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迁都论 中国迁都论-起源发展,中国迁都论-中国迁都因素

1980年初,首都经贸大学教授汪平上书,提出了将首都迁出北京的问题,打破对国家资源的高度垄断。从此,呼吁中国迁都的序幕拉开。2006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蒙古、内蒙古沙尘暴来势凶猛,479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要求将首都迁出北京(曾名燕京、北平)。不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等著名学者在网上发出酝酿已久的“迁都建议书”,并上书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中国迁都论_中国迁都论 -起源发展

迁都之议由来已久,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有学者提出迁都的设想。

1980年,首都经贸大学的教授汪平提出将首都迁出北京。

1984年,中国社科院研究人员黎鸣从社会制度和体制改革角度,向中央政府提交了迁都计划书,最终并无下文。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迁都论 中国迁都论-起源发展,中国迁都论-中国迁都因素

2000年,《经济参考报》发表了方可的《北京城会被迫迁都吗?》,这是迁都问题在官方媒体上少有的亮相。

之后,梅育新、胡星斗等学者在网络上发表了关于迁都的研究成果。

2006年,凶猛来袭的沙尘暴将“迁都”的提议推向高潮。当年3月,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479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要求将首都迁出北京。

2012年,曾经在新华社和广州市社科院任职的汤爱民在香港出版了《中国迁都论》一书,对中国的迁都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中国迁都论_中国迁都论 -中国迁都因素


中国迁都论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中国革命战争决定性阶段的胜利都是在北方取得的,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从国际安全上看,苏联、蒙古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成为可靠的邻居;北京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特色也适宜于担当一个草创时期的大国都城角色。“北京”在国际上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

现代国家的迁都大多是出于战略发展和利益平衡的需要,总结起来一般有四大因素:政治与国防安全因素、地区与区域平衡因素、都市综合症因素以及自然地理因素。

而中国迁都的主要因素是北京近几年集中爆发的城市病,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超常规发展,北京城市功能的过分集中,带来了普遍的生态环境和人口膨胀的压力;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远远未发挥出来,甚至不断遭到破坏。

中国迁都论_中国迁都论 -迁都选址地

沙尘暴、北京大堵车等将“迁都”的提议推向高潮,支持迁都的各专家、学者以及网友纷纷推出如下新都选址:

南阳襄樊盆地

南阳襄樊盆地,是中国的地理中心,几乎处于中国南北分界线、东西中间线、长江黄河分水岭的位置,具有地利优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汉水),远离大海,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和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同时,南阳襄樊盆地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气候宜人,水量丰沛而不过多,又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襄阳、荆州、荆门、宜昌围成的三角地带

汤爱民认为襄阳、荆州、荆门、宜昌四座城市相围而成的一片三角地带可为首选,《管子》中讲“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用水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这一带处于鄂西高地上,有大山:大别山、巫山山脉;也有大河:长江、汉水,水源充足;人口并不密集,城市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可用的土地比较开阔,文化历史资源也比较丰富;处于东西、南北交汇之处,区位优势也比较好。

信阳以及信阳附近

信阳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距离武汉、郑州、合肥都在2个半小时的车程内。如果迁都信阳,庞大的人口会分散在郑州、武汉和合肥等城市,不会因为庞大的人口导致城市急剧膨胀。信阳正处于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之间,可谓中原之中原,南扼大别山,西依桐柏山,东北有汉江和淮河。同时,信阳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支持:上海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认为,信阳距离武汉300公里左右的地方都是最佳的选择。理由是:这些地方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而中国现在要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迁都中部能带动这种发展。

反对:信阳属大别山地带,乃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战火中心之一,不适合建大城市,而其比西湖大70倍的南湾湖,也是水患之源。环境上,靠近长江、淮河,增加一个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带来的对长江、淮河的污染可以说是无法预料的,给下游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危害;战略上,无以进退,不可久留,防守则会四面受敌,没有自己的战略后方。

汤爱民:信阳有点缺陷,南面是大别山,北面是淮河,从风水的角度,北面有山,南边有水比较好。

岳阳

支持:上海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认为,除信阳附近外,湖南岳阳附近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迁都地址。岳阳靠着长江,又有武广高铁,交通方便,能与武汉形成“双城”发展模式。

反对:岳阳就在洞庭湖与长江交界处,不管是长江的洪水,还是三峡大坝的万一,都会带来灭顶之灾。环境上、战略上反对理由同信阳。

中国迁都论_中国迁都论 -反对意见

迁都并非当务之急

“迁都”建议在民间也并非一边倒,也有诸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一个比较集中的理由是:“迁都”是一项重大决策,应该慎之又慎,否则影响国家的政治基础,也影响社会稳定。从国家发展和军事战略看,北京背依大山,前控平原、海洋,符合定都的规律,虽然北京现在遇到一些发展难题,但这些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对北京城市结构和职能作调整。对于北京发展中遇到的障碍,拟采用控制人口增长、建设卫星城市等办法加以解决。这种观点目前占主导地位。

中国迁都论_中国迁都论 -其他观点

建设“副都”

地点可在北京近郊,或河北的涿州、廊坊等地。副都规模100万人口为宜。

实行“分都”

借鉴荷兰、南非等国的制度,实行“分都”,把政治首都、经济首都、文化首都分开。另外也有人主张可在西安、武汉、成都、兰州等城市中选择一到两个作为“陪都”,以解决国家东西和南北的不平衡问题。

中国迁都论_中国迁都论 -世界其他国家迁都情况

国家

年份

旧都

新都

迁都原因

美国

1789

纽约

费城

纽约易遭攻击无险可守

1800

费城

华盛顿

照顾各州利益

新西兰

1864

奥克兰

惠灵顿

新都地理位置优越

俄罗斯

1918

圣彼得堡

莫斯科

军事原因

澳大利亚

1927

墨尔本

堪培拉

平衡联邦各州

巴基斯坦

1959

卡拉齐

伊斯兰堡

旧都承载力不足

巴西

1960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促进内陆开发

伯利兹

1970

伯利兹市

贝尔墨邦

旧都遭飓风摧毁

尼日利亚

1976

拉哥斯

阿布贾

旧都地理位置偏僻

德国

1991

由波恩

迁回柏林

平衡东德与西德

哈萨克斯坦

1998

阿拉木图

阿斯塔纳

旧都离边境过近

缅甸

2005

仰光

内比都

军事原因

中国迁都论_中国迁都论 -各方意见

2007年的11月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撰文称,中国应认真考虑“迁都”,“如果北京继续充当首都,不仅对整个国家发展构成了额外的负担,城市自身也走入了死胡同。”梅新育说。

2010年12月13日,上海社科院学者沈晗耀表示:要解决北京集中爆发的城市病,迁都是最好的选择,并提出未来的新首都应选在中国中东部中原地区河南南阳或者信阳。有人将其表述称之为“迁都治堵”,认为不论将首都迁往何处,都会是再造一个“北京城”,对于治堵本身并非治本的良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30103/186457.html

更多阅读

自由搏击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自由搏击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本文作者:严弟楠图片:自由搏击(英文:Kickboxing)全接触(英文:FullContact)项目比赛自由搏击(英文:Kickboxing)运动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最早推广自由搏击运动的组织和推广人,几乎都是从空手道协会和空手

关于诗歌的起源和发展 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一,诗歌的起源以及诗、歌与舞、乐之间的关系作为文学样式的诗歌,它的起源应该是最为古老的。诗歌是伴随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时进步的。诗歌的起源与上古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并是伴随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时进步的。远古时期,人类

浅谈日本和服的起源与发展 日本女人和服的秘密

女儿去年毕业时选择了以日本和服为主题的毕业论文,主题非常专业,宝贝很努力的完成了论文的初稿。她的妈妈虽然是外行,但是写论文对妈妈来说小菜一碟哦,所以最后的修改定稿还是由妈妈来完成的。还好我家宝贝论文一次过关顺利的拿到了毕业

声明:《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迁都论 中国迁都论-起源发展,中国迁都论-中国迁都因素》为网友虐你如虐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