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的作品 何其芳 何其芳-个人简介,何其芳-主要作品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生于重庆万州,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同年,发表作品《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7年7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

何其芳简介_何其芳 -个人简介

何其芳,原名何夜芳。四川省万县(今属重庆)人。何其芳幼年时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阅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何其芳

何其芳早年诗,华丽哀婉,引人神伤,充满个性的光芒。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现鲁东大学)任教。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县一个守旧的大家庭。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全国各地任教,创办刊物《工作》,发表过大量诗歌与政论文章,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了极大愤慨。他早期的作品如:《汉园集》、《夜歌》、《预言》、《夜歌与白天的歌》等,深受读者喜爱。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建国后,历任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历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他是一位贯穿20世纪中叶――大时代、大变革中成就斐然的诗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并做过朱德的私人秘书受到极大器重,文风大变,充满时代的革命强音,此时代表作:《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1944─1947年两次被派到重庆,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文化工作。历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放弃创作(但仍创作了像《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这样的作品),主要从事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研究(红学)以及教学工作,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同时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

1957年在对胡风的政治运动中,何其芳措辞激烈,与胡风激烈交恶。何其芳在“文革”中也不能幸免,被打为“走资派”,面对世人的误解,他曾说过:“我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理解我的人,我就会继续活下去”于1977年7月24日在北京逝世。

着有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等。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论〈红楼梦〉》、《关于写诗和读诗》、《文学艺术的春天》《生活是多么广阔》等。

何其芳简介_何其芳 -主要作品

诗集

时间
名称备注1936年《 汉园集 》商务出版社1945年《 预言 》文生出版社1945年《 夜歌 》诗文学社

参考资料来源:

散文

时间
名称备注1936年《 画梦录 》文生出版社1939年《 还乡日记 》良友出版社1945年《 星火集 》群益出版社1949年《 星火集续编 》群益出版社1982年《一个平常的故事》百花出版社

参考资料来源:

论文

时间名称备注1950年《关于现实主义》海燕出版社1952年《西苑集》人文出版社1956年《关于写诗和读诗》作家出版社1962年《诗歌欣赏》作家出版社

参考资料来源:

何其芳简介_何其芳 -创作特色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

在诗歌方面,何其芳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何其芳散文别具风格。

何其芳简介_何其芳 -思想观点


何其芳

在何其芳看来,做学问的方法,研究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思想方法,是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具体学术研究领域的应用,他一再强调,学术研究方法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方法。在具体的研究对象上,何其芳非常重视占有和掌握资料,通过占有和掌握资料,尽可能详细和周密地了解课题的历史和现状。例如,前人有些什么重要的、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存在着哪些局限,以及进展到什么程度,水平如何,难点何在,等等,他都要了解。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进行研究的着力点,最终获得创造性的实绩。以对屈原的研究为例,他讲,这并不是他非常熟悉的领域。为尽可能详细地占有资料,了解屈原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他阅读了能够找得到的古往今来的全部《楚辞》的注本,特别是文学所图书馆馆藏的屈赋注本。

何其芳认为,从事文学研究必须要有广博的学识,不仅要广博,而且要扎实。因此,他主张读好书,多读书。

何其芳读书,有做批注的习惯,许多很重要的思想见解,就批在他自己的书上,它们大部分没有被系统地整理过。整理这些批语,不仅对于何其芳研究,就是对于更广的意义上的文学研究,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从文化视野上来看,何其芳学术研究所关注的领域,也可以说涵盖了古今中外。在他留下来的学术遗产中,属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以1956年写的长达8万余字的《论〈红楼梦〉》为代表。在这篇论文中,他不仅对《红楼梦》作了全面的精细的思想分析和艺术分析,对其中一些主要的人物给予了准确的评价,对当时与以往红学研究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市民说”的问题,后四十回的真伪问题等,都经过缜密的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而且,通过对这部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的研究与评价,充分而全面地展示了何其芳的才情与学力、学风和品格。

何其芳简介_何其芳 -人物轶事


何其芳

现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家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国文老师将“永”改为“其”,成为何其芳。

这一字之改,使名字大放光彩,由一个十分俗气的名字,变成一个内涵隽永的美名。将“永”改为“其”名字起了两大变化:一是变九、名分档为连姓取名,扩大了名字的容量,丰富了名字的内涵;二是变三个实词为两实一虚,虚实相生,使名字充满了生机,跳荡着情感,升腾着热浪,具有感人的力量。何其芳-----多么芬芳,多么美好,多么令人陶醉啊!名字散发着诗意,洋溢着浪漫情怀,真是不可多得的佳名。何其芳不负重望,后来成为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使“名副其实”,美名远播。

何其芳简介_何其芳 -人物评价


何其芳

何其芳同志在艺术上不断进行着新的追求和探索,在理论上也有自己的独立建树。何其芳同志

治学严谨,刻苦勤奋。他研究了我国古典诗歌、民歌、新诗在形式上的特点,根据现代汉语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建立现代格律诗的主张,并且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对诗歌的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他关于我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提出了不少自己独到的见解,推动了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发展。他不止一次地说过,做好古典文学研究工作,特别是总结那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还可以丰富我国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中国文学网评)

何其芳的一生,经历了多次转折与蜕变,由新月派诗人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由一个学者而成为新中国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他为中国新文艺、新中国的文学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和讯网评)

何其芳简介_何其芳 -着作书目

《汉园集》(诗集)与卞之琳、李广田合着,1936,商务

《画梦录》(散文集)1936,文生

《刻意集》(小说、戏剧等合集)1938,文生;增删本.1940,文生

《还乡日记》(散文集)1939,良友;又名《还乡杂记》,1943,桂林工作社

《预言》(诗集)1945,文生;增删本,1957,新文艺

《夜歌》(诗集)1945,诗文学社;增订本,1950,文生;增删本又名《夜歌

和白天的歌》,1952,人文

《星火集》(散文集)1945,群益

《星火集续编》(散文集)1949,群益


何其芳

《关于现实主义》(论文集)1950,海燕

《西苑集》(论文集)1952,人文

《关于写诗和读诗》(论文集)1956,作家

《散文选集》1957,人文

《诗歌欣赏》(论文集)1962,作家

何其芳的作品 何其芳 何其芳-个人简介,何其芳-主要作品

《何其芳诗稿》1979,上海文艺

《何其芳选集》(1―3卷)1979,四川人民

《一个平常的故事》(散文集)1982,百花

《何其芳文集》(1―6)1982―1984,人文

《何其芳诗文选读》1986,四川教育出版社

《何其芳散文选集》1986,百花

《何其芳文集》中的《生活多么广阔》被收录于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

《秋天》 初中课本

《一夜的工作》 人教版小学六下课文

翻译书目

《何其芳译诗稿》1984,外国文学出版社

被列入课本的书目

《一夜的工作》是表现周恩来总理的尽职尽责,为国家鞠躬尽瘁的美好品质的文章

《一夜的工作》被列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13课和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第1课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被列入语文社七年级下册第15课

《生活是多么广阔》被列入人教版六年级综合复习的第2课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被列入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23课

《秋天》被列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4课

何其芳简介_何其芳 -诗歌鉴赏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zhēng)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季候病》

说我是害着病,我不回一声否。说是一种刻骨的相思,恋中的征候。

但是谁的一角轻扬的裙衣,

我郁郁的梦魂日夜萦系?

谁的流盼的黑睛像收女的铃声

呼唤着驯服的羊群,我可怜的心?

不,我是梦着,忆着,怀想着秋天!

九月的晴空是多么高,多么圆!

我的灵魂将多么轻轻地举起,飞翔,

穿过白露的空气,如我叹息的目光!

南方的乔木都落下如掌的红叶,

一径马蹄踏破深山的寂默,

或者一湾小溪流着透明的忧愁,

有若渐渐地舒解,又若更深地绸缪……

过了春又到了夏,我在暗暗地憔悴,

迷漠地怀想着,不做声,也不流泪!

《脚步》

你的脚步常低响在我的记忆中,

在我深思的心上踏起甜蜜的凄动,

有如虚阁悬琴,久失去了亲切的手指,

黄昏风过,弦弦犹颤着昔日的声息,又如白杨的落叶飘在屋檐的荒郊,

片片互递的叹息犹是树上的萧萧。

呵,那是江南的秋夜!

深秋正梦得酣熟,

而又清澈,脆薄,如不胜你低抑之脚步!

你是怎样悄悄地扶上曲折的阑干,

怎样轻捷地跑来,楼上一灯守着夜寒,

带着幼稚的欢欣给我一张稿纸,

喊着你的新词,

那第一夜你知道我写诗!

《慨叹》

我是丧失了多少清晨露珠的新鲜?

多少夜星空的静寂滴下绿阴的树间?

春与夏的笑语?花与叶的欢欣?

二十年华待唱出的青春的歌声?

我饮着不幸的爱情给我的苦泪,

日夜等待熟悉的梦来复着我睡,

不管外面的呼唤草一样青青蔓延,

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

如今我悼惜我丧失了的年华,

悼惜它如死在青条上的未开的花。

爱情虽在痛苦里结了红色的果实,

我知道最易落掉,最难捡拾。

《欢乐》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

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

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

还是从稷稷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而且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

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

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

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

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

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

去高山上滑雪,

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

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

去带一个帐篷在星光下露宿。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又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预言》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馨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来,停下你长途的奔波,

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将落叶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文,

半生半死的藤蟒蛇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之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79667.html

更多阅读

鸣佐短漫翻译之五---这次是emi的作品 emi鸣佐 合集

本篇日志请勿转载鸣佐短漫翻译之五---这次是EMI的作品SHINO真的已经翻的差不多了,于是这次转战EMI,和SHINO的风格不同,EMI更注重情节并且感觉比较灰暗诶~我还是翻译他的小漫画,不过内容也是挺多的,我一点一点来吧~先是几个单幅的.

冰心的作品《笑》 访兰阅读短文及答案

冰心的作品《笑》今天中午,在奇奇的《文学赏析》中看了几篇文章,都很不错。下面把冰心的《笑》转载上来,和大家共同欣赏。冰心作品 笑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

莫言的作品牛在什么地方? 莫言作品精选

叶开文:莫言用“残酷叙事”创造了自己的文学王国一则诺贝尔文学奖赔率的传闻,又一次把莫言推到风口浪尖上。各种争议在文学作品和道德伦理中攻讦不休,而很少涉及到对他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因为文学的边缘化,很多人连莫言的作品都没有读

司马迁和他的作品 屈原和司马迁

司马迁和他的作品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历史名人司马迁,在我的印象中的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史记》这部经典文学作品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史记》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正是因为这样一部鸿篇巨著的

声明:《何其芳的作品 何其芳 何其芳-个人简介,何其芳-主要作品》为网友空袭的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