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一词,最早出自孟子的学说。儒家认为:圣人成了君王,其统治即是王道,故也可说成“圣王之道”。王,顾名思义,就是高高在上的意思。“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常与“霸道”相对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鲁迅《且介亭杂文集・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在中国,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所谓王道,实际上就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处理一切问题的时候,按照当时通行的人情和社会,道德标准,在不违背当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某种态度和行动。
王道_王道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1.[kinglyway;benevolentgovernment]∶古时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
2.[terrible]∶利害;严厉
详细解释
王道,是先王治天下之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保合诸夏,谐和万邦,驱除鞑虏。王道思想
其他各家提出的所谓儒的仁义治天下,道的无为治天下等都是站在民间角度,为王创造的一种政治主张,即实现王道的不同方法。目的都是:保合诸夏,谐和万邦,驱除鞑虏。
1、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
《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莫能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集・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在中国,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
2.大路。喻仁政。
清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之二十:“大街拥挤记当年,高在中间低西边。一自维新修马路,眼前王道始平平。”
3.谓剧烈,利害。为北京土语,如:这种辣椒别看小,辣味儿可真王道。但说“横行霸道”时,绝不会说“横行王道”。【其他用法】
1、BBS或者论坛中,常常用“王道”代指“照片”。
2、"王道"可解为王走的道路、正确的道路、正确的方法、或解为最强大的正统的配对,有时会变成偏执的认定。
王道_王道 -基本学说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两大内容是仁与礼孟子更多的继承了孔子学说中“仁”的学说。那么何谓“仁”?孟子指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与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互为表里,而二者合起来就是“道”。“仁”的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灵魂,他从各个方面反复对仁进行阐释与完善。
孟子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称之为“四端”。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其作为孟子社会理想的支撑点,在两个方面同时显示意义。
人人都有“恻隐之心”,作为统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是件轻松易举的事,“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提醒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为政必须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灭亡。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和他的社会理想的最基本内容,而性善论则作为其内在的依据做着最好的阐释。通俗一点的说,在孟子看来,正是由于人性的善良――尤其是那些统治者本身善良,仁政才有实现的可能。
仁政的理想最终指向了“王道”,这是孟子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孟子在其著述中精辟地阐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