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炎的症状 泪腺炎 泪腺炎-定义,泪腺炎-区分

泪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以老年女性多见。这是鼻泪管下端阻塞,泪液和细菌滞留在泪囊内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沙眼、鼻炎或副鼻窦炎等疾病是引起阻塞的常见原因。平时多见于流泪、结膜充血,以内眦部明显;此处皮肤也有浸渍痕迹、糜烂或粗糙等现象。泪囊部有一囊性肿块,压迫后可缩小,但有大量脓性粘液分泌物自泪点返流到结膜囊内,冲洗泪道时,生理盐水从上、下泪点返流出,并混有脓性粘液分泌物。

泪腺炎_泪腺炎 -定义

泪腺是由细管状腺和导管组成,它是分泌泪液的器官。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上部为眶部,也叫上泪腺,较大,形态很像杏仁,大约12mm×20mm;
下部为睑部,也叫下泪腺,较小。泪腺有10~12条排泄管,泪液产生后就由这些排泄管排出。
在正常情况下,泪腺在白天大约分泌0.5~0.6ml的泪液,起湿润眼球的结膜和角膜的作用,而在人睡觉时,则停止分泌泪液。

泪腺炎_泪腺炎 -区分

急性泪腺炎(acute dacryoadenitis)并不常见,由于感染或特发性炎症使泪腺在短期内出现急性红肿、增大等。原发性感染不常见,常并发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流行性感冒。急性泪腺炎与泪腺的炎性假瘤的关系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还是两种病变。

泪腺炎的症状 泪腺炎 泪腺炎-定义,泪腺炎-区分

慢性泪腺炎(chronic dacryoadenitis)较急性泪腺炎多见,可由急性泪腺炎迁延而来,病情进展缓慢,多为双侧性,也有单侧性(图1)肉芽肿性病变致泪腺慢性炎症和缓慢增大。其病因多种,除结膜的慢性炎症,例如沙眼可引起继发性泪腺炎,更多的是由全身性疾病所致,需要对局部肿物切除活检及全身检查治疗确定诊断性质。

泪腺炎_泪腺炎 -病因


泪腺炎1.原发性 感染可能由结膜囊经泪腺腺管入侵或血源性。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有时呈流行性,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2.继发性 有来自局部或全身者。

(1)局部来源:穿通伤、烧伤,常引起局部化脓或坏死;睑板腺或结膜的葡萄球菌感染,睑腺炎、眶蜂窝织炎等均可直接扩散至泪腺。

(2)病灶转移:远处化脓性病灶转移而来,如扁桃体炎、中耳炎、龋齿、肾盂肾炎等。

(3)全身感染:如葡萄球菌所致的疖肿,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多为化脓性,一侧泪腺受累。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急性泪腺炎较多见。有报告37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7例合并有泪腺炎,常双侧发病症状较急,并不化脓,多在数天或数周内消退淋病性腮腺炎常由尿道炎或子宫颈炎转移而来,多为双侧性。多数作者穿刺检查并未查见细菌,认为可能为淋球菌毒素所致。一般急性期症状多在数天或数周内消退,很少化脓,有时可复发。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泪腺炎,如麻疹、流行性感冒等。此外眼部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织细胞浆菌病等均可致泪腺炎。

3.沙眼性泪腺炎(trachomatous dacryoadenitis) 一方面沙眼可使结膜组织瘢痕化,阻塞泪腺排出管而致泪腺组织萎缩结缔组织中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上皮细胞空泡和脂肪样变泪液分泌减少,引起眼干燥症。另一方面由真性沙眼性泪腺炎所致,感染从排出管或淋巴管上行,急性期在小管周围浆细胞聚集成滤泡,后期纤维化引起上皮萎缩,由于尚未从病变泪腺中分离出沙眼衣原体,以上沙眼病变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4.结核性(慢性)泪腺炎(tuberculousdacryoadenitis) 十分常见多由血行播散而来。本病有2种类型:①急性粟粒型:全身粟粒性结核播散,常侵犯双侧泪腺。②局限性孤立型结核球型:临床上十分重要常并发于肺结核、淋巴结核或骨结核,由血行播散,多为青年患病。临床上有两种表现:

(1)硬化型:为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炎症,分叶状硬结节可活动、不痛。有时显示上睑下垂或眼球突出,眼球向上运动障碍,耳前淋巴结可受累可单侧或双侧。有的形成囊肿或钙化。少有自然痊愈,但多数需手术摘除,完整切除者术后不再复发。

(2)干酪化型:慢性进行性的眼睑红肿,冷脓肿形成则有波动感,穿破后在上睑形成瘘管,侵及周围皮肤,甚至全身播散而致命。

5.泪腺肉样瘤病。
6.Sj?gren综合征。
7.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8.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泪腺炎症 例如梅毒、麻风、放线菌等引起比较少见。

发病机制

泪腺的原发性感染与全身状况有关。继发性感染多由全身血液循环或局部感染灶经过淋巴管或泪腺排出导管逆行进入泪腺组织,引发泪腺炎症反应。根据机体的不同免疫状态及致病菌毒力的大小,出现不同的病理学过程。

泪腺炎_泪腺炎 -临床表现


泪腺炎原发性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常为单侧,多累及睑部泪腺睑部泪腺和眶部泪腺可单独或同时发病(图2)。

急性睑部泪腺炎:上睑外侧发红、肿胀疼痛、流泪不适,睑缘呈横“S”形下垂,肿胀可扩展到颞、颊部,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睑内可扪及实性包块有压痛与眶壁及睑缘无粘连。眼睑分开时可见颞上结膜充血水肿,泪腺组织充血隆起有黏液样分泌物。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若早期适当抗感染治疗,多在1~2周炎症消退也有的成亚急性、持续1~2个月才消退。少数化脓从上穹隆结膜穿破脓液排入结膜囊或暂时形成瘘管,2~3周即可愈合。

急性眶部泪腺炎:局部症状类似睑部泪腺炎,疼痛剧烈而结膜水肿较轻。可在外上侧眶骨缘下扪及包块。眼球向内下方突出,向外、上运动受限并伴有复视。一般多在短期内用药后炎症消散。亚急性患者消退时间较长,少数化脓脓液从上睑外侧皮肤流出,可形成瘘管。

慢性泪腺炎:没有急性泪腺炎的明显的临床症状。泪腺局部可触及结节状物,疼痛并不明显,可以活动。眼睑可以红肿,脓肿形成后可以有波动感泪腺增大明显时可出现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

并发症海绵窦栓塞、基底脑膜炎眼球运动障碍以及干燥性角结膜炎等。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局部体征,尤其是急性泪腺炎症,诊断不难。但对于慢性泪腺炎,重要的是要与泪腺的肿瘤性疾病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主要是与引起泪腺增大的疾病鉴别,如泪腺混合瘤,淋巴瘤等。泪腺混合瘤是泪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单侧发病,表现为眶窝内结节状,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周围结构如眼外肌为推移改变。恶性者则可出现骨质破坏。淋巴瘤如侵犯泪腺,可使泪腺肿大,同时眶内还可见到不规则形肿块。

泪腺炎_泪腺炎 -检查


泪腺炎1.血液检查 急性期可以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的性质及程度。

2.组织病理学检查 可行泪腺组织活检,根据不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可以确定泪腺的炎症类型。

其它辅助检查

1.B超 表现为泪腺窝内杏核状异常回声,边界清楚,眼球和肿大的泪腺之间可见透声裂隙,压缩性不明显显示泪腺增大呈花瓣状结构,边界不整齐,内回声不均(图3)。同时可显示眼球筋膜囊水肿A超显示病变内中高反射。

2.CT横轴位和冠状CT显示泪腺扁平形肿大突出眶缘,邻近眼外肌增厚。有时可合并眼环增厚双侧发病临床并不少见,部分合并鼻窦炎症(图4)。

3.MRI MRI显示眼球外侧泪腺肿大并包绕眼球,T1WI和T2WI均呈中信号,增强明显。由于病变邻近眼睑皮肤,增强MRI可显示周围软组织信号增强(图4)。

小叶内水肿,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见浆细胞;感染性急性泪腺炎的组织中可见多形核白细胞。

泪腺炎_泪腺炎 -治疗

首先进行对因治疗对结核和沙眼性泪腺炎,先用药物治疗原发病。可作泪腺组织活检,病变局限者作泪腺切除。

对泪腺肉样瘤病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可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治疗,一般效果良好。为避免其复发,可作放射治疗。

对Sj?gren综合征患者在应用药物抗炎和免疫治疗的同时使用人工泪液等。

对特殊病因进行不同的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抗炎药物,局部采用热敷结膜滴用抗生素眼水等。若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睑部泪腺炎从上睑外侧皮肤切口眶部者则从上穹隆侧结膜切口。

泪腺炎_泪腺炎 -预后

急性泪腺炎一般预后良好但化脓性者若引流不畅,感染可能扩散入颅内,引起海绵窦栓塞或基底脑膜炎,炎症后泪腺组织萎缩过多可使泪腺分泌减少,甚至引起干燥性角结膜炎。

预防对于泪腺继发性感染,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9348.html

更多阅读

慢性附睾炎能自愈吗 慢性附睾炎的症状

慢性附睾炎的症状――简介  慢性附睾炎是生育期男性常见的生殖道疾病,由于临床超声的诊断普及性,经超声结合症状确诊有慢性附睾炎的患者不再少数。这些患者中,部分患者是症状不明显,明显症状的慢性附睾炎多出现附睾、睾丸的肿胀、疼痛

脂溢性皮炎症状治疗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是什么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是什么――简介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与治疗,如何治疗脂溢性皮炎有用?导读:脂溢性皮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不明原因的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疾。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发生于面部

慢性膀胱炎的症状 慢性膀胱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膀胱炎有哪些症状?――简介膀胱炎是十分的泌尿系统疾病,老人,小孩也是其病发人群,尤其是女性尤为高发。临床上膀胱炎有慢性和急性之分,急性膀胱炎发病比较急骤,慢性的膀胱炎多见于女性患者,下面我们就来看下慢性膀胱炎。慢性膀胱炎有

激素依赖性皮炎图片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症状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症状――简介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长期反复不当的外用激素引起的皮炎。表现为外用糖皮质激素后原发皮损消失,但停用后又出现炎性损害,需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并逐渐加重的一种皮炎。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

声明:《泪腺炎的症状 泪腺炎 泪腺炎-定义,泪腺炎-区分》为网友天锁斩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