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2004年)


传染病诊断标准及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行业标准)规定管理的37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_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甲类传染病

鼠疫【GB15991―1995】

诊断标准
1.1流行病学线索
患者发病前10d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1.2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h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
1.2.1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1.2.2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1.2.3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
1.2.4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1.2.5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1.2.6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1.2.7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浊浑。
1.3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1.4患者2次(间隔10d)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2疑似病例
具备1.1加1.2中任一项。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1.3或1.4。
4隐性感染者
有鼠疫流行病学线索,没有明显的鼠疫临床表现,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有PHA检测其血清出现1∶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5追溯诊断病例
在有过鼠疫流行病学线索的人群中,曾出现过鼠疫临床表现,没接种过鼠疫菌苗,其血清经PHA检测出现1∶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6病型
6.1确诊鼠疫病例,有1.2.1临床表现者,为腺型鼠疫。
6.2确诊鼠疫病例,有1.2.2临床表现者,为败血型鼠疫。
6.3确诊鼠疫病例,有1.2.3临床表现者,为肺型鼠疫。
6.4确诊鼠疫病例,有1.2.4临床表现者,为眼型鼠疫。
6.5确诊鼠疫病例,有1.2.5临床表现者,为肠型鼠疫。
6.6确诊鼠疫病例,有1.2.6临床表现者,为皮肤型鼠疫。
6.7 确诊鼠疫病例,有1.2.7临床表现者,为脑膜炎型鼠疫。

霍乱【GB15984―1995】

1疑似霍乱诊断标准
a.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b.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具有上述项目之一者诊断为疑似霍乱。
2.确定诊断标准
a.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阳性;
b.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1a),粪便培养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c.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d.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检出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临床诊断:具备b。
确诊病例:具备a或c或d。

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_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试行)

1、流行病学史
1.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1.2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
2、症状与体征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注意:有少数病人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4、胸部X线检查
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疑似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3条或1.2+2+4条或2+3+4条。
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4条及以上,或1.2+2+4+5条,或1.2+2+3+4条。
医学观察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2+2+3条。
符合医学观察标准的病人,如条件允许应在指定地点接受隔离观察;也可允许患者在家中隔离观察。在家中隔离观察时应注意通风,避免与家人的密切接触,并由疾病控制部门进行医学观察,每天测体温。观察中的病人病情符合疑似或临床诊断标准时要立即由专门的交通工具转往集中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疑似病人的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鉴别诊断: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感、流感、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患。
重症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标准中的1条即可诊断为重症“非典型肺炎”:
一、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
二、低氧血症,在吸氧3-5升/分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70mmHg,或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93%;或已可诊为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三、多叶病变且病变范围超过1/3或X线胸片显示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四、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五、具有严重基础性疾病或合并其他感染或年龄>50岁。

艾滋病GB16000―1995】

1急性HIV感染
1.1流行病学史
1.1.1同性恋或异性恋者有多个性伴侣史,或配偶或性伴侣抗HIV抗体阳性。
1.1.2静脉吸毒史。
1.1.3用过进口Ⅶ因子等血液制品。
1.1.4与HIV/AIDS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1.1.5有过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病史。
1.1.6出国史。
1.1.7抗HIV(+)者所生的子女。
1.1.8输入未经抗HIV检测的血液。
1.2临床表现
1.2.1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2.2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脑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1.2.3颈、腋及枕部有肿大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2.4肝脾肿大。
1.3实验室检查
1.3.1周围血WBC及淋巴细胞总数起病后下降,以后淋巴细胞总数上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1.3.2CD4/CD8比值大于1。
1.3.3抗HIV抗体由阴性转阳性者,一般经2~3个月才阳转。最长可达6个月,在感染窗口期抗体阴性。
1.3.4少数病人初期血清P24抗原阳性。
2无症状HIV感染
2.1流行病学史
同急性HIV感染。
2.2临床表现
常无任何症状及体征。
2.3实验室检查
2.3.1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诊试验证实者[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2.3.2CD4淋巴细胞总数正常,CD4/CD8大于1。
2.3.3血清P24抗原阴性。
3AIDS
3.1流行病学史
同急性HIV感染。
3.2临床表现
3.2.1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
3.2.2持续不规则低热多于1个月。
3.2.3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大于1cm)。
3.2.4慢性腹泻多于4~5次/日,3个月内体重下降大于10%。
3.2.5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粘膜的Kaposi肉瘤、淋巴瘤等。
3.2.6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
3.3实验室检查
3.3.1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诊试验证实者。
3.3.2P24抗原阳性(有条件单位可查)。
3.3.3CD4淋巴细胞总数小于200/mm3或200~500/mm3。
3.3.4CD4/CD8小于1。
3.3.5周围血WBC,Hb下降。
3.3.6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
3.3.7可找到上述各种合并感染的病原学或肿瘤的病理依据。
4病例分类
4.1确诊病例
4.1.1HIV感染者需具备抗HIV抗体阳性,急性HIV感染系高危人群在追踪过程中抗HIV阳转。
4.1.2AIDS病例:具备有3.1,3.2中任何一项和3.3中3.3.1、3.3.3、3.3.7。

病毒性肝炎

(一)、甲型肝炎【GB 17010―1997】

诊断标准
1急性肝炎
1.1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1.1流行病学:发病前45天内有吃不洁食物史或饮不洁生水或与甲肝急性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1.1.2症状:近1周左右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1.1.3体征: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1.1.4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
1.1.5HAV标志检测:血清抗HAV-IgM阳性或抗HAV-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者。
疑似病例:1.1.2+1.1.4。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1.1.5。
1.2急性黄疸型肝炎
凡符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诊断条件,且血清胆红素大于17μmO1/L,尿胆红素阳性,或临床上有巩膜、皮肤黄疸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可确诊。
2淤胆型肝炎
2.1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
2.2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同时伴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固醇等明显增高,ALT中度增高。
2.3表现为梗阻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
2.4HAV标志检测:同1.1.5。
2.5肝脏病理学特点:详见甲肝附录B。
疑似病例: 2.1+2.2+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2.4或2.4加2.5。
3重型肝炎
3.1急性重型
3.1.1急性起病,严重消化道症状,并在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用Smith分类法出现Ⅱ°以上的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
3.1.2体征:肝脏迅速缩小。
3.1.3肝功能异常,数日内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于17.1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3.1.4HAV标志检测:同1.1.5。
3.1.5肝脏病理学特点:详见甲肝附录B。
疑似病例: 3.1.1+3.3.1.2+3.1.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4或3.1.2加3.1.5。
3.2亚急性重型
3.2.1以急性肝炎起病,临床上有极度乏力,严重食欲不振,黄疸迅速加深,出现腹水及出血倾向。肝脏进行性缩小。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以Smith分类法出现Ⅱ°以上的肝性脑病)。
3.2.2肝功能明显异常,胆酶分离,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3.2.3HAV标志检测;同1.1.5。
3.2.4肝脏病理学特点:详见甲肝附录B。
疑似病例: 3.2.1+3.2.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2.3或3.2.3加3.2.4。

(二)乙型肝炎(HB): 【GB 15990―1995】
3.1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或肝活体组织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予以诊断。
3.2.1急性肝炎
3.2.1.1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a)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曾有其他医源性感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而未采用避孕套者。
b)症状:指近期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
c)体征:主要指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
e)HBV标记物检测:(1)病程中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或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且出现抗-HBs阳转。(2)抗-HBC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IgG阴性或低水平。
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乙肝附录B。
在以上各项中病原学指标、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为必备条件,流行病学资料和体征为参考条件。
疑似病例:符合以上诸条中b)+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3.2.1.2急性黄疸型肝炎
a)同3.2.1.1.a)。
b)指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消化道症状及尿黄。
c)体征: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ALT升高,血清胆红素(Bil)大于17.1μ mol/L(大于1mg/d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e)HBV标记物检测:(1)病程中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或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且出现抗-HBs阳转。(2)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 IgG阴性或低水平。
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以做肝活检,详见乙肝附录B。
疑似病例:b)+c)+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3.2.1.3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
a)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未愈者,病情较轻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
b)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
c)HBV标记物检测:抗-HBc IgM滴度不高或阴性,但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d)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乙肝附录B。
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d)或c)+d)。
3.2.1.4慢性活动型肝炎(简称慢活肝)
a)有明显的肝炎症状。
b)体征: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肿大或黄疸等(排除其他原因)。
c)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γ-球蛋白升高和/或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异常。
d)HBV标记物检测:抗-HBc IgM滴度不高或阴性,但血清HBsAg或HBV 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e)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乙肝附录B。临床上慢活肝轻型与慢迁肝很难区别,确诊须藉助于病理组织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加以鉴别。
疑似病例:a)+b)+c)+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或d)+e)。
3.2.1.5重型肝炎
a)急性重型
1)既往无乙肝病史。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并在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Ⅱ°以上的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此外并有黄疸迅速加深,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2)体征:肝浊音界迅速缩小等。
3)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4)HBV标记物检测:(1)病程中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或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且出现抗-HBs阳转。(2)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 IgG阴性或低水平。但HBsAg可阴性而早期出现抗-HBs阳性和抗-HBe阳性。
5)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乙肝附录B。
疑似病例:1)+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或疑似病例+4)+5)。
b)亚急性重型
1)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Ⅱ°以上的肝性脑病)。同时黄疸迅速升高,并有出血倾向。
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全面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 mol/L或每天上升大于17.1μ mol/L,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3)HBV标记物检测:(1)病程中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或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且出现抗-HBs阳转。(2)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 IgG阴性或低水平。。
4)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1)+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3)或疑似病例+3)+4)。
c)慢性重型
在慢活肝或乙肝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基本上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3.2.1.6淤胆型肝炎
a)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黄疸持续2~4个月或更长。
b)临床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并能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
c)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γ-GT、胆固醇明显升高。
d)HBV标记物检测:(1)病程中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或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且出现抗-HBs阳转。(2)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 IgG阴性或低水平。。
e)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可以做肝活检,详见乙肝附录B。
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十d)或疑似病例+d)+e)。

(三)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1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依赖病原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
1急性丙型肝炎(黄疸型/无黄疸型)
1.1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血制品、人体成分治疗或有血液透析史者或与HCV者有性接触史,或携带HCV母亲所生的婴儿,或有不洁注射史。
1.2 症状体症:近期出现明显乏力和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且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或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击痛。
1.3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
1.4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 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
1.5血清抗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和/或血清HCV的核糖核酸(HCV-RNA)阳性。
1.6血清病原学排除现症架、乙、戊型肝炎病毒4感染者。
1.7肝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急性肝炎改变,肝组织HCV-RNA检测阳性。
1.8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 1.1或.1.2加1.3加1.6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1.5)或(疑似病例加1.7),同时伴有1.4者为黄疸型,无1.4者为无黄疸型。
2慢性丙型肝炎
2.1流行病学资料:过去有输血、使用血制品和体成分治疗史,或性伴携带HCV或与HCV者有非常密切的接触史者。
2.2 症状体症:长期乏力,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或肝脾肿大有触痛或叩击痛。
2.3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或正常与升高反复波动持续半年以上。
2.4排除现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2.5血清抗HCV或HCV-RNA阳性。
2.6肝组织病理检查为慢性肝炎特征或肝组织HCV-RNA检测阳性。
2.7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2.3加2.1)或(2.3加2.4),参考2.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2.5或2.6。
3重型丙型肝炎
3.1亚急性重型
3.1.1符合急性黄疸型肝炎3.1.2起病10天以上出现以下情况者:
3.1.1.1高度乏力和明显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皮肤和巩膜明显黄染、重度腹胀或腹水。3.1.1.2数日内血清胆红素上升大于17.1μ 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于17.1μ mol/L者。
3.1.1.3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3.1.1.4意识障碍(指肝性脑病)。
3.1.2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3.1.1加3.1.2(1)和(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2(3),参考3.1.2(4)。
3.2慢性重型
3.2.1有慢性丙型肝炎病史(参照2)
3.2.2具备3.1.2中各项。
3.2.3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3.1.1加3.1.2(1)和(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2(3),参考3.1.2(4)。


(四)丁型病毒性肝炎【GB 15999―1995】
5.1流行病学资料
同乙肝〔参照GB 15990 3.2.1.1a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之流行病学资料],或与丁型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触史,HBsAg阳性者更应注意。
5.2症状体征
5.2.1HDV/HBV同时感染
大多数表现为急性自限性肝炎经过1) 症状体征和急性乙型肝炎相同(参照GB 15990中3.2.1.1 b)和3.2.1.1 c)急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中的症状体征),如病人有血清ALT及胆红素双相升高,更应怀疑为同时感染。少数病人表现为急性重型肝炎[参照GB 15990中3.2.1.5 a) 1)、2)急性乙型重型肝炎之症状体征]。
5.2.2HDV/HBV重叠感染
原来为血清HBsAg阳性者(包括HBsAg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病情突然活动,或进行性发展为肝硬化者,慢活肝或重型肝炎均应注意重叠HDV感染之可能。
5.3肝功能检测
同急性慢性或重型乙型肝炎之肝功能检测〔参照GB 15990中3.2.1.1d),3.2.1.3b),3.2.1.4c)和3.2.1.5a)中3)急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之肝功能检测]。
5.4HDV感染标记物检测
5.4.1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见附录A中A3,必要时亦可检测肝内HDAg。
5.4.2血和(或)肝内HDVRNA。
5.4.3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抗体:
5.4.3.1抗HDIgM见附录A中A1。
5.4.3.2抗HD见附录A中A2。
5.5HBV感染标记物检测,参照 GB 15990附录A。
上述5项中,5.5中HBsAg阳性,5.4项中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及5.3中肝功能异常即可确诊为丁型肝炎,5.1和5.2作为参考。
在5.4及5.5中,如临床及病原学诊断符合急性乙型肝炎,伴HDV感染标记物中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可诊断为HDV/HBV同时感染;如临床及病原学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HDV感染标记物中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则可诊断为HDV/HBV重叠感染(参照GB 15990附录A)

(五)戊型病毒性肝炎【GB 17011―1997】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依赖病原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
1急性戊型肝炎及(黄疸型/无黄疸型)
1.1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前2~6周内接触过肝炎病人或饮用过被粪便垃圾污染的水或外出就餐,到戊型肝炎高发区或流行区。
1.2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1周以上乏力、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状或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击痛。
1.3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
1.4血清病原学排除急性甲、乙、丙、庚型肝炎。
1.5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BIL>17.1μmol/L(>10mg/L)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1.6病原血清学检测,抗HEV-IgM阳性或抗HEV-IgG由阴转阳,或滴度由低转高,或高转低4倍以上者。
临床诊断: 1.2、1.3加1.4。
确诊病例: 1.6。
注:有1.5者为黄疸型,无1.5者为无黄疸型。
2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2.1符合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参照1)。
2.2起病后10天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指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者。
2.3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
2.4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疑似病例: 2.1+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2.2+2.4。
3亚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3.1符合急性肝炎黄疸型(参照2.1)。
3.2起病后10天以上出现以下情况者:
a)高度乏力和明显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重度腹胀或腹水。
b)血清胆红素上升≥171μ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于17.1μmol/L。
c)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d)意识障碍(指肝病脑病)。
疑似病例:3.1+3.2a)和b)。
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3.2c),参考3.2d)。

脊髓灰质炎

【GB 16394―1996】
3.1疑似病例
病因不明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包括15岁以下临床初步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例
3.2脊髓灰质炎临床符合病例和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确诊病例
3.2.1病史
与确诊的脊髓灰质炎病人有接触史,经过2~35d(一般为7~14d)的潜伏期;或接触史不明显,有如下临床症状者。
3.2.2临床表现
3.2.2.1早期可有发热、烦燥不安、多汗、恶心、项背强直及腓肠肌触痛等症状。热退后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麻痹。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肢体(或/和腹肌)不对称性(单侧或双侧)弛缓性麻痹,躯体或肢体肌张力减弱,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灭,但无明显感觉障碍。
3.2.2.2麻痹后60d仍残留弛缓性麻痹,且未发现其他病因(后期可呈现肌萎缩)。
3.2.2.3疑似病人死亡,不能提供否定脊髓灰质炎诊断依据者。
3.2,2.4疑似病人60d后失访。
3.2.3实验室检查
3.2.3.1发病后从粪便、咽部、脑脊液、脑或脊髓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并鉴定为脊髓灰质炎野毒株者。
3.2.3.2发病前6周内未服过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发病后1个月内从脑脊液或血液中查到抗脊髓灰质炎病毒IgM抗体。
3.2.3.3发病后未再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或未接触疫苗病毒,而恢复期病人血清中和抗体或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者或脑脊液中特异性IgG抗体明显升高,血液与脑脊液IgG抗体滴度比例失常或倒置(正常值在血脑屏障无损伤时,血∶脑脊液为200~400∶1)。
脊髓灰质炎临床符合病例:疑似病例加3.2.1加3.2.2.1;或疑似病例加3.2.2.2;或疑似病例加3.2.2.3;或疑似病例加3.2.2.4;或疑似病例加3.2.3.2;或疑似病例加3.2.3.3。
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2.3.1。
3.3排除病例
3.3.1疑似病例经实验室和临床检查证据确凿为非脊髓灰质炎的病例
a)格林-巴利综合征(经临床或/与脑脊液蛋白与细胞检测明确诊断);
b)有病毒分离或血清学依据确诊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
c)横断性脊髓炎;
d)创伤性神经炎;
e)其他疾病(应注明诊断的病名和依据)。
3.3.2疑似病例麻痹后60d随访无残留麻痹,粪便标本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或麻痹后两周内血清或脑脊液IgM抗体阴性。
3.3.3疑似病例麻痹后60d虽残留麻痹,但对病例发病两周内,间隔24~48h,收集两份粪便标本经RD和Hep-2两种细胞盲传两代,均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者。
3.3.4疑似病例麻痹后60d虽残留麻痹,但发病四周内脑脊液或血液特异性IgM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或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无4倍以上升高者。
判断:凡符合3.3.1或3.3.2或3.3.3或3.3.4者可排除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卫生部20040205)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以作出人禽流感的诊断。
1、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学史,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
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
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甲型流感病毒和H亚型单克隆抗体抗原检测阳性者。
3、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

麻疹

【GB 15983―1995】
3诊断标准
3.1临床症状
3.1.1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3.1.2发热(38℃或更高)。
3.1.3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
3.1.4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
3.1.5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3.2流行病学史
与确诊麻疹的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
3.3实验室诊断
3.3.1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lgM抗体。
3.3.2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3.3.3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附录A),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3.4病例分类
3.4.1疑似病例
具备3.1.1加3.1.2条者,或同时伴有3.1.3条者。
3.4.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3.1.4条或3.1.5条或3.2条。
3.4.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3.3.1条或3.3.2条或3.3.3条。
具有任何一项临床症状加3.3.1条或3.3.2条或3.3.3条。

流行性出血热

【GB 15996―1995】
3.1 流行病学史
发病在EHF疫区及流行季节,或病前两月内有疫区旅居史,或病前两月内有与鼠类或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3.2 临床表现
3.2.1 早期症状和体征:起病急,发冷,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3.2.2 病程经过: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前三期可有重叠,并存在有大量五期不全的异型或轻型非典型病例。
3.3 实验室检查
3.3.1 血检查:早期白细胞数低或正常,3~4病日后明显增多,杆状核细胞增多,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
3.3.2 尿检查:尿蛋白阳性,并迅速加重,伴显微血尿、管型尿。
3.3.3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见附录A。
3.3.4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见附录A。
3.3.5 从病人血液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检查到EHF病毒抗原或EHF病毒RNA。
3.4 病例分类
3.4.1 疑似病例:具备3.1及3.2.1。
3.4.2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3.2.2,3.3.1,3.3.2。
3.4.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加3.3.3,3.3.4,3.3.5中的任一项

狂犬病 【GB 17014―1997】
3.1 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舔、咬史。
3.2 临床症状
3.2.1 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刺痛或蚁走感。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3.2.2 “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3.3 实验室检查
3.3.1 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抗原: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
3.3.2 存活一周以上者做血清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抗体、效价上升者,若曾接种过疫苗,中和抗体效价需超过1∶5000。
3.3.3死后脑组织标本分离病毒阳性或印片荧光抗体染色阳性或脑组织内检到内基氏小体。
3.4 病例分类
3.4.1 临床诊断病例:具备3.1加3.2.1或3.2.2。
3.4.2 确诊病例:具备3.4.1加3.3的任一条

流行性乙型脑炎

WS214-2001
3.1 流行病学
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在蚊虫叮咬季节发病或发病前25天内在蚊虫叮咬季节到乙脑流行地区旅行。
3.2 症状和体症
3.2.1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可伴有脑膜刺激症状。
3.2.2急性起病,发热2天~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迷、惊厥、抽搐、肢体痉挛性麻痹等中枢神经症状或发展至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3.2.3脑脊液:压力增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外观清亮,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多核细胞为主,后期单核细胞为主。
3.2.4一个月内未接种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IgM抗体阳性。
3.2.5 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IgG抗体或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
3.2.6脑组织、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乙型脑炎病毒阳性。
3.3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3.1加3.2.1或3.2.2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3.2.3。
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加3.2.4或3.2.5或3.2.6。

登革热

WS216-2001
3.1 流行病学资料
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或15d内去过流行区,发病前5~9d 曾有被蚊虫叮咬史。
3.2 临床表现
3.2.1 突然起病,畏寒、发热 (24~36h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
3.2.2 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以及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3.2.3 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3.2.4 表浅淋巴结肿大。
3.2.5 皮疹:于病程5~7d 出现为多样性皮疹( 麻疹样皮彦、猩红热样疹)、皮下出血点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d~5d。
3.2.6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
3.2.7 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5~8d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3.2.8 多器官大量出血。
3.2.9肝肿大。
3.2.10 伴有休克。
3.3 实验室检查
3.3.1 末梢血检查: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类计数相对增多。
3.3.2血红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
3.3.3 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见附录A)。
3.3.4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见附录A)。
3.3.5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见附录A)。
3.3.6 从急性期病人血清、血浆、血细胞层或尸解脏器中分离到DV或检测到DV抗原。
3.4 病例分类
3.4.1 疑似病例:具备3.1、3.2.1、3.2.2,以及3.2.3~3.2.7之一以上者。
3.4.2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3.3.1(登革热流行已确定)或再加3.3.3(散发病例或流行尚未确定)。
3.4.3 确诊病例:
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加3.3.4、3.3.5、3.3.6中的任一项。
登革出血热:登革热确诊病例加3.2.8、3.2.9、3.3.2。
登革体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加3.2.10。

炭疽

【GB 17015―1997】
1诊断依据
1.1流行病学
病人生活在已证实存在炭疽的地区内,或在发病前14日内到达过该类地区;从事与毛皮等畜产品密切接触的职业;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在可能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地区从事耕耘或挖掘等操作,均应作为流行病学线索。
1.2临床表现
1.2.1体表感染型(皮肤)炭疽: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引流该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和坏死。
1.2.2经口感染型(肠)炭疽:急性起病,发热,腹胀,剧烈疼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含血丝及胆汁。可累及消化道以外系统。
1.2.3吸入感染型(肺)炭疽: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肺部体征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X射线的主要表现为纵膈影增宽。常见胸腔积液。
1.2.4脑膜炎型炭疽:可继发于1.2.1~1.2.3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剧烈头痛,呕吐,项强,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呼吸衰竭,脑脊液多为血性。
1.2.5炭疽败血症:可继发于1.2.1~1.2.3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感染性休克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表现,皮肤出现出血点或大片淤斑,腔道中出现活动性出血,迅速出现呼吸与循环衰竭。在循环血液中可检出大量炭疽芽孢杆菌。
1.3实验室检查结果
1.3.1皮肤损害的分泌物,痰、呕吐物、排泄物,或血液、脑脊液等标本中,显微镜检查发现炭疽芽孢杆菌。
1.3.2细菌分离培养获炭疽芽孢杆菌(详见附录A)。
1.3.3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度出现4倍或4倍以上升高(详见附录B)。
2诊断
2.1疑似诊断
具有1.2.1典型皮肤损害,或具有1.1流行病学线索,并具有1.2.2~1.2.5的临床表现之一者。
2.2临床诊断
具有1.3.1的镜检结果及1.2.1~1.2.5的临床表现之一者。
2.3确定诊断
获得1.3.2或1.3.3任何一项实验结果。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GB 16002―1995】
细菌性痢疾
3.1诊断原则
须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须依赖于病原学的检查。
3.2诊断标准
3.2.1流行病学史: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3.2.2症状体征
3.2.2.1急性非典型菌痢
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3.2.2.2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
急性起病、腹泻(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3.2.2.3急性中毒型菌痢
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小儿起病时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经灌肠或肛拭做粪检,才发现是菌痢。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有感染性休克症,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发花、发绀等。
脑型(呼吸衰竭型):有脑水肿表现,如烦燥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甚至出现脑疝、呼吸衰竭。
混合型:同时出现休克型、脑型的症候,是最凶险的一型。
3.2.2.4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者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为慢性菌痢。
3.2.3实验室检查〔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3.2.3.1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400倍),可见红细胞。
3.2.3.2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属阳性为确诊依据。
3.2.4病例分类
3.2.4.1疑似病例,腹泻,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伴有急后重症状,难以确定其他原因腹泻者。
3.2.4.2临床诊断病例,具备3.2.1,3.2.2和3.2.3.1中任何一项,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之腹泻。
3.2.4.3确诊病例,具备3.2.3.2和3.2.4.2中任何一项。

阿米巴痢疾
4.2.1症状体征
4.2.1.1急性阿米巴痢疾(普通型):起病稍缓、腹痛、腹泻、大便量中等,带血和粘液,色暗红如果酱样、有腥臭味,右下腹部可有压痛。
4.2.1.2暴发型阿米巴痢疾:起病急,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腹痛、腹泻,大便每日数十次,甚至失禁,大便为水样或血水样便,奇臭,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
4.2.1.3慢性阿米巴痢疾:常为急性型的持续,病程超过数月,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4.2.1.4无症状排包囊型(亦称原虫携带状态):无症状,大便检查可见溶组织阿米巴包囊。
4.2.2 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查:急 性及暴发型粪便涂片检查可见大量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和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慢性型可查到滋养体和包囊,排包囊者可查到阿米巴包囊。
4.2.3病例分类
4.2.3.1疑似病例:起病稍缓,腹泻,大便暗红色,带血或粘液便,或稀糊状便,有腥臭,难以确定其他原因的腹泻者。
4.2.3.2临床诊断病例:具备4.2.1中任何一条和4.2.2。
4.2.3.3确诊病例:具备4.2.1中任何一条和4.2.2。

传染性肺结核病

【GB 15987―1995】
确诊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其中尤以肺结核最为多见。痰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属传染性肺结核,是造成社会结核病传播和流行的传染源,为首要控制对象。
1两次痰标本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或分离培养分支杆菌阳性。
2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结核征象。

伤寒和副伤寒

【GB 16001―1995】
1临床诊断标准
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1.1、1.2和1.3可作临床诊断。
1.1持续性高热(可达40~41C)为时1~2周以上。
1.2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1.3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
2确诊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2.1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
2.2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或副伤寒鞭毛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GB 16884―1997】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
在冬春季节和流行地区内,儿童患病者最为多见。有些患者在发病前7天有明显密切接触史。
2临床表现
2.1突然寒战、高热、恶心、呕吐、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头痛加重。
2.2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发花并有散在的小出血点、唇周及指端青紫、唇周单纯疱疹。
2.3烦躁不安、谵妄、昏迷或惊厥。
2.4皮肤、粘膜瘀点典型或融合成瘀斑,血压明显下降、脉搏细速、脉压差缩小。
2.5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
2.6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对光反应迟钝、眼球常凝视。
2.7呼吸快慢及深浅不均或呼吸暂停。
2.8幼儿发病多不典型,常见高热、呕吐、嗜睡外,还多见极度不安与惊厥、拒乳、尖叫、腹泻、咳嗽、双目凝视、颈项强直和布氏征阳性,其他脑膜刺激征可能缺项。前囟未闭者多见隆起,呕吐频繁而失水者也可出现囟门下陷。
3实验室诊断
3.1血象:白细胞数显著增高,最高可达40×109/L,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
3.2疑为流脑者应做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CSF)压力常增高达1.96kPa以上;典型病例CSF的外观混浊如米汤样甚或脓样;白细胞数增多,可达每升数亿,以多形核细胞为主;蛋白质显著增高,可达1~5g/L;糖量常低于2.22mmol/L,氯化物也稍降低。CSF涂片可在中性粒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3.3从病人CSF或急性期血液分离到Nm,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3.4从病人急性期血清或尿或CSF中检测到Nm群特异性多糖抗原,见附录C(标准的附录)。
3.5检测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3.6以PCR检测到病人急性期血清或CSF中Nm的DNA特异片段,见附录D(提示的附录)。
4病例分类
4.1疑似病例:1加2.1或2.2或2.3之一项。
4.2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2.4或2.5或2.6或2.7之一项。
4.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确诊病例加3.3或3.4或3.5或3.6之一项。

百日咳

【GB 15998―1995】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
三周内接触过百日咳病人,或该地区有百日咳流行。
2临床表现
2.1流行季节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者。
2.2咳嗽后伴有呕吐,严重者有结膜下出血或舌系带溃疡者。
2.3新生儿或婴幼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或窒息者,多无典型痉咳。
2.4持续咳嗽两周以上,能排除其他原因者。
3实验室诊断
3.1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淋巴细胞占50%以上。
3.2从病人的痰或咽喉部分泌物分离到百日咳杆菌,见附录A。
3.3恢复期血清凝集抗体比急性期抗体呈四倍以上升高,见附录B。
4病例分类
4.1疑似病例
具备2.1,2.2,2.3,2.4四项中任何一项,或同时伴有1.项者。
4.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3.3.1。
4.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3.2或3.3。

白喉

【GB 15997―1995】
1流行病学史
白喉流行地区,与确诊白喉病人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症状
发热、咽痛、鼻塞、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鼻、咽、喉部有不易剥落的灰白色假膜,剥时易出血。
3实验室诊断
3.1白喉棒状杆菌分离培养阳性并证明能产生外毒素,见附录A。
3.2咽拭子直接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并有异染颗粒。
3.3病人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四倍以上增长,见附录C。
4病例分类
4.1疑似病例
具有2者。
4.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3.2,参考1。
4.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3.1、3.3任何一条者。

新生儿破伤风

【GB 16393―1996】
1有分娩时的接生过程及脐部处理消毒不严史或新生儿出生后有外伤局部未经消毒处理史。
2临床表现
出生后4~6d,少数早至2d迟至14d以上发病。
早期牙关紧闭、吸乳困难,继之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四肢肌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腹直肌痉挛强直如板状,颈项强直呈角弓反张。呼吸肌、喉肌痉挛可致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3脐部或伤口处分泌物做厌氧菌培养,部分病例(30%左右)可获得破伤风杆菌阳性。
4临床诊断病例 具备1加2。

猩红热

【GB 15993―1995】
1诊断原则
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须依赖病原学的检查。
2诊断标准
2.1流行病学资料
当地有本病发生及流行,可在潜伏期内有与猩红热病人,或与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丹毒病人接触史。
2.2症状体征
2.2.1普通型猩红热
2.2.1.1起病急骤,发热,咽峡炎,草莓舌。
2.2.1.2发病1~2d内出现猩红热样皮疹,皮肤呈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有针尖大小猩红色红点疹,压之褪色,亦可呈“鸡皮疹”或“粟粒疹”。皮肤皱褶处有密集的红点疹。呈皮折红线(即巴氏线)。同时有杨梅舌和口周苍白。2~5d后皮疹消退。疹退后皮肤有脱屑或脱皮。
2.2.2轻型猩红热:发热,咽峡炎,皮疹均很轻,持续时间短,脱屑也轻。
2.2.3中毒型猩红热:严重的毒血症,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休克。
2.2.4脓毒型猩红热:表现为严重的化脓性病变。咽峡炎明显,可有坏死及溃疡。咽部炎症常向周围组织蔓延,引起邻近器官组织的化脓性病灶或细菌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及迁徒性化脓性病变。
2.2.5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皮疹常在伤口周围首先出现且明显,然后遍及全身,常无咽峡炎。
2.3实验室检查(详见附录A)
2.3.1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2.3.2咽拭子或脓液培养,分离出A组链球菌。
2.4病例分类
2.4.1疑似病例:发热,猩红热样皮疹+2.3.1。
2.4.2临床诊断病例:具备2.4.1+2.2中任何一项。
2.2.4.3确诊病例:具备2.4.2+2.3.2。

布鲁氏菌病

【GB 15988―1995】
布病是一种严重地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染疫的家畜是人和畜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1流行病学: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者。
.2临床表现: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疼,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3实验室检查:布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肤过敏试验后24、48h分别观察1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或4.0cm2以上)。
4分离细菌: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
5血清学检查: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补体结合试验(CFT)检查,CFT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实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
疑似病例:具备1、2和3者。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4或5中任何一种方法阳性者。

淋病

【GB 15975―1995】
淋病必须根据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
1接触史
有婚外或婚前性行为,性伴感染史,或与淋病患者共用物品史,或新生儿的母亲有淋病史等。淋病潜伏期1~10天,平均为3~5天。
2临床表现
2.1男性:尿痛、尿道口红肿、溢脓,可有尿急,尿频及伴有全身不适。
2.2女性:白带增多、脓性;有腰痛、下腹痛、子宫颈红肿、宫颈口糜烂、有脓性分泌物。前庭大腺部位可发生红肿及疼痛。可有较轻的尿急、尿频、尿痛、尿道口红肿及脓性分泌物。幼女可有外阴阴道炎、外阴及肛门周围皮肤粘膜红肿,阴道溢脓。
2.3有合并症的淋病,男性可出现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尿道狭窄;女性可出现输卵管炎、盆腔炎;严重时发生播散性感染,表现为寒战、高烧、皮疹、关节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全身症状。
2.4其他部位淋病:
淋菌性眼结膜炎:结膜充血水肿,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大部分是分娩时经患淋病的母亲产道所感染,多为双侧。成人结膜炎常是患者自身或性伴的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感染的分泌物,通过手指或毛巾等污染眼睛被感染,多为单侧。
淋菌性咽炎和直肠淋病与淋病患者有口交或肛交行为而感染。
3实验室检查
3.1涂片:取尿道或宫颈脓性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染色,镜下可见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多个多形核白细胞内可见数量多少不等的革兰阴性双球菌。此法对女性患者检出率低,可有假阴性,必要时应作培养。
3.2培养:标本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可出现典型菌落。氧化酶试验阳性。取典型菌落作细菌涂片可见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诊断:根据1~3进行。
如标本取自生殖器以外部位、儿童或在法医学上有重要意义时,则必须对培养的菌株经糖发酵试验,荧光抗体试验进一步鉴定确证。

梅毒

【GB 15974―1995】
1一期梅毒
1.1病史:有感染史,潜伏期一般为2~3周。
1.2临床表现:
a.典型硬下疳:一般单发,1~2cm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出皮面,呈肉红色的糜烂面或浅在性溃疡。疮面清洁,分泌物量少,周边及基底浸润明显具软骨样硬度,无痛。多发于外生殖器,也可见于肛门、宫颈、口唇、乳房等部位。
b.腹股沟或患部近卫淋巴结可肿大,常为数个,大小不等,质硬,不粘连,不破溃,无痛。
1.3实验室检查:
a.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皮肤粘膜损害或淋巴结穿刺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
b.梅毒血清学试验: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如感染不足2~3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可为阴性。应于感染4周后复查。
疑似病例:具备1.1及1.2为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1.3任何一项为确诊病例。
2二期梅毒
2.1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2年以内。
2.2临床表现:
a.皮疹为多形态,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鳞屑性皮疹及脓疱疹等,常泛发对称;掌、跖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外阴及肛周皮疹多为湿丘疹及扁平湿疣等,不痛可有瘙痒。头部可出现虫蛀样脱发。二期复发梅毒,皮损局限,数目较少,尚可见环形皮疹。
b.口腔可发生粘膜斑,尚可出现眼损害、骨损害、内脏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c.全身可出现轻微不适及浅表淋巴结肿大。
2.3实验室检查:
a.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二期皮疹尤其扁平湿疣、湿丘疹及粘膜斑,易查见梅毒螺旋体。
b.梅毒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为强阳性。
疑似病例:具备2.1及2.2为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2.3任何一项为确诊病例。
3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3.1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期或二期梅毒史。病期2年以上。
3.2临床表现:常见结节性皮疹、近关节结节及皮肤、粘膜、骨骼树胶肿等。心脏血管系统受累以单纯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和主动脉瘤多见。神经系统受累以梅毒性脑膜炎、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多见。
3.3实验室检查:
a.梅毒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大多阳性,亦可阴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为阳性。
b.组织病理检查:有三期梅毒的组织病理变化(见附录C)。
c.脑脊液检查:神经梅毒:淋巴细胞≥10×106/L,蛋白量>50mg/dL,VDRL试验阳性。
疑似病例:具备4.3.1及4.3.2为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4.3.3任何一项为确诊病例。
4潜伏梅毒(隐性梅毒)
4.1有感染史,可有一期、二期、或三期梅毒史。
4.2无任何梅毒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4.3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2次以上阳性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阳性(需排除生物学假阳性)。脑脊液检查阴性。
4.4病期2年内为早期潜伏梅毒,2年以上为晚期潜伏梅毒。
5先天梅毒(胎传梅毒)
5.1生母为梅毒患者。
5.2临床表现:
a.早期先天梅毒(2岁以内):相似获得性二期梅毒,但皮损常有红斑、丘疹、糜烂、水疱、大疱、皲裂和骨软骨炎、骨炎及骨膜炎等,可有梅毒性鼻炎及喉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贫血等。
b.晚期先天梅毒(2岁以上):相似获得性三期梅毒,但以间质性角膜炎、赫秦生齿、马鞍鼻、神经性耳聋等为较常见的特征,还可出现皮肤、粘膜树胶肿及骨膜炎等。
c.先天潜伏梅毒:除感染源于母体外,余同获得性潜伏梅毒。
5.3实验室检查:
a.早期先天梅毒皮肤及粘膜损害中可查到梅毒螺旋体。
b.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6妊娠梅毒:孕期发生或发现的活动性梅毒或潜伏梅毒称为妊娠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GB 15995―1995】
1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30d接触疫水或动物尿或血。
2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
2.1发热:起病急,可有畏寒。短期内体温可高达39℃左右,常为弛张热。
2.2肌痛: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
2.3乏力: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
2.4眼结膜充血:轻者主要在眼球结膜、外眦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围外的全球结膜血管扩张呈网状,无分泌物,不痛,不畏光。
2.5腓肠肌压痛:双侧腓肠肌压痛,重者拒按。
2.6淋巴结肿大:主要为表浅淋巴结及股淋巴结,一般为1~2cm,质偏软,有压痛,无化脓。
以上三症状(即寒热、酸痛、全身乏力)和三体征(即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有五个类型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及肺弥漫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型,脑膜脑炎型)。
3实验室诊断
3.1从血液或脑脊液或尿液分离到钩端螺旋体[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1]。
3.2从血液或尿液或脑脊液检测到钩端螺旋体核酸[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3.3病人恢复期血清比早期血清抗钩端螺旋体抗体效价4倍或4倍以上升高[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
4病例分类
4.1疑似病例
具备1加2.1和2.2、2.3中任何一条。
4.2临床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2.4或2.5或2.6中任何一条。
4.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或3.2或3.3中的任何一条。

血吸虫病

【GB 15977―1995】
诊断标准
1急性血吸虫病
1.1发病前2周至3个月有疫水接触史。
1.2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
1.3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蚴(详见附录A)。
1.4环卵、血凝、酶标、胶乳等血清免疫反应阳性(环卵沉淀试验环沉率≥3%及(或)间接血凝滴度≥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滴度≥1∶10)(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具备1.1与1.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1.3。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4。
2慢性血吸虫病
2.1居住在流行区或曾到过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
2.2无症状,或间有腹痛、腹泻或脓血便。多数伴有以左叶为主的肝脏肿大,少数伴脾脏肿大。
2.3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蚴,或直肠活检无治疗史者发现血吸虫卵,有治疗史者发现活卵或近期变性虫卵(详见附录A)。
2.4无血吸虫病治疗史或治疗3年以上的病人,环卵沉淀试验环沉率≥3%及(或)间接血凝试验滴度≥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滴度≥1∶10;未治或治后1年以上的病人血清血吸虫循环抗原阳性(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具备2.1与2.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2.3。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2.4。
3晚期血吸虫病
3.1长期或反复的疫水接触史,或有明确的血吸虫病治疗史。
3.2临床有门脉高压症状、体征,或有侏儒或结肠肉芽肿表现。
3.3粪检找到虫卵或毛蚴,或直肠活检无治疗史者发现血吸虫卵,有治疗史者发现活卵或近期变性虫卵(详见附录A)。
3.4血清学诊断阳性,标准参见2.4。
疑似病例:具备3.1与3.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3。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4。

疟疾

【GB 15989―1995】
诊断标准
1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或有输血史。
2间歇性定时发作,每天、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发作多次可出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详见附录C)。
3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
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详见附录B)。
5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其种类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详见附录A)。
疑似病例:具备1与2。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或4。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5。按查见的疟原虫种类,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_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GB 15994―1995】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
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同时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近期内本地区或邻近地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或医院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
2临床症状
2.1出现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
2.2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
2.3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实验室诊断
3.1血液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
3.2从病人鼻咽分泌物分离到流感病毒(见附录A)。
3.3恢复期病人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见附录B)。
3.4直接检查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流感病毒抗原阳性(见附录C中C1)。
3.5标本经敏感细胞增殖1代后查抗原阳性(见附录C中C2)。
4病例分类
4.1疑似病例
具备1加2或1加2加3.1。
4.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3.2或3.3或3.4或3.5。

流行性腮腺炎

【GB 17016―1997】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3周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流行。
2症状体征
2.1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
2.2剧烈头痛、嗜睡、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非化脓性改变(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
2.3恶心呕吐、伴中上腹部疼痛与压痛,局部肌紧张。
2.4睾丸肿痛(常为单侧)。
3实验室检测
3.11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2双份血清(间隔2~4周)IgG抗体效价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
3.3唾液、尿、脑脊液、血中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4病例分类
4.1疑似病例:
a)具备2.1或伴2.2或2.3或2.4;
b)具备2.2或2.3或2.4项加1。
4.2临床诊断病例:4.1加1。
4.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加3.1或3.2或3.3。

风疹

【GB 17009―1997】
1风疹
1.1流行病学史
与确诊的风疹患者在14~21天内有接触史。
1.2临床症状
1.2.1发热。
1.2.2全身皮肤在起病1~2天内出现红色斑丘疹。
1.2.3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或结膜炎或伴有关节痛(或关节炎)。
1.3实验室诊断
1.3.1咽拭子标本分离到风疹病毒(见附录A),或检测到风疹病毒核酸。
1.3.21个月内未接种过风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风疹IgM抗体(见附录B)。
1.3.3恢复期病人血清风疹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见附录B)。
1.4病例分类
1.4.1疑似病例:具备1.2.2条,同时伴1.2.1或1.2.3条。
1.4.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1.1条。
1.4.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1.3.1或.1.3.2或.1.3.3条。
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2.1临床表现
2.1.1新生儿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心脏病,听力缺损,色素性视网膜病,唇裂腭裂,头小畸形,X线骨质异常。
2.1.2紫癜、脾肿大、黄疸、精神性迟缓、脑膜脑炎。
.2.2经实验室确诊患儿母亲在妊娠早期有风疹病毒感染史
2.3实验室诊断
2.3.1婴儿血清风疹IgM抗体阳性。
2.3.2婴儿风疹IgG抗体水平持续存在,并超过母体被动获得的抗体水平(4倍以上)。
2.3.3婴儿咽拭子、血、尿、脑脊液或脏器活检标本分离到风疹病毒或检测到风疹病毒RNA。
2.4病例分类
2.4.1疑似病例:具备2.1.1任一条或可伴2.1.2任一条。
2.4.2临床诊断病例:具备2.1.1任一条或可伴2.1.2任一条,同时伴2.2条。
2.4.3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加2.3.1或2.3.2或2.3.3条。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WS217-2001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传染性强,一旦出现病人,往往导致流行或爆发流行。此病全年均可发病,在我国以夏秋季常见。病人多有明显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症状及体征
2.1潜伏期短,起病急。1―2h内眼部即眼红、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畏光、流泪、刺激症状明显。双眼同时患病或一只眼睛发病后很快波及另一只眼。
2.2睑眼水肿,睑结膜、球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点状、片状结膜下出血。早期分泌物为水性,重者带淡红色,继而为粘液性。
2.3裸眼检查角膜不易发生异常。荧光素钠染色后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上皮见多发点剥落。
2.4睑结膜、穹隆部结膜滤泡增生。
2.5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2.6本病自然病程为1-3周,一般预后良好,但偶有出神经系统并发症。
3实验室检查
3.1结膜细胞学检查呈单个核细胞反应。结膜囊普通细菌培养阴性。
3.2结膜拭子涂擦或结膜刮取物培养分离出 EV70或CA24v。
3.3双相血清学检查。病人恢复血清抗EV70或CA24v抗体比急性期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或4倍以上。
3.4结膜刮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病毒抗原。
4病例分类
4.1疑似病例:具备1、2.1。
4.2临床诊断:具备1、2。
4.3确诊病例:具备1、2,同时具备3.2、3.3或3.4三项中任何一项即可确诊.

麻风病

【GB 15973―1995】
诊断标准及分型
1诊断标准
1.1慢性皮疹。
1.2局限性麻木(温、痛、触觉障碍)。
1.3外周神经粗大。
1.4组织切刮涂片抗酸染色查菌阳性。
1.5皮损活检有特异性病理变化或侵犯皮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
疑似病例:具备1.1, 1.2, 1.3任何两项。
确诊病例:具备1.1, 1.2, 1.3三项或疑似病例加1.4或1.5。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WS215-2001
诊断标准
1.流行性斑疹伤寒
1.1 流行病学 冬春季发病,有衣虱感染史。
1.2 临床症状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突法高热并伴随有剧烈的头痛。
1.3 体症 起病4日~7日,80%以上的病人出现皮疹,初为红色斑疹,2mm~5mm大小,压之退色;一周后皮疹边为暗红或紫癜样皮损,压之不退色,约1周~2周内退色,遗留色素沉着或脱屑。皮疹常初发于躯干上部,24h内扩展至背腹四肢等处。重症者还出现神志迟钝、谵妄、狂燥或脑膜刺激症状。
1.4 实验室诊断
1.4.1 血清学诊断
a) 室温微量补体结合实验(CF) 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2倍以上且血清抗体达到诊断滴度(≥1:8为阳性、≥1:32为诊断滴度);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详见附录A)
b) 微量间接免疫荧光实验(Micro-IF)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2倍以上且血清抗体达到诊断滴度(IgM≥1:16、IgG≥1:80为阳性;IgM≥1:32、IgG≥1:320为诊断滴度);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详见附录A)。
c)外斐氏反应(Weil-Felix)边型杆菌OX19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诊断滴度(≥1:600为诊断滴度);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不能区分普氏立克次体和莫氏立克次体)。
1.4.2 病原学诊断
从发热期患者采取的血标本中分离出普氏立克次体或从发热期患者采取的血标本中检出普氏立克次体特异的DNA片段(有条件者可作,详见附录E)。
疑似病例 具备1.1和1.2 .
临床诊断 疑似病例+1.3+1.4.1项a)、b)、a)+c)、b)+c)中任何一项。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1.4.2项中任何一项。
2地方性斑疹伤寒
2.1 流行病学 多于秋冬季发生,但在温带、亚热带地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有家鼠接触史或居住场所有大量家鼠与跳蚤或家有宠物。
2.2 临床诊断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突发性持续性发热,有剧烈的头痛。
2.3 体症 发热,一般在38~40度,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头痛并多伴有眼眶后痛,皮疹较少或不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常不明显。
2.4 实验室诊断
2.4.1 血清学诊断
a) 室温微量补体结合实验(CF) 莫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2倍以上且血清抗体达到诊断滴度(≥1:8为阳性、≥1:32为诊断滴度);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详见附录A)
b) 微量间接免疫荧光实验(Micro-IF) 莫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2倍以上且血清抗体达到诊断滴度(IgM≥1:16、IgG≥1:80为阳性;IgM≥1:32、IgG≥1:320为诊断滴度);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详见附录A)。
c) 外斐氏反应(Weil-Felix)边型杆菌OX19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诊断滴度(≥1:600为诊断滴度);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不能区分普氏立克次体和莫氏立克次体)。
2.4.2 病原学诊断
从发热期患者采取的血标本中分离出普氏立克次体或从发热期患者采取的血标本中检出普氏立克次体特异的DNA片段(有条件者可作,详见附录E)。
疑似病例 具备2.1和2.2 .
临床诊断 疑似病例+2.3+2.4.1项a)、b)、a)、c)中任何一项。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2.4.2项中任何一项。

黑热病

【GB 15986―1995】
1黑热病
黑热病通过白蛉叮咬而传播,主要病变发生在内脏,少数特殊病例则以皮肤损害或单纯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分别称皮肤或淋巴结型黑热病。狗也可患此病,称犬内脏利什曼病,是我国山丘地区黑热病的主要动物宿主,当地人的感染大多来自病犬。
1.1黑热病流行区内的居民,或在白蛉季节内(5~9月)曾进入流行区居住过的人员。
1.2长期不规则发热,脾脏呈进行性肿大,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白细胞计数降低,贫血,血小板减少或有鼻衄及齿龈出血等症状。
1.3在骨髓、脾或淋巴结等穿刺物涂片上查见利什曼原虫,或将穿刺物注入三恩氏(NNN)培养基内培养出利什曼原虫的前鞭毛体(详见附录A)。
1.4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PVC薄膜快速ELISA,间接血凝(IHA)等方法检测抗体呈阳性反应;或用单克隆抗体斑点-ELISA(McAb斑点-ELISA直接法)或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法)以及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电泳转移印斑试验(EITB)检测循环抗原呈阳性反应(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具备1.1,1.2条。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1.3条。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4条。
2皮肤型黑热病
2.1多数病例在数年或十余年前有黑热病史,也可发生在黑热病病程中;少数患者无黑热病史,为原发性病例。
2.2在面、四肢或躯干部有皮肤结节、丘疹和红斑,偶见褪色斑,白细胞计数可增至10000/mm3,嗜酸性粒细胞常在5%以上。
2.3从结节、丘疹处吸取的组织液或皮肤组织刮取物的涂片上查见利什曼原虫。
2.4McAb dot-ELISA法检测循环抗原呈阳性反应
疑似病例:具备2.1,2.2条。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2.3条。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2.4条。
3淋巴结型黑热病
3.1病人多发生在白蛉季节内由非流行区进入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黑热病流行区(荒漠、山丘地带)居住或旅游的成年人中。
3.2颈、耳后、腋窝、腹股沟或滑车上的淋巴结肿大如花生米至蚕豆般大小,较浅,可移动。肝脾不肿大,嗜酸粒细胞增多。
3.3从肿大的淋巴结吸取组织液涂片检查或从淋巴结的组织切片上查见利什曼原虫。
疑似病例:具备3.1, 3.2条。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3条。

包虫病

【GB 17013―1997】
1流行病学史
流行地区的居住史或旅游史,豢养或接触过家犬。有野外工作和猎狐史;接触过狐狸尸体、皮张等。
2临床表现
2.1囊型包虫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往往在影象检查中发现。肝囊型包虫病有肝区隐痛、上腹饱胀感、消化不良、消瘦、贫血。肝大,上腹部包块。肺囊型包虫病有胸部隐痛、刺痛、胸闷、咳嗽、气短、咯血,有时随痰咳出粉皮样内囊碎片或子囊,或在痰液检查时发现原头节的头钩。其他脏器包虫病具有该脏器占位性疾病之特有症状。
2.2泡型包虫病:肝大、肝区隐痛。晚期肝功能损害,脾肿大、肝脏可触及硬结节、黄疸,消瘦、衰竭。发生转移时出现转移病灶所在脏器产生的症状。
3影象检查
影象学特征在包虫病的诊断上有重大价值。肝包虫病以B超扫描为主要手段,肺包虫病以X线检查为主,各有特征性影象。为了鉴别诊断或有特殊需要时,可做CT检查(详见附录B)。
4实验室检查(详见附录A)
4.1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用IHA、ELISA、EITB等方法)。
4.2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循环抗原或免疫复合物。
4.3痰液和咳出物的寄生虫学检查。
4.4临床标本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5临床诊断
具备流行病学史、主要临床症状或体征、影象学特征或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体者。
6确定诊断
除具备临床诊断的依据外,还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6.1血清中反复检出特异性循环抗原或免疫复合物。
6.2咳出囊膜、子囊或痰中检出头钩。
6.3临床活检材料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
6.4手术探查证实为包虫囊。

丝虫病

【GB 15985―1995】
诊断标准
1微丝蚴血症
1.1流行季节流行区居住史。
1.2夜间采血检查微丝蚴阳性。
确诊病例:具备3.1.2。
2急性丝虫病
2.1流行季节流行区居住史。
2.2有反复发作的非细菌感染性肢体(或阴囊、女性乳房)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或精索炎、睾丸炎、附睾炎),局部疼痛、触痛、肿胀、温热感,或有丹毒样皮炎,症状持续超过3天,伴有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
注:马来丝虫病急性炎症局限于肢体。
2.3夜间采血检查微丝蚴阳性。
2.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体阳性。
疑似病例:具备2.1、2.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2.3或疑似病例加2.4。
3慢性丝虫病
3.1较长期流行区居住史。
3.2有不对称性肢体淋巴水肿、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以及阴囊或女性乳房肿大(马来丝虫病慢性体征局限于肢体淋巴水肿、象皮肿,且肿胀处限于膝、肘关节远端)。或兼有2.2的表现。
3.3夜间采血检查微丝蚴阳性。
3.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体阳性。
3.5在尿、淋巴液、鞘膜积液(或其他抽出液)内查见微丝蚴,在淋巴管、淋巴结内查见成虫,或在病理组织切片查见丝虫断面。
疑似病例:具备3.1、3.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5或3.3或3.4。

感染性腹泻病

【GB 17012―1997】
1流行病学资料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多发。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去不发达地区旅游史。如为食物源性则常为集体发病及有共进可疑食物史。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等)、肠道致泻性大肠杆菌(EPEC)、A组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则可在婴儿室内引起爆发流行。
2临床表现
2.1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及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2.2已除外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
3实验室检查
3.1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血便或脓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亦可有少量或无细胞。
3.2病原学检查(详见附录A):粪便中可检出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致病微生物,如肠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轮状病毒或蓝氏贾第鞭毛虫等。或检出特异性抗原、核酸或从血清检出特异性抗体。
临床诊断:具备2.1,2.2,3.1者,1供参考。
病原确诊:临床诊断加3.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_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附录

甲型病毒性肝炎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B

(甲肝附录B)

B1急性肝炎
B1.1急性黄疸型肝炎:光镜下肝细胞束有不同程度拥挤,肝细胞浊肿,嗜酸性变,嗜酸性小体,肝细胞有大小不等的点状坏死及灶性坏死,坏死区域有淋巴、单核及中性白细胞浸润。小叶内枯否氏细胞明显增生。汇管区存在炎性反应,有淋巴生发中心样结构。同时肝细胞存在不同程度增生,双核细胞增多,核增大,核仁明显。电镜下肝细胞内线粒体增生,数目增多,基质密度增深呈明显固缩性变。光面及粗面内质网均有扩张,有的呈囊状。粗面内质网可见到核糖体脱落,胞质中可见到大量空泡状结构。溶酶体增生并吞噬大量线粒体和脂滴,胞核中可见大空泡。狄氏腔内胶原纤维增生。
B1.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病变与急性黄疸型相似,但程度较轻。
B2淤胆型肝炎
光镜下肝细胞改变有浊肿、气球样变,疏松化、毛玻璃变、嗜酸性变。肝细胞坏死有点状、灶形、液化和桥形。毛细胆管扩张,存在不同部位的淤胆,即肝细胞内淤胆和毛细胆管内胆栓,或两者并存。同时存在肝细胞增生,肝窦淤血,急性或慢性炎细胞浸润,肝索紊乱,枯否氏细胞增生,胆小管增生和纤维增生等。
B3重型肝炎
B3.1急性重型肝炎:有广泛的肝坏死。该处肝细胞消失,遗留网织支架,肝窦充血。有中性、单核、淋巴细胞及大量吞噬细胞浸润。部分残存的网状结构可见小胆管淤胆。
B3.2亚急性重型肝炎:可见新旧不等的亚大片坏死和桥形坏死。网织支架塌陷,有明显汇管区集中现象。可见大量增长的胆管和淤胆以及纤维增生。残存的肝细胞增生成团,呈假小叶样结构。

病毒性肝炎病理组织学的诊断标准

(乙肝附录B)

B1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组织学改变
B1.1炎症改变:主要浸润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
B1.1.1间质内炎症:炎症细胞存在于汇管区或新形成的纤维间隔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可形成淋巴滤泡。
B1.1.2实质内炎症:坏死灶内可见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并可见淋巴细胞和肝细胞密切接触,甚至进入肝细胞内。
B1.2坏死性改变
B1.2.1单个肝细胞坏死:细胞呈凝固性坏死,最后形成嗜酸性小体。
B1.2.2灶性坏死:小群肝细胞呈溶解性坏死,有单核及淋巴细胞浸润,伴有或不伴有网织支架的塌陷,随之枯否氏细胞增生,并吞并细胞碎片。
B1.2.3碎屑状坏死:肝细胞坏死发生肝实质和间质交界处,当坏死发生于汇管区,同时伴有界板破坏,称为门脉周围碎屑状坏死。若坏死发生于新形成的间隔和肝实质交界面,则称为间隔周围碎屑状坏死。在坏死灶内肝细胞呈碎片状或相互解离,炎症细胞可侵入肝细胞内,并可见肝细胞被淋巴细胞包围而相互分离。这种被隔离而存活的肝细胞有时形成腺样结构,被胶元纤维所包绕。
B1.2.4桥形坏死:两个碎屑状坏死灶相互融合,或碎屑状坏死灶和小叶中央坏死灶相融合,则称为桥形坏死。
B1.2.5多小叶坏死:坏死范围累及多个小叶。
B1.3其他肝实质的改变
B1.3.1肝细胞水肿,疏松,气球样变及嗜酸性变。
B1.3.2肝细胞内及毛细胆管内瘀胆。
B1.3.3肝细胞再生,表现为肝细胞及胞核大小不一,出现双核及多核细胞和双层肝细胞索形成。
B1.3.4毛玻璃细胞:胞浆内有淡染的均质性结构,呈弥漫型,包涵体型或膜型分布多见于慢性肝炎及
HBsAg携带者。
B1.4胆管改变:小胆管再生,偶见胆管上皮肿胀及气球样变。
B1.5纤维化及间隔形成
B1.5.1主动性间隔:由于碎屑状坏死后,纤维组织增生并向小叶内伸入,呈楔形,伴多量炎症细胞的浸润。
B1.5.2被动性间隔:由于肝细胞坏死,网织支架塌陷纤维化而形成,炎症浸润很轻微,间隔和肝实质界限较清楚。
B2病毒性肝炎组织学诊断标准
B2.1急性肝炎
B2.1.1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胞浆染色变浅,胞核浓缩,嗜酸性变性,嗜酸小体形成,胞核空泡变性,或核溶解,肝细胞灶性坏死与再生。汇管区有大单核与淋巴细胞浸润。肝血窦壁Kuf-fer细胞增生。
B2.1.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病变与急性黄疸型相似,但程度较轻。
B2.2慢性肝炎
B2.2.1慢性迁延性肝炎分三类:
a)慢性小叶性肝炎
主要是肝小叶内的炎症和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门脉区的改变不明显。
b)慢性间隔性肝炎
小叶内炎性反应及变性坏死轻微。汇管区有纤维细胞向小叶内伸展形成间隔,间隔内炎症细胞很少,不形成假小叶。
c)慢性门脉性肝炎
肝实质变性及坏死病变较轻。有少数点状坏死。偶见嗜酸性体,门脉区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致使门脉区增大,但并无界板破坏或碎屑样坏死。
B2.2.2慢性活动性肝炎
碎屑状坏死为主要特征,小叶内病变,包括点状和(或)灶性坏死,甚或灶性融合性坏死,以及变性和炎症反应。
慢性活动性肝炎分三类:
a)轻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符合本型基本特征,但病变较轻。
b)中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有广泛的碎屑状坏死及主动性间隔形成,肝实质变性及坏死严重,可见桥形坏死及被动性间隔形成,但多数小叶结构仍可辨认。
C)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桥形坏死范围更广泛,可累及多数小叶并破坏小叶完整性。
B2.3淤胆型肝炎
病理组织学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并有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该细胞内胆色素滞留,肝细胞内出现小点状颗粒,汇管区有小胆管扩张及中性白细胞浸润等。
B2.4肝硬化
B2.4.1活动性肝硬化
肝硬化同时伴有碎屑状坏死,碎屑状坏死可以存在于汇管区周围及纤维间隔和肝实质交界处,肝细胞有变性坏死及炎性反应。
B2.4.2静止性肝硬化
假小叶周围的纤维间隔内炎症细胞很少,间质和实质界线很清楚。
B2.5重型肝炎
B2.5.1急性重型肝炎
a)急性水肿性重型肝炎
严重的弥漫性肝细胞肿胀,胞膜明显,胞浆淡染或近似透明,细胞相互挤压呈多边形、类似植物细胞。小叶结构紊乱,小叶中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肿胀的肝细胞间有明显的毛细胆管淤胆。
b)急性坏死性重型肝炎
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该处的肝细胞消失,遗留网织支架。肝窦充血,有中性、单核、淋巴细胞及大量吞噬细胞浸润,部分残存的网状结构中可见小胆管淤胆。
B2.5.2亚急性重型肝炎
可见新旧不等的大片坏死和桥形坏死,网织支架塌陷,有明显汇管区集中现象,可见大量增生的胆管和淤胆,残存的肝细胞增生成团,呈假小叶样结构。
B2.5.3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性肝病变的背景上,有大块或亚大块坏死者(即慢性陈旧性病变,如慢活肝、肝硬化病变的背景有新鲜大块或亚大块坏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81531.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为网友走开暧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