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乔木 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 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基本简介,刺槐[豆

刺槐栽培变种有泓森槐、红花刺槐、金叶刺槐等。在所有刺槐树当中泓森槐生长最快,被称为刺槐树之王 。

刺槐_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 -基本简介


刺槐刺槐,学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英文名:Black Locust,中国于1877~1878年由日本引入。除刺槐栽培较普遍外,部分庭园栽植有毛刺槐(R.hispida)和新墨西哥刺槐(R.luxurians)。1949年以来,刺槐的栽培范围迅速扩大至北纬23°~46°,东经124°~86°的27个省(市、自治区),而以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为中心。垂直分布最高可达海拔2100米。栽培变种有泓森槐、红花刺槐、金叶刺槐等。在所有刺槐树当中泓森槐生长最快,被称为刺槐树之王[2]。

刺槐_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0-20米。树皮灰黑褐色,纵裂;枝具托叶性针刺,小枝灰褐色,无毛或幼时具微柔毛。胸径可达110厘米。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纵裂。小枝光滑,有托叶刺。小叶窄椭圆形或卵形,质地薄,两面光滑无毛。蝶形花,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花冠白色,具清香气,雄蕊10枚。荚果长4~10厘米,扁平。种子扁肾形,黑色或褐色,常带较淡色的斑纹。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具9-19小叶;叶柄长1-3厘米,小叶柄长约2毫米,被短柔毛,小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5厘米,宽1.5-3厘米,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先端圆或微凹,具小刺尖,全缘,表面绿色,被微柔毛,背面灰绿色被短毛。

总状花序腋生,比叶短,花序轴黄褐色,被疏短毛;花梗长8-13毫米。被短柔毛,萼钟状,具不整齐的5齿裂,表面被短毛;花冠白色,芳香,旗瓣近圆形,长18毫米,基部具爪,先端微凹,翼瓣倒卵状长圆形,基部具细长爪,顶端圆,长18毫米,龙骨瓣向内弯,基部具长爪;雄蕊10枚,成9与1两体;子房线状长圆形,被短白毛,花柱几乎弯成直角,荚果扁平,线状长圆形,长3-11厘米,褐色,光滑。含3-10粒种子,二瓣裂。花果期5-9月。

刺槐_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 -地理分布

原产北美的树种,公元1601年就引入欧洲,公元1877年后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易、用途广而受到欢迎。在国内已遍及华北、西北、东北南部的广大地区。在北纬23°~46°、东经124°~86°的27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栽培,而以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为中心。垂直分布最高可达海拔2100米。多以水土保持林、防护林、薪炭林、矿柱林树种应用。刺槐原产地是在两个完全不相连接的地域分布,形态变异丰富,它的观赏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立地条件差,环境污染重的地区绿化,这是不可缺少的园林绿化树种。

刺槐_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 -生物特性


刺槐

刺槐系喜光树种,不耐蔽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原产地为湿润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1000~1500毫米,7月份平均气温20~26.5℃,1月份平均气温1.7~7.2℃,每年无霜期140~220天。在中国年平均气温8~14℃,年降雨量500~900毫米的地方,生长良好,干形较通直;在年平均气温5~7℃,年降雨量400~500毫米的地方,幼龄刺槐及1~3年生枝条常受冻害,树干分叉早而弯曲;在年平均气温低于5℃,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的地方,地上部分年年冻死,翌春又重新萌发新枝,多呈灌木状态。对土壤要求不严,最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粉砂土、砂壤土和壤土。对土壤酸碱度也不敏感,无论在中性土、酸性土,还是含盐量0.3%以下的盐碱土上都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在底土过于坚硬粘重、排水通气不良的粘土、粗砂土、薄层土上,生长不良。土壤水分充足时生长快,干形直。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如在石质山地,抗旱性超过臭椿,在沙荒地区超过加杨),但在久旱不雨的严重干旱季节,往往枯梢,甚至大量死亡。不耐水湿,土壤水分过多时常发生烂根和紫纹羽病,以致整株死亡。怕风,栽植在风口处的林木生长缓慢,干形弯曲,容易发生风折、风倒、倾斜或偏冠。生长快,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阔叶树种之一。树冠浓密。主根不发达,一般在距地表30~50厘米处发出数根粗壮侧根,根深可达1.4米,也有达6~8米的。水平根系分布较浅,多集中于表土层5~50厘米内,放射状伸展,交织成网状。结实早且产量丰富。3~6年生幼树即可开花结实,每隔1~2年种子丰收一次,15~40年生时,大量结实,40年后逐渐衰退。刺槐栽植后第2~6年是树高旺盛生长高峰,每年高生长量可达1.0~2.5米,约持续3~4年。直径的旺盛生长期出现在5~10年间,每年平均生长0.9~2.7厘米,较好立地条件下的旺盛生长期持续时间长。材积生长的旺盛期在15~20年以后,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能保持到40年以上。在底土过于粘重坚硬、排水不良的粘土、粗砂土上生长不良。虽有一定抗旱能力,但在久旱不雨的严重干旱季节往往枯梢。不耐水湿。怕风。生长快,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树种。根浅,树冠浓密。结实早,产量丰富。材积生长旺期在15~20年以后,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能保持到40年以上。造林最好选择有水浇条件、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壤土育苗。播种前先经热水浸种。以春播为主,但春季特别干旱的地方也可雨季播种。造林方法因地而异:在冬、春季多风,比较干燥寒冷地区可在秋季或早春采用截干造林;在气候比较温暖湿润而风少的地方可带干造林,以春季造林为好。

刺槐_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 -营造技术


刺槐

秋季,刺槐荚果由绿色变为赤褐色,荚皮变硬呈干枯状,即为成熟,应适时采种,并经日晒、除去果皮、秕粒和夹杂物,取得纯净种子。荚果出种率为10~20%,千粒重约为20克,1千克约有46700粒,发芽率为80~90%。选择有水浇条件、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壤土育苗最好;土壤含盐量要在0.2%以下,地下水位大于1米。育苗忌连作,可与杨树、松树等轮作。种皮厚而坚硬,播种前须经热水浸种处理。以春播为主,但在春季特别干旱的地方,也可雨季播种。

畦床条播或大田式播种均可。最适生的造林地为:具有壤质间层的河漫滩,在地表40~80厘米以下有砂壤至粘壤土的粉砂地、细砂地,土层深厚的石灰岩和页岩山地,黄土高原沟谷坡地。但风口地、含盐量在0.3%以上的盐碱地、地下水位高于0.5米的低洼积水地、过于干旱的粗沙地、重粘土地等均不宜栽植刺槐。造林方法因地而异。

在冬、春季多风、比较干燥寒冷的地区,可在秋季或早春采用截干造林;在气候温暖湿润而风少的地方,可在春季带干造林。造林密度要适宜,速生丰产林每亩可栽植110~200株;一般用材林可栽220~330株;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可栽330株以上。刺槐与杨树、白榆、臭椿、侧柏、紫穗槐等混交造林,林木生长量大,病虫害少。混交方式以带状为好。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成熟年龄一般为20~30年,在好的立地条件下为40年。刺槐受白蚁、叶蝉、蚧、金龟子、天牛等多种害虫为害。小皱蝽为害严重时,可使幼树整株枯死。槐蚜是嫩梢、幼叶的重要害虫。刺槐尺蛾、桑褶翅尺蛾等都是主要的食叶害虫。刺槐种子小蜂是种子的主要害虫,被害率可高达80%以上。

刺槐_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 -主要害虫

白蚁、叶蝉、天牛、蚧、小皱蛾、槐蚜、刺槐尺蛾、刺槐种子小蜂等。

刺槐_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 -主要用途

景观绿化

刺槐树冠高大,叶色鲜绿,每当开花季节绿白相映,素雅而芳香。可作为行道树,庭荫树。工矿区绿化及荒山荒地绿化的先锋树种。根部有根瘤,又提高地力之效。冬季落叶后,枝条疏朗向上,很像剪影,造型有国画韵味。刺槐木材属硬杂木,材质重而坚硬。木材超负荷时的破坏面呈纤维状犬牙交错,破坏过程时间较长。当所受负荷达到抗压极限强度的70%以上时,就产生咯吱咯吱的警戒响声;压力继续增加,咯吱声可以传到几米以外。这种优良特性最适宜于矿柱用材。木材坚韧,很适用于桥梁构件、机械部件、车轮、工具把柄、车轴、运动器材等,木材耐磨性能强,适于作地板、滑雪板、木橇、农具零件、枕木等。耐腐朽力强,适于水工、土工、造船、海带养殖等用材。枝丫、树根易燃,火力旺,发热量大,着火时间长,是上等薪炭材。叶可作饲料和沤制绿肥;花是上等蜜源,畅销于市场上的槐花蜜,具有香味适度,结晶慢的特点。

经济树种

刺槐木材坚硬,耐水湿。可供矿柱、枕木、车辆、农业用材;叶含粗蛋白,是许多家畜的好饲料;花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刺槐花蜜色白而透明,深受消费者欢迎;嫩叶花可食,现已成为城市居民的绿色蔬菜;种子榨油供做肥皂及油漆原料。

药用

【拼音名】CìHuái

豆科乔木 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 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基本简介,刺槐[豆

【别名】洋槐、刺儿槐

【来源】豆科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以花入药。

【化学成份】:叶含有刺槐甙(acaciin,C28H32O13・4H2O)、刺槐素(acacetin,C16H12O5)、三糖甙、洋槐甙(robinin,C33H40O19)、鞣质等。
【功能主治】:止血。主治大肠下血,咯血,吐血,及妇女红崩。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食用

在食品工业上,槐豆胶常与其他食用胶复配用作增稠剂、持水剂、黏合剂及胶凝剂等。用它与卡拉胶复配可形成弹性果冻,而单独使用卡拉胶则只能获得脆性果冻。用它与琼脂复配可显著提高凝胶的破裂强度。与海藻胶与氯化钾复配广泛用作罐头食品的复合胶凝剂。与卡拉胶、CMC复配是良好的冰淇淋稳定剂。还可用于乳制品及冷冻乳制品甜食中作持水剂,以增进口感及防止冰晶形成。

刺槐_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 -主要品种


刺槐现有刺槐品种按用途区分,大体可归结为如下几类:①用材树种;②园林绿化树种;③饲料林树种;④蜜源林树种;⑤能源林或防护林树种;⑥肥料树树种。当然,各类之间时常存有交叉,还可以有其它不同的归类方法。近些年来,国内林业科技人员也选择出来不少可供园林绿化用的刺槐新品种,它们是:泓森槐 (RobiniapseudoacaciaL.――生长快,干形好,抗性强,材质好,其花、树皮、树叶均有用途)
直杆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Bessouiana’――树干笔直挺拔,黄白色花朵);
金叶刺槐(R.pseudoacacia‘Frisia’――中等高的乔木,叶片金黄色);
曲枝刺槐(R.pseudoacacia‘Tortuosa’――枝条扭曲生长,亦称疙瘩刺槐);
柱状刺槐(R.pseudoacacia‘Pyramidalis’――侧枝细,树冠呈园柱状,花白色);
球冠刺槐(R.pseudoacacia‘Umbraculifera’――树冠呈园球状,老年呈伞状);
龟甲皮刺槐(R.pseudoacacia‘Stricta’――树皮呈龟甲状剥落,黄褐色);
红花刺槐(R.pseudoacacia‘Decaisneana’――花冠蝶形,紫红色)。
国内观赏种
(1)‘红花’刺槐(‘decaisneana’):花冠蝶形,紫红色。南京、北京、大连、沈阳有栽培。
(2)无刺刺槐(R.pseudoacaciaVar.inermisDC):树冠开张,托叶刺已退化。青岛、北京、大连有栽培,扦插繁殖,多用于行道树。
(3)小叶刺槐(R.pseudoacaciaVar.microphylla):小叶长1~3cm,宽0.5~1.5cm。复叶自顶部至基部逐渐变小,荚果长2.5~4.5cm,宽不及1cm,山东枣庄市有栽培。
(4)‘箭杆’刺槐(‘upright’):树干挺直,分枝细而稀疏,在青岛市胶南县有栽植。
(5)‘黄叶’刺槐(‘yellow’):在山东东营市广饶县选出,叶常年呈黄绿色。用分株或嫁接繁殖
变种类型
【无刺槐】:树冠开扩,树形扫帚,枝条硬挺而无托叶刺。
【球槐】:树冠呈球状至卵圆形,分支细密,近于无刺或刺极小而软。小乔木。不开花或开花极少
【粉花刺槐】:花略晕粉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90103/174611.html

更多阅读

豆科苜蓿属植物——苜蓿 苜蓿属植物

拍摄地点:黑龙洞果园外通安路旁 拍摄时间:2011年5月15日如果不是在黑龙洞国外外遇到这个植物,我不敢肯定他就是豆科的苜蓿,豆科植物是第二大科,植物很多,其中的细节很难辨认,所以不敢就是肯定它就是苜蓿。但是在黑龙洞果园外面,我知道它就是

魔豆怎么种? 魔豆cg培训怎么样

魔豆怎么种?——简介红刀豆即魔豆,又名巴西豆。为一年生豆科刀豆属缠绕草质藤本植物,藤长3-5米,三出复叶,每叶腋处均萌生新枝,长势强劲,花为白色或紫红色,穗状花序,每穗结2-5荚,荚长25-33厘米,内含种子4-7粒,红色,非常漂亮,千粒重3500克,亩产嫩荚15

红酸枝木 什么是红酸枝木

红酸枝红酸枝是热带常绿大乔木,我国北方称之为“老红木”,广东、广西称之为“酸枝”,《国家红木标准》定为“红酸枝”,红酸枝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红酸枝木: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故称之为酸枝。隶豆

老树发新芽与又见枝头吐新芽 又见枝头吐新芽来自于

刺槐  学名:RobiniapseudoacaciaL.  英文名:BlackLocust  科属:豆科Leguminosae刺槐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0-20米。树皮灰黑褐色,纵裂;枝具托叶性针刺,小枝灰褐色,无毛或幼时具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具9-19小叶;叶柄长1-3厘米,小

阳桃属 阳桃属-简介,阳桃属-描述

阳桃属(学名:Averrhoa)是酢浆草科下的一个属,为小乔木植物。该属共有2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小乔木;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5-11枚;花小,白色或淡紫色,排成腋生的聚伞花序;萼片5;花瓣5;雄蕊10,基部合生,全部发育或5个无药;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多颗;浆果卵

声明:《豆科乔木 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 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基本简介,刺槐[豆》为网友生活自定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