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 虎刺-形态特征,虎刺-生长习性

虎刺(DamnacanthusindicusGaertn),常绿小灌木,高30~70厘米。根粗大分枝,或缢缩呈念珠状,根皮淡黄色。枝条细,灰白色,分枝多,有直刺,长1~2厘米,常对生于叶柄间,黄绿色,小枝有灰黑色细毛。多生于阴山坡林下和溪谷两旁灌丛中。生境幽闭,喜散射光,喜较肥沃的砂质或粘质的微酸性土壤,喜湿怕涝,忌温差过大,不耐寒。盆栽应注意水分和光照,忌大肥,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开花结果提高观赏价值。分布于浙江、江西、广东、湖南、江苏等地。虎刺寿命很长,庭院地栽和盆栽,都能活到百年之久,因此又被赞誉为“寿庭木”。昔日人们常把虎刺用作祝寿礼品,敬奉寿翁寿婆,寓长寿之意。

虎刺 虎刺-形态特征,虎刺-生长习性

虎刺_虎刺 -形态特征


虎刺

具刺灌木,高0.3-1米,具肉质链珠状根;

茎下部少分枝,上部密集多回二叉分枝,幼嫩枝密被短粗毛,有时具4棱,节上托叶腋常生1针状刺;刺长0.4-2厘米。叶常大小叶对相间,大叶长1-3厘米,宽1-1.5厘米,小叶长可小于0.4厘米,卵形、心形或圆形,顶端锐尖,边全缘,基部常歪斜,钝、圆、截平或心形;中脉上面隆起,下面凸出,侧脉极细,每边3-4条,上面光亮,无毛,下面仅脉处有疏短毛。

叶柄长约1毫米,被短柔毛;托叶生叶柄间,初时呈2-4浅至深裂,后合生成三角形或戟形,易脱落。花两性,1-2朵生于叶腋,2朵者花柄基部常合生,有时在顶部叶腋可6朵排成具短总梗的聚伞花序;花梗长1-8毫米,基部两侧各具苞片1枚;苞片小,披针形或线形。


虎刺

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绿色或具紫红色斑纹,几无毛,裂片4,常大小不一,三角形或钻形,长约1毫米,宿存;花冠白色,管状漏斗形,长0.9-1厘米,外面无毛,内面自喉部至冠管上部密被毛,檐部4裂,裂片椭圆形,长3-5毫米;雄蕊4,着生于冠管上部,花丝短,花药紫红色,内藏或稍外露;子房4室,每室具胚珠1颗,花柱外露或有时内藏,顶部(3-)4(-5)裂。

核果红色,近球形,直径4-6毫米,具分核(1-)2(-4)。花期3-5月,果熟期冬季至次年春季。

本种随不同环境其体态有较大差异,生于阴湿处的植株其叶较大而薄,刺较长,生于旱阳处植株的叶小而厚,刺较短。

虎刺_虎刺 -生长习性

多生于阴山坡林下和溪谷两旁灌丛中。生境幽闭,喜散射光,喜较肥沃的砂质或粘质的微酸性土壤,喜湿怕涝,忌温差过大,不耐寒。盆栽应注意水分和光照,忌大肥,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开花结果提高观赏价值。

虎刺_虎刺 -相关物种

短刺虎刺 D. giganteus

浙皖虎刺 D. macrophyllus

大卵叶虎刺 D. major

西南虎刺 D. tsaii

虎刺_虎刺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是每年3-4月播种育苗。

扦插繁殖是分离虎刺母体根际发生的萌孽,另行栽植。分株时期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可全株掘起分成数株,也可从根际一侧挖出幼株分离栽植。

用扦插法成活率高。在10℃以上气温下随时都可进行,以5-6月扦插为最好。剪取顶部的枝条,截成10-15厘米,放置阴凉处2-3天,使从插条切口流出的乳汁干燥或用清水将乳汁洗净,方可扦插在装有素沙土或培养土的浅盆中。插后浇足水,以后盆土见于再浇水,2个月后生根。

培植步骤

野生虎刺的培植须掌握以下三步骤,方能达到事半功倍,提高成活率。

(1)挖来的野生虎刺一般根系都不多,必须尽量挑选带有毛须根的植株,如只有主根没有须根则肯定难以成活。挑选后先剪去过长的主根,保留笔须根。再进行强修剪。剪除大半部分枝权,并将部分留下枝杆上的叶子也疏去一大半,只留下少数几片叶子即可。原则上是尽可能少留枝与叶,以减少其养分消耗。不要怕枝形不美,待其成活后养护二年就会恢复优美的形态。

(2)修剪好的虎刺不能急于栽种。必须先行水浸法。把需栽植的虎刺用细绳捆起来,放入水桶内,水可用雨水或隔夜自来水。把虎刺的根部及下部枝杆全部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约二十四小时最为适宜。此时根须颜色泛红,即可拿出栽植。

(3)虎刺多生长在山林阴湿处。喜酸性沙壤土。宜栽植在蔽荫处,以晒不到阳光为好。栽植时间以清明前后为妥,不宜过早。

盆景制作

首先选择粗壮生长旺盛的枝条作为未来的扦插条。在枝条上部幼嫩部分选择切面,在3个茎刺上1-2毫米处切去枝条顶端。由于虎刺茎的芽原基几乎同时分化,最终将分化为3个几乎相同的枝条,让其生长1-2年,使其比较充分生长。在扦插前2个月,将扦插枝条环割,让枝条在环割上端贮存足够的营养,以利于扦插时较快地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出幼根。经上述技术处理的枝条能很快地培育成造形美观的小盆景。

虎刺_虎刺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虎刺

药用部位: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全草或根。

采集:全草及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苦甘,平。

⑴《本草图经》:"味甘。"

⑵《浙江民间草药》:"味甘,性平,无毒。"

⑶《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味苦甘,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治痛风,风湿痹痛。痰饮咳嗽,肺痈,水肿,痞块,黄疸,妇女经闭,小儿疳积,荨麻疹,跌打损伤。

⑴《本草图经》:"理一切肿痛风疾。"

⑵《植物名实图考》:"补气血。"

⑶《浙江民间草药》:"根及花:活血,利关节。治风气。"

⑷《杭州药植志》:"治风湿痛。"

⑸《广西药植名录》:"根:止咳,补血气。治肺病,内伤。"

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尿消肿,活血散瘀。治急慢性肝炎,脾脏肿大。"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用1~2两);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捣汁潦或研末撒。


虎刺

化学成分:大形虎刺的根含多种蒽醌类成分虎刺素、虎刺醇、虎刺尼定、羟基虎刺素、去甲基虎刺素、去甲基羟基虎刺素、苄基紫黄茜素、茜素-1-甲醚、5-羟基茜素-1-甲醚。

民族药志要

僳僳药四曲马此:根或全株治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怒江药》。

畲药老鼠刺,鸟不踏,绣花针,倒翻针,黄鸡脚:根治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龋齿痛《畲医药》。

苗药绣花针,远志:全株用于风湿痹痛,腰痛《湘蓝考》。

瑶药黄鸡站:用于贫血,神经衰弱,病后体虚,疳积。

土家药猫儿刺:根用于风湿肿痛,痹痛,瘫痪,手足不举及牙痛。

选方

⑴治痛风:虎刺鲜根或花一两(干根三至五钱)。煎汁用酒冲服。(《浙江民间草药》)

⑵治风湿关节、肌肉痛:绣花针全草一至三两。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⑶治痰饮咳嗽:虎刺鲜根二至三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⑷治肺痈:虎刺三两,猪胃炖汤,以汤煎药服。每日一剂。(《江西民间草药》)

⑸治水肿:虎刺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⑹治脾虚浮肿:绣花针干根一两,毛天仙果干根二两,陈皮三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⑺治黄肿:虎刺根一两(或连茎叶用一两五钱),野南瓜根一两,猪腰子一对。水炖,去渣,兑黄酒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⑻治痞块(肝脾肿大):一绣花针根一两,甘蔗根七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⑼绣花针鲜根一至二两,羊肉酌量。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⑽治黄疸:虎刺根一两,茵陈三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⑾治急性肝炎:鲜虎刺根一两,阴行草三钱,车前五钱,冰糖少许。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⑿治月经不调、闭经:虎刺根三钱,天青地白、长梗南五味子藤各二钱,梵天花根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⒀治奶肿硬块:虎刺根一两,捣冲酒服。(《浙江民间草药》)

⒁治小儿疳积:绣花针鲜根、茅莓干根、醉鱼草干根各二至三钱。水煎或加瘦猪肉同煎服。(《福建中草药》)

⒂治荨麻疹:虎刺鲜根二至三两。水煎,冲黄酒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⒃治手脚烂痒:虎刺全草,研末,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⒄治跌打损伤:虎刺根五钱至一两,用黄酒适量煎服,连服一星期。(《浙扛民间常用草药》)

医药

【傈僳药】四曲马此:根或全株治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怒江药》。【畲药】老鼠刺,鸟不踏,绣花针,倒翻针,黄鸡脚:根治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龋齿痛《畲医药》。【苗药】绣花针,远志:全株用于风湿痹痛,腰痛《湘蓝考》。【瑶药】黄鸡站:用于贫血,神经衰弱,病后体虚,疳积。【土家药】猫儿刺:根用于风湿肿痛,痹痛,瘫痪,手足不举及牙痛。

根、全株(虎刺):甘、苦,平。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痛风,风湿痹痛,感冒咳嗽,黄疸,肝脾肿大,肺痈,水肿,经闭,小儿疳积,跌打损伤,龋齿痛。 花(伏牛花):甘、苦,平。祛风除湿,舒筋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头痛,四肢拘挛。

观赏价值

虎刺枝叶茂密,初夏白花繁盛,秋冬果实累累,鲜艳悦目。具有形体小巧、姿态雅美、四季常绿、小中见大的特点。是观叶、观花、观果兼而有之的极富观赏价值的常绿小灌木,深得广大盆景爱好者的青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79937.html

更多阅读

文竹 文竹-形态特征,文竹-生长环境

文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拉丁文名:Asparagus setaceus,为多年生常绿藤本观茎植物,著名的观赏植物,文竹是一种观赏性极高的美观绿色植物,也种植在室内,可以清洁空气,杀害细菌,对室内的空气有着调节的作用。文竹表面黄白色,有深浅不等的

花红 花红-形态特征,花红-生长习性

花红,又名小苹果,俗称海棠、沙果或林檎。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本品梨果扁球形,直径2.5-4cm,表面黄色至深红色,有点状黄色皮孔。顶端凹而有竖起的残存萼片,底部深陷。气清香,味微甜、酸。叶卵形或椭圆形,花粉红色。果实球形,像苹果而小,黄

红景天 红景天-形态特征,红景天-生长习性

红景天(学名:Rhodiola rosea L.),别名:蔷薇红景天,扫罗玛布尔(藏名)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0厘米。根粗壮,圆锥形,肉质,褐黄色,根颈部具多数须根,根茎短,粗状,圆柱形,被多数复瓦状排列的鳞片状的叶。 生长在海拔1800―2500米高寒无污染地带,其生长

生菜 生菜-形态特征,生菜-生长习性

生菜是叶用莴苣的俗称,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它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用蔬菜。也是欧、美国家的大众蔬菜,深受人们喜爱。生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古希腊人、罗马人最早食用。生菜传入我国的历史较悠久,东

羊踯躅 羊踯躅-形态特征,羊踯躅-生长习性

羊踯躅,又名:闹羊花、黄杜鹃、羊不食草、玉枝,拉丁文名:Rhododendron molle G.Don.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落叶灌木,高1-2米;分枝稀疏,枝条直立,幼时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刚毛。常见于山坡、石缝、灌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

声明:《虎刺 虎刺-形态特征,虎刺-生长习性》为网友挺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