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鳗鲡 花鳗鲡-形态特征,花鳗鲡-习性

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俗名:鲈鳗、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英文名:Marbled eel 。它是鳗鲡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一般为331―615毫米,体重250克左右,但最重的可达30千克以上。身体粗壮,腹鳍以前的躯体呈圆筒,后部稍侧扁,总的看来身体延长呈棒状,很像硕大的鳝鱼,所以俗称其为“鳝王”。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


花鳗鲡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俗名:鲈鳗、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英文名:Marbled eel 。它是鳗鲡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一般为331―615毫米,体重250克左右,但最重的可达30千克以上。身体粗壮,腹鳍以前的躯体呈圆筒,后部稍侧扁,总的看来身体延长呈棒状,很像硕大的鳝鱼,所以俗称其为“鳝王”。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

花鳗鲡_花鳗鲡 -形态特征

花鳗鲡的头较长,呈圆锥形。口较宽,吻较短,尖而呈平扁形,位于头的前端,下颌突出较为明显。舌长而尖,前端游离。口裂稍微倾斜,后延可以到达眼后缘的下方。上下颌及犁骨上均具细齿。唇较厚,上、下唇两侧有肉


花鳗鲡质的褶膜。眼睛较小,位于头的侧上方,为透明的被膜所覆盖,距吻端较近。鼻孔有两对,前、后分离,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端的两侧;后鼻孔呈椭圆形,位于眼睛的前缘。鳃发达,鳃孔较小而平直,沿体侧向后延伸至尾基的正中。体表极为光滑,有丰富的粘液。背鳍、臀鳍均低而延长,并与尾鳍相连。胸鳍较短,近圆形,紧贴于鳃孔之后。没有腹鳍。肛门靠近臀鳍的起点。尾鳍的鳍条较短,末端较尖。鳞较为细小,各鳞互相垂直交叉,呈席纹状,埋藏于皮肤的下面。身体背部为灰褐色,侧面为灰黄色,腹面为灰白色。胸鳍的边缘呈黄色,全身及各个鳍上均有不规则的灰黑色或蓝绿色的块状斑点。体内的鳔有1个室,较厚。肠却较短,仅为其体长的0.3―0.4倍。脊椎骨有112―119枚。

花鳗鲡_花鳗鲡 -习性

花鳗鲡是一种典型的降河性回游鱼类,性成熟后便由江河的上、中游移向下游,群集与河口处入海,到远洋中去产卵繁殖。孵出的幼体呈透明的柳叶状,俗称为柳叶鳗,慢慢向大陆浮游,在进入河口前变成像火柴杆一样的白色透明鳗苗,俗称为鳗线或玻璃鳗。然后再逆流而上,返回大陆淡水江河溪流中发育成长。生长、肥育期间,它


花鳗鲡栖息于江河、水库或山涧溪谷等环境中,尤以水库中为多。白天通常隐居在洞穴之中,夜晚才出来活动、捕食。它的性情较为凶猛,主要以鱼、虾、贝类、蠕虫等动物为食。能到水外湿草地和雨后的竹林及灌木丛内觅食。其觅食区在菲律宾可达海拔1523.9米的山溪。在中国能达浙江天台山、北雁荡山、南雁荡山,福建韩江上游的长汀和海南岛昌江姜园等山溪。它可以较长时间离开水中,所以有时还在夜晚登上河滩,在芦苇丛中捕食青蛙、鼠类等较大的动物,故有芦鳗之称。每到冬季降雪时,也常见它在岸边浅滩等处活动,因而又称为雪鳗。

在中国福建九龙江,每年3-7月在河溪中营穴居生活。当10-11月刮西北风时节,即开始往河口移动,入海繁殖。花鳗鲡的产卵场约位于菲律宾南、斯里兰卡东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之间的深海沟中。生殖后亲鱼死亡,卵在海流中孵化,初孵出仔鱼为白色薄软的叶状体,叶状体被海流带到陆地沿岸后发生变态,变成短的圆线条状的幼鳗,亦称线鳗,进入淡水河湖内索食生长。在台湾省台东的大武河口,中秋节前可见到长约70毫米的花鳗苗。福建省九龙江在3-4月间鳗苗进入河口。

花鳗鲡_花鳗鲡 -降河洄游

大多数鱼类在其一生的生命活动中有一种周期性、定向性和群体性的迁徙运动,称为洄游,有的很显著,有的不很显著。洄游是一种适应现象,鱼类凭借着这种活动,可以满足它在某一个生活时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使个体的生存和种的繁荣得到可靠的保证。根据活动的目的性的不同,鱼类的洄游有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适温洄游等三个主要类型。

生殖洄游也叫产卵洄游,是鱼类性成熟以后,按其遗传特性和生理变化,要求具备一定条件的产卵场所以供产卵繁殖,但成体肥育或越冬的地方,往往不是它们的产卵场所,因而密集成群,进行或长或短的旅途迁徙,游向适宜于产卵、孵化和幼体生长的环境。由于产卵场所在地的不同,生殖洄游可以只在海中进行,例如大黄鱼、小黄鱼等;也可以只在淡水中进行,例如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等;有的则从由海洋洄游到江河中,实行“溯河洄游”,例如鲟鱼、大马哈鱼等;还有的由江河洄游到海洋中,实行“降河洄游”,例如鳗鲡、花鳗鲡等。其中以大马哈鱼等进行的溯河产卵最为艰苦,它们往往需要不断地顶水游泳几千公里,一路上还要克服急流、浅滩等种种困难,体力消耗极大,以至于在到达产卵场产卵之后,大多数衰竭而死,能生还海中者寥寥无几,所以它们一生中只繁殖一次。


花鳗鲡

鱼类大多以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甲壳类等为食,一旦这些食物发生变化或被吃完,鱼类为了寻找新的取食场所,就会成群结队地游到食物丰富的地方去,这种以寻找食物为主所作的洄游就是索饵洄游。由于大多数鱼类生殖期间不进食,生殖后则要大量摄食以恢复身体,因而也常常在这个时期进行索饵洄游。还有些鱼类,因其作为主要食物的某种小鱼是作洄游迁徙的种类,所以也随之进行相应的索饵洄游。

每种鱼类一般都有一定的适温范围,为了寻找适于它们生存的水温条件,必须随水温的变化而作必要的迁移,称为适温洄游。通常大多数鱼类在春夏季节由南方向北方迁移,秋冬季则由北方向南方迁移,这种随季节到来而出现的规律性迁移,又被称为季节洄游。其中越冬时的洄游一般在索饵洄游之后进行,在这段时间里,鱼类往往停止摄食或摄食很少。

花鳗鲡_花鳗鲡 -分布

花鳗鲡在我国分布于长江下游、闽江下游和海南岛等地,浙江南部的瓯江、飞云江及灵江水系也是它的主要产区之一,大多见于中、下游及支流,尤其是瓯江支流楠溪江,分布数量较多。国外北达朝鲜南部及日本纪州,西达东非,东达南太平洋的马贵斯群岛,南达澳大利亚南部。

花鳗鲡_花鳗鲡 -价值

花鳗鲡最大个体达2.3米以上,重40-50公斤,广东称作鳝王。在福建九龙江4-5月及9-10月为盛渔期,一般长700-800毫米,重约5公斤。花鳗鲡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营养价值与日本鳗鲡相似,但价格更为昂贵,历来被视为上等滋补食品。其肉性味甘、平,有滋补强壮之功效。浙江、福建民间用花鳗头同川芎一起炖制,连汤一同食用可以治疗头晕头痛。用花鳗鲡煮汤,作为滋补食品,对产妇、体虚者有良效。

花鳗鲡_花鳗鲡 -现状

近年来由于工业有毒污水对河流的严重污染和捕捞过度,以及毒、电渔法对鱼资源的毁灭性破坏,拦河建坝修水库及水电站等阻断了花鳗鲡的正常洄游通道等等原因,致使花鳗鲡的资源量急剧下降,现已难见其踪迹。

花鳗鲡_花鳗鲡 -相关报道

放生花鳗鲡

花鳗鲡 花鳗鲡-形态特征,花鳗鲡-习性

放生花鳗鲡

昨日,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鳌峰工商局在福州鳌峰洲水产批发市场联合展开突击检查行动,现场查获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花鳗鲡361尾,总重38.4公斤,为5年来最多的一次。

随后,在牡丹大酒楼五一分店和唐城大厦餐厅检查时,也查获非法经营水生野生保护动物花鳗鲡1尾、鲟类13尾、栉江珧40多粒。执法人员已按有关规定对违法经营者予以处罚。图为执法人员将查获的花鳗鲡放流。(2007年09月13日02:10东南快报)

餐馆里查获9条花鳗鲡

本月是我省第16个保护野生动物主题宣传月。10月24日,漳州市与漳浦县工商等执法部门,在该县开展经营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专项检查,共查获了9条花鳗鲡和2条中华鲟。

在当天的突击检查中,执法人员来到集贸市场、宾馆酒家等经营场所,对海鲜柜、储藏室进行仔细检查,共查获9条花鳗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2条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中查获的花鳗鲡大的2公斤左右,小的也有1公斤。

执法人员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并依据有关规定,对非法经营单位进行处罚,随后把查获的花鳗鲡和中华鲟进行野外放生。据了解,由于过度捕捞,花鳗鲡的数量急剧下降,而目前花鳗鲡还没能进行人工培育,导致花鳗鲡价格不断上涨,非法捕捞时有发生。(2006-10-28海峡都市报)

花鳗鲡_花鳗鲡 -参考资料

http://www.bjkp.gov.cn/bjkpzc/tszr/dwly/dwbh/zgzxdw/55245.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70913/02101662938.shtml
http://www.taihainet.com/news/fjnews/fjzznews/2006-10-28/53953.s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3082.html

更多阅读

云纹鳗鲡 云纹鳗鲡-形态特征,云纹鳗鲡-生长环境

云纹鳗鲡(学名:Anguilla nebulosa)为鳗鲡科鳗鲡属的鱼类。在中国,分布于南汀河,为高度濒危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缅甸、苏门答腊北部。云纹鳗鲡是世界上体形最大淡水鳗鱼,以及游程最长的绛河性洄游鳗鱼。它到印度洋产卵,游程大概

欧亚旋覆花 欧亚旋覆花-基本资料,欧亚旋覆花-形态特征

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ica Linn.),菊科,旋覆花属的一种植物。产新疆北部至南部、黑龙江(黑河、克山等)、内蒙古东部和南部。旋覆花_欧亚旋覆花 -基本资料欧亚旋覆花种中文名:欧亚旋覆花命名来源:[1.C?prosyn:.]中国植物志:75:262系中文

剑叶玉凤花 剑叶玉凤花-基本信息,剑叶玉凤花-形态特征

剑叶玉凤花,兰科花卉珍稀植物。植株高55--70厘米,干后变成黑色。块茎肉质,长圆形,长2--3厘米,直径1― 1.5厘米。茎粗壮,圆柱形,直立,无毛,下部具几枚长筒状鞘,上部具多枚叶。心叶舌喙兰_剑叶玉凤花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剑叶玉凤花种拉丁名:Haben

团花 团花-形态特征,团花-生境分布

团花,别名:黄梁木,学名: Anthocephalus chinensis 茜草科(Rubiaceae)黄梁木属(Anthocephalus) 。常绿大乔木,速生用材树种。因为生长特别快,在1972年第七届世界林业会上,被称为“奇迹树(英文:miracle tree)”。黄梁木_团花 -形态特征团花树

声明:《花鳗鲡 花鳗鲡-形态特征,花鳗鲡-习性》为网友相遇淡若云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