一个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为此,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要胡底、钱壮飞、李伯钊三同志组织演剧队、宣传队,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行前,胡底等三同志请示毛主席。毛主席指示说,第一要稳定他们的政治情绪,他们过去为军阀打仗,现在是为苏维埃而奋斗。过去当白军,现在是红军。第二,要想尽各种方法去向他们宣传过去是为谁送命,现在是为谁牺牲。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胡底、钱壮飞、李伯钊编演了《为谁牺牲》这出戏。主要内容是一个白军士兵怎么受苦,后来终于投奔红军。胡底在剧中演当兵的。由于这出戏能抓住为谁牺牲这一实质性问题,加上胡底等同志出色的演技,演出十分成功,引起士兵的共鸣,反响很大,大大推动了部队的思想教育工作。此外,剧团同志还为他们补衣服,关心他们的伤员,使他们深受感动。后来这个剧团还到左权的十五军以及十三、十四军演这个戏。
为教育原26路军中的中高级军官,胡底等同志还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人演出不同内容不同特点的戏。他们演出了根据苏联话剧《黑人吁天录》改编的《黑奴恨》。这个戏写的是奴隶主怎么压迫黑奴的事。此戏表面上不关中国的事,也不关红五军团的事,但从黑奴遭受的非人折磨中,一种为黑奴鸣不平报仇雪恨的感情在军官的心中升腾,很多军官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在这里,胡底的才华得到了充分施展。后来为加强苏区的宣传工作,胡底又同钱壮飞、李伯钊等同志筹建“高尔基戏剧学校”,为苏区培养了一大批宣传文化工作人员。

话剧创作

在苏区的三年多时间里,胡底勤勤恳恳,以丰富的政治内容和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献身于党的文化教育工作。在红军是创作剧本最多的一个。他不但组织红军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发动一些干部编写短小精悍的话剧为部队演出,而且经常同李克农、钱壮飞、李伯钊等同志自编自导自演,宣传党的政策,揭露敌人的反动面目,提高红军战士的政治觉悟。在苏区三年,他先后编、演过《为谁牺牲》、《黑奴恨》、《庐山之雪》、《杀上庐山》、《战斗的夏天》、《无论如何要胜利》、《赵一曼》等剧。他的文艺天才和创作才能,受到了聂荣臻等领导同志以及广大红军指战员的敬佩。聂荣臻称他“多才多艺”、“很有创作才能”;李克农赞誉胡底年纪最小,而文笔才华最好。

胡底_胡底 -荣誉

1981年12月8日,国家民政部根据共中央调查部的建议,追认胡底同志为革命烈士。

胡底_胡底 -历史评价

胡底自参加革命以来,对党忠心耿耿,对敌无比憎恨,以卓越的才华,极其英勇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他是我党初期情报战线上的三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电影艺术最早的一个,是红军时期宣传教育战线的骨干。他为中国革命事业,为保卫党中央和党的地下组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祖国和人民的好儿子。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

全国解放后,周恩来曾经多次谈到胡底和钱壮飞、李克农打进国民党最高特务机关后,对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说。如果没有“龙潭三杰”,我们这些人早就不存在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80103/173295.html

更多阅读

《延安颂》词作者莫耶坎坷的革命生涯 王大花的革命生涯豆瓣

《丽萍的烦恼》检讨会始末一个很偶然的机缘,笔者有幸认识了年逾七十的陈淑媛(莫耶)亲弟弟陈文炳先生。陈老自幼赴兰州跟随大姐莫耶读书,感情极深,得知笔者正在整理莫耶资料,将其大姐日记慷慨赠阅。时人只知《延安颂》,却不知这是出自时仅二

声明:《王大花的革命生涯 胡底 胡底-生平介绍,胡底-革命生涯》为网友霸气称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