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瑞木 红瑞木-形态特征,红瑞木-生长习性

红瑞木(学名:Swida alba Opiz)是伞形目山茱萸科落叶灌木。老干暗红色,枝桠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乳白色。花期5月~6月。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月~10月。可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红端木秋叶鲜红,小果洁白,落叶后枝干红艳如珊瑚,是少有的观茎植物,也是良好的切枝材料。园林中多丛植草坪上或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得红绿相映之效果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江西等省区。生于海拔600-1700米(在甘肃可高达2700米)的杂木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朝鲜、苏联及欧洲其它地区也有分布。

红瑞木_红瑞木 -形态特征


红瑞木科类

灌木,高达3米;树皮紫红色;幼枝有淡白色短柔毛,后即秃净而被蜡状白粉,老枝红白色,散生灰白色圆形皮孔及略为突起的环形叶痕。冬芽卵状披针形,长3-6毫米,被灰白色或淡褐色短柔毛。

叶对生,纸质,椭圆形,稀卵圆形,长5-8.5厘米,宽1.8-5.5厘米,先端突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全缘或波状反卷,上面暗绿色,有极少的白色平贴短柔毛,下面粉绿色,被白色贴生短柔毛,有时脉腋有浅褐色髯毛,中脉在上面微凹陷,下面凸起,侧脉(4-)5(-6)对,弓形内弯,在上面微凹下,下面凸出,细脉在两面微显明。

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较密,宽3厘米,被白色短柔毛;总花梗圆柱形,长1.1-2.2厘米,被淡白色短柔毛;花小,白色或淡黄白色,长5-6毫米,直径6-8.2毫米,花萼裂片4,尖三角形,长约0.1-0.2毫米,短于花盘,外侧有疏生短柔毛;花瓣4,卵状椭圆形,长3-3.8毫米,宽1.1-1.8毫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上面无毛,下面疏生贴生短柔毛;雄蕊4,长5-5.5毫米,着生于花盘外侧,花丝线形,微扁,长4-4.3毫米,无毛,花药淡黄色,2室,卵状椭圆形,长1.1-1.3毫米,丁字形着生;花盘垫状,高约0.2-0.25毫米;花柱圆柱形,长2.1-2.5毫米,近于无毛,柱头盘状,宽于花柱,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长1.2毫米,直径1毫米,被贴生灰白色短柔毛;花梗纤细,长2-6.5毫米,被淡白色短柔毛,与子房交接处有关节。核果长圆形,微扁,长约8毫米,直径5.5-6毫米,成熟时乳白色或蓝白色,花柱宿存;核棱形,侧扁,两端稍尖呈喙状,长5毫米,宽3毫米,每侧有脉纹3条;果梗细圆柱形,长3-6毫米,有疏生短柔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红瑞木_红瑞木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600-1700米(在甘肃可高达2700米)的杂木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

红瑞木喜欢潮湿温暖的生长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2~30摄氏度,光照充足。红瑞木喜肥,在排水通畅,养分充足的环境,生长速度非常快。夏季注意排水,冬季在北方有些地区容易冻害。

红瑞木_红瑞木 -地域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江西等省区。朝鲜、苏联及欧洲其它地区也有分布。

红瑞木_红瑞木 -地理分布

分布于朝鲜、苏联及欧洲其它地区也有分布。中国东北、华北、北京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佳木斯、长春、四平、延吉、抚顺、铁岭、本溪);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东营、新泰、滕州、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安阳、西安、咸阳、徐州、连云港、沭阳、盐城、淮北、蚌埠、韩城、铜川)。

红瑞木_红瑞木 -品种介绍

红瑞木,常见的观赏灌木,常用于园林绿化中,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红瑞木科类

颜色艳丽迷人,姿态各异。

红瑞木科类繁多。常见于隆冬之火红瑞木,金边红瑞木,银边红瑞木,金叶红瑞木。

红瑞木_红瑞木 -栽培方法

繁殖方法

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播种时,种子应沙藏后春播。扦插可选一年生枝,秋冬沙藏后于翌年3月~4月扦插。压条可在5月将枝条环割后埋入土中,生根后在翌春与母株割离分栽。

扦插前准备

采条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枝条上的芽没有完全鼓起之前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集为好。因为这一时期树液刚开始流动,枝条上不仅有充足的水分,而且从植物生物学特性上看,是枝条上吐绿的新芽里内源生根激素开始形成时期

剪条

采完枝条后,立即剪条。剪条长度依据每个插条上保存3个芽为准。上端离上芽15~20mm处平剪,这有利于上芽不抽干;下端离下芽3~5mm处剪成马耳形,这有利于下芽的养分转化为生根原始体的形成。考虑这些因素,每个扦插条长度可达8~12cm。扦插条的粗度是影响生根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扦插条底径4mm以下,营养物质贮存少,不仅不易形成愈伤组织,常常生根之前吐绿放叶后由于底部吸收水分和新叶蒸腾消耗的水分达不到平衡,出现抽条现象而枯死;扦插条底径12mm以上,营养物质贮存的多,愈伤组织形成的太厚而容易老化,从愈伤组织中不易钻出新根,又因树皮厚而不易发出气根。因此,在红瑞木扦插繁殖过程中,插条底径4~12mm的气孔中生根和愈伤组织中生根的多,所以若是扦插条来源丰富,其底径应选择5~10mm,其生根率更好。

处理


红瑞木

剪好的条,每50个条要下齐上不齐地捆好后,在清水深度5~6cm的平底容器内水解处理3昼夜

。有条件的地方,边灌水、边排水,没有条件的每天早晚换一次水,达到充分水解扦插条生根部位的单宁等生根抑制物质。接着在平底容器内摆好水解处理过的扦插条,再灌入3~5cm深ABT1∶500000溶液。其浸泡时间,根据多种植物扦插繁殖的实践,水温8℃以下时6~8h,8℃以上时3~4h为宜。因为8℃是大部分植物体内生理活动活跃的起点。

催根

选择上有遮荫的平坦地上铺6~8cm湿沙后,把插条按75°的斜角倒置(底部朝上,梢部朝下)。后上盖湿沙5~6cm。根据沙子的干湿情况,每天浇水(日晒过的水)2~3次。这样延续20~30d后起出来扦插,由于插条底部朝上温度高容易形成愈伤组织,梢部朝下温度低不易发芽,达到倒插催根的目的。

建棚

选择朝阳、地势平坦、土壤透水性好、交通方便、水电条件具备的地方建棚,建棚面积根据有效插床面积按250株/m2的数量而定。建棚先在架上盖塑料膜,再盖遮光率60%的遮阴网后用铁线固定。

做床

建棚后棚内平铺10cm厚的粗粒河沙,然后按床面120cm、步道40cm规格拉线后,把步道上的沙子挖出来往床面上平铺,达到床高10cm厚。在床面和步道上用百菌清1∶800消毒水喷湿,到插床基质上下湿透为准。

扦插时条件

建好棚,盖好遮阴网,做好床,浇透水条件下,才能把倒插催根20~30d的插条起出来进行顺插。假如尚未盖遮阴网或者及时供应不了水以及插床基质用细沙代替粗沙的情况下,进行扦插,直接影响其生根率。因此,必须条件具备后方可扦插。

规格

120cm的床面上,株距为4cm,每行插入30个条,行距为10cm,每米床面上插入10行。插入斜度为75°,梢头朝北,上芽朝南,插入深度达到中间芽与床面齐为宜。

插床管理

浇水

插完的床面上,当天浇水,每次浇水量必须达到步道上积水2~3cm为宜。每天早、晚各浇1次。检查时,若床面沙层干燥,应及时浇水。

打药

扦插后每半个月喷1次杀菌剂,喷药必须喷湿,喷3次后,没有病情就不打药。

追肥

红瑞木 红瑞木-形态特征,红瑞木-生长习性

红瑞木是扦插生根比较慢的树种,一般需要60~90d时间,个别的达到100d以上。红瑞木扦插后15d左右开始吐绿放叶。因此,不进行叶面追肥,光靠插条本身的营养来促进生根是不行的。叶面追肥,放叶后,开始用1%葡萄糖或者蔗糖液来每隔10d左右,在下午4点钟开始进行叶面喷雾。放叶一个月后,每半个月1次用0.5%的尿素加适量的锌、硼、镁、锰等微量元素,再加7.5×10-6ABT液进行叶面喷雾,达到补充营养、保鲜、保护和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生根作用。

温湿

棚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超过30℃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棚内湿度要求达到85%~95%,达不到75%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棚内湿度。

管护

随时摆正浇水和日常管理过程碰倒的扦插条,及时除掉鼓包和开花的花序,随时铲除杂草。通过红瑞木的扦插实践,要把好扦插前准备工作是基础,要抓好扦插时必须做到的事情是关键,要做好扦插后的插床管理是保证。扦插后经60d左右三分之一以上的条已生根,这时选择下雨后移植地湿透的日子,可以起出移植。要把被病菌感染底部发黑的条子拣出扔掉,要把叶新鲜,愈伤组织形成后尚未生根的条起出重新扦插。然后在叶面上喷ABT7.5×10-6溶液里加微量元素的肥料,继续进行正常管理。再过40d左右大部分生出了根,这时又要选择雨后移植地湿透的日子进行移植,剩余部分再过30d左右,拣出生根的进行移植,其余扔掉。移植地水分不充足时,采取浇水、灌水措施必须保证充足水分的前提下,配制ABT7.5×10-6溶液里加入微肥进行一次叶面喷雾的同时,在根部周围挖坑施入磷酸二铵,8月下旬和9月上旬用磷酸二氢钾进行两次叶面喷雾的方法,促进新梢木质化。

病虫害防治

预防叶斑病,栽植不宜过密,适当进行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浇水时尽量不沾湿叶片,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为宜。喷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防治。每隔10天喷 1次。 病害严重时,可喷施杀65%代森锌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以控制病害蔓延和扩展。

防治白粉病,可喷洒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800倍百菌清,一旦发生这种病害,除了摘除病叶外,还需喷洒0.3~0.5度石灰硫磺合剂。

防治蚜虫,可喷洒50%辟蚜雾超微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20%灭多威乳油1500 倍液、50%蚜松乳油1000-150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 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 倍液防治。

防治茎腐病,可于3月萌芽喷洒4至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雨季前喷洒1∶1∶200 的波尔多液。

红瑞木_红瑞木 -?价值

红瑞木

【药名】红瑞木

【别名】椋子木


红瑞木

【汉语拼音】hong rui mu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nus alba L.

【功效】清热解毒;止痢;止血

【中药化学成分】红瑞木的红色茎皮中含有矢车菊素3-半乳糖甙(cyanidin 3-galactoside)即越橘花青甙(idaein),大量的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甙(cyanidin 3-arabinoside)以及微量的飞燕草素单葡萄糖甙(delphinidin monoglycoside)。

【科属分类】山茱萸科

【主治】湿热痢疾;肾炎;风湿关节痛;目赤肿痛;中耳炎;咯血;便血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700m的杂木林或针、阔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动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3m。树皮紫红色;老枝血红色,无毛,常被白粉,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4-9cm,宽2.5-5.5cm;侧脉5-6对。分辨率房状聚伞药序顶生;花小,黄白色;萼坛状,裂片4,萼齿三角形;花瓣4,卵状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盘外侧,花丝微扁,花药淡黄色,2室,丁字形着生;花血垫状;子房近于倒卵形,疏被贴伏的短柔毛,柱头盘状,宽于花柱。核果斜卵圆形,花柱宿存,成熟时白色东稍带蓝紫色,花柱宿存;核棱形,每侧有脉纹3条。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撒。

【出处】《中华本草》

红瑞木果

一、中药名称


红瑞木果

【药名】红瑞木果

【类别】滋肾强壮药

【拼音】hóng ruì mù guǒ

二、中药基源

【科属】山茱萸科

【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红瑞木的果实。

【药用部位】果实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700m的杂木林或针、阔混交林中。

病虫害预防方法

要病虫害是白粉病,预防方法:喷洒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800倍百菌清,一旦发生这种病害,除了摘除病叶外,还需喷洒0.3~0.5度石灰硫磺合剂;主要危害叶片的虫害有蚜虫等食叶害虫,可喷洒1500倍净叶宝(新植物农药)来进行防治。

观赏价值

红瑞木是伞形目山茱萸科落叶灌木。老干暗红色,枝桠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乳白色。花期5月~6月。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月~10月。可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红端木秋叶鲜红,小果洁白,落叶后枝干红艳如珊瑚,是少有的观茎植物,也是良好的切枝材料。园林中多丛植草坪上或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得红绿相映之效果。

经济价值

园林中多丛植草坪上或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得红绿相映之效果。枝干全年红色,是园林造景的异色树种 种子含油量约为30%,可供工业用;常引种栽培作庭园观赏植物。观茎类 景观用途: 庭


红瑞木

院观赏、丛植。红瑞木秋叶鲜红,小果洁白,落叶后枝干红艳如珊瑚,是少有的观茎植物,也是良好的切枝材料。园林中多丛植草坪上或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得红绿相映之效果。

红瑞木_红瑞木 -花语

信仰、勤勉 , 11月27日的生日花。

红瑞木_红瑞木 -其他

1、红瑞木的枝干常年是红色的,且越冷越红。是北方白雪世界里最温暖的色彩。

2、红瑞木的树叶夏季是绿色的,深秋之后渐渐变红,到了冬季完全变成紫红色。

3、红瑞木的果实最初是绿色的,渐变成圆圆的白果,最后再到匾圆的黑色果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79961.html

更多阅读

红萼蝇子草 红萼蝇子草-形态特征,红萼蝇子草-生长习性

红萼蝇子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15 (-20) 厘米,西藏、四川有分布。蝇子草_红萼蝇子草 -形态特征红萼蝇子草多年生草本,高5-15(-20)厘米。根粗壮,木质,常具匍匐茎。茎疏丛生,直立,不分枝,密被紫色腺柔毛。基生叶叶片匙形或狭倒披针形,长2.5-5

辣木 辣木-形态特征,辣木-生长条件

辣木(Moringa)又称鼓槌树(Drumstick tree),原产印度北部,世界上已知有十多种品种,原产于印度,现在我国也有大量种植,又称为鼓槌树,是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目前较常食用的品种有以下三种:印度传统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印

红椰子 红椰子-形态特征,红椰子-生态习性

红椰子(Cyrtostachys renda),别名口红棕、猩红椰子、红棒椰子,是棕榈目棕榈科红椰子属植物,常绿灌木,株高2-5米,叶柄粗壮,长超过1m。穗状花序有2个易脱落的佛焰苞,黑色,基部带绯红色。原产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新几内亚群岛、婆罗洲和泰国南

楸木木材价格 楸木 楸木-形态特征,楸木-木材特点

楸木为大戟科落叶乔木,干高三丈许,时大圆形或广卯形,先端尖,叶有三尖或五尖者。嫩叶及叶柄皆呈赤色,夏日枝稍开穗状之黄绿色细花。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后结实。多软刺。熟则三裂,木材细致。它又名梓木,是不结果的核桃木,可做门芯桌面芯等用。

形态特征 蚬木 蚬木-种属概述,蚬木-形态特征

蚬木,又名火木,椴树科Tiliaceae,常绿大乔木,渐危种。分布于广西和云南部分海拔700至900米热带石灰岩山地季雨林。3月开花,6月果熟,结实间隔2至3年。它是北热带原生性的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的建群种之一,是热带石灰岩的特有植物,有较重要的研究

声明:《红瑞木 红瑞木-形态特征,红瑞木-生长习性》为网友兲陰冷随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