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内部性质,血浆脂蛋白-相关知识

血浆脂蛋白:指哺乳动物血浆(尤其是人)中的脂-蛋白质复合物。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脂类(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从一个器官运输到另一个器官。hdl的结构是α螺旋区平行于脂蛋白颗粒表面,非极性氨基酸残基伸展到颗粒的非极性核心区域;磷脂的脂肪酰链则垂直于脂蛋白颗粒表面的螺旋形载脂蛋白;胆固醇酯深埋在hdl颗粒的亲脂核心内;而游离的胆固醇可能与颗粒表面在磷脂极性头和载脂蛋白结合。其后证实,lp(a)核心部分由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等脂质和载脂蛋白b100组成,结构类似ldl,并含有ldl中没有的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apo(a)]。

血浆脂蛋白_血浆脂蛋白 -内部性质

组成结构

脂蛋白中脂质与蛋白质之间没有共价键结合,多数是通过脂质的非极性部分与蛋白质组分之间以疏水性相互作用而结合在一起。一般认为血浆脂蛋白都具有类似的结构,呈球状,在颗粒表面是极性分子,如蛋白质,磷脂,故具有亲水性;非极性分子如甘油三酯、胆固醇酯则藏于其内部。磷脂的极性部分可与蛋白质结合,非极性部分可与其它脂类结合,作为连接蛋白质和脂类的桥梁,使非水溶性的脂类固系在脂蛋白中。磷脂和胆固醇对维系脂蛋白的构型均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脂蛋白是以TG及CE为内核,载脂蛋白、磷脂及游离胆固醇单分子层复盖于表面的复合体,保证不溶于水的脂质能在水相的血浆中正常运输。脂蛋白一般呈球状,CM及VLDL主要以TG为内核,LDL及HDL则主要以CE为内核。

1.乳糜微粒cm颗粒最大,约为500nm大小,脂类含量高达98%,蛋白质含量少于2%,因此密度极低。cm分又为三种:新生cm、成熟cm与cm残粒,它们主要含有的脂类有不尽相同。cm由小肠粘膜细胞在吸收食物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时合成,经乳糜导管,胸导管到血液。主要功能为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tg主要在肝脏利用脂肪酸和葡萄糖合成。若食物摄取过量糖或体内脂肪动用过多,均可导致血vldl增高。vldl中脂类占85%-90%,其中tg占55%,其密度也很低。vldl是运输内源性tg的主要形式。

3.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层:内层,占15%的蛋白质构成核心,被一圈磷脂分子包围;中层,非极性脂类居中,并插入内外层,与非极性部分结合;外层,85%的蛋白质构成框架,磷脂的非极性部分镶嵌在框架中,其极性部分与水溶性的蛋白质等亲水基团突入周围水相,使其脂蛋白稳定地分散于水溶液中;游离胆固醇分布于三层之中。

4.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一组不均一的脂蛋白,经超速离心和等电聚焦电泳,可把hdl分成若干亚族。各亚族具有不同的密度,颗粒大小及分子量不尽相同,脂质和载脂蛋白比例不同,经x射线衍射研究证实为三维形态结构。现有资料提示,hdl是对称的准球形颗粒,具有一低电子密度的核心的外壳。低电子密度的中心由非极性脂质所占据,高电子密度是部分由磷脂极性头和蛋白质组成的颗粒外壳。经园二色分析证实,hdl的蛋白部分有2/3是α-螺旋结构,其余为无规则结构。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残基构成α-螺旋的极性面,而疏水侧链则占据另一面。氨基酸按顺序排列在螺旋区域形成两性结构。hdl的结构是α螺旋区平行于脂蛋白颗粒表面,非极性氨基酸残基伸展到颗粒的非极性核心区域;磷脂的脂肪酰链则垂直于脂蛋白颗粒表面的螺旋形载脂蛋白;胆固醇酯深埋在hdl颗粒的亲脂核心内;而游离的胆固醇可能与颗粒表面在磷脂极性头和载脂蛋白结合。

hdl主要由肝合成,小肠也可合成。hdl按密度大小又可分为hdl1、hdl2和hdl3。hdl1又称为hdlc,仅在摄取高胆固醇膳食后才在血中出现,健康人血浆中主要含hdl2和hdl3。hdl主要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进行代谢。

5.脂蛋白(a)berg于1963年在血浆脂蛋白电泳时发现β-脂蛋白部分有一种新的抗原成分,并与ldl结合,将此抗原成分命名为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其后证实,lp(a)核心部分由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等脂质和载脂蛋白b100组成,结构类似ldl,并含有ldl中没有的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apo(a)]。apo(a)与纤溶酸原具有高度同源性,在纤溶系统多个环节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足够证据表明,lp(a)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lp(a)含有两类载脂蛋白,即apob100和apo(a),两者通过1至2个二硫键共价相连,若用还原剂巯基乙醇处理lp(a)时,apo(a)可从lp(a)的分子上脱落下来,成为不含脂质的一类糖蛋白。剩下不含apo(a)仅含apob100的颗粒,称为lp(a-)。

生成部位及功能

脂蛋白分类 来源 作用 乳糜微粒(CM) 饮食摄入的脂质在小肠中合成将外源性的甘油三酯运送至肝和脂肪组织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肝脏合成,小部分在小肠合成 运送内源性的甘油三酯到肝外组织 低密度脂蛋白(LDL) VLDL的分解代谢易被氧化,易进入动脉内壁,有较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高密度脂蛋白(HDL) 肝脏合成,小部分在小肠合成 促进动脉壁移出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内部性质,血浆脂蛋白-相关知识

血浆脂蛋白_血浆脂蛋白 -相关知识

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慢性病,在此过程中,粥样物质逐渐沉积在动脉的内壁上,这些沉积物称为Plaque(蚀斑),在plaque形成过程中,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和各种细胞残渣逐渐聚集。当巨噬细胞中吞食了大量脂类物质(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脂)它们就成为粥样化细胞。最后,粥样硬化斑钙化(calcify)突入动脉腔,阻止血液流动,大脑、心、肺等器官就会缺氧和营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由于缺氧和营破坏了心肌。

Plaque中的胆固醇大部分是来自粥样细胞吞噬的LDL。因此,毫不奇怪,高水平的血浆LDL与冠状动脉粥样症直接相关(LDL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其它相关因素还包括高脂类饮食、吸烟、抑郁和缺少运动,高水平的血浆HDL与代几率的冠状动脉病有关。肝细胞是唯一具有HDL受体的细胞。

可粥样化的细胞具有LDL受体,当LDL与受体结合后这些细胞就通过胞吞作用吞食LDL。在正常情况下,进入细胞中的LDL释放出的胆固醇和其它脂类可用于细胞结构和代谢上的需要。通常情况下LDL受体功能是高度调控的,吞入相对大量的LDL后,LDL受体合成就降低。巨噬细胞却不同,LDL受体的合成并不降低,粥样硬化斑中的巨噬细胞含有高水平的LDL受体,而且对氧化破坏的LDL仍有亲和力。抗坏血酸(Vc)和VE都是抗氧化剂,能抑止粥样斑的形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7597.html

更多阅读

脂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肌酸激酶高是怎么回事

脂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简介 不知道脂蛋白高怎么回事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但并不是个好现象,因为虽然不知道脂蛋白怎么回事,我们也应该了解这些蛋白在人体内的含量应该在一个正常值的范围里,超出这个范围一定不是好现象,那么具

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危害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

人人都说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那低密度脂蛋白是不是越低越好呢?其实,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危害是很大的,并不是越低越好。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危害——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主要有两个来源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危害 1、由肝脏直接合成。

血浆蛋白和血清蛋白的区别 血清血浆区别

实验室制备生化检验标本时,加入抗凝剂,接着进行离心,所制得的标本为血浆。未使用抗凝剂,血液自然凝固,此时离心所得的液体为血清。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比血清中的蛋白质浓度高约0.2-0.5

高密度脂蛋白低是怎么回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胆固醇有区别:“坏”的LDL胆固醇(低)和“好”的HDL胆固醇(高),还有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也是坏的; 2.甘油三酯是在血液中检测出的脂质,被认为是血脂肪,甘油三酯的含量高是健康的“预警信号”; 3.总胆固醇是测量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

声明:《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内部性质,血浆脂蛋白-相关知识》为网友浪孒追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