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味核苷酸二钠 呈味核苷酸二钠 呈味核苷酸二钠-基本资料,呈味核苷酸二钠-简介

呈味核苷酸二钠,是二种调味剂结合取开头英文字母的简称。即5′肌苷酸钠―IMP(DISODIUMINOSINE5’―MONOPHOSPHATE)和5′鸟核酸钠―GMP(DISODIUM GUANOSINE5’―MONOPHOSPHATE)各50%结合的。

呈味核苷酸二钠 呈味核苷酸二钠 呈味核苷酸二钠-基本资料,呈味核苷酸二钠-简介

呈味核苷酸二钠_呈味核苷酸二钠 -基本资料


呈味核苷酸二钠

中文名称: 呈味核苷酸二钠

英文名称: Disodium 5’-ribonucleotide

别名:核糖核苷酸二钠;核糖核苷酸钠

结构式:鸟苷酸二钠和肌苷酸二钠;5’尿苷酸二钠和5’胞苷酸二钠

呈味核苷酸二钠_呈味核苷酸二钠 -简介


呈味核苷酸二钠

早在150年前,科学家在肉汁中发现IMP的存在,但当时还不知道它具有呈味作用,直到50年前,日本人才发现IMP和GMP的呈味作用。由于IMP、GMP过去只能从肉类和海产品柴鱼中提取,价格昂贵因此未能为食品工业采用。现在使用的I+G,是现代科学家通过微生物发酵工业化生产取得,且GMP比IMP具更强呈味作用。实践证明,当二者各半结合使用时,为最佳呈味效果和最经济的使用成本。

呈味核苷酸二钠_呈味核苷酸二钠 -理化性质

因本品主要由5’-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钠组成,其性状也与之相似,为白色至米黄色结晶或粉末,无臭,味鲜,与谷氨酸钠合用有显著的协同作用,鲜度大增。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乙醚。5’尿苷酸二钠和5’胞苷酸二钠的呈味力较弱。

来源与制法: 由酵母所得核酸分解、分离制得;或由发酵法制取。

呈味核苷酸二钠_呈味核苷酸二钠 -鉴定方法


呈味核苷酸二钠

①试样液的制备:称取本品1.0g(准确至0.0001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取10.0μL,用新华Ⅲ号滤纸点样,于展开溶液(饱和硫酸铵∶异丙醇∶水=79∶2∶19)中展开30cm,取出晾干或烘干,在紫外分析仪中划出紫外吸收斑点(IMP或GMP),分别剪入两支10mm×100mm的小试管中,各加0.01 mol/L的盐酸溶液4.0 mL,将试管放入80℃恒温水浴保温30min,冷却,即为含IMP与GMP的试样液。

②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分别将上述试样倒入1cm光程的石英比色杯中,在240~250nm波长范围内,以0.01 mol/L盐酸溶液做空白试验,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其最大吸收峰波长。结果处理:最大吸收峰波长在(250±2)nm内,即为IMP,在(256±2)nm内,即为GMP。

是新一代的核苷酸类食品增鲜剂。

本品是由5’-肌苷酸二钠(IMP)和5’-鸟苷酸二钠(GMP)按1:1的比例混合而成, 可直接加入到食品中,起增鲜作用。是较为经济而且效果最好的鲜味增强剂,是方便面调味包、调味品如鸡精、鸡粉和增鲜酱油等的主要呈味成份之一;与谷氨酸钠(味精)混合使用,其用量约为味精的2%-5%,有“强力味精”之称;别外,本品还对迁移性肝炎、慢性肝炎、进行性肌肉萎缩和各种眼部疾患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呈味核苷酸二钠_呈味核苷酸二钠 -注意事项

增味剂(鲜味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3948.html

更多阅读

药品说明书 派瑞松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查询系统

?【功能主治】1. 伴有真菌感染或有真菌感染倾向的皮炎.湿疹. 2. 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所致的炎症性皮肤真菌病,如手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3. 尿布性皮炎.4. 念珠菌性口角炎.5. 甲沟炎.6.? 由真菌.细菌所致的皮肤混合感染.【主要成分】本品

磷酸二氢钠和硫酸钠两项结晶分离 硫酸钠结晶水

磷酸二氢钠和硫酸钠两项结晶分离作者:安小刚一、设计要求确保结晶设备的技术经济指标以及运行安全稳定、本体结构合理耐用、符合甲方运行工况。磷酸二氢钠性质:磷酸二氢钠(SodiumDihydrogenPhosphate),无色斜方晶结晶,略有吸湿性。易

声明:《呈味核苷酸二钠 呈味核苷酸二钠 呈味核苷酸二钠-基本资料,呈味核苷酸二钠-简介》为网友痛要忍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