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介,阵发性室上性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心动过速,大多数是由于折返激动所致,少数由自律性增加和触发活动引起。心电图连续3次以上室上性过早搏动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和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有时二者心电图上难以鉴别,则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简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PSVT)是指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房性早搏(artialprematurebeats)或房室交界性早搏(prematureatrioventricularjunctionalbeats)所组成的异常性心律。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或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及甲亢病人。其特征是心动过速突发突止,轻者感心慌胸闷,重者因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出现头昏,甚至意识丧失。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病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在国人最常见为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双通道占30%,其它包括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洋地黄中毒等。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伴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二尖瓣脱垂、艾勃斯坦畸形心脏手术以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诱因包括运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妊娠、饮酒或吸烟过多等。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发病机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病机制

1、折返性SVT,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nodereentrytachycardia,AVNRT)是有房室结具有快慢两条或多条传导通路引起的折返而发生心动过速的。

(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reentrytachycardia,AVRT)是由于房室之间除有正常的传导通路之外,还存在旁道(accessorypathways),从而形成折返。根据旁道的不同该型还可分为以下几型:

①典型预激综合征(Wolff-Parkinsion-WhitesyndromeW-P-W综合征)是有位于房室沟的Kent束参与的折返环引起的心动过速。其中有90%的为由房室结顺传,而由旁道逆传,有10%的为相反的反向,出现宽大的QRS波;

②隐匿性预激综合征(concealedpreexcitation):是指房室旁道只有逆传功能而无前传功能;

③短PR综合征:是由连接窦房结与房室束远端的旁道即James束参与的折返环引起的心动过速。由于窦房结的激动越过房室结的下端与房室束相连,故PR间期短;

④异型预激综合征:是由连接房室结或房室束与心室的旁道即Mahaim束参与的折返环引起的心动过速。但近年来电生理研究发现,在右房侧壁与右束支之间有一旁道,称房束支,亦属于此种类型;

⑤持久性交接性心动过速(permanentjunctionalreciprocatingtachycardia,PJRT):是近年来发现在室间隔右后部与心房下部冠状窦附近存在有递减性逆向传导的隐匿旁道而引起的心动过速。多为顺传型折返,激动在旁道逆传非常缓慢,RP间期明显延长,又称长RP心动过速,多呈持续性发作,故又称持久性交接性心动过速。

(3)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inusnodereentrytachycardia,snrt)激动在窦房结或窦房结与心房连接处折返形成心动过速。其在儿童中非常少见,发作时类似于窦性心动过速,但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应用β受体阻止剂非常有效终止发作

(4)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是房内传导束或心房肌纵向功能分为两条途径,构成房内折返途径。异位的P波易见,频率110-170次/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自律性增高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分为以下几型:

(1)房性异位性心动过速(artialectopictachycardia,AET):是由于心房潜在的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所致;

(2)交接性异位心动过速(junctionalectopictachycardia,JET):房室交接区异位起播点自律性增高,频率超过交接区自身固有频率而形成;

(3)非阵发性房室交接性心动过速:交接区内起搏点自律性增高所致,又称交接性自律性心动过速,较为少见。

3、并行心律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内存在与主导节律点并存的异位节律点,当其外出阻滞消失和自身固有频率高于主导节律的频率时,异位搏动即可连续出现形成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4、其他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1)慢性房性心动过速:产生机制为激动为在房内折返,也可能为房性异位灶,较少见;

(2)紊乱性房性心律:又称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multifocalatrialtachycardia)发病机制可能为心房内多个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或由于心房肌生理性或病理性的不应期不均衡致激动在心房内形成微折返。很少见;

(3)短阵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指早搏连续出现三次以上或短阵发作持续20秒以上。其发病机制同早搏,依起源不同分为房性及交接性。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胸闷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

者,亦可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高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及预激综合征者。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洋地黄过量、肺心病缺氧、低钾时。

2、发作特征为突然发作与突然终止,心率常在160~250/min,室上性者心律绝对规则,而室性者可有轻度不齐,刺激迷走神经的机械方法和药物对室上性者常可奏效。

3、多数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胸痛等,持续发作较久者可有休克、心衰。冠心病者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常呈短阵反复发作,可引起反复晕厥或抽搐。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辅助检查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心电图

1、QRS波群正常,心律规整,P'波形态异常,P'-R>0.12秒者为房性;有逆行的P'波或P'-R<0.12秒者为房室交接处性。多数情况下因心率过快,P'波与T波融合,无法辨认,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当伴有预激综合征、心室内差异传导、或束支传导阻滞,则QRS波群宽大畸形。

2、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心电图表现:①P波为房性或房室交接处性P'波,心房率在100~230/min,有明显的不整。②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室律规整时,房室传导比例在2:1~4:1;室律不规整时,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或Ⅰ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诊断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常表现为,突然发作心率增快至每分钟150-250次,可能持续数秒数小时或数日。心悸可能是唯一的症状,但如有心脏病基础或心率超过每分钟200次,可能表现无力、头晕、心绞痛、呼吸困难或昏厥。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低血压、少尿和昏厥其诊断主要靠以下几点:

1、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亦可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高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及预激综合征者。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洋地黄过量、肺心病缺氧、低钾时。

2、发作特征为突然发作与突然终止,心率常在160~250/min,室上性者心律绝对规则,而室性者可有轻度不齐,刺激迷走神经的机械方法和药物对室上性者常可奏效。

3、多数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胸痛等,持续发作较久者可有休克、心衰。冠心病者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常呈短阵反复发作,可引起反复晕厥或抽搐。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鉴别诊断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1、窦性心动过速:一般心率很少超过150次/分且受呼吸运动及体位影响心电图可见窦性P波出现可助鉴别。

2、房扑及房颤:心电图可助鉴别。

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室性早搏,QRS波群畸形时间≥0.12秒频率规则或略不规则;

(2)窦性P波与QRS无关,呈房室分离P波频率较慢埋于QRS波群内故不易发现;

(3)有时见心室夺获和心室融合波,心室夺获的QRS波群形态接近正常,偶有1:1室房逆行传导,QRS波群后有P`波并兼有不同程度的室房传导阻滞,压迫颈动脉窦心率不变。常见于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等有器质性损伤心脏病患者。心电图可有室性心动过速特征性改变可助鉴别。

4、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1)持续3次以上快速而规则的心搏其P波形态异常;

(2)P-R间期>0.12s;

(3)QRS波群形态与窦性相同;

(4)心房率每分钟160-220次;

(5)有时P波重叠于前一心搏的T波中,而难以认出可伴有一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5、阵发性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1)连续3次或3次以上房室交界区过早搏,动频率每分钟160-250次,节律规则;

(2)P`波和QRS波群形态具有前述房室交界处性早搏的特征,P`波可在QRS波群前中或后,呈逆行性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前向或逆向传导阻滞。同时或不同时都可出现房室分离。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并发症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低血压、少尿和昏厥。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以上可导致心衰或心源性休克。也可出现一些因为手术治疗而产生的并发症:

1、术中并发症

(1)术中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AVB),轻者如Ⅰ度AVB可不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如达到Ⅲ度AVB则需要进行处理,如安装永久起搏器,但也有未予特殊处理而自行恢复的病例。

(2)心房颤动:可用尝试用直流电转复。

2、术后并发症:

(1)Ⅲ度AVB,可用地塞米松、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或安装永久起搏器。

(2)心包填塞:术后出现心包填塞考虑操作过程中在三尖瓣附近操作时累及冠状窦,或冠状静脉窦畸形(如血管瘤等),故术中操作应轻柔准确,术后监测血压、心电图,如有血压下降,立即寻找原因,床旁彩色多普勒协助诊断,如有填塞立即心包穿刺、引流、同时补液。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

1、发作期的治疗:

(1)刺激迷走神经方法;潜水反射、刺激咽部、颈动脉窦按摩、压迫眼球等令其终止发作。

(2)升压药:苯肾上腺素或甲氧胺,收缩压≯20.8~23.4kPa为度,一旦心动过速终止,则停用药。

(3)洋地黄类药。

(4)心得安: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哮喘及心衰者禁用。

(5)异搏定:该药起效快,5分内转复率92~96%。副作用为血压下降,心脏骤停、房室传导阻滞。应备有10%葡萄糖酸钙,以拮抗其严重不良反应,小婴儿慎用。

(6)心律平:该药起效快,转复率高,较安全。

(7)ATP:开始剂量宜小,尤其是年长儿。

(8)食道调搏和电击复律。

2、根治方法:上述治疗只是暂时的,一旦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则可再发心动过速,可用下述方法。

(1)射频消融术: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相对安全,对心脏的损伤较小。一般说来,6岁以上的儿童可接受此治疗技术,是目前根治阵发性室上速相对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2)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常规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效果差;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者;需进行心脏手术者。

3、家庭应急处理

(1)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保持镇静,避免情绪激动和兴奋。

(2)如有服用氨茶碱、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之类心脏兴奋剂时,应立即停止服用。

(3)发作时采取刺激迷走神经方法,可达终止发作:

①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呼气。

②用压舌板或筷子、手指刺激咽喉部使病人恶心。

③压迫一侧眼球即闭眼后用拇指压迫眼球。

④用手指向颈椎方向压迫颈动脉窦,先压一侧10~30秒,如无效再试压对侧。

⑤采取头低位或将面部浸入冰凉水中,也可终止其发作。

(4)针刺内关穴位也可终止其发作。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常规治疗方法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心室率,纠正该病诱发的心脏扩大戒心功能不全。同时对合并基础心脏病患者应加谩原有心脏器质性病变的治疗。控制心室率的方法有药物和射频消融术两种方法。
1、发病时的简易急救治疗
保持安静,保持镇静,避免情绪激动和兴奋,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呼气。用压舌板或筷子:手指刺激咽喉部使病人恶心。用手指轻压眼球或颈动脉窦,如无效再试压对侧。或取头低位或将面部浸入冰凉水中,也可终止其发作。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终止心动过速,也可预防其发生,但不能使心动过速获根治,对预激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有时无效,长期服药患者不能耐受且可产生毒副作用。根据抗心律失常谱选用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使用该类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负性肌力作用和致心律失常作用。一般认为Ⅱ类和Ⅲ类药物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好,不宜较长时间应用IC、IA类药物。
药物治疗应注意:
(1)抗心律失常药物具负性肌力作用。可使心衰加重;
(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3)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增加步匕亡的町能。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预防

1、应避免发作的诱因诱因包括运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妊娠、饮酒或吸烟过多等。

2、应注意此病在没有根治前不能从事特殊职业如驾驶、潜水等,以免突然发病时出意外情况。

预防诱发因素

常见诱因: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稳定的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自我监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介,阵发性室上性

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有些病人对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疗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当发生时用以往的经验能控制心律失常。

期检查身体

复查有关项目,合理调整用药。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合理安排休息

心律失常患者应保证有充足的睡眠。饭后不宜立即就寝。睡眠的姿势应采取右侧卧位,双腿屈曲。

注意合理饮食

饮食要清淡而富于营养。烹调要用植物油,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饮食要适量,不宜过饱。

注意锻炼适度

心律失常患者不适合做剧烈运动,若有胸闷、胸痛、气慌、气短和咳嗽、疲劳等不适出现,则应立即停止运动。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饮食保健

食疗方:(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痰火扰心者用粳米30g左右煮粥,兑入竹沥30-60g,稍煮即可。供早晚或或上、下午点心服食。

淤血内阻者用桃仁红花羹(桃仁10g、红花10g、藕粉100g),先煎桃仁、红花取汁200ml,加入藕粉搅拌即成;或薤白粥(薤白10-15g、粳米60g煮粥);或人参粥(用人参末3g、粳米60g煮粥);或何首乌粥(何首乌30-60g、粳米60g煮粥);或羊肉粥(新鲜羊肉90-150g、粳米500g煮粥);或百合粥(百合粉30g、粳米60g、冰糖适量)。

气血两虚者使用黄芪粥(生黄芪、何首乌各30-60g、粳米200g、大枣2-3枚、陈皮末1g,红糖少许煮粥);或用人参末3g、枸杞30g、粳米200g,冰糖少许煮粥食用亦可。

阳虚火旺者宜食用芝麻粥、荷叶粥。

心阳虚脱者饮食调理是最重要的辅助治疗。可用冬虫夏草30g、精羊肉3斤,小火炖烂后服食;亦可用黄芪30g、鹿茸3g,取鸭一只(去内脏)文火炖烂,食肉喝汤即可。

患者吃什么好?

宜以富含营养高蛋白饮食为主,辅以新鲜蔬菜及时令鲜果。

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忌食辛辣、生冷、肥甘,戒烟禁酒。饮食宜清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82457.html

更多阅读

窦性心动过速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生殖疱疹方法

(一)取穴常用穴:内分泌、心、交感、神门。备用穴:皮质下、小肠、肾,心动过速加耳中,心房颤动加心脏点。心脏点位置:屏上切迹微前凹陷后下缘。(二)治法一般心律失常均取常用穴3~4个,酌加1~2个备用穴。中强刺激,留针1小时。如为阵发性心动过速,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严重吗

1 症状体征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症状与心率增快影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程度有关,与基础心脏状态亦有关,当心率轻度增快时,心排血量增大,心脏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当心率过快时,患者可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烦躁等症状,甚至可出现胸

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技巧_yoga_pila 心电图p波异常

房性期前收缩图片1)识别要点:Ü提前出现的异常波;ÜP´波之后常有相关的QRS-T波室性期前收缩(图片1)识别要点:Ü提前出现的异常波;Ü宽大畸形的QRS波群;ÜQRS-T波前无P波(图1)窦性心动过缓(图片2)识别要点:5个半格,大于5

声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介,阵发性室上性》为网友帅飞一条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