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的起源 铅笔 铅笔-发展阶段,铅笔-起源

铅笔(英语:Pencil),是一种用于在纸上书写、绘画的手持式笔、工具,它是用石墨为笔芯(除了彩色铅笔以外)以及木杆为外包层而制作的,铅笔的尾端也可以带有一个橡皮擦,铅笔与其他笔(除了可擦笔以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笔迹很容易被擦掉。黑色的铅笔叫“木黑”,颜色铅笔叫“木颜色”。现代铅笔以“石墨”和粘土来制造,石墨添加得越多,笔芯越软,颜色越黑;而粘土添加得越多,笔芯则越硬,颜色越浅。铅笔现在仍叫做铅笔,是因为最早的极不成形或类似铅笔的笔为“铅”金属所制造,而后则又因古时候欧洲中世纪在化学发展仅刚启蒙时,人们将石墨误以为是铅的一种,因此“铅笔”一词在诸多语言及东亚语言中流传下来、广泛使用而未修正。

铅笔_铅笔 -发展阶段


石墨

第一阶段, 石墨的诞生:此时的“石墨铅笔棒”还处于仅仅满足可以书写的原始阶段;

1564年,在英格兰一个叫巴罗代尔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矿物――石墨。很快,当地的一些牧羊人发现,可以用石墨在羊身上画上记号。受此启发,人们把石墨块切成小条拿来写字和绘画。但石墨条很容易弄脏手,而且容易折断。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尔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先把石墨矿石研磨成粉末,用水冲洗去杂质,获得纯净的石墨粉;接着,他又在石墨粉中掺入硫磺、锑、松香等物质;然后再将这种混合物加热凝固,并压制成笔的形状,这是铅笔最早的雏形。

第二阶段, 木制笔杆的诞生:经历百年的发展后,此时的“铅笔”进入了其自身演变的初级阶段,木制铅笔杆的出现,成为“铅笔”的半成品,市场上主要为此类铅笔杆,使用者需要经过再次削制才能使用;


铅笔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孔德发明的“铅笔”实际上还只是铅笔芯。给铅笔芯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务,是1812年,美国一名叫威廉・门罗的木匠完成的。门罗发明的机械可以切割出长5至18厘米的标准化细木条,并能在细木条中间挖出一条刚好适合铅笔芯的凹槽。将铅笔芯放入槽内,再把两条木条对紧、粘合,这就制成了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铅笔杆。直到今天,这仍是制造普通笔杆的标准流程。

铅笔的起源 铅笔 铅笔-发展阶段,铅笔-起源

第三阶段,带帽铅笔的诞生:随着铅笔的大量使用,传统铅笔杆的一系列问题也暴露无遗,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烦恼,例如:使用不卫生、笔尖易折断、不易携带等,都给铅笔行业的进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带帽铅笔的出现则解决现代铅笔行业在产品创新上所遇到的发展瓶颈。

铅笔_铅笔 -起源

1662年在德国纽伦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铅笔厂――施德楼铅笔厂。后来德国人F・卡斯特在纽伦堡市创建了法泊・卡斯特石墨铅笔厂,采用硫磺、锑等作粘结剂与石墨加热混合制造铅芯,使石墨铅笔杆制造技术前进了一大步。法国N・J・康德首次采用水洗石墨的办法,使石墨的纯度提高,并用粘土将石墨粘结制成笔芯,此法被称为康德法。为铅笔工业奠定了基础。后来,法国化学家孔德经过反复试验,改用黏土作增固剂,制出的笔芯比原先还要坚实耐磨,而且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石墨矿,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美国有一位名叫威廉・门罗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条中,嵌一根黑铅芯,再把两根木条对拼粘合在一起,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铅笔杆。

铅笔_铅笔 -制作

原料

原料介绍:笔杆和铅笔帽。

笔杆

给铅笔芯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务是美国的工匠门罗来完成的。

铅笔_铅笔 -铅笔外观

分为铅笔帽和铅笔杆两部分:铅笔帽外观装饰用料主要为聚酯材料,制作工艺可分为制模、胶印、组装等工序将其完成。铅笔杆外观装饰用料主要有硝基纤维铅笔漆、印花油墨、电化铝箔、橡皮头和铝箍等。制作工艺可分为铅笔板、铅芯、铅笔杆、成品装饰等工艺过程。铅笔板加工将原木开解、截断,开方锯解成木块,经水热处理后通过切板机切成铅笔板。板长184mm,宽73mm,厚 4.8~5.2mm。再经加热(60~120℃)干燥和高温(130~200℃)变性处理,使铅笔板达到软化易卷削的程度。铅芯加工石墨铅芯是以石墨与黏土按一定比例配好,经捏练机、三辊机调混后,通过压芯机挤压出一定规格尺寸(如HB~3H铅芯直径为1.80~2.10mm)的铅芯,经加热(50~150℃)干燥和高温(800~1100℃)焙烧,使其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硬度,最后经油浸处理而制成。颜色铅芯加工和石墨铅芯类似,但不需进行烧结。加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黏土、滑石粉、胶粘剂、色料、油脂和蜡等混合均匀后,经成型、干燥而制成,称为混合法;另一种是将瓷土、滑石粉、色料及胶粘剂等混合均匀后挤压成铅芯或将经干燥的铅芯放在油芯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充分吸收油脂而制成,称为油浸法。铅笔杆加工用刨槽机将铅笔板刨削成厚度为4.1~4.2mm,并有与铅芯直径相适应的芯槽的槽板,然后使用胶合剂将铅芯和铅笔板胶合起来,在夹紧状态下加热(50~120℃)干燥1~8小时后,经刨杆机加工制成长度为178~180mm的白杆铅笔。外观装饰加工将白杆铅笔进行油漆和印花装饰,以及切光、打印商标、装橡皮头等加工,最后配装铅笔帽,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规格、外观颜色和花纹图案的成品铅笔。

笔杆标识


铅笔型号

铅笔铅芯的硬度标志,一般用“H”表示硬质铅笔,“B”表示软质铅笔,“HB”表示软硬适中的铅笔,“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间的铅笔。

排列方式(由软至硬)9B、8B、7B、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7H、8H、9H、10H等硬度等级。

H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它的铅芯越硬,颜色越淡。B前面的数字越大,表明颜色越浓、越黑。铅笔杆的分类正是按照笔芯中石墨的份量来划分。其中H类铅笔,笔芯硬度相对较高,适合用于界面相对较硬或明确的物体,比如木工划线,野外绘图等;HB类铅笔笔芯硬度适中,适合一般情况下的书写,或打轮廓用;B类铅笔,笔芯相对较软,适合绘画,也可用于填涂一些机器可识别的卡片。比如,我们常使用2B铅笔来填涂答题卡。另外,常见的还有彩色铅笔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彩色铅笔,主要用于画画。

问题

1、铅笔芯有毒吗?其实铅笔芯并没有毒。铅是有毒的,而制造铅笔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和粘土,当然就没有毒了。

铅笔的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石墨是鳞片状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其中的有碳-碳化学键,层与层之间是范德华力,碳-碳化学键是很稳定的,想破坏是很困难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组成的,但是物理性质和价格相差却很大,人体内没有东西可以破坏碳-碳化学键,所以肯定的说铅笔芯是安全的(除非是里边加的黏土有害人体健康)。

2、铅笔杆有金属毒吗?

铅笔杆的外表有包裹模或采用铅笔漆技术,一方面可保护笔杆,另一方面增加美观,微量金属不会对身体有任何影响。

铅笔_铅笔 -铅笔的未来发展

安全、便捷、环保,无疑将成为铅笔未来的发展方向。


铅笔

铅笔_铅笔 -笔帽铅笔


儿童安全笔帽铅笔

目前铅笔消费市场主要分为专业绘画消费市场和儿童消费市场。在中国每年有上亿名儿童每天都要和铅笔接触,近年因铅笔而伤害儿童的事件不 断增多,而铅笔伤害儿童的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给正在成长发育的儿童带来了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灵伤害。

随着人们消费认识的提升和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带帽的铅笔的出现,把困扰着铅笔生产企业和铅笔消费者的诸多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再为铅笔的不卫生、不易携带、不易摆放等问题烦恼,更不用为儿童的铅笔使用安全而担心。

目前,市场上的笔帽铅笔主要有:①中国自主创新的‘鹅式铅笔’:其笔帽大小与普通笔帽相似,主要特征是笔帽尾端采用360度涡旋开放设计。

铅笔_铅笔 -相关书目


铅笔
铅笔

孟繁博主编:《铅笔制造工艺》,轻工业出版社,北京,1987。

铅笔_铅笔 -配图


鹅式铅笔
鹅式铅笔
鹅式铅笔
鹅式铅笔
鹅式铅笔
鹅式铅笔
鹅式铅笔
好铅笔,有一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90103/175352.html

更多阅读

山西民歌的起源、发展 山西民歌大全视频

山西民歌的起源、发展2010-02-22 14:371 催焕珍. 山西民歌浅析2 吕环. 山西民歌略析3 赵文平. 论山西民歌与云南民歌4 廖一鹿. 山西民歌初探5 令狐青. 山西民歌山曲及其唱法研究关于山西民歌的起源、形成及发展,以上论文或多或少皆有

自由搏击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自由搏击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本文作者:严弟楠图片:自由搏击(英文:Kickboxing)全接触(英文:FullContact)项目比赛自由搏击(英文:Kickboxing)运动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最早推广自由搏击运动的组织和推广人,几乎都是从空手道协会和空手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之萌芽时期

第一节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关于礼的起源,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五种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起源于俗

现代奥运会的起源、曲折和发展 现代舞的历史起源发展

现代奥运会的起源、曲折和发展(一)起源:古奥运会现代奥运会的源头是古奥运会,古奥运会起根发苗的土壤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在古希腊雅典西南300余公里的地方,有一块依山傍水、绿荫如盖、风光旖旎的丘陵,叫奥林匹亚(Olympia)。古奥运会

声明:《铅笔的起源 铅笔 铅笔-发展阶段,铅笔-起源》为网友你不懂爷的霸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