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种类识别 鸢尾科 鸢尾科-鸢尾科,鸢尾科-代表种类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的一科。多年生或1年生草本。有根状茎、球茎或鳞茎;皆为须根。叶条形、剑形或丝状,叶脉平行,基部鞘状,两侧压扁,嵌叠排列。

鸢尾科_鸢尾科 -鸢尾科


鸢尾科植物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的一科。多年生或1年生草本。有根状茎、球茎或鳞茎;皆为须根。叶条形、剑形或丝状,叶脉平行,基部鞘状,两侧压扁,嵌叠排列。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穗状花序、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花两性,色泽鲜艳,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被片6,两轮排列,基部联合成花被管;雄蕊3;花柱1,上部多分为3枝,圆柱状或扁平成花瓣状,柱头3~6,子房绝大多数为下位,3室。胚珠多数。蒴果。约60属8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分布中心在非洲南部及美洲热带。中国产4属58种,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及东北各省区,其中以鸢尾属占绝大多数。另外引进栽培的约有8属20余种。该科植物以花大、鲜艳及花型奇异而著称,常见的观赏植物有唐菖蒲属、虎皮花属、观音兰属、香雪兰属、雄黄兰属、鸢尾属、肖鸢尾属等;供药用的有射干属、番红花属;唐菖蒲及鸢尾属的某些种对氟化物较敏感,可作为监测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

药用:用于毒蛇咬伤、毒蜂螫伤、痈肿疮毒、便秘

鸢尾科_鸢尾科 -代表种类


鸢尾科

①鸢尾。产于中国华东、华中、西南和西北各省区。朝鲜、前苏联、日本也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宽剑形,黄绿色。花大,蓝紫色,外花被片3,宽卵形,中脉上有鸡冠状附属物,内花被片3,椭圆形,花盛开时向外平展;雄蕊3,花药外向开裂;花柱分支3,扁平,花瓣状,子房下位,纺锤状圆柱形。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根茎入药,有消炎止痛,消食保肝等功效。花大美丽,栽培供观赏(图1)。

②马蔺。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中以及四川和西藏等省区。朝鲜、前苏联、印度等国也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木质,须根坚韧而长。叶基生,坚韧,灰绿色,条形或狭剑形,无中脉。花蓝紫色,花被片6,2轮排列,倒披针形,无附属物,花被管甚短;雄蕊3,花药黄色;花柱分支3,扁平,花瓣状,子房下位,纺锤形。蒴果长椭圆状柱形,顶端有短喙。耐盐碱,耐践踏,根系发达,可用于水土保持,叶可供造纸及编织用,根可制刷子,花及种子入药。

③射干。中国大部分省区皆产。朝鲜、日本、印度、越南、前苏联等国也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为不规则的块状。茎高1~1.5米,实心。叶互生,剑形,两侧压扁,无中脉。花序顶生,叉状分支,花橙红色,有紫褐色的斑点;花被片6,2轮排列,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外轮略大;雄蕊3,花药条形,外向开裂;花柱1,顶端3浅裂,子房下位,倒卵形。蒴果倒卵形,成熟时室背开裂,中央有直立的果轴。种子圆球形,黑紫色,有光泽(图2)。根状茎入药,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

④番红花。原产欧洲南部,在中国已有栽培。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外包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条形,灰绿色,边缘反卷;花茎甚短,不伸出地表面。花红紫色或淡紫色,花被片6,倒卵形,2轮排列;雄蕊直立,花药黄色;花柱橙红色,上部3裂,柱头略扁,子房下位。蒴果椭圆形(图3)。花柱及柱头供药用,即藏红花,有活血、化瘀、生新、镇痛、健胃、通经之效。还可提取染料番红,为食用色素,又可作显微镜切片的着色剂。

文森特・凡・高一幅油画即为《鸢尾花》。

鸢尾科_鸢尾科 -鸢尾栽培

鸢尾原产我国中部,各地都有栽培。缅甸、日本也有分布。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多节,节间短。叶剑形,质薄,淡绿色,交互排列成两行。花茎几与叶等长。总状花序。花1-3朵,蝶形,蓝紫色,外列花被的中央面有一行鸡冠状白色带紫纹突起。花期4-5月,果期6-8月。
变种有白花鸢尾var.alba,花白色,外花被片基部有浅黄色斑纹。产于浙江。 自然生长于向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性强健,耐寒性强,露地栽培时,地上茎叶在冬季不完全枯萎。喜生于排水良好、适度湿润、微酸性的壤土,也能在砂质土、粘土上生长。耐干燥。 用分株或播种繁殖。分株,可于春、秋季和开花后进行。一般2-5年分割1次。根茎粗壮的种类,分割后切口宜蘸草木灰、硫磺粉或放置稍干后再种,以防病菌感染。播种易发生变异,仅用于培育新品种。种子采收后宜立即播种,不宜干藏。陆生鸢尾栽培一般宜浅,栽于壤土时,根茎顶部以地面平行为适度。 植株栽植的深度,在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上根茎顶部要低于地面约5厘米,在粘土上根茎顶部则要略高于地面。栽植于水湿地的,每年秋季施肥1次;栽植于旱地的,在秋季发芽前,结合中耕施1次腐熟的堆肥或化肥。在生长期中,水深应保持在10-15厘米,以水没及植株根丛基部为宜。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期,株丛基部应露出水面,但土壤仍需保持一定湿度。在冬季较寒冷地区,株丛上应覆盖厩肥或草蒿等物防寒。
鸢尾常见的病害有白绢病、鸢尾叶斑病,应及时防治。

鸢尾科_鸢尾科 -鸢尾同属种


鸢尾科

德国鸢尾I.gerinanica,著名花卉。
鸢尾原产欧洲。我国各地庭园常见栽培。园艺品种甚多。花色鲜艳,有纯白、白黄、姜黄、桃红、淡紫、深紫等。耐寒。常用于花坛、花径、花境,也是重要的切花材料。根茎可撮凝脂或浸膏,是名贵的天然香料。
香根鸢尾I.pallida,花大,有蓝紫、淡紫或紫红色,有微香。根茎可提取香料。
蝴蝶花I.japonica,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分布几遍全国。日本也有。花较小,淡紫或蓝紫色。庭园中多丛栽及布置花坛或作地被植物,也可作切花。全草可入药。有变型白蝴蝶花I.pallescens,花白色。
矮鸢尾I.pumila,原产欧洲及小亚细亚等地。植株矮小,高不过15厘米。花色有白、黄、蓝、紫等。是很好的花坛镶边材料,多种于岩石、假山上,亦可作盆栽观赏。
溪荪I.sanguinea,原产亚洲西部、北非及南欧。我国东北各省及日本、朝鲜、前苏联也有。花大,天蓝色。自然生长于沼泽地、湿草地或向阳坡地。
西伯利亚鸢尾I.sibirica原产欧洲。根状茎粗壮。丛生性强。花蓝紫色。喜湿,也耐旱,是沼泽地绿化和美化环境的优良材料。
玉蝉花I.kaempferi,又名花菖薄。原不我国东北、山东、浙江。朝鲜、日本、前苏联也有。野生于湿草甸或沼泽地。根状茎粗壮。 须根多而细。花大,鲜紫红色。园艺品种有数百种之多,花形和花色变化很大,观赏价值较高。可布置水生鸢尾专类园,或于水池中点缀数丛,别具雅趣。
燕子花I.laevigata,原产我国东北。日本、朝鲜、前苏联也有。叶明显无中肋,较柔软。花大,蓝紫色。宜庭园及池畔栽植。
黄菖蒲I.pseudacorus,原产欧洲。我国各地常见栽培。花黄色。喜水湿,在水畔或浅水中生长。也耐干燥。还有斑叶、大花、重瓣等品种,十分美丽。
鸢尾花大而美丽,如鸢似蝶,叶片青翠碧绿,似剑若带,观赏价值较高。在园林中可丛栽、盆栽,布置花坛,栽植于水湿畦地、池边湖畔、石间路旁若无人,或布置成鸢尾专类花园,亦可作切花及地被植物。是庭园中重要花卉之一。根茎可药用。

鸢尾科_鸢尾科 -繁殖方法

鸢尾花种类识别 鸢尾科 鸢尾科-鸢尾科,鸢尾科-代表种类

鸢尾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是一类观赏价值较高的花卉。全世界约有300个品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有60个种、13个变种及5个变型。
鸢尾属植物根据地下茎的不同分为宿根鸢尾和球根鸢尾二大类:
地下部为根状或根茎状的鸢尾是宿根鸢尾,地下部为球茎状的叫球根鸢尾。鸢尾的耐寒性较强,可以露地栽培。宿根鸢尾春季萌发较早,花期通常在早春至初夏,冬季进入休眠状态,大多数品种地上茎叶枯死,但也有一些品种地上部分仍保持绿色,故又称常绿鸢尾。球根鸢尾多借助温室以进行促成栽培,供鲜切花之用。球茎一般在秋季种植,春季开花,初夏休眠。现就宿根鸢尾和球根鸢尾的繁殖方法分别加以说明。
宿根鸢尾多采用分株繁殖,但有时也可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一般每隔2至4年进行一次,于春、秋两季或花后进行。鸢尾在花后进行分株(要避开梅雨季节),在冬季到来之前花芽就能分化充足,第二年即可开花。分割根茎时,以3至4个芽为好。分株若太细,则会影响翌年开花。在进行分株繁殖时,应将植株上部叶片剪去,留20厘米左右进行栽植。鸢尾大多数品种宜浅植。栽植间距依种类而异,强健种为50×50厘米,一般品种在20×20厘米左右。若采用种子繁殖,应在种子成熟后立即进行,这样种子容易萌发,2至3年即可开花。
球根鸢尾通过种球繁殖。一只种球经过一年的种植开花后养分将会耗尽,产生新球,新球周围又会有许多子球,子球通过1至2年的种植,又可发育成开花球。近年来国外对球根鸢尾的腋芽、鳞片、茎盘、花茎等不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使之长出新的球茎,这为加速繁殖及培育无病害的健壮母球提供了新办法。

鸢尾科_鸢尾科 -高原鸢尾


高原鸢尾

高原鸢尾 Iris collettii Hook. f. in Curtis
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围有棕褐色毛发状的老叶残留纤维;根状茎短,节不明显;根膨大略成纺锤形,棕褐色,肉质。叶基生,灰绿色,条形或狭剑形,花期叶长10―20厘米,宽2―5毫米,果期叶长20―35厘米,宽1. 2―1. 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鞘状,互相嵌迭,有2―5条主脉。花茎很短,不伸出地面,基部围有数枚膜质鞘状叶;苞片绿色,宽披针形或狭卵形,长2―4厘米,顶端渐尖,中脉明显,内包含有1―2朵花;花深蓝色或蓝紫色,直径3―3. 5厘米;花被管细长,上部逐渐扩大成喇叭形,长5―7厘米,直径1―1. 5毫米,外花被裂片椭圆状倒卵形,长约4. 5厘米,爪部细长,中脉上有桔黄色须毛状附属物,内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3―3. 5厘米,直立;雄蕊长约2. 3厘米,花药黄色,花丝白色;花柱分枝花瓣状,长约2厘米,顶端裂片细长而尖锐。蒴果绿色,三棱状卵形,长1. 5―2厘米,直径1. 3―1. 5厘米,顶端有短喙,成熟时沿室背自上向下开裂至1/3处,苞片宿存于果实基部;种子长圆形,黑褐色,无光泽,无附属物。花期5―6月,果期7―8月。
产云南香格里拉、维西、丽江、洱源、漾濞、大理、昆明及蒙自,生于海拔1650―3 500米高山草地及向阳山坡的干燥草地;四川、西藏也有。印度、泰国、缅甸及尼泊尔也有分布。
根、根上叶基部及叶供药用,有大毒,作催吐、活血祛瘀、止血、止痛、通窍、杀蛆药。

鸢尾科_鸢尾科 -马蔺

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中以及四川和西藏等省区。朝鲜、苏联、印度等国也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木质,须根坚韧而长。叶基生,坚韧,灰绿色,条形或狭剑形,无中脉。花蓝紫色,花被片6,2轮排列,倒披针形,无附属物,花被管甚短;雄蕊3,花药黄色,外向开裂;花柱分支3,扁平,花瓣状,子房下位,纺锤形。蒴果长椭圆状柱形,顶端有短喙。耐盐碱,耐践踏,根系发达,可用于水土保持,叶可供造纸及编织用,根可制刷子,花及种子入药。

鸢尾科_鸢尾科 -射干


射干
中国大部分省区皆产。朝鲜、日本、印度、越南、苏联等国也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为不规则的块状。茎高1~1.5米,实心。叶互生,剑形,两侧压扁,无中脉。花序顶生,叉状分支,花橙红色,有紫褐色的斑点;花被片6,2轮排列,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外轮略大;雄蕊3,花药条形,外向开裂;花柱1,顶端3浅裂,子房下位,倒卵形。蒴果倒卵形,成熟时室背开裂,中央有直立的果轴。种子圆球形,黑紫色,有光泽(图2射干)。根状茎入药,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

鸢尾科_鸢尾科 -番红花


番红花原产欧洲南部,在中国已有栽培。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外包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条形,灰绿色,边缘反卷;花茎甚短,不伸出地表面。花红色或淡紫色,花被片6,倒卵形,2轮排列;雄蕊直立,花药黄色;花柱橙红色,上部3裂,柱头略扁,子房下位。 蒴果椭圆形(图3番红花)。花柱及柱头供药用,即藏红花,有活血、化瘀、生新、镇痛、健胃、通经之效。还可提取染料番红,为食用色素,又可作显微镜切片的着色剂。
分类进化本科包括3族:①庭菖蒲族,包括番红花属及红葱属等。②非洲鸢尾族,包括非洲鸢尾属、观音兰属、唐菖蒲属、香雪兰属、雄黄兰属等。③鸢尾族,包括鸢尾属、肖鸢尾属、老虎花属、射干属等。

鸢尾科_鸢尾科 -蓝色鸢尾花语

鸢尾科Iridaceae
01. 番红花属Crocus Linn.
02. 唐菖蒲属gladiolusLinn.
03.雄黄兰属Crocosmia Planch.
04. 虎皮花属Tigridia Juss.
05. 观音兰属Tritonia Ker-Gawl.
06. 香雪兰属Freesia Klatt
07. 红葱属Eleutherine Herb.
08. 射干属Belamcanda Adans.
09. 肖鸢尾属Moraea Mill.
10. 鸢尾属Iris Linn.
11. 庭菖蒲属Sisyrinchium Linn.
12.巴西鸢尾属Neomarica Sprague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82635.html

更多阅读

优雅的鸢尾草精油_幽兰香榭 鸢尾花花语

不得不说大自然真的很奇妙,她总是给每种独特的花草植物搭配一个美丽又恰当的名字,亦如鸢尾,优雅的花+优雅的名字。。。鸢尾属属于鸢尾科,该科还包括有唐菖蒲、番红花、小菖兰等,大约200个属,所以鸢尾科是个特别庞大的家族。这些花属中,在

鸢尾科 鸢尾科植物图片及名字

鸢尾科有很多好听的名字,蝴蝶花,蓝蝴蝶,但,鸢尾这个词本身已经足够轻盈美好。还记得《村居》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始终相信,城市化是必然的,但又是背离人性的,幸福的终极,依旧是回归乡村。社

鸢尾的鸢怎么念 鸢尾花怎么养

一位博友叫鸢尾,很欣赏她的文章,便在她的博客上留言了,结果打鸢居然打不出来(我是用全拼的)。我就用拼音写DAIWEI。但是,我觉得应该是我读错了,便咨询我朋友。这下可炸了。我的朋友,有的读:YAN,燕尾;有的读FENG凤尾;有的读DAI黛尾,和我一样;更绝

声明:《鸢尾花种类识别 鸢尾科 鸢尾科-鸢尾科,鸢尾科-代表种类》为网友倾听花开雨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