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分类释义 研磨 研磨-释义,研磨-分类

研磨lapping是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研磨剂),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

道德经分类释义 研磨 研磨-释义,研磨-分类

研磨_研磨 -释义

词目:研磨
拼音:yan mo
基本解释
1. [pestle; grind]∶用工具研成粉末2. [abrade polish]∶用磨料摩擦器物使变得光洁
详细解释
1.
研究琢磨。 唐贾岛《送僧归天台》诗:“妙宇研磨讲,应齐智者踪。” 宋曾巩《送郑州邵资政》诗:“探讨篇章洽,研磨术业该。” 明高攀龙《罗文庄公传》:“遂研磨体认於道心、人心、理气、性命、神化、阴阳,皆极其旨奥。” 清唐孙华《赠南翔医士王灿英》诗:“惟君洞视见症结, 长桑 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4472.html

更多阅读

道德经译文---南怀瑾 南怀瑾讲道德经视频

 1、《道德经》之一章原文: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运动法则,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抽象

俗人看《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上

提出“道”和“名”之后,老子补充了一段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话比“道”和“名”更难理解。第一个难解之处是对“天地之始”的理解。首先是“

《道德经》微学精讲17 第27章——善行无辙迹 道德经精讲

《道德经》第四讲:善德篇第27章——[善行无辙迹]【题记】《道德经》第四讲“善德篇”共有11章,将“善”与“德”结合起来。荀子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可见,“善”与“德”有微妙的联系。在《道德经》中,善,是善于。本章重点理

读道德经有感 为什么要读道德经

我最早接触老子,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对老子的印象,可以说起初是很模糊的。近期,我局第六届读书会开始了,局领导向我们每一位干部推荐了《道德经》等书,终于有机会认真拜读老子的《道德经》了,那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身影,让我如获至宝。随着一

《道德经》诵读 道德经诵读mp3下载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

声明:《道德经分类释义 研磨 研磨-释义,研磨-分类》为网友小哥如此寂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