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蚕 天蚕-生活习性及价值,天蚕-形态特征

天蚕是指鳞翅目(Lepidoptera)大蚕蛾科(Saturniidae)的中国天蚕。又名山蚕。日本称日本柞蚕。一种吐丝昆虫。丝为高级纺织原料。一化性,完全变态。幼虫4眠5龄,全龄50~60日。1龄幼虫体黄绿色,2龄起呈绿色。成虫多为橙黄色。小蚕在中国东北地区可在室内插枝饲养,大蚕则放养柞(栎)林中,在人工管护下任其觅食。丝长约600米左右,纤度5~6旦〔1旦(D)=0.111112×10-6kg/m〕,强力和伸度分别为桑蚕丝的2.5倍和1.5倍,经缫制后能保持其固有的绿色天然色泽。织品柔软,无褶皱。天蚕生长在靠近江河湖泽林子里的柞树上。这里的林地潮湿,野草茂盛,很适宜天蚕的生活。天蚕是自然界中一个十分珍稀的物种。

天蚕_天蚕 -生活习性及价值

天蚕丝是无价之宝,被称之为赛过黄金的绿色软宝石。天蚕生长在靠近江河湖泽林子里的柞树上。这里的林地潮湿,野草茂盛,很适宜天蚕的生活环境。每年七八月,天蚕蛾把卵产在柞树枝干上,然后随风吹雨打,天蚕卵便落到树下草丛中,被泥土枯叶复盖着,卵在这种环境的保护下越冬。第二年当柞树长出嫩绿的枝叶时,卵孵化出幼蚕爬到柞树上食柞叶,经过四十天左右的生长后作茧。天蚕生长过程中最怕干旱,一旦干旱就会发生寄生螺。幼蚕食了带有寄生螺卵的柞树叶后便会腐蚀烂掉。如果林地缺少草芥或密不透风,蚕卵落地不能被枯叶复盖上,便会在冬天被冻死。因此,天蚕对生活环境要求苛刻,否则将无法生存。当今世界上产天蚕的国家寥寥无几。

使用价值


天蚕

天蚕丝天蚕丝是天然葱绿色,并且折光性很强,有七彩光点,有丝中“钻石”的美称。天蚕丝所含的20多种人体必需的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比例与其他蚕丝不同,天蚕丝的结构及丝的形成和截断面都与其他丝不同,它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著名的医书《大同叙方》中记载天蚕茧是名贵药材,有强身益气功效,深受国际友人欢迎。天蚕丝的柔韧性强于其它丝种,是织造纺织品的好原料。

天蚕丝有很强的遮挡紫外线功能。普通的蚕丝只能遮挡紫外线中波长较长的部分,但是天蚕丝还能阻止短波紫外线穿过。其单丝截面呈不规则扁平状,扁平度最小值在12.5%以下,而桑蚕丝为60%左右,这是丝具独特光泽的主要原因。而且,天蚕纤维膨松,柔软性好,吸汗传湿性和耐酸性优于桑蚕丝。天蚕丝可以织成高雅、华贵、舒适的超级衣料,还可以与毛、彩色棉等其他天然纤维混纺成复合织品,制成各种豪华高档的服装、饰品和工艺品。

天蚕 天蚕-生活习性及价值,天蚕-形态特征

天蚕丝的昂贵不仅是因为它独特的物理性质,还因为它具有与其它丝种不同的元素含量和比例。

天蚕丝主要成份为蛋白质,它的营养成份能增强人体皮肤活力。丝素和丝胶均由近2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甘氨酸、丙氨酸含量特别高。天蚕丝丝素膜降解后被人体吸收,能迅速补充人体在创伤条件下流失最多的增强免疫力的丙氨酸和对肌肉功能十分重要的甘氨酸,是迄今人类最理想的人造皮肤的材料。

研究价值


天蚕

而我国只有南岭山脉、黑龙江、吉林省少部分山间湖畔的柞林中有天蚕,宁安便是天蚕的繁殖基地。

三十年前,宁安人发现镜泊湖畔的柞叶林中深浅绿色的椭圆形东西不知何物。经专家鉴别,此物就是天蚕。一九八二年,新华社《半月谈》刊发了黑龙江省何宗跃拍摄的天蚕照片,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每到麦收季节,宁安的男女老幼涌进湖畔的林子里采集天蚕。省内的有关部门也专程来宁安收购天蚕,加工制丝。1990年,湖南科委科研人员陆秀娥领导的科研组在湖南省境内的南岭山脉发现南方天蚕,并取名为“南岭天蚕”。附图:天蚕茧[英文]:Antheraea yamamai;giant silkworm [解释]:鳞翅目大蚕蛾科吐丝昆虫。又称山蚕。丝为高级纺织原料。一化性,完全变态。幼虫4眠5龄。小蚕可在室内插枝饲养,大蚕则放养柞(栎)林中,在人工管护下任其觅食。丝长约600米左右,纤度5~6旦,强力和伸度分别为桑蚕丝的2.5倍和1.5倍。经缫制后能保持其固有的天然绿色。织品柔软、无皱褶。

商业价值

在国外,一些贵族还依然保持古老的传统观念,凡是外国商人来中国购货时 都说,他们非常喜欢天蚕丝制品,认为可保平安、吉祥如意,能带来好运。用天蚕丝在服装和饰品上点缀一点点,价格惊人的昂贵,而且是当吉祥符用。他们把点缀天蚕丝的服装做为世代相传的宝贝珍藏,多把天蚕丝制成神殿里用的缦和帘,用来供养至高无上的神佛。所以我国天蚕丝刚刚发现,外商都纷纷争相大量抢购,出口价最高时曾卖到人民币3万元/公斤。天蚕的出现也给我国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昌盛。上个世纪末,日本商人带来的一份报纸报道的新闻消息记载,当时“出土了一座千年古墓,其中所有的纺织品都风化成碎片了,只有木乃伊身上的一件衣服还完好,并且有一定的拉力,经化验后,证明是中国一千多年前的天蚕丝制作而成的”。因此,国际市场上持续了长时间的天蚕丝热潮,外国商人疯狂地抢购天蚕丝原料。由于野生天蚕丝稀有和十分昂贵,我国自己一直没有天蚕丝制成品,那时只出口原料。我们天蚕丝珍品已经试制出来了,这是我们纺织丝绸服装业的骄傲。

天蚕_天蚕 -形态特征

天蚕的幼虫、蛾、蛹、卵的体积与体重,约为桑蚕的2倍左右。其外部形态与桑蚕、柞蚕比较,具有许多明显的特征,生活习性具有独特的特点。尤其不能驯化的野生特性表现强烈,如好动性、喜湿性、假死性、群集性、羞交性等。天蚕的野生性未经驯化,人工饲养技术要求较高。

南岭天蚕结茧及后代孵化时间

以南岭天蚕为例,在当地自然条件下,其世代经过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蚕卵逐步孵化为幼虫,经50天左右。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吐丝作茧化蛹,蛹期25~30天,于8月上旬化蛾产卵,蛾期7~10天,以卵越冬,属一化性,卵期260~270天,于第二年孵化。

天蚕_天蚕 -基本饲养

场地

放养天蚕的场地,特别是大蚕期,宜选择饲料鲜嫩、水分充足、温度较低、凉爽通风的场地。幼虫有饮水的习性,雨后常见蚕状在叶面饮水。故遇干旱天气,宜在早晨或傍晚向树上喷水。眠起蜕皮后有吃蜕皮壳的习惯,大蚕期腹脚、尾脚的抓附力强,不易被风吹落或被害虫拖走。天蚕主要取食壳斗科相等属的植物,如辽东柞、蒙古柞、栓皮柞、尖柞等树叶。

病害

天蚕的野外放养,病害天敌比较严重,结茧率仅35%左右。为了防止天敌为害,可在小蚕期进行室内饲养,剪取鲜枝放在容器中饲育,每日早晚给叶一次,温度25-28℃,相对湿度70-75%,并适当添水,可减少发病率、提高结茧率。天蚕的病害与柞蚕相同,脓病、软化病、微粒子病、硬化病均有发生,但以软化病最为严重,病害的发生除与种质有关外,气象饲料因子也是诱发蚕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减少病害,必须进行卵面消毒,改进饲养技术。

结茧

天蚕5龄末期,食欲减退,丝腺发达,蚕体渐缩小,卷于2-3片柞叶中,吐薄薄一小片较平整的浮丝,即茧衣,然后沿树叶主脉的基部吐丝结成茧柄,再进入已拉拢的叶片中丝,经一昼夜结茧完毕,排出排泄物,湿润茧层,再

天蚕茧经一昼夜,茧干燥变硬,茧衣上有白色粉末。

采茧

自结茧开始第7-8天(已化蛹)即可采茧。为了尽量减少蛹的振动,避免损伤,应连着包在茧外的叶片同时采下,以后再把叶片剥去。剥叶时兼行选茧,剔除死笼茧、薄皮茧、污染茧、蛆害茧,用作缫丝的茧则须杀蛹干茧,作种茧用的则放在通风良好的蚕室中平铺保护之。

茧形

茧呈长椭圆形,长径45-53mm,短径23-27mm。茧色可深绿、浅绿、深金黄色,但绝大部分为绿色,一侧色较深,一侧较浅。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茧为黄绿色。茧重雌为8g,雄约6g;茧层重雌约0.7g,雄约0.6g;茧层率雌约8.8%,雄约10%。茧能缫丝,1000粒茧可缫生丝250-300g,一粒茧丝长600-700m,丝质优美、轻柔,不需要染色而能保持天然绿色,并具有独特的光泽。纤度5-6旦,约比桑蚕丝粗一倍;伸度约40-50%,比桑蚕丝高1.8倍;强力约为桑蚕丝的2.5倍。织成丝绸色泽艳丽、美观,可与其它纤维混织,是极高级的丝织物。

天蚕_天蚕 -蛹的药用

天蚕蛹世人都说虫草补,天蚕更比虫草好。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蚕蛹蒸煮入宴成美食佳品。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有“以蚕蛹御宴客”的记载。据《本草纲目》所载:蚕蛹味咸辛、性平、无毒,人食可强身健身,入药可医多病。近代医学研究证实,蚕蛹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消除疲劳、补肾壮阳、补脑益肝、改善胃肠功能、增强体质和机体免疫能力。

天蚕是世界上非常稀有的野生彩丝蚕种,在中国少数深山里生长。天蚕蛹的蛋白质可占干重的50%左右,其中氨基酸的含量更加全面而均衡。此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且以锌、镁含量最高。

经常食用天蚕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婴幼儿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特别是对肝炎、肾炎以及糖尿病有神奇疗效,又能配合放疗、化疗作用、防止白血球减少。它的脂肪组成75%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高,是生产治疗高血压和肝炎的“肝脉乐”及“脉通”、“益寿宁”的主要成分。从天蚕蛹中提取的抗菌肽对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球减少症及其他白血病的治疗有显着疗效。蚕蛹性味甘平,益精壮阳,常服使皮肤白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4237.html

更多阅读

鲈鱼的生活习性和钓线鱼饵的准备

鲈鱼的生活习性和钓线鱼饵的准备——简介对于鲫鱼,鲢鱼,鲤鱼等常见的淡水鱼类生活习性有些钓鱼年龄的朋友还是比较了解的,咸水鱼类有哪些呢,前几天谈了一下梭鱼的生活习性及简单垂钓方法介绍,鲈鱼的生活习性怎样呢,钓鲤鱼的海竿鱼线和鱼饵

鲴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鲴鱼也是个统称。它包括圆吻鲴、逆鱼、细鳞斜颌鲴和黄尾鲴等。逆鱼虽常见,但因个体太小,使钓者不屑一顾。鲴鱼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鳞斜颌鲴和黄尾鲴。它们易与鲌鱼中的蒙古红鲌相混淆,而被误归入鲌鱼类。又因它们除背鳍外,各鳍都程度不等

牛蛙的生活习性

牛蛙的生活习性   牛蛙属变温动物,一生经过产卵,卵孵为蝌蚪,生活于水中,后经完全变态成为幼蛙,开始两栖生活。牛哇喜栖于沟塘边,若水面长有浮水植物,则伏于水上,将头露出水面,遇惊扰便潜入水中。牛蛙常常是几只或几十只群居共栖,在适应环境

鹫鹰的生活习性-《普罗米修斯》阅读材料

鹫鹰的生活习性秃鹰是鹫鹰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身长102~112Cm,全身大致暗褐色,後头与颈部无真正的羽毛,仅有少数的细羽,在後头者较长,颈之下部有圈较长之羽毛,色略淡,下嘴较淡,蜡膜带青色,脚有黑褐色长羽,趾无羽,嘴长80~85mm,翼长718~807mm,尾长35

米虫 米虫-生活习性,米虫-繁殖方式

米虫指大米里的蛀虫,学名为又称象鼻虫。常在谷物中被发现,因为繁殖速度快,为谷物中主要的害虫之一。 后被引申为一天无所事事,只知道依靠父母的人。由于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以抢注域名发财的人,为人们称为网络米虫。米虫_米虫 -生活习

声明:《天蚕 天蚕-生活习性及价值,天蚕-形态特征》为网友零点的孤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