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疾病病因 猩红热 猩红热-疾病简介,猩红热-病因

猩红热是由产生红疹毒素的乙型溶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由于病中发有鲜红皮疹,密集处可以连成红色一片,一望猩红,故有猩红热之称。又因为易在咽喉部位出现红肿溃烂,故中医又叫它“烂喉痧”或“烂喉丹痧”。本病四季都有发生,但尤以冬春季节多见,更以学龄儿童发病较高,多发生在幼儿园及小学学校集体生活的地方,其传染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通过呼吸道而传播细菌。

猩红热图片_猩红热 -疾病简介

猩红热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病中发有鲜红皮疹,密集处可以连成红色一片,一望猩红,故有猩红热之称。又因为易在咽喉部位出现红肿溃烂,故中医又叫它“烂喉痧”或“烂喉丹痧”。本病流行季节多在春冬,受染以儿童为多,但成人亦有染病。本病是由“温热疫毒”之邪,内蕴肺胃,毒郁于里,灼伤营阴所致。由于邪自外来,故开始多见肺卫症状,如恶风寒、发热等,疫毒在里,为热所蒸动而向外透发,其上冲于咽就出现咽喉红肿、溃烂的症状,外出于肌表,就见到红色皮疹。

猩红热图片_猩红热 -病因


猩红热β型溶血性链球菌,直径0.6~1.0μm,呈链状排列,呈乙型溶血反应,故也称其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形或卵圆形,无芽胞,无鞭毛。在有血或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β型溶血性链球菌按其细胞壁上所含多糖抗原的不同又分为18个组,A组链球菌约有80多种血清型。
任何一种血清型的A组菌只要能产生足够的红疹毒素都可以引起猩红热。M蛋白是链球菌有致病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抵抗机体白细胞对它的吞噬作用,机体感染后可获得对M蛋白的特异性免疫力,且可保持数年但只对同型菌株免疫。
A组链球菌大多数可产生毒素和酶类,构成此菌的致病力,如红疹毒素,该毒素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抗原性,可使易感者数次患猩红热溶血素O和S,能破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并能引起组织坏死透明质酸酶链激酶(溶纤维蛋白酶)可溶解组织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细菌易于在组织中扩散链激酶,使血液中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或可溶解已凝固的血块。

猩红热图片_猩红热 -基本病症


猩红热猩红热,潜伏期2~5天,起病急骤,发烧,咽痛为早期症状,较重者可有头痛,呕吐,其后有舌乳突肿胀,先是白色舌,而后舌苔变黄,粗糙,有红刺,同时后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大约在发病后24小时有皮疹出现,全身均可是红色栗粒样皮疹,疹与疹之间皮肤发红,无正常皮肤,在皮肤皱折部位皮疹密集呈线状,口唇周围不出皮疹而显苍白,形成一个围绕口周的苍白圈,一般2天达高峰,发后慢慢消退,2-4天退净,体温逐渐下降,疹退后7天左右开始脱皮屑,轻者呈糠屑样脱落物,重者见大片脱皮。

猩红热图片_猩红热 -病原学

发病机理


猩红热

主要致病菌为B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菌株,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咽部引起化脓性病变,毒素入血引起毒血症,使皮肤产生病变,严重时肝、脾、肾、心肌、淋巴结也可出现炎症性病变。个别病人于病期2~3周后可在全身多器官组织产生变态反应性病变。

病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直接传染,也可由带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偶尔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传播。

流行病学

本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主要多见于5~15岁儿童。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其他感染病人也可视为传染源。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一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由于本病毒不耐热、对干燥抵抗力弱,故间接接触传染可能性小。人群普遍易感,加之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故猩红热可再感染。

猩红热图片_猩红热 -症状类型


猩红热起病急剧,突然高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若细菌是从咽部侵入的,则扁桃体红肿,可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渗出性膜,软腭黏膜充血,有点状红斑及散至性瘀点。发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见舌乳头红肿肥大,突出于白色舌苔之中,称为“白色杨梅舌”。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舌色鲜红,舌乳头红肿突出,状似杨梅,称“红色杨梅舌”,同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出现细小密集的红斑,压之褪色,约36小时内遍及全身。肘弯、腋窝、腹股沟等皱褶处,皮疹更加密集而形成深红色或紫红色瘀点状线条称“帕氏线”。由于两颊及前额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鼻周围呈现特征性口周苍白,称“环口苍白圈”。皮疹出现48小时内,疹达高峰,皮疹呈弥漫性猩红色,重者可有出血疹。皮疹持续2~4天后,皮疹按出现顺序消退。起病第7~8天开始脱屑,全身性,尤其后掌、足跖为大片脱皮,像手套、袜套状。重者有脱发。

猩红热图片_猩红热 -临床诊断

白细胞计数增加,多数达10×10~20×10/L,中性粒细胞增加达80%以上,核左移,胞浆中可见中毒颗粒及窦勒氏(Dohle)小体,嗜酸粒细胞初期不见,恢复期增多。

诊断

(一)接触史:有与猩红热或咽峡炎病人接触史者,有助于诊断。

(二)临床表现:骤起发热、咽峡炎、典型的皮疹、口周苍白、杨莓舌、帕氏线、恢复期脱皮等,为猩红热的特点。

(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增高达10×10~20×10/L,嗜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红疹毒素试验早期为阳性。咽试子、脓液培养可获得A组链球菌。

鉴别

(一)麻疹:病初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第3~4病日出疹,疹型与猩红热不同,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面部发疹。颊内黏膜斑及白细胞计数减少为重要区别。

(二)内疹:起病第一天即出皮疹。开始呈麻疹样后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但无弥漫性皮肤潮红。退疹时无脱屑。耳后及枕下淋巴结常肿大。风疹病毒特异抗体效价上升等有助诊断。

(三)药疹:有用致疹药物史。皮疹有时呈多样化表现,分布不均匀,出疹顺序由躯干到四肢。全身症状轻,与皮疹的严重程度不相称。本病无咽峡炎、杨莓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亦能产生红疹毒素,可以引起猩红热样的皮疹。鉴别主要靠细菌培养。本病进展快,预后差,应提高警惕。

(五)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本病好发于4岁以下乳幼儿,病理特征为血管炎。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烧起病,热程1~2周;眼结膜充血,舌似猩红热之草莓,口腔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颈、颌下、腹股沟),不化脓,不粘连;手指及指(趾)末端对称性水肿;皮疹呈多形性,主要见于躯干部,表现猩红热样,不痒或轻度瘙痒,红疹消退后有糠状或膜状脱屑。该病往往伴有心血管病变,消化道病变,泌尿系病变等。化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细胞增高,有时血小板增加,血沉增快。

猩红热图片_猩红热 -并发症

(一)化脓性并发症:可由本病病原菌或其他细菌直接侵袭附近组织器官所引起。常见的如中耳炎、乳突炎、鼻旁窦炎、颈部软组织炎、蜂窝织炎、肺炎等。由于早期应用抗菌疗法,此类并发症已少见。

(二)中毒性并发症:由细菌各种生物因子引起,多见于第1周。如中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等。病变多为一过性,且预后良好。

(三)变态反应性并发症:一般见于恢复期,可出现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及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急性肾炎时一般病性轻,多能自愈,很少转为慢性。

猩红热图片_猩红热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邪侵肺卫

主症:发热骤起,咽部红肿疼痛,皮肤潮红,可见隐约细小红点,点如锦纹,舌质红苔薄黄。次症:头痛,或伴有呕吐,脉浮数。

理化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多价红疹毒素试验阳性。

辨证要点:本证为痧毒疫疠之邪侵犯肺卫,肺胃受邪,其气失和,故见发热、头痛、咽喉红肿疼痛等症状;皮肤潮红,可见隐约细小红点,状如锦纹,为痧毒由里出表的反映。

治疗原则: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方药运用:解肌透痧汤加减,葛根、蝉蜕、浮萍、淡豆豉、荆芥、射干、桔梗、马勃、牛蒡子、甘草、连翘、竹茹、僵蚕。


蝉蜕

2.毒在气营

主症:壮热不解,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瘀点,疹由颈、胸开始,继而弥漫全身,见疹后的1~2天,舌苔黄糙,舌质红刺,3~4天后舌苔呈剥脱,舌面光红,舌质紫红有刺,状如杨梅,脉数有力。

次症: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理化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咽拭子涂片免疫荧光检查或培养可见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辨证要点:本证为毒热窜人气营,气血受邪,血热熏蒸,因而形成毒在气营的病理变化。痧毒外达,其热必炽;毒火上攻咽喉,则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痧毒犯营,痧火透达表现为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痧点;舌为心之苗,痧毒火热及心,心热上熏舌体,故见舌刺红肿似“梅”。

治疗原则: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运用:凉营清气汤加减,生石膏、连翘、薄荷、甘草、生地、丹皮、赤芍、犀角(水牛角代)、栀子、黄连、石斛、竹叶、玄参、白茅根、芦根。若丹痧布而不透,壮热无汗者,方中去黄连、石膏,加淡豆豉、浮萍,用以表散,促使痧疹透达;若苔糙、便秘、咽喉腐烂气味秽臭者,方中去石斛、竹叶,加大黄、玄明粉,以通腑泄火。病程中若见高热、头痛、呕吐、神昏、抽搐,舌苔黄糙、舌质红绛,脉数等症,为痧毒内陷心肝之变证,治宜镇惊熄风,药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

3. 疹后伤阴

主症:丹痧布齐后1~2天,开始皮肤脱屑,伴有低热,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次症:咽喉糜烂疼痛减轻,唇口干燥,或伴有干咳,食欲不振,大便秘结。

理化检查:血象一般正常,多价红疹毒素试验阴性。

辨证要点:本证为痧毒疫火外达肌肤,阴伤液枯,从而致肌肤失润而枯,随之脱落;肺胃阴伤,故见低热、舌红少津、唇口干燥、食欲不振等症。

治疗原则: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药运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玄参、桔梗、甘草、芦根。若低热不解者,加地骨皮、银柴胡;食欲不振者,加佛手、麦芽;大便干结者,加知母、火麻仁。若见发热、心悸、胸闷、神疲、多汗、肢节疼痛,舌苔薄、舌质淡红,脉数无力,或结代等症,为毒热伤及心气、血脉所致,治宜益气养血,滋阴宁心,药用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人参、当归、丹参、生地、麦冬、石斛、五味子、柏仁、桂枝。

老年精神疾病病因 猩红热 猩红热-疾病简介,猩红热-病因

中药处方(一)

组成:板蓝根10克 生石膏18克 竹叶3克 赤芍5克丹皮3克 芦根10克 生地12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3克玄参6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80103/173394.html

更多阅读

老年精神疾病病因 尿潜血 尿潜血-疾病病因,尿潜血-疾病诊断

尿潜血,是通过尿常规检查出来的,尿常规中有一项红细胞。如果红细胞增多(正常是阴性的),以其数量来讲,少数就可以称为尿潜血,而尿潜血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指标,到底是阴性还是阳性,如为阳性,是几个加。一般出现尿潜血要考虑肾脏的问题或者是尿路

老年精神疾病病因 发烧[疾病] 发烧[疾病]-概述,发烧[疾病]-病因

医学术语,又称发烧。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又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

声明:《老年精神疾病病因 猩红热 猩红热-疾病简介,猩红热-病因》为网友薄情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