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蛰的典籍记载 左衽 左衽-典籍记载,左衽-文化含义

衽,衣襟。左衽,我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宪问》。服饰左衽是周边落后民族相对于汉族在服饰、文化和生产生活上存在显着差异的外在表现;在华夏文化中,人们认为生者衣襟左衽是对华夏传统文化与精神的背离,或用“左衽”表示落后、野蛮的异族;在儒家“尊王攘夷”思想基础上,“左衽”更被视为家园遭入侵、占领,甚至国家被异族灭亡、华夏文明沦落的标志。2013年4月,北京市医管局公布了新款病号服,很多人都认为这几套服饰设计不错,但市民发现,其中的男式病号服设计为左衽(即在汉服中,右襟将左襟掩盖,记者注),而传统习俗中,丧服也是左衽。

左衽_左衽 -典籍记载

《礼记・丧大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

《十三经注疏.尚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予小子永膺多福。

东汉郑玄注云: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发左衽之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我小子亦长受其多福。

《汉书》:《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而兽心。

谢灵运《撰征赋》:中华免夫左衽,江表此焉缓带。

唐朝颜师古注《汉书》:右衽,从中国化也。

隋唐陆德明云:衽,而甚反,又而鸩反。

陆游:尔来十五年,残虏尚游魂。遗民沦左衽,何由雪烦冤。

王夫之:当石晋割地之初,朔北之士民,必有耻左衽以悲思者。

左衽_左衽 -文化含义

考察爱国诗人陆游的《剑南诗稿》,有六处包含“左衽”词汇的诗句,充分表达了诗人面对华夏故土沦陷的沉痛心情和收复中原的坚决志向;再如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总结并反思汉族历史教训时,痛定思痛,多次提及“左衽”,用以表示汉族人民遭奴役或华夏文明的沦落。考察二十四史中关于“左衽”的记载,除记术汉文明周边地区的异族风俗,基本都是汉族精英对左衽代表败亡的持续不断的否定和排斥――这些史料中并无反面案例,而中国人对左衽的排斥贯穿于二千多年的历史,表明反对左衽是华夏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总结“左衽”的文化含义:

服饰左衽是周边落后民族相对于汉族在服饰、文化和生产生活上存在显着差异的外在表现;在华夏文化中,人们认为生者衣襟左衽是对华夏传统文化与精神的背离,或用“左衽”表示落后、野蛮的异族;在儒家“尊王攘夷”思想基础上,“左衽”更被视为家园遭入侵、占领,甚至国家被异族灭亡、华夏文明沦落的标志。

左衽_左衽 -相关成语

披发左衽(pī fà zuǒ rèn)

【解 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出 处】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用 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借指沦陷为异族统治。

左衽_左衽 -相关事件


左衽

历史教材屈原服装错误

关于惊蛰的典籍记载 左衽 左衽-典籍记载,左衽-文化含义

2012年10月17日,网友“lishuman”质疑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中屈原所穿服装出现“左衽”失误,该书为2006年6月第2版,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经专家网友证实插图确实将右衽误为左衽。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关人士坦承插图印制有误。经主编齐吉祥调查,原因在于制版工人觉得位于该页接缝处的屈原插图,“调个”面朝左更好看;加之后面的江水不具有正反辨识度,致使屈原插图出现“左衽”。

2013年4月,北京市医管局公布了新款病号服,很多人都认为这几套服饰设计不错,但市民发现,其中的男式病号服设计为左衽(即在汉服中,右襟将左襟掩盖,记者注),而传统习俗中,丧服也是左衽。

民俗专家认为传统上并未明确左衽就是丧服,“只是不符合传统习俗”。而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设计时没考虑传统习俗,将会根据需要调整设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90103/174048.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词摘录 关于惊蛰的古诗词摘录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称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中国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元宵节的夜晚,人们要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在此,摘录一些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词

关于惊蛰的典籍记载 梳头 梳头-典籍记载,梳头-梳子维护

中医认为,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调和输养,要靠人体中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起传导作用。经络遍布全身,气血也通达全身,发挥其生理效应,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这些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人头顶“

关于惊蛰的典籍记载 雎鸠 雎鸠-简介,雎鸠-典籍记载

雎鸠,中国特产的珍稀鸟类,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因其头顶的冠羽,让雎鸠看起来颇具王者的气度与风范。因此,古人亦称王雎。《尔雅・释鸟》:“雎鸠,王雎。”汉扬雄《羽猎赋》:“王雎关关,鸿雁嘤嘤。”。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后妃说乐

最漂亮的惊蛰手抄报 关于惊蛰的手抄报

 关于惊蛰的手抄报:  惊蛰节气的由来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今年3月5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

声明:《关于惊蛰的典籍记载 左衽 左衽-典籍记载,左衽-文化含义》为网友寄初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