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法律术语词汇 定义 定义-汉语词语,定义-术语

定义(Definition)是透过列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述或规范一个词或一个概念的意义;被定义的事务或者物件叫做被定义项,其定义叫做定义项。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相当于数学上的对未知数的设定赋值,比如“设某未知数为已知字母x以便于简化计算,”对某个命名的词汇赋与一定的意义或形象,则有利于交流中的识别及认同。命名和定义总是相伴而生,用已知的熟知的来解释和形容未知的陌生的事物并加以区别,这是一个理论界的真理。简单来说,定义是一种人为的广泛、通用的解释意义,如人名(绰号、姓名)、符号、成语…等等。

定义_定义 -汉语词语


定义

词目:定义

拼音:dìng yì

基本解释

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

详细解释

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五节:“大抵西人之着述,必先就其主题立一界说,下一定义,然后循定义以纵说之,横说之。”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

定义_定义 -术语

简介

定义 definition 描述一个概念,并区别于其他相关概念的表述。(来源:《GB/T15237.1-2000术语工作 词汇 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3.3.1 定义)

定义是认识主体使用判断或命题的语言逻辑形式,确定一个认识对象或事物在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使这个认识对象或事物从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彰显出来的认识行为。

“定义”作为一个词语,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词性、含义和语法功能。“定义“作为动词使用时,它的词面含义是确定(认识对象或事物的)意义,是指人类的判断认识行为。“定义”作为名词使用时,它的词面含义是指(认识对象或事物具有的)确定的含义、位置、界限和规定。

人们相互交流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的认识才能进行。为此,就要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Definition)。

汉语法律术语词汇 定义 定义-汉语词语,定义-术语

定义是通过列出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写或者规范一个词或者一个概念的意义。被定义的事物或者物件叫做被定义项,其定义叫做定义项。

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种差+属”定义,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

方法

属加种差


定义

属加种差是一种常用的定义方法,又称真实定义、实质定义。定义项是由被定义概念的邻近的属和种差所组成的定义。它的公式是: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用属加种差方法下定义时,首先应找出被定义项邻近的属概念,即确定它属于哪一个类,然后,把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同该属概念下的其他并列种概念进行比较,找出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不同于其他种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即种差,最后把属和种差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给“人”这个概念下定义,当我们对一个概念――比如“人”下定义时,首先要找到与这一概念最近的“属概念”――动物,然后我们就可以说“人是一种动物”了。这样,相对大一点的属,就是“动物”,亦称母项,相对小一点的种,就是要下定义的“人”,亦称子项。所谓种差,在这里与属概念“动物”之下的其他并列(注意,一定是要并列,属种关系是不能构成并列的)的种概念(如狼虫虎豹,鸡鸭牛羊等)所反映的对象的差别,即种差: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而狼虫虎豹,鸡鸭牛羊等却“不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找到了种差,人的定义也就容易了。人的定义就可表述为:“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又如,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给椅子下定义,首先,椅子是一种“家具”,“家居”是属概念,“椅子”是种概念。和椅子并列的家具还有桌子、床、橱柜、茶几等等,他们各有特点,各有用途。椅子和他们不同的特点就是“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供人坐着的”,这就是种差。椅子定义表述为“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供人坐着的家具。

定义的规则:(1)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外延要相应相称。比如:你不能说“人是一种能制造生产工具的生物”,这就犯了“外延过宽”的逻辑错误,因为生物还包括植物。(2)并列的概念一般不应是否定的判断。比如说“狼不是虫”,“狗不是猫”,这样说毫无意义。(3)构成属种关系的概念:如动物和人,家具和椅子,把属说成是种,如“动物是人”,“家具是椅子”必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但可以倒过来说也即是把种说成是属如“人是动物”,“椅子是家具”肯定符合逻辑。(4)“种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比如,关于人的定义最好这样说:“人是能制造复杂生产工具的动物”,“椅子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供人坐着的家具。

发生定义

除了上面的“属加种差

”定义,还有一种"发生定义"。

发生定义:这种定义方法实际上就是对发生过程的一种描述。当定义者受认知水平和范围的限制,难以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定义认识对象时往往就会用到发生定义。比如"燃烧",我们知道"燃烧"是一种同时产生光和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而古代的人就可能说它是"用两块干木头长时间使劲摩擦所产生的一种现象",这就是原始的、关于"燃烧"的发生定义。

此外,当你找不到一个概念的种概念――换句话说当这个概念“无所不包”时,这样的概念你几乎没法准确地定义它,它们一般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比如:物质、质、量、度、时间、空间……

形式逻辑一般对事物相对稳定(静止)的方面进行研究;辩证逻辑学则要求在发展变化之中考察事物。

不同方式

词法

为一个词或者一个表达提供一个意义相当的表达。比如将“单身汉”定义为“未婚男子”,或者将“煎”定义为在“热油中烧”。有些词如“如果”无法有效地使用其它词来同义描写,词典对这些词一般通过描写其特性的方法来给予一个定义,而不是通过提供一个相当的表达的方式。

情境

也称上下文定义。有些词无法清晰地定义,但可以通过为所有这个词出现的句子提供一个解释来为这个词做一个定义。也就是说通过使用一个不出现这个词的句子来解释这个词在这个句子里的意义。

内涵

是将一个物件与其它物件之间不同的所有特征列举出来。比如“所有小于20的质数的集合”是一个特定的集合的内涵定义。

外延

是描述一个概念或者词的外延,即这个概念或者词所包含的所有事物。

列举定义是一个特别的外延定义,它列出一个概念或者词所描写的所有的物件。列举定义只适用于有限集合,而且只有在这个集合比较小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实物

又称直观释义或实指定义。即指定一个词所代表的物件来表达这个词的意思,或者指定数个代表性的物件来表达这个词的意思。一个例子是给某人看吉米・威尔士的图像来表示“吉米・威尔士”这个词的意思,或者给某人看数个典型的狗来说明“狗”的概念。

一个量的操作定义是这个量的测量过程。

理论

是使用一个学科的理论对一个词作一个定义,比如“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所传播的距离”。这个定义是基于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做出的定义。

本义狭义

(Definition by genus and difference)首先列出一个狭义词的广义词,然后说明这个狭义词与这个广义词中不属于这个狭义词的物件之间的区别。

递归

又称归纳定义,它是使用有意义的方式用一个词来定义这个词本身。一般来说这样的定义包括两个步骤:首先一个或数个特定的物件属于被定义项的集合X;其次所有与X中的元素有一定关系的物件,而且只有与X中的元素有这个关系的物件也属于X。比如以下为自然数的递归定义:首先1是一个自然数,其次比自然数大1的数也是自然数,所有其它数都不是自然数。在做递归定义时要小心避免循环定义。

循环

是假设别人已经对被定义项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蛋是鸡生的卵,鸡是从蛋里孵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定义。假如别人即不知道鸡是什么,又不知道蛋是什么的话这个定义毫无用处。(参见重言式)

规定性

又称规创定义或约定定义,是指将一个定义或者讨论的内容规定在一个范围内。比如有人想要解释啤酒是怎样酿的但不知道清酒是不是啤酒的一种。他可以开篇说:“我所说的啤酒仅包括用小麦酿的啤酒。”

厘定性

是对词法定义添加附加的条件来延伸词法定义中的定义,更加缩小定义的规范。

劝导性定义又名说服性定义,是指将一个词定义为一个特别观点的理由,但却保持了词法定义的形式。

辨析

要分析一个定义的好坏要注意定义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外延、内涵、歧义和含糊度。

列举定义指出一定的例子来让对方认识到一个词的意义。

外延定义列举出一个词的所有元素。

内涵定义列出一个词的特征,这个定义往往比外延定义更紧凑。

比如“单身汉”这个词假如要使用外延定义来定义它的话必须将世界上上亿单身汉都列举出来,但是假如用内涵定义的话则一个单身汉首先是一名男子,其次他未婚,因此所有的单身汉是未婚男子,而且只有单身汉才是未婚男子。

对于哲学家来说一个定义的内涵比起外延要重要得多。比如我们既无法列出世界上所有的单身汉,对这样一个列表也没有兴趣。我们关心的是单身汉与非单身汉之间的区别。一个单身汉的列表无法表示一个新的人是否单身汉。

假如一个定义不明确的话有两种原因。一个定义可能模棱两可,或者含糊不清,或者两者均有。事实上大多数词即模棱两可有不明确。这并不表示这些词没有意义,即使不明确和含有多种意义的词也有其意义。

假如我们决定定义一个词或者这个词所描写的概念。假如我们确定了我们对这个词所感兴趣的方面,我们确定了一些属于这个词的物件,一些不太清楚的物件和一些边缘物件。问题在于如何定义这个词。我们希望的是定义这个词的内涵,即列出可以确定这个词的所有的和仅有的元素的特征。以下是一个有用的定义的定义:

对一个概念或者词或者词组的定义是描写其内涵,即描写其所有和仅有的元素的共有特征。其外延是所有这个概念、词或者词组包含的事务。

一些哲学家不同意这个定义的定义,他们认为,出于不同的理由,大多数概念、词汇和词组无法精确地被定义。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和威拉德・冯・奥曼・蒯因是这个意见最著名的代表人。但大多数哲学家认为定义重要的哲学概念是必要的。

定义_定义 -规则举例

(以下部分规则的应用以这个对健康一词的定义――“健康就是非病非亚健康状态。”为例。)

第一,定义项的概念认知度高于被定义项。

违反这一规则,称为晦涩定义。在定义中,用来定义的项(对象)必须是比被定义项更为普及的。在理论系统中,要用已定义的概念,定义未定义的概念。如果在定义项中必须使用认知度较低的概念,就必须先加以定义。显然在此例中我们对“亚健康”这一概念的认知度低于对“健康”的认知度,因此该定义不符要求。

第二,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如果直接包含,称为同语反复;如果间接包含,称为循环定义。例如对“聪明人”一词的定义是“聪明的人”,便是同语反复。“健康就是非病非亚健康状态”也是同语反复。“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是循环定义,因为“有机体”正是被定义为“有生命的个体”。

第三,被定义项要恰当归类。

违反这一规则,称为归属不当。例如,“中国属于联合国”,联合国是一个组织,而中国是一个国家,应改为“中国属于联合国成员国”。

第四,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外延通俗地来说就是对某一对象进行分类,外延一词可以理解为范围,如“人”的外延是男人和女人)必须是全同关系。

如果定义项外延大于被定义项,成为定义过宽。反之则为定义过窄。如“爱情是一种男女之间的感情”就是定义过宽,因为母子之间也有感情但不是爱情。“爱情是男女基于性欲的感情”,而性欲只是人的生命某一阶段的机能,但爱情可以伴随终生,属于定义过窄。

第五,定义一般为肯定性陈述,但并不是不能用否定性陈述。

当用否定性陈述时,即当A被定义为非B时,AB必须互补。“健康就是非病状态”错误,因为它们只是互斥不是互补,因为还可以说处于亚健康状态。

定义_定义 -其他资料

经典香农信息定义

经典否定式的香农信息定义

经典的香农信息定义: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

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连续用了两次否定,就像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定律”,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标准化“定义”的要求,是用“肯定式的属概念+种差”,故否定式的定义应该更贴近是“解释”。否定式的界定是定义的禁忌,被动式定义也是。

经典的维纳信息(准)定义

经典(不完整)的否定式维纳信息准定义(解释,不是标准定义模式)

维纳的信息定义: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经典定义的修正:现代信息定义(肯定式)

近代信息定义(肯定式的真定义)

1.邓's信息定义

邓宇们2002年提出的的定义,“信息是事物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2。逆香农的信息定义

逆Shannon信息定义: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3.逆维纳的信息定义

Wiener信息定义的逆: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的标示。

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

讨论:

原创信息定义与模仿衍生定义的差别比较 “信息是事物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与跟随模仿的‘信息是事物属性的表征’比较。前者普适性、广度强于后者;后来模仿变换的定义,用‘表征’一词的替换,实际起到的作用,是缩小了原来定义的内涵、外延。

有名的被动式的信息定义

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修改成主动式,会更合科学定义的界定。

主动式的:信息是事物属性的反映,稍好于原创的“被反映的物质属性”,这是其一。

其二,反映与标志、标识比较,定义域,内涵外延小一些。

反映

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时,以自身的变化再现他物某些特点。通常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观念的形式对客体及其规律和特性模写、复制和再现。故将“反映”替换成“标志、或标识”使信息定义更普适。即

信息是事物属性的标识。更好!(不用表征,和反映)

标识与表征的区别

标识的内涵和外延,比表征要深厚、宽广许多。

表征

=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有强烈的主观,主体性。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也称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种形式。

表征,需要至少二要素,一是对象,如事物或属性,文字,图形等--客观,客体;二是脑,加工机器,品质不同、层次不同,加工制造(模仿还是创造)出产品不同--真品和仿制品的差异。合计就是信源+信宿。表征的同一性差,不同的主体,对相同的客体会有差异极大的分歧,异议。

标识

标记、标志+辨识(区别、差别、变化、差异的表示),客观性强,主观性弱。内涵更深,外延更广。标识所包括的领域更广泛一些,而标志应该是标识的一部分。

标志

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着、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

标志,作为人类及自然直观联系的特殊方式。

统计学里的“标志”

统计标志又称标识,总体各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称为标志。

标识(biāozhì)

标志”与“标识”,在现代汉语中是等价的。他们具有相同的读音,即biāozhì。“标志”与“标识”是同音、同义、异形词。

《现代汉语词典》中,【标识】biāozhì 同“标志”。

识(zhì)①记:博闻强识。②记号:款识│标识。

另:

识(shí)①认识。②见识;知识。

“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标识与标志在中国古代是完全等同的,标识即标志。

从客观的现实来看,我国古代虽很早就有城市,但城市的结构是简单的,标识的主要功能在商业上。从字面上看,“标识”与“标志”两个词都有“标”字,“标”是表识,是一种最古老的记忆方法,是记忆的一种符号或记号。但中国古代的造词也不是可以随意的,“标识”与“标志”两个词的后缀不同,在使用上有区别。“志”在古代通“帜”,是一种让人识别的标记,不但可以用一种形式来帮助记忆,也可以张扬自身的形象;而“识”字虽有时同“志”,但首要的意义在于“知道”“认识”,是要让人熟悉,记住。“识”字则除了“记住”的意义外,有“认得”“识别”的进一步要求,更多的是一种沟通。可能在古代“志”与“识”字同音,故有借用之嫌,所以,标识和标志既可以混用,也可以分别其特殊使用场合。标识与标志从本质的意思上差别不大,但在表达的方向上还是存在着不同的意义范围,前者所包括的领域更广泛一些,而标志应该是标识的一部分。

在现代城市中,标识与标志二者能否完全等同起来?虽然很多场合里已经混用了,但是在使用时出现明显不同的意义范围,“标志”这一名词较多地指向一类图形或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记号,作为某一类事物的表征;而“标识”既能代表图形类的符号,也用语表述文字,数字,方向标等记号,有着更广泛的使用领域,应该说,标志是标识的一个部分。

在英文里,能体现标识意义的词有很多,但用法不尽相同。如“landmark”一词,指的是城市中的点状要素,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照物,通常是指陆地上明确肯定的具体对象,与“标识”在意义上很接近。“landmark”属于“mark”类符号,是一种标志,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的记号,是一种与标志性建筑,标志性景观有关的标识。“mark”也用于商业标识,起源很早,至尽仍在沿用,商标就是“trademark”。

英文中也有“sign”一词,有“signboard”“signpst” “signage”等词,指的也是标识。“sign”有符号,记号,标记,招牌,指示牌等意义,与今天的指示系统在意义上很接近。“signal”指的是信号,也用于标志。“signpost”多用于道路标识,“signboard”指的是招牌,广告牌,站牌就是“signboard”。另外,英文中还有“nameplate”“nameboard”等词,它们像日本人住宅门口的写着家族名称的牌子,就称“nameboard”,也有指商标。在国外的各类标识的表述中, 也没有很明确的规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4341.html

更多阅读

法律常见词汇-unlessotherwise 英语四级常见词汇

法律常见词汇- unlessotherwiseunlessotherwise释义: 除非用法: 比“if not”和“otherwise”表达正式,由两个同义词“unless”和“otherwise”组成。语法:一般后面紧跟动词,表示“除非另……”,比如表示“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可以说“

法律常见词汇-providedthat provided that 但是

法律常见词汇-providedthatprovidedthat释义:但规定,规定;但是用法:常用于在合同的某一条款中需要作进一步规定时,或在作规定时语气上表示转折时。在中译英时,要注意该词组的使用。有时从中文上看,尽管没有“但规定”,“进一步规定”的

声明:《汉语法律术语词汇 定义 定义-汉语词语,定义-术语》为网友静听丶一季花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