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理基本情况概述 波斯尼亚 波斯尼亚-基本资料,波斯尼亚-地理概述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是巴尔干半岛西部的一个多山国家。其为组成前南斯拉夫的六个联邦单位之一,首都为萨拉热窝。此国是在1990年代期间,南斯拉夫战争时独立,并且根据戴顿协议,她目前是国际社会的受保护地区,由欧洲议会所选出的高级代表所管理。该国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两个实体,其一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中文又称穆克联邦),另一是塞族共和国。波士尼亚和赫塞哥维那本身是历史学上的两个地理区域,无政治上的实体可言。

波斯尼亚语_波斯尼亚 -基本资料


波斯尼亚国旗国旗:底色为蓝色,图案为金黄色大三角形,沿三角形的一条边还有一排白色星星。大三角形的三条边象征组成波黑共和国的三个主要民族,即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金色即太阳之光辉,象征着希望。蓝底色和白色星星象征着欧洲,标志着波黑是欧洲的一部分。

国徽:为蓝盾。一道白色的宽条斜贯盾面,上下各有三朵黄色百合花点缀盾面。

自然地理:波黑共和国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介于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两共644606(1996年),其中波黑联邦(即穆克联邦)2253606人,塞族共和国1391000人。主要民族为波什尼亚克族(即穆斯林,简称波族),约180万人,克罗地亚族约45万人,塞尔维亚族约135万人。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

首都:萨拉热窝(Sarajevo)是波黑的第一大城市,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常驻波黑国际组织的集聚地,有36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处集中于此。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31万(2002年)。

简史:6世纪末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地定居。12世纪末叶斯拉夫人建立了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14世纪末,波斯尼亚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强盛的国家。1463年后成为土耳其属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兹・裴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当地青年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波斯尼亚语_波斯尼亚 -地理概述


波斯尼亚波斯尼亚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邻国有克罗地亚以及塞黑。国内主要为山地,西部有迪纳拉山脉。萨瓦河(多瑙河支流)为波黑北部与克罗地亚的边界。南部在亚得里亚海上有一个20公里长的出海口。主要城市有:萨拉热窝、巴尼亚卢卡、图兹拉。

波斯尼亚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早期居民为伊利里亚人。该地于公元前168年由罗马帝国占领。455年时东哥特人将该地区占领,6世纪时东哥特人被东罗马帝国击败,现波斯尼亚南部地区一度成为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阿瓦尔人于6世纪和7世纪时开始入侵,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相继进入巴尔干半岛。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内,波斯尼亚以及黑塞哥维纳地区多次分属周围的各个国家。1377年时Tvrtko Kotromani?(特弗尔特科・科特罗曼尼奇)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波斯尼亚王国,但1463年时奥斯曼帝国入侵,波斯尼亚被兼并。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许多波斯尼亚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渐渐形成了波斯尼亚穆斯林民族。1878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成为了奥匈帝国的领地,1914年奥匈帝国皇子弗郎茨・费笛南在萨拉热窝被塞族民族主义者所刺杀(参见萨拉热窝事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波斯尼亚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的一部分,该王国后来更名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斯尼亚成为轴心国傀儡国克罗地亚独立国的一部分,战后又重归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此时波黑正式确认为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其边界采用的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边界,和实际民族分布颇有出入。

波斯尼亚语_波斯尼亚 -主要州县


波斯尼亚建筑波黑由两个实体组成,即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联邦(中文又称穆克联邦)以及塞族共和国。位于东北境的布尔奇科市不属于任何一个实体。 穆克联邦分为十个州,州下再分市镇:
乌纳-萨纳
波萨维纳
图兹拉州
泽尼察-多博伊
波斯尼亚-波德里涅
中波斯尼亚州
黑塞哥维那-涅雷特瓦
西黑塞哥维纳州
萨拉热窝州
西波斯尼亚州
塞族共和国分为七个地区,
区下再分市镇:
巴尼亚卢卡地区
别利那区
多博伊区
索科拉茨区
斯尔比涅区
特雷比涅区
弗拉塞尼察区
穆克联邦首都为萨拉热窝。塞族共和国法定首都为萨拉热窝,实际首都为巴尼亚卢卡。

波斯尼亚语_波斯尼亚 -人文环境


波斯尼亚风情经济
波斯尼亚在南斯拉夫时期便是联邦内较贫穷的地区之一,独立后又发生了内战,经济受到严重损害。目前波黑经济正在渐渐复苏,同时还要进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波黑货币为可兑换马克,曾经和德国马克保持一比一的汇率。德国马克由欧元所取代后,可兑换马克继续和欧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人口
波斯尼亚48%为波斯尼亚族(即穆斯林族),37.1%为塞尔维亚族,14.3%为克罗地亚族,其中绝大多数波族人信奉伊斯兰教,绝大多是塞族人信奉东正教,绝大多数克族人信奉天主教。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被划分为几个行政省。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波黑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共和国。1992年3月,波黑就国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波族和克族赞成独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后,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1992年5月22日,波黑加入联合国。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主持下,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和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了代顿波黑和平协议,波黑战争结束。

经济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褐煤、铝矾土、铅锌矿、石棉、岩盐、重晶石等。水力和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占波黑全境面积的46.6%。

对外关系
至1998年底,已有125个国家承认波黑,119个国家与波黑建交,在萨拉热窝目前共有42个使馆、领馆和外交办事处,25个国际组织代表处。 1995年4月3日,中国和波斯尼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3644606人(1996年),其中波黑联邦(即穆克联邦)2253606人,塞族共和国139100人。主要民族为波斯尼亚族,占48%(简称波族,即波黑穆斯林人),约180万人,克罗地亚族占14.3%,约45万人,塞尔维亚族占37.1%,约135万人。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其中绝大多数波族人信伊斯兰教,绝大多数塞族人信东正教,绝大多数克族人信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

波斯尼亚语_波斯尼亚 -发展历史

山西地理基本情况概述 波斯尼亚 波斯尼亚-基本资料,波斯尼亚-地理概述

波斯尼亚国旗图案波斯尼亚共和国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介于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两共和国之间。面积51129平方公里。萨瓦河(多瑙河支流)为波黑北部与克罗地亚的边界。南部在亚得里亚海上有一个20公里长的出海口。海岸线长约25千米。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693米,迪纳拉山脉(也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的大部分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最高山峰为马格里奇山,海拔2386米。境内多河流,主要有奈雷特瓦河、博斯纳河、德里纳河、乌纳河和伐尔巴斯河。北部为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型气候。

波斯尼亚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早期居民为伊利里亚人。该地于公元前168年由罗马帝国占领。455年时东哥特人将该地区占领,6世纪时东哥特人被东罗马帝国击败,现波黑南部地区一度成为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6世纪末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地定居。阿瓦尔人于6世纪和7世纪时开始入侵,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相继进入巴尔干半岛。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内,波斯尼亚以及黑塞哥维纳地区多次分属周围的各个国家。1377年时TvrtkoKotromani(特弗尔特科・科特罗曼尼奇)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强盛的国家。但1463年时奥斯曼帝国入侵,波斯尼亚被兼并。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许多波斯尼亚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渐渐形成了波斯尼亚穆斯林民族。虽然当地的穆斯林与塞尔维亚族人都使用塞尔维亚语,但在民俗习惯、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878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成为了奥匈帝国的领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1914年6月28日,国皇子弗郎茨・费笛南在萨拉热窝被塞族民族主义者所刺杀(参见萨拉热窝事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被划分为几个行政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被德、意法西斯扶植的“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权实行种族灭绝政策,30万塞尔维亚人惨遭杀害,从此,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两族结下了世仇。1960年代末,当时的南领导人铁托(克罗地亚人)和卡德尔(斯洛文尼亚人)曾决定将波黑的穆斯林列为一个民族,同时鼓励其他共和国的穆斯林加入波黑,致使波黑穆斯林人口超过塞族人口。

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波黑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其边界采用的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边界,和实际民族分布颇有出入。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开始解体,波黑联合执政的穆斯林民主行动党、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和塞尔维亚民主党在未来的国体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担心受塞尔维亚控制而主张波黑独立,塞尔维亚族则要求该共和国留在南斯拉夫内。1991年10月15日,由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人占多数的波黑议会宣布波黑为主权国。

1991年1月9日,波黑塞族领导人宣布单独成立“波黑塞尔维亚人民共和国。”1992年2月举行全民投票以寻求独立。1992年3月初,全民公决赞成波黑共和国独立,但该共和国中的塞族人进行了抵制。波黑塞族人随即在塞尔维亚的支持下以武力方式寻求加入塞尔维亚,内战爆发。波黑内战中共有二十万人死亡,超过二百万人流离失所。1992年4月6日,波黑塞族人“议会”宣布“塞尔维亚共和国”独立。1992年4月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波黑内战。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接纳波黑共和国为正式成员国。1994年3月,波黑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达成协议,合并为穆-克联邦,并同克罗地亚共和国组成联邦。

1995年3月6日克罗地亚和波黑、穆克联邦签订建立三方联合司令部协议。1995年12月14日,解决波黑冲突的《波黑和平协议》正式签字仪式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隆重举行。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和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在《波黑和平协议》(代顿协议)上签了字。根据该协议,1995年11月21日,波黑划分为穆克联邦和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两个实体,萨拉热窝划归穆克联邦统辖。12月22日,波黑政府宣布,结束在波黑领土上的战争状态。1996年9月14日,波黑进行了首次大选。国际组织对大选情况表示满意。1996年10月3日,在法国总统希拉克的主持下,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和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在巴黎签署了一项《共同声明》,宣布波黑和南联盟决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波黑战争结束后,北约在波黑继续驻扎维和部队,2004年底起由欧盟的力量所取代。

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地定居。12世纪末斯拉夫人建立了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14世纪末,波斯尼亚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强盛的国家。1463年后成为土耳其属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兹・裴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当地青年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被划分为几个行政省。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波黑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共和国。1992年3月,波黑就国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波族和克族赞成独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后,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1992年5月22日,波黑加入联合国。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主持下,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和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了代顿波黑和平协议,波黑战争结束。

波斯尼亚语_波斯尼亚 -形式状况


波斯尼亚钱币波斯尼亚民族形势(2006年)波黑主席团由三人所组成,每人各属一个民族(穆族、塞族、克族),任期为四年,四年中每人轮流就任八个月主席团主席的职位。主席团成员由人民直选,其中穆克联邦选出穆族、克族成员,塞族共和国选出塞族成员。主席团提名部长会议主席,由议会通过。部长会议主席负责任命各部长。波黑议会拥有立法权,分为两院:人民院有15名成员,每个民族各5名;代表院有42名代表,三分之二来自穆克联邦,三分之一来自塞族共和国。

波斯尼亚宪法法院掌握波黑最高司法权,由9名法官组成,其中四人为穆克联邦所选出,二人由塞族共和国选出,三人由欧洲人权法院选出,并且不能是波黑或波黑邻国的公民。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褐煤、铝矾土、铅锌矿、石棉、岩盐、重晶石等。水力和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占波黑全境面积的46.6%。波黑在南斯拉夫时期便是联邦内较贫穷的地区之一,独立后又发生了内战,经济受到严重损害。目前波黑经济正在渐渐复苏,同时还要进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战火燃起后,经济损失巨大,已不能正常运转。主要工业有电力、煤、铁、铝、拖拉机、小汽车、电视机等。主要农牧产品有:小麦,玉米,肉类,奶。在对外贸易方面,1990年出口额为28.76亿美元,进口额为25.48亿美元。内战前旅馆服务业比较兴旺,旅游业设施较齐全,有浴场、汽车宿营地、温泉和疗养胜地等。主要旅游区是亚得里亚海海滨区和萨拉热窝附近的冬季体育中心。

波斯尼亚货币为可兑换马克,曾经和德国马克保持一比一的汇率。德国马克由欧元所取代后,可兑换马克继续和欧元保持固定的汇率。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是谷物、蔬菜、甜菜、水果、亚麻和烟草。牲畜以养羊为主。工业有木材、钢铁、卷烟、制糖、制革等部门。交通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公路长22000千米,铁路长1000多千米。有4个国际机场。旅游业地位重要。主要贸易伙伴是克罗地亚、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德国、奥地利等。波黑位于前南斯拉夫联邦的中心地区,部分连接南斯拉夫和欧洲的重要交通干线通过波黑。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公路全长2.1万千米。有2个机场,主要为萨拉热窝机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5178.html

更多阅读

个人基本情况概述 杨燕 杨燕-基本资料,杨燕-个人概述

杨燕,电影服装指导杨燕_杨燕 -基本资料图片姓名杨燕生卒:描述:籍贯:杨燕_杨燕 -个人概述杨燕_杨燕 -职业生涯杨燕_杨燕 -个人荣誉杨燕_杨燕 -个人影响杨燕_杨燕 -人物评价杨燕_杨燕 -相关链接杨燕参与制作过的电影:无罪杀

个人基本情况概述 杨元 杨元-基本资料,杨元-个人概述

杨元,男,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双孝子月宫救母》 (1960) 雨师。杨元_杨元 -基本资料图片姓名: 杨元性别:生日:星座:籍贯:身高:血型:杨元_杨元 -个人概述喜好:专长:习惯:其他:杨元_杨元 -成长经历杨元_杨元 -个人荣誉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

个人基本情况概述 冯慧文 冯慧文-基本资料,冯慧文-个人概述

冯慧文,女,演员。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天从人愿 (1964),济公活佛 (1964)。冯慧_冯慧文 -基本资料图片冯慧文姓名:冯慧文性别:生日:星座:籍贯:身高:血型:冯慧_冯慧文 -个人概述喜好:专长:习惯:其他:冯慧_冯慧文 -成长经历冯慧_冯慧文 -

声明:《山西地理基本情况概述 波斯尼亚 波斯尼亚-基本资料,波斯尼亚-地理概述》为网友浮生夢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