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概况,福建师范大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建校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并陆续汇聚了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等几个主要前身校的藏书以及该校第一任校长陈宝琛的私家藏书等。随校名变迁,1953年图书馆更名为福建师范学院图书馆。1972年又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已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 教授为本馆题写馆名。1991年仓山校区馆建成,2006年5月旗山校区馆正式开放。自1982年至今,该馆一直是福建省高校图工委秘书处所在。同时,该校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藏书380多万册,在全国高师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尤以丰富的古籍、善本、碑刻、字画、地方文献、早期外文原版书籍和“五四”前后的代表性报刊的收藏,享誉海内外。目前设有一馆两区,由仓山校区图书馆和旗山校区图书馆组成,两个校区图书馆实现了通还通借,资源共享。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_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概况

百年学府竞风流。与师大建置、发展同步推进的图书馆素以历史悠久的丰富馆藏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名闻遐迩。其藏书历史可追溯到 1907 年建立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并陆续汇聚了福建私立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等几个主要前身校的藏书以及我校第一任校长陈宝琛的私家藏书等。随校名变迁, 1953 年,图书馆更名为福建师范学院图书馆。 1972 年又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已故全国人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大副委员长、著名历史学家 周谷城 教授为本馆题写馆名。目前设有一馆两区,由仓山校区图书馆和旗山校区图书馆组成,两个校区图书馆实现了通还通借,资源共享。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_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基本馆情

经过近百年的建设、积累与沉淀,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现已形成拥有 264 万册藏书,具有多学科、多语种、多载体、门类齐全等特点的适应高校教学与科研需要的藏书体系。其中古代典籍的收藏尤具特色,达 1.9 万多种, 20 余万册,属元、明、清的旧椠以及稿本、精抄本等善本古籍 800 多种,万余册。福建地方文献及闽人著述的收藏最为丰富,其中福建省、府、州、县、镇志基本完备,清代以前的闽人别集 600 余种,闽人家谱百余种,专藏的福建师范大学首任校长 陈宝琛 先生捐赠的 “ 陈宝琛书室 ” ,保存完好,缥缃琳琅。另有 500 多幅历代名人字画及近万张碑刻拓片,不乏稀世珍宝,为全国高校馆所少见。此外, 17 世纪以来,外国人记述中国、研究福建较为稀见的 1000 余种早期外文原版书,受赠的价值 800 万元人民币、 1000 多种 30000 多册的《中华再造善本》,民国时期福建师范大学主要前身校福建私立协和大学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等的早期毕业论文近 1300 份,以及 “ 五四 ” 前后出版的一批代表性报刊,弥足珍贵,也是馆藏鲜明的特色。在数字信息资源方面,中外文电子图书近 50 万册,已购入重庆维普、清华期刊、人大复印资料、 World Scientific 等中外文各类数据库 30 余个,并加大馆藏特色数据资源开发力度,自建一系列特色资源数据库,形成印刷型文献和数字信息资源、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相互补充的文献信息体系。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_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场馆规模

伴随师大发展的步伐,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筑总面积已达到 5.62 万平方米。其中仓山校区图书馆于 1991 年 10 月落成,面积 1.8 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 A 、 B 、 C 三区人字型,馆舍设计结构合理,使用灵活,通风采光良好,基本适应国际上图书馆藏阅结合和大开架的现代化管理趋势。拥有 2000 多个阅览座位,一个数字信息检索中心,配置 220 台电脑,年均接待读者 50 余万人次。旗山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约 3.8 万平方米,于 2006 年 5 月 8 日正式开放。旗山校区图书馆是一座开放型、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现代化图书馆,布局、设施、、色彩运用等都充分反映了百年老校的文化特色,并与旗山校区朝气蓬勃、大胆创新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也是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富有个性的标志性建筑。其外观庄重大气、高雅,建筑空间采用当前国际流行的 “ 同一柱网、同一层高、同一荷载 ” 的模数式结构,形成灵活隔断、富于变化的开放空间格局,实现藏、借、阅、网、管理一体化,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美国3M 防盗监测系统,实行一卡通管理,完全满足全开放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模式和服务手段现代化的需求。旗山校区图书馆设有 2000 平方米的数字多媒体阅览室和两个分别容纳 500 人和 1000 人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以及会议室、接待室、展厅等现代化设施场所,主体设计馆藏容量可达 300 万册,现已有 100 多万册图书向读者开放,并已建成拥有 460 台电脑的数字信息检索中心供读者使用。

馆内现设六部一室,分别为采编部、文献借阅一部(仓山校区馆)、文献借阅二部(旗山校区馆)、信息技术部、古籍特藏部、外文部、办公室及福建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自1982年至今,该管一直是福建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所在馆,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委员会委员馆之一)等业务部门和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_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自身建设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现有正式工作人员 116 名,其中正高职称人员 4 人,副高职称人员 22 人,中级职称人员 39 人。从学历结构上,已具有硕士学位的有 17 人,本科 53 人,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馆内现设六部一室,分别为采编部、文献借阅一部(仓山校区馆)、文献借阅二部(旗山校区馆)、信息技术部、古籍特藏部、外文部、办公室及福建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自 1982 年至今,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一直是福建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所在馆,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委员会委员馆之一)等业务部门和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成绩斐然。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已故馆长金云铭教授就在整理福建私立协和大学 “ 陈氏书库 ” 之时,筚路蓝缕,开风气之先。尔后,历代的古籍整理研究者,长期面对独具特色的馆藏古籍资源,坚持爬梳抉剔,钩玄提要,编目叙录,启示津梁。多年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教委古籍整理研究项目、中国古籍整理 “ 九五 ” 重点规划项目等。部分科研成果,还分别荣获华东地区古籍整理优秀图书一等奖、福建省第四届、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第三届、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_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馆藏资源

自学校首任校长陈宝琛先生为代表的近代福州藏书家大量捐赠其珍藏之后,又经该管几代同仁的悉心觅访,搜辑遗佚,馆藏文献,蔚为大观,驰名东南。截至2013年,该管拥有藏书264万册,具有多学科、多语种、多载体、门类齐全等特点的适应高校教学与科研需要的藏书体系。其中线装古籍1.9万多种、20余万册,属元、明、清旧椠及稿本、精抄本等善本古籍近900种、1万余册,截至2013年,已有25部典籍选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福建古代地方文献及闽人著述的收藏最为丰富,其中福建省、府、州、县、镇志基本完备,清代以前的闽人别集600余种,闽人家谱百余种。专藏学校首任校长陈宝琛先生捐赠的“陈宝琛书室”,部分秘籍佳本,以专制木箱庋藏,缥缃琳琅,古朴书香。另有500多幅宋、元、明、清的历代名家书画和近万张金石碑拓,不乏稀世珍宝。此外,17世纪以来,外国人记述中国的1000余种外文原版书、“五四”前后的一批代表性报刊、民国文献、受赠的价值800万元人民币、1000多种30000多册的《中华再造善本》以及福建师范大学主要前身校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与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1300多份毕业论文等,亦为馆藏特色,弥足珍贵。
在数字信息资源方面,中外文电子图书近50万册,已购入重庆维普、清华期刊、人大复印资料、WorldScientific等中外文各类数据库30余个,并加大馆藏特色数据资源开发力度,自建一系列特色资源数据库,形成印刷型文献和数字信息资源、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相互补充的文献信息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保障能力。
该管已荣列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由此可见该管深邃厚重的文化内涵及其难以估量的学术史料与历史文物价值。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_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资源建设

纸质资源丰富 古籍文献犹具特色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计算机运用起步较早。 1986 年自行开发的 “图书馆汉字以太网信息系统” ,是国内第一家在微机局域网上开发的图书馆集成系统,获福建省 1988 年度优秀软件产品奖。在此基础上升级的 “3+ 网图书馆信息系统” 和国家教委资助开发的 “386 ( 486 )微机多用户图书馆集成系统 ” ,在省内外十几个单位图书馆推广使用。并在 1991 年 11 月 “ 首届中国图书设备用品及现代化技术展评会 ” 上,以上两项成果分别荣获现代化技术 “ 优秀成果奖 ” 和 “ 成果奖 ” 。 2001 年,经过多方论证,更新采用了国内用户最多、联网性能佳的深圳图书馆 ILASII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管理和书刊采购、编目、典藏、流通、检索等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全校师生可便捷通过校园网访问图书馆主页,在网上检索馆藏书刊目录,并可通过网络查询新书动态及了解个人借阅情况等。

综合性 师范性 地方性

经过百年的建设与积累,图书馆已建成一个多学科、多载体、门类齐全、适应于高校教学与科研需要的藏书体系,成为我校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 尤其是旗山校区新馆,根据本科教学的实际需求,更是加大了纸质书刊的采购量。
1、1987 年,全国文献资源调查时, 在全国 34 所高等师范院校中,本馆藏书量名列第三。
2、至 2006 年 12 月 30 日 全校文献总量为 287 万册,生均 111.34 册。馆藏文献总量达到 263 万册。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_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馆藏管理

该馆现有正式工作人员121名,其中正高职称人员4人,副高职称人员32人,中级职称人员51人。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馆内现设:采编部、文献借阅一部(仓山校区馆)、文献借阅二部(旗山校区馆)、信息技术部、古籍特藏部、外文部、办公室等6部1室。自1982年至今,本馆一直是福建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所在馆。
该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成绩斐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故馆长金云铭教授就在整理福建私立协和大学“陈氏书库”之时,筚路蓝缕,开风气之先。尔后,历代的古籍整理研究者,长期面对独具特色的馆藏古籍资源,坚持爬梳抉剔,钩玄提要,编目叙录,启示津梁。多年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教委古籍整理研究项目、中国古籍整理“九五”重点规划项目等。部分科研成果,还分别荣获华东地区古籍整理优秀图书一等奖、福建省第四届、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第三届、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
该管计算机运用起步较早。1986年自行开发的“图书馆汉字以太网信息系统”,是国内第一家在微机局域网上开发的图书馆集成系统,获福建省1988年度优秀软件产品奖。在此基础上升级的“3+网图书馆信息系统”和国家教委资助开发的“386(486)微机多用户图书馆集成系统”,不仅应用于该管各部门,而且还在省内外十几个单位图书馆推广使用。并在1991年11月“首届中国图书设备用品及现代化技术展评会”上,以上两项成果分别荣获现代化技术“优秀成果奖”和“成果奖”。2001年,经过多方论证,更新采用了国内用户最多、联网性能佳的深圳图书馆ILASII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管理和书刊采购、编目、典藏、流通、检索等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全校师生可便捷通过校园网访问图书馆主页,在网上检索馆藏书刊目录,并可通过网络查询新书动态及了解个人借阅情况等。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_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加强宣传导读

1、开辟馆藏精品专室、创办本校老照片展览、图书馆网站老照片回放,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继承传统,发扬光大。
2、 多方位揭示入藏新书: ILAS 中的新书通报、自建 “ 馆藏新书书目查询 ” 、图书馆网页上的新书推介、 www.fjnubbs.com 中的书目推介。
3、 培训和讲: 2004-2006 年新生培训 100 多场,专题讲座 200 多场,约 1.5 万人次。
4、 网上报告厅
5、 读者论坛、馆员天地
6、 读书活动:读书日活动、《读书与评价》、征文竞赛、新书展销、学生志愿者、读者之家、问卷调查。
7、 营造文化氛围,构建和谐图书馆:名家字画、、绿叶植物、休闲椅、桌面文化、明晰的标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_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服务指南

馆藏分布

地点 厅库 收藏文献类型、种类

旗山校区馆 报刊阅览厅(2F) 各类中文期刊、报纸
参考咨询室(2F) 各学科中文工具书、该校历届硕博士论文

数字信息检索中心(3F) 网络信息资源
综合书库(4-5F) 中文文理科图书

馆藏精品展览室(6F) 馆藏精品

陈宝琛书室(6F) 专藏学校首任校长陈宝琛先生赠书

中文密集书库(1F) 中文提存图书、人大复印资料、03年之前的馆藏合订本报纸、过刊合订本等

外文密集书库(1F) CA、BA等检索刊物、部分提存外文书刊

仓山校区馆 综合书库(1-2F) 各类中文图书
数字信息检索中心(2F) 数字化资源

过刊阅览厅(2F) 各类中文过期期刊、报纸

现刊阅览厅(3F) 各类中文期刊、报纸

古籍文献阅览厅(3F) 善本、线装书、新版影印本

民国文献阅览厅(3F) 民国文献

中文图书样本库(基库)(4F) 中文保存本图书

外文大库(5F) 外文图书、文科专款、世行贷款

外文期刊(5F) 外文期刊

报库(6F) 2003年以后的馆藏合订本报纸
金法库(6F) 1974年以前的金氏分类法图(未建库)
旗山校区馆
仓山校区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_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开放时间


地点 厅库 开放时间

旗山校区馆 总借阅台(2F) 周一--周日:8:10--21:20其中:周 三:8:10--12:00

报刊阅览厅(2F)


参考咨询室(2F)


综合书库(4-5F)


外语文献库(7F)


数字信息检索中心 (3F) 周一--周日:8:20--22:00
其中:周三:8:20--12:00

中文密集书库(1F) 周一--周五:8:20--17:00

外文密集书库(1F)


仓山校区馆 办证室(1F) 周三、周五:8:00--12:00

综合书库(含协和书库)(2F) 周一--周日:8:00--21:30 其中:周三:8:00--12:00

数字信息检索中心(2F) 周一--周日:8:00--21:30 其中:周三:8:00--12:00 周日:8:00--17:00
中文报刊阅览厅(1F) 周一--周日:8:00--21:30 其中:周三:8:00--12:00

古籍文献阅览厅(3F) 周一--周五: 8:00--12:0014:00--17:00 其中:周三:8:00--12:00
(夏时制:周一--周五: 8:00--12:0014:30--17:30)

民国文献阅览厅(3F)

中文图书样本库(4F)

外文大库(5F)

外文期刊(5F)

报库(6F)

金法库(6F)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_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参考咨询


参考咨询服务主要负责解答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内容涉及馆藏资源及其利用、文献查找途径及查找中遇到的问题、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与规则等等,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提供咨询服务的方式包括:

咨询台设在旗山校区馆四、五层,提供当面咨询、电话咨询、E-mail咨询、实时咨询等服务方式,并且将常见问题汇总在FAQ栏目中,读者可通过检索FAQ获得相关问题的解答,此外还精选了一些网络版参考工具供读者利用。

图书馆电子地图导引系统为方便到馆读者查找各个阅览室和服务区的位置,在图书馆新馆二层大厅设有两台图书馆电子地图导引系统,供读者点击查询。

专项信息服务咨询图书馆信息技术部开展各类型学科课题的代查代检服务,同时为该校教师的论文被国内外权威刊物收录出具检索报告。


在线咨询:欢迎使用在线咨询服务!我们的咨询馆员将在线为您解决馆藏服务利用和资源检索方面的问题。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2:30-5:00。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概况,福建师范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90103/174785.html

更多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钱承军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钱承军时光匆匆,岁月如梭。屈指一算,我在南京师范大学这所百年老校图书馆工作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常言道:"人生不过百年",抑或"三十而立",可见这三十年在人的一生中占据了多大比重!聊以自慰的是,自己虽不才不敏无大建树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入馆教育讲义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入馆教育讲义开    篇作为一名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你希望看到些什么呢?我想,除了美丽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整洁的公寓、学识渊博的教授和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以外,你一定还希望看到有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华东交通大学图书馆

来上海,计划中要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曾经住了那么久,竟然没有去过那里,实在不应该。这次去了,觉得校园很美丽。解放前就有的校址,现在依然很有情调,还有一条名字古怪的小河。在沿河的餐馆里神侃,看到树林里的读书人,真有一种奇妙的感

声明:《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概况,福建师范大》为网友夜琴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