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第一中学 林州市第一中学 林州市第一中学-学校介绍,林州市第一中学-概况

林州市第一中学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简称林州一中或林一,始建于1946年12月1日,是河南省重点中学、河南十大名校之一、河南省首批办好的省级24所重点中学之一、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县级中学惟一具有清华、北大保送和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在校学生约1万人。林州一中由南校区和北校区两部分组成。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南校区靠近市区,方便的购物环境很容易让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适应。北校区远离市区的喧闹,很适合高三学子刻苦努力,为考入理想大学而奋斗。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学校介绍


林州市第一中学林州市第一中学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始建于1946年12月1日。林州一中由南校区和北校区两部分组成。2002年,南校区投资60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北校区于2005年开始建设,2006年投入使用,占地270亩,投资1亿元,设计100个教学班,实际80个班。西校区于2013年9月开始建设,2014年9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60余亩,总投资约2.03亿元,124个班级。
南校区靠近市区,外出购物非常方便,校内为高一和初中学生。南校区的环境很容易让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适应。北校区离市区较远,但有2路或10路公交车直达。校园绿化面积正在加大。操场面积同南校区一样大。学生主要为高三高二,另有少数初中生。这里远离市区的喧闹,很适合高三学子刻苦努力,为考入理想大学而奋斗。西校区(正在建设)位于市区外西北方向。

办学规模

校园绿化面积达25%,比例很大,环境宜人。
学校现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占地42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现有1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千余人,住校生6千余人。
体育设施方面,学校建有400米标准环形塑胶跑道1个、标准塑胶足球场1个、塑胶篮球场7个、塑胶排球场4个、乒乓球台100余副、12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1个,各种体育器材完备齐全。
实验室方面,建有10个实验室,10个仪器室。所有仪器全部按照部颁Ⅰ类标准配备,实验开出率100%。
电教设施方面,建有56个多媒体教室,4个学生微机室,还有电教室、播控室、网管室、电子教材室、电子备课室、语音实验室、报告厅、微机室、广播电台等,电化教育形成了网络。
图书馆建设方面,有2个藏书室,共藏书16万余册,有学生阅览室、教师资料室。订阅报刊杂志近500余种。
学生住宿方面,每个宿舍都建有卫生间,装有电话、空调、暖气(仅南校区)。
学生餐厅面积6299平方米,装有不锈钢餐桌、刷卡机,是河南省示范食堂。

师资力量

教职工42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60余人,
其中特级教师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1人,河南省学科带头人5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10人,
安阳市名师3人,安阳市骨干教师1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9人,研究生学历38人。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概况


林州市第一中学学校坐落于林州市区西北隅,背依巍巍太行,园内绿树红墙,怀抱九千学子,四季风景如画。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学校以人性化管理、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优质化的教学服务,孕育出鲜明的办学特色,“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是其永恒的主旋律。学校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一代名师,育一代名人,创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坚持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恪守“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校训,建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民主建校、制度治校、勤俭办校”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遵循“布置、检查、评估、奖惩、反思、提高”的工作链条,坚持“尊重数据、敬畏制度、崇尚战功”的工作方针,坚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美好追求,站在教育哲学与创新实践的高度,辩证处理“整体优化与办学特色,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实现“三个统一”。学校坚持“以师德彰显人格魅力,以科研挖掘教育潜力,以质量提升学校实力”的治校战略,推动教师成长和课堂改革,以德艺双馨的专业化教师促进学生发展,以德艺双馨的专业化教师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依靠科研挖掘教育潜力,推动课程改革,把课程改革核心指向课堂改革,坚持“诱思探究”教育理论,致力于高效课堂改革,构建起“三段四步”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轴,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五主”教学原则,完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的课堂结构,形成了“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教育特色,彰显出“无限接近教育本质的方面引领、可持续的高品质塑造、激扬生命潜能不可遏止的活力喷涌”的先锋型学校发展的景象。60多年来,林州市第一中学以特色化的优质教育助教师成长,圆学子梦想,创教育奇迹,写改革传奇。让关爱的特色之香飘溢校园,让和谐的特色之花开遍校园,让卓越的特色之果挂满校园。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教学成绩


林州市第一中学2001年高考本科上线403人,重点上线181人,考入清华北大5人。
2002年高考本科上线491人,重点上线202人,考入清华北大6人。
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676人,重点上线264人,考入清华北大7人。
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951人,重点上线359人,考入清华北大7人。
2005年高考本科上线1200人,重点上线381人,考入清华北大7人。
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1200人,重点上线400人,考入清华北大7人。
2007年高考本科上线1308人,重点上线425人,考入清华北大4人。
2008年高考本科上线1350人,重点上线395人,考入清华大学3人。
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1759人,重点上线446人,考入清华北大5人。
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2336人,重点上线498人,考入清华北大7人。
2011年高考本科上线2624人,重点上线751人,考入清华北大12人。
其中马步青以708分的好成绩勇夺安阳市理科状元、全省第二名。理科670分以上的考生有12人,文科630分以上的考生有5人,居安阳市各高中学校之首。
2012年高考本科上线2154人,重点上线701人,考入清华北京大学12人。
其中于成亮、郝孟源同学分别以673分、668分获河南省文科成绩第一、二名。
2013年高考本科上线2253人,应届重点上线突破五百大关,一本上线695人,考入清华北大12人。
其中常晓华同学在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荣获河南省笔试第一名,崔珍燕同学荣获河南省文科第三名,王子鑫同学被美国三所名校录取。
清华大学2013年“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学校名单公布,我校获得推荐名额,获得推荐的学生不用参加笔试,面试通过就可以享受降60分录取的优惠。2014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2人,考入清华北大5人,考入空军航空大学5人。
本校创河南省2014年高考空军飞行员录取人数之最,这是我校继2010年省招飞状元之后又一新辉煌!
全校师生员工按照“以人为本,科技兴校,民主建设,制度治校,勤俭办校”的基本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做一代名师,育一代名人,创一代名校”努力奋斗。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一中领导

上上任校长--杨培森(1999-2008),上任校长--王志强(2008--2012),校长--杨培森(2012--2013)校长--元付宏(2013至今)
副校长:付卫仓,年级主任:尚现文,年级副主任:郭启增,万永刚,李现生,李浩。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优秀教师

尚现文【历史】,原国喜【历史】,刘银海【数学】,朱琳燕【语文】,侯云香【语文】,杨铭【英语】,牛瑞雪【英语】,李玉芳【地理】,李慧峰【地理】,刘芳增【物理】,郭永强【物理】,牛江茹【物理】,王芳【化学】,李小燕【生物】,张万军【生物】,李艳青【语文】。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校训

林州市第一中学 林州市第一中学 林州市第一中学-学校介绍,林州市第一中学-概况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语出《尚书》)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中招线

2009年中招录取分数线:公费574自费564分校520
2010年中招录取分数线:计划生549择校生536.5分校480
2011年中招录取分数线:公费525自费513分校470
2012年中招录取分数线:公费527自费520.5分校488
2013年中招录取分数线:公费550自费540分校515
2014年中招录取分数线:公费545自费541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学校地址

河南省林州市长春大道306号(南校区),河南省林州市林虑大道中段路北(北校区),总投资2亿元的西校区工程正在进行中。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管理理念


林州市第一中学管理是学校稳步发展的生命线。
林州一中推行了各项管理的制度化,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他们的具体措施是:
一、教学层级化管理。林州一中将教学和其他行政工作按年级分成三块,明确办学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将具体任务和目标分解到各系统。每个副校长分管一个年级和部分行政工作,实行副校长负责制,一抓三年,大循环制。每个年级主任分管一个年级段,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每个年级段中设几个班级。每个班级实行班主任负责制。二、教育质量细化管理。学校对教师、学生、班级、年级段、年级实行量化管理,用量化代替人情化,用数字化代替模糊语言。教师考评依据国家规定的教师业务考评项目设置满分100分,学期评一次;学生考评依据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成绩、音体美活动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等设置100分,一日一反馈,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结,一学期一评比。班级量化由学校以思想日常行为、学习文明、卫生、电教、内务诸方面进行量化计分考评得分,班主任按分取酬。三、学校行政制度化管理。学校建立并完善了各项评估制度:教学评估制度、学生评估制度、职工百分考核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评先评模、职称评审制度、班级评估制度及领导职员值日制度,做到有工作就有制度。重点推行了教师优化考核制度、职工竞聘上岗制度。实行学校聘中层、中层聘班主任或组长职员的三级聘任。同时,连续几年考评为优秀的班主任或教师会被选拔为教研组长,优秀的教研组长会被选拔为中层管理人员。王子庆、李安林、苏文义、纪会生、付永丰、付卫仓、李伟英等一批中层领导就是这样通过层层锻炼、层层选拔走上领导岗位的。他们思想开明,业务精通,有先进的管理理论,有一定的领导艺术。“学者治校”成为林州一中领导班子的一大特色。四、学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搬迁到新校址后,林州一中实施后勤社会化,后勤服务设施以及管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承包人,如食堂、医务室、校园绿化等全部向社会公开招标,学校只做一般性统筹管理。五、重大事项透明化管理。林州一中领导班子大力推行民主管理,校务公开,不但学校重大的改革、重大的举措要公开,就连中层干部聘任、教师优化组合、职工竞争上岗这样的人事也要公开。大到学校工程招标、门面房拍卖,小到桌椅、花草等都要公开招标竞价。六、职能部门服务化管理。林州一中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的办公室、总务、政教、教导等职能部门作用的发挥,这些部门的老师尽心尽力,强化服务教学一线意识,有力地保证了学校教学、生活的需要,为林州一中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环境。良好的管理制度,使得林州一中行有准则、做有规矩,全校进入了一个靠制度用人、用制度管人的良性循环体系之中,为林州一中在2008年达到万人大校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校园文化

北校区四栋教学楼均有内涵丰富的命名,格物楼、揽月楼、明志楼、弘毅楼。

格物

释义:推究事物之理。
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学子做理化生实验的楼。

揽月

释义:摘月。喻壮举。
出处: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学子备战一年后高考的楼。

明志

释义:即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子高考失利后重新来过的楼。

弘毅

释义:抱负远大,意志坚定。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初中学子树立远大志向的楼。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历史发展


林州市第一中学1946年12月1日,林州一中诞生了。她原名林县初级师范,有学生30名和教职工6人,首任校长是李维先生,这就是今天林州一中的起点。漫漫60年,学校几经易名。1951年首次招初中班,1952年学校初具规模,1953年易名为林县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首次招高中班,学校易名为林县第一中学。1994年林县撤县改市,学校更名为林州市第一中学。1959年,林州一中首次被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1978年,重新被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1981年,被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级24所重点中学之一;2004年12月12日,被评为河南省园林单位;2005年2月,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1999年冬,杨培森和新一届林州一中领导班子上任,当时全校只有29个教学班,学生1800余名。林州一中的新领导班子广泛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提出了“做一代名师,育一代名人,创一流名校”的宏伟目标,规划了“以人为本,科技兴校,民主办校,制度治校,勤俭办校”的工作思路。林州一中副校长赵海林(全国优秀教师)说:“一个学校之所以成为名校,成功的路不是单一的,我们在教学上始终坚持先进的办校理念,围绕'四主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实现了学生发展的'三个目标’: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在教师的培训过程中,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门办学的路子,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以创新求发展,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可以说,课改对于我们中学教育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勇争上游。”林州一中副校长牛明玉(河南省语文教育学科带头人)说:“林州一中能有今天,是我们质量立校的结果,我们在抓教育质量的提高方面敢闯敢试。如在语文教学上,过去学生的作文是老师布置题目老师改,两个班100多本作文,老师阅读下来头晕脑涨,改出来的效果也不一定好。后来,我们提出了学生的作文学生改、老师重点点评的思路。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能找到学生的不足;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了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也出现了一批佳作,我们还编辑成册,对学生既是鼓励,又是交流。”林州一中副校长王志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说:“办好学校要有一个心劲,要有办法有作为,态度决定行动,细节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我们三位副校长每人负责一个年级的教学工作,我们就要做到以身作则,敢于对老师说向我看齐。早上学生5:40起床跑操,我们校长5:30就要雷打不动到校。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提出了'教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的口号,老师要多做题,精讲题,要每星期做一套高考题,找出重要的知识点给学生讲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上事半功倍,提高了学习效率,老师辛苦了,学生轻松了。2010年,林州一中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
2011年,林州一中跻身河南十大名校行列。
2011、2012、2013、2014连续四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2012、2013、2014连续三年获得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被推荐者过面试高考加60分。
2013年4月7日,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来到林州一中做报告,将一个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航天模型赠送给了林州市一中,并将自己的手印印在印泥上送给学生们。沿革
1946年12月1日,林州一中诞生,名为林县初级师范。又名林县简易师范。
1951年,首次招初中班,1952年学校初具规模,
1953年,易名为林县第一初级中学,
1956年,首次招高中班,学校易名为林县第一中学。
1994年,林县撤县改市,学校更名为林州市第一中学。
1959年,林州一中首次被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
1978年,重新被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
1981年,被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级24所重点中学之一;
2005年2月,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
2011年,林州一中跻身河南十大名校行列。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知名校友

2012年河南高考文科状元:林州一中于成亮673分
北大2012中学校长推荐生:林州第一中学李晨希
林州市一中初中部中学生王冠东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河南高分考生崔珍燕:我想为母亲写本书
王子鑫通过托福考试和美国高考被美国三所名校录取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_林州市第一中学 -相关新闻

林州一中2013高考再创佳绩12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
2013年7月24日,安阳林州市一中2013年高考再创佳绩,共有1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自2011年以来,该校连续三年每年都有12名学生考入北大和清华。
林州市一中考入北京大学的有7人,分别是崔珍燕、宋爽、景冠达、焦勇勇、李修贤、闫增旺、常园青,其中,崔珍燕取得河南省高考文科第三名。考入清华大学的有5人,分别是常晓华、常恒、秦钰超、盛志伟、郭金武,其中,常晓华在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取得河南省笔试第一名。此外,该校学生王子鑫通过托福考试和美国高考被美国三所名校录取,最终他选择了有“南方哈佛”之称的莱斯大学。2013年高考,该校应届生重点高校上线人数突破500人大关,一本上线695人,本科上线2253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4898.html

更多阅读

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通常企业为了加强对人员的管理都会出一些制度,来看看下面小编为你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吧,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体现公

关于第一次的作文800字 关于第一次的作文

我们的第一次很多,还记得哪些呢?下面一起随小编欣赏一下关于第一次的作文范文吧!关于第一次的范文1:第一次赚钱第一次,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觉,一种多么美好的回忆。每当我自己回想起第一次做的那件事时,心里就会出现一种感觉--那是自

师昌绪事迹 关于师昌绪的人物事迹

师昌绪是金属学与材料学家,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之一,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5年师昌绪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师昌绪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师昌绪的生平介绍师昌绪1920年11月15日生于

声明:《林州市第一中学 林州市第一中学 林州市第一中学-学校介绍,林州市第一中学-概况》为网友夜尚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