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李菁 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 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个人概述,

李菁(1978年8月1日-),是一名中国曲艺、相声演员,北京人,德云社创办人之一。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擅长京东大鼓和双簧,是师胜杰第十三位弟子。经常上演的曲目有《雌雄剑》、《武松打店》,相声《学四相》、《汾河湾》等。在“2005年北京相声小品大赛”中与何云伟合作凭借《我要幸福》一举夺得相声专业组一等奖。2007年29岁的李菁掀起京城相声热。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快板艺术委员会委员。2010年8月6日,何云伟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声明,称已和李菁一起正式退出德云社。后和李菁一起登台表演。2015年参演央视羊年春晚小品《喜乐街》。

相声演员李菁_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 -个人概述


李菁

李 菁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8年8月1日

婚姻状况:已婚 育有一女 李雨荷

师父:师胜杰

徒弟:崇天明,张天羽,郭天翼。

黄金搭档:何云伟

昵称(绰号):大眼板子李、北京丐帮少帮主

职业:相声演员 主持人

学历:北京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主持节目:星夜故事秀

15岁师从快板书艺术家梁厚民先生,曾获全国第二届快板艺术大赛一等奖。后拜金文声先生为师,进修评书艺术。经常上演的曲目有《雌雄剑》 、《武松打店》,相声《学四相》、《汾河湾》等。在“2005年北京相声小品大赛”中与何云伟合作凭借《我要幸福》一举夺得相声专业组一等奖。

2006年,相声门拜师师胜杰先生。同年,与郭德纲、于谦、高峰四人西河大鼓门拜师著名民间艺人,金文声先生。2007年,与王月波认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女士为干妈。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快板艺术委员会委员。

相声演员李菁 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 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个人概述,

李菁现在德云社、德云书馆、天桥张一元茶馆和宣南书馆演出。并主持星夜故事秀。出演电影《哈哈哈》和电视剧《相声演义》,多元发展影视事业。

李菁是位非常具有舞台魅力的相声演员,现年29岁的他已经是“德云社”的元老,一出场就得到满堂彩,主持人一提到他的名号,资深的相声迷们会热烈地发出“噫”的一声。

2007年29岁的李菁掀起京城相声热

如今相声火了,到茶馆听传统相声成了大学生和白领们追求的时尚,这些相声艺人感染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观众,台上台下一片水乳交融的气氛,而艺人们振兴传统艺术的曲折经历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北京德云社的相声演员李菁就是一位非常具有舞台魅力的艺人,他的fans们自称“菁米”,他和他的搭档一出场便得到满场的掌声。

相声演员李菁_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 -成长事迹

7岁时公交车上学刘宝瑞震惊四座


何云伟与李菁

很难想象李菁只有27岁,不光是长相,一举手一投足都透出一股“老先生”的味道,说话慢条斯理,沉稳有余,用词也都是老派的京腔。他自己解释说,这得益于他从小就一头扎进了传统相声。李菁并不是出身于曲艺家庭,父母的职业与这行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家人看孩子的方法就是给他放相声、评书的录音,小李菁一听便不哭不闹听入了神。7岁那年,随母亲乘公共汽车的时候,他自顾自地开始叨念一段单口相声,母亲说:“哎?这不是《珍珠翡翠白玉汤》吗?只听了三四遍你就记住这么多词了?”李菁神气地说:“我能把这一整段都说下来”,母亲不相信。于是李菁在公共汽车上把刘宝瑞这段40分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完完整整地说了下来,说得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虽然篡改了一些小孩子难以理解的生僻字,把“简短节说”说成“减半截儿说”,但节奏和韵味说得相当到位。车里的乘客基本上不再说话了,都专心地听着这个小孩单口相声,惊为奇才。母亲发现了李菁在这方法的造诣,回到家后立即把这段录了下来,一直保存到现在,长大后的李菁一听到这段录音便忍俊不禁。

自行车上学会快板书

上高中之前李菁的相声、快板和评书都是靠自己听会的,要说舞台经验就是学校的各种典礼和联欢会,老师和同学是他忠实的听众,有时候中午休息的时候也经常有同学来找他说上一段。

喜欢钻研的李菁在艺术方面体现了这种难得的精神,跟着电视节目苦练快板,“我当时不知道那四块小板是怎么发出整齐的一声的,就把这四块板粘起来,这样就能和电视上发出同步的声音了。”谈起学艺的经历,李菁津津乐道,“后来我才知道,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快板中间连接的绳子换粗一点,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15岁那年,母亲被借调到车管所工作,经常碰到相声演员来办牌照,回到家便问李菁想不想拜一位师父,听到一些还算响亮的名号,李菁自己心中有数,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热情。而当有一天母亲说遇到快板名家梁厚民先生的时候,李菁当即决定要拜梁先生为师。而当时的他马上要随学校出国学习,回国后再联系梁先生已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不料对方已经换了号码,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梁先生。来到师父家中,李菁第一次给梁先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唱了一段自学的快板书,梁先生的评价是:虽然姿势不对,欠缺技巧,但是这孩子“心中有板”。从此李菁就开始了拜师学艺的历程。
高中的学习非常紧张,但是为了“心中的板”,李菁每天放学后骑车40分钟去梁先生家,梁先生演出事务繁忙,只能给他指导一个小时,“那一个小时只有听的功夫,根本学不会,也没有时间练,只能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自己琢磨,40分钟的路程,一到家我就会了,练一会儿再写作业,第二天再学新的一段,几乎所有的快板我都是在骑车路上学会的。”梁先生对李菁的聪明刻苦也是赞赏有加,在教育其他弟子的时候经常会说:“想当初,李菁学这段的时候,一礼拜就全会了。”

拜师学艺的过程非常辛苦,李菁从小在这一行也钻得很深,但是他在学校的成绩却是非常优秀的。李菁所在的中学是一所市重点中学,他曾经的理想是考上北大的法律系,但是高考却以两分之差与北大无缘。这对李菁来说算是人生中第一个小打击,上了大学后他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艺和演出上面。梁先生认为这个时候的李菁功夫已经扎实了,可以出师了。

硬着头皮参加同学聚会


李菁结婚

大学期间的李菁学习成绩也是非常优秀的,他所学的专业是管理学,大四那年他获得了全国快板书大赛一等奖,这个奖让李菁做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放弃大学所学的专业,专门从事曲艺事业。毕业的时候,很多前程似锦的工作机会朝他招手,李菁全都不为所动,一心等待他期待的部队文工团的通知。但是人生道路一直算顺利的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期,这个单位的通知一等就是两年。两年间他只能参加一些小剧场小茶馆的演出,经常面对的局面就是台下稀稀拉拉几位观众,包袱抖出来台下没有反应,不是演员学艺不精,是实在没有气氛,即使很好笑的包袱,就那么老几位,观众也不好意思大笑。“不能得到观众的共鸣是最让人郁闷的事,心里不好受我就在台上可着劲抽风,观众不乐,我自己逗自己玩还不行?”这种情况下,艺人内心的寂寞难以名状,很多熬不下去的年轻演员选择了改行。而李菁再次放弃了广播电台编导的工作,继续在这一行里打拼。

大学同学都各自有了自己的位置,有些人就是捡了李菁曾经放弃的机会,而这些工作在普通人眼里都很风光。同学聚会的时候,一贫如洗的李菁看到同学们春风满面谈笑风生,心里很不是滋味。同是年轻气盛,李菁却以他独有的方式孤独前行,“我们班同学感情挺深的,虽然自己当时挺惨的,但是每次聚会我还是会去,硬着头皮去。”人往高处走,其实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其实低处纳百川,或许人就是需要有往高处走的心态,有水往低处流的胸怀。
前辈们探讨相声的技艺。值得一提的一位是李立山先生,他对于李菁在传统相声上的帮助非常大。李菁经常不惜四个小时的车程穿越北京城到李先生家探讨相声技法。

相声是一门口传心授的艺术,历代老艺人流传下来的技艺被奉为经典,从清末到现在,老先生们已经把中国语言中能够构成包袱、构成笑料的技巧都提炼出来了,现在无论多新的相声,包袱也都是旧相声里有的,但是却鲜有人总结其中的规律。李立山先生就做了这样的工作,他把传统相声的精髓总结为28个字,每个字分别用一首四言诗作为解释,聪明的李菁一看这28首诗便豁然开朗了,加上自己多年的演绎积累,他对相声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而李菁说他目前在相声领域还是处于继承阶段,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创新。对于他的大学生活,李菁不觉得可惜,大学生活培养了他很多方面的素质,并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很高的平台。“今后如果有曲艺方面的研究生班我还想继续学习。”

爷儿仨撑起相声大会


李菁:心中有“板”(图)

辗转于各位大小演出活动中,李菁结识了行里的许多师兄弟,包括郭德纲。郭德纲在1996年开始搞相声大会,也就是现在德云社的前身,从京味书馆、中和、广德楼、华生天桥,再到现在的天桥乐,经历了风风雨雨,从观众只有几个人,大雪天站在门口往里叫人开始,到现在天桥乐火爆场面,李菁全部都经历了。
最艰苦的时候,相声大会的演员只有三个人,郭德纲、张文顺和小小年纪的李菁。三个人撑起一场相声大会,他们也撑下来了。先是张先生说一个小时的单口,郭德纲一个小时单口,李菁四十分钟快板,郭、张二位一个对口,爷儿仨再来个群口。

那个时候他们天天演出,观众只有四五个,有三位还是固定观众,这就要求演员活儿不能重,相声好办,快板要求就非常高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李菁把自己会的40多段快板书整个说了一个遍,“回忆起那个时候的经历,虽然很艰苦,但是也为今后的演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演出可想而知是入不敷出的,甚至赔钱。但是生活的艰难并没有动摇他丝毫的信念,谈起那段日子,李菁轻描谈写地说:“我骑车去,不用搭车钱,也就是搭点饭钱。”而最让他痛心疾首的是要拿着快板去街上招徕观众。有一次相声大会的演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台下只有一位观众,台上一人台下一人。德云社的演员们决定全体出动,在剧场门口唱快板叫人。这可要了李菁的命,不是因为天寒地冻,也不是放不下架子,而是因为他对快板的感情,从小师承梁先生学习快板书,放弃大学毕业的似锦前程专门从事曲艺表演,快板在他心目中是神圣的艺术,而如今要沦落到街头打板迎合路人地步,这让他心里第一次感到心酸。“有时候我就故意不拿快板,假装忘了拿,让他们打,或者我拿别的东西代替。”这似乎能够略微缓解内心的苦涩。

现如今的李菁被誉为京城丐帮少帮主,就是因为他快板书唱得好,他的fans们大概很难想象少帮主曾经真的像丐帮一样街头现唱。现在的德云社可谓是前所未有的火爆,他们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在小剧场演出终于印证了传统相声还是有观众的,而且大多数都是年轻的观众。现在每个周末天桥乐茶园的演出一票难求,场场爆棚,要提前一周才有希望订到位子。2006年1月12日德云社的新年相声专场在解放军歌剧院举行,30,50元的门票被黄牛炒到了300元,台上台下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当主持人提到京城少帮主的时候,老天桥的票友们适时发出了“噫”的一声。

现在再参加同学聚会感觉明显不同了,同学们有的联系他演出,有的联系采访,更多的是要求他给预订德云社的演出票。
前不久北京电视台举办的相声小品邀请赛中,李菁和他的搭档何云伟以不俗的表现夺得相声专业组的冠军,向电视观众们展示了他们深厚的相声功底和舞台魅力。问起他们得奖后最显著的反馈效应是什么,李菁笑称主要体现在演出的劳务增加了。就像第一次有fans涌到后台找他签名留影一样,心中仿佛看到了光明,这条路没走错。

相声演员李菁_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 -个人作品

电影作品


李菁

《哈哈哈》
2009年贺岁剧《天生我才》中饰演洪六。
2009年与葛优合作《气喘吁吁》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妙探出租(2001)
信有明天 (1995)
一个独生女的故事 (1994)
猛鬼山坟 (1989)
密密相思林(1976)
老虎崖 (1976)
笕桥英烈传(1975)
娃娃夫人 (1972)
冰天侠女 (1971)
十四女英豪 (1971)
鹰王 (1970)
保镖 (1969)
神刀 (1968)
新啼笑姻缘 (1964)
万花迎春 (1964) .... 串饰团员
玉堂春 (1964)
血手印 (1964) .... 雪春
鱼美人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唐伯虎点秋香 (1993) .... 剪辑
美发 (1991) .... 导演
美发 (1991) .... 编剧

评书作品

《康熙私访》
《肖飞买药》
《盗马金枪杨家将》(尚未演完)
《薛丁山征西》(尚未演完)

相声演员李菁_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 -经典语录


李菁语录

1.太刺激了
这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不管谁说出这句,大家都回想到可爱的少帮主。
2.怎么老是这句呀
一脸无辜的表情,无奈。
3.再说这我抽你
有暴力倾向
您不能这样
我哪知道啊
都垫腮帮子上了
哦,快板的我不知道?!
“我说话就这味呀?”
咱别玩笑啊!
“又-来-了”字字重音

相声演员李菁_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 -活动年表

2006年2月23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廿六日,14时:北京曲艺演员联手倡议抵制“三俗”
2006年3月23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四日,晚:德云社为陆地园义演评剧《秦香莲》
2006年5月27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初一日,上午:徐德亮在国林风举行《逗你玩》签售仪式
2006年6月8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十三日,晚:徐德亮相声专场在北京大学举办
2006年10月29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八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一场
2006年10月30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九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二场
2006年11月1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一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四场
2006年11月2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二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五场
2006年11月3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三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六场
2006年11月26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六日,上午:李菁拜师胜杰为师
2006年12月20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初一日:郭德纲、于谦、李菁、高峰拜金文声为师
2007年6月2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十七日,10时30分:吴荻、贾林、祝兆良、梁彦拜连丽如为师,王月波、李菁拜贾建国为义父仪式举行
2007年7月17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初四日,19时30分:“纪念相声名家侯耀文先生专场演出及侯门弟子贺先生六十冥寿”活动举行
2007年8月18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初六日:纪念侯耀文艺术成就相声专场第二场
2007年10月2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廿二日,14时:北京评书宣南书馆开书
2007年11月27日,农历丁亥年十月十八日,上午:侯宝林故居正式揭牌
2008年2月20日,农历戊子年正月十四日:德云社“戊子闹春”元宵节专场相声晚会举行
2008年4月18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十三日:天津八一礼堂演出
2008年5月14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初十日,晚:四川汶川地震北京德云社赈灾义演举行
2008年11月7日,农历戊子年十月初十日:张文顺七十寿辰暨收徒仪式举行
2009年1月9日,农历戊子年十二月十四日:德云社相声专场2009年全国巡演郑州站举行
2009年2月22日,农历己丑年正月廿八日,8时:张文顺追悼会举行

相声演员李菁_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 -人物评价

作为德云社“少帮主”的李菁,说话慢条斯理,有板有眼。台上“稳稳当当”的他,举手投足间总透露着一股“老先生”的味道。

15岁那年,李菁几经周折终于拜师在快板书艺术家梁厚民先生门下。李菁第一次给师父表演自学的快板,获得的评价是:虽然姿势不对,欠缺技巧,但是这孩子“心中有板”。

从京味书馆、中和、广德楼、华生天桥,再到现在的天桥乐。从最初默默无闻的“北京相声大会”,到后来名噪京城的“德云社”,李菁与郭德纲一道经历了其间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

相声演员李菁_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 -最新动态

退出德云社
李菁

2010年8月6日凌晨,何云伟在新浪博客中发声明,称已经和李菁一起正式退出德云社。

退出声明全文
因近日来,频繁接到各界媒体采访的要求,在此我们二人做统一回应。

首先宣布:我们二人已正式退出北京德云社。

有关德云社的任何问题,近日我们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恳请广大媒体朋友理解。

德云社对我们的成长曾有很大的帮助,从初创时期的举步为艰,到现在的如日中天,离开德云社,并非是我们的轻率之举,这个决定是经过我们深思熟虑的。

虽然离开德云社,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依然祝愿德云社越来越好。最后,感谢媒体朋友和观众朋友对我们的爱护,理解和支持!

退社后首场商演对阵郭德纲
何云伟、李菁

2010年10月6日晚7点半,京城有两场相声大剧场演出同时举行,郭德纲和于谦在北展剧场进行国庆演出的第三场,世纪剧院德云社旧将何云伟、李菁、徐德亮、王文林亮相的“相声新势力”国庆专场。前者人气依旧很旺,后者虽然开场黄牛开始降价,但7点20分就坐满了观众,演员们未在7点半准时开场,还有观众抱怨地大喊“郭德纲”。

炮轰郭德纲

2011年3月30日,曾经的德云社得意门生李菁何云伟在出席某活动时,大肆批评起了曾经的恩师郭德纲,二人称郭德纲率领德云社徒弟拜祭恩师侯耀文是炒作:上坟还通知媒体,是为了尽孝心,还是宣传自己啊?

就此事,31日晚记者联系到当事人李菁、何云伟。他俩坦言原话被媒体断章取义,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指责郭德纲的意思。李菁说:“今天不少媒体询问我们辱骂郭老师的事儿,听起来莫名其妙。在30日的活动结束后,有记者问我们何时去吊唁侯耀文,能否通知媒体一起去。我就说祭祀是发自内心的事儿,没必要到处宣扬。何云伟直言何时去也不会通知记者的,扫墓应该低调为好。但是今天网上的报道,颇有我们对郭老师吊唁不满的味道。”李菁称,被误解纯粹因为媒体断章取义。

相声演员李菁_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 -荣誉奖项

2011年8月26日,2011乐视影视盛典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上演,荣获电视剧类年度最佳跨界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30103/18595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著名相声演员辈分排名及相声八德 中国著名相声演员

中国著名相声演员第一代 张三禄第二代 朱绍文、阿彦涛、沈春和第三代 恩绪、徐长福第四代 裕德隆、刘德智、李德祥、李德钖、张德泉、周德山、马德禄、焦德海第五代 张寿臣、常连安、郭荣起、马三立、郭启儒、朱阔泉第六代 侯宝林、

国家一级演员”李琦 演员李琦个人资料

生活不是“奋斗”而是“挣扎”——走进“国家一级演员”李琦的奋斗人生由著名导演陆川执导的史诗性古装电影《王的盛宴》在吊足了观众、媒体胃口之后,终在千呼万唤中于四月九日开机。在影片开拍发布式上我们看到刘烨,吴彦祖,杨幂,冯绍

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于谦 相声演员于谦为人

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于谦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于谦于谦,著名相声演员,德云社成员,常与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搭档表演相声。1982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学艺,在校期间曾跟随相声名家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赵世忠学习。1985年拜师石富宽先

声明:《相声演员李菁 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 李菁[中国曲艺、相声演员]-个人概述,》为网友如鲸向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